道与义
道与义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孔子所说的“道 ”,是“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
佛家所说的“道 ”,是“中道”,佛家的最高真理。所述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佛家的道是中观的思想,中观思想涉及“中道”和“空”。“空”的思想似空非空,不能著空相求空。
道:一首一走,第一次走的路、第一次用的方法才叫道,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不叫道。走不一样的路,坚持创新才能生道。
天道:众生为鱼,道为网,河为天地。那捞网的渔夫,就是执掌命运的天地造化。
关于“道”
《辞海》曰:“道”——即道路,指法则、规律;又指说,讲,得,到,料,想,先导,疏导,治理;与具体事物的“器”相对,又与事物特殊规律的“德”相对;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老子》曰:有物天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法自然……。
《卫灵公》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易·系辞上》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亦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管子·法禁》曰:德行必有所是,道义必有所明。
关于“义
《辞海》曰:“义”——事之宜,正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又谓利人;情谊。恩谊;表示某一社会的伦理规范。
《礼记·中庸》曰:义者宜也。
《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告子上》曰: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梁惠王上》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国语·晋语一》曰:义以生利。
《墨子·经上》曰:义,利也。
《易·文言》曰:利者义之和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汉书·董仲舒传》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二程全书》宋·程颐曰: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