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义坛
»
[经典学习]六、义利相依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18
下一页
楼主:陈杰思
[经典学习]六、义利相依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655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闫晓磊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06-18
18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6-18 12:48
|
只看该用户
在当代社会中,义利相依常表现于商业中的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现象。我们要树立良好的义利观。良好的义利观,通常以重义轻利为基础,为社会普遍群众创造价值,汲取较少的物质财富;而歪曲的义利观,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甚至忽视道德,践踏诚信等。
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正确的义利观占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人民所推崇的做人经商的终极追求。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6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欣宇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06-18
18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6-18 19:50
|
只看该用户
李贽在《德业儒臣后论》中说:“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吾道苟明,则吾之功毕矣;若不计功,道又何时而可明也。”义与利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不谋利,不可正,现世人有重利轻义,亦有重义轻利者,其实义利不可分,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6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晓彤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06-18
18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6-18 21:37
|
只看该用户
我知道没有“利”的“义”士不存在的,但是我不希望有些人口口声声说是义气却只为了利益。与周围人在一起生活,怎么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生活呢?既没义气也没人气,何苦呢?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7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胡悦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06-19
18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6-19 13:11
|
只看该用户
利益的驱使点燃了人们奋斗的激情,而”利益的有限性”又决定了人们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获得,而竞争就伴随着“仁”与“不仁”,“义”与“不义”的出现。可以说“利是仁义道德的试金石,仁,义又是利的约束法规。”是利益在检验着‘仁’与‘不仁’,‘义’与‘不义’,反过来又是仁义在约束着利益的边沿,没有了仁义的约束,人们很可能会为了利益,违背道义,背叛亲情,出卖友谊,其结果我们可能会丧失一切,包括我们获得的那些利益,这样的利益只能是短暂的,要想满足我们的欲望,就必须遵循正义来谋取利益,倡行正道来计较功绩。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7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姜珊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8
积分
11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06-19
18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6-19 18:18
|
只看该用户
“先义后利”,“义然后取”,“利不克义”,不“放于利而行”。孔子赞赏颜回在贫乏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持有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心态,体现了孔子重义轻利的人生态度。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句话证明在义与利的对立关系中孔子认为义重于利。他还意识到人人都一味地逐利而不顾义,社会必定混乱一片。“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58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程诺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06-19
18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6-19 21:32
|
只看该用户
看到这个义利相依的时候,就想起了以德治国这几个字,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公正严明,靠德行和义来治理天下的话,那必定是政治昌明、国家兴旺、人民安居乐业,这样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当国家强大了后,这些利就成为可以继续保持义的根本。 只有强大才可以讲正义,义又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62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段蔚然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1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03
18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10 10:59
|
只看该用户
义与利是相存相依的,义是通过利来实现,即通过光明磊落的行为获取利益,利也离不开道义的约束,一个放弃义只顾实现自己私利的人最终不会得到大家接纳,也无法获得长久的利益,因此我们要遵守义,用正确的方法为自己谋取利益同时也为社会大众做贡献,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他人的需要。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63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云南大学廖春阳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30
积分
19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05
18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10 19:40
|
只看该用户
义利相依
叶适认为,所谓道德,所谓正义,不能脱离功利,否则都只是空话而已。他说:“仁人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此语初看极好,细看全疏阔。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尔。”他指出道德不能脱离功利,道义与功利是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69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肖晓月
组别
中级会员
生日
帖子
40
积分
25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13
18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18 20:01
|
只看该用户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趋利和利己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不需要别人去教也会掌握的,但如果有人去刻意的强调利己,那事情将会从相反的方向去发展。而趋义和利他才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必须要有人去教的。为此,我们只有正确对待义与利,社会才会有条不紊的发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70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刘佳
组别
中级会员
生日
帖子
43
积分
273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13
19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18 21:27
|
只看该用户
义利相依,若繁忙的货车是利的话,红绿灯就是义,不看红绿灯交通就会混乱甚至灾祸,而且只有遵守红绿灯才能获得最大的利。
这个比喻只是说明两者的关系,而为什么义利相依,貌似从未有人回答,也从未有人讨论。古人仅仅说了义利相依的重要性和两者分离会有什么后果,我看材料中好多评论都是拿古人的话论来论去,古人说的很明白了,你们又在那重复。学而不问则殆,问而不浮则罔。学而问,问而思。那我就试着探索下为什么要义利相依。
义与利,义的范围很广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他人讲究信用,人类是一个集体社会,我们通过互相交易互相帮助使我们更加富有, 交易的基础是我们互相信任,我们都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如果为了利抛弃义就会失信于人,当你困难时没人帮助你。我们生活是为了幸福,而幸福就是物质与情感的满足,情感是朋友亲人给予的,抛弃义追求利即使获得了更多的物质却丢失了情感,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这就是为什么要义利相依。古人多次说义利相依的重要性是为了警示世人不要为了眼前利益抛弃义。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64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李慧芳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11
积分
68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08
19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19 17:01
|
只看该用户
义与利是相依的不能离开的“利”来抽象的谈论“义”,因为“义”正是用于调整利益关系的。
“人之生也,莫病于无以遂其生。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欲其生,至于······”。人的一生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也满足别人的生活需要,就是仁。只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甚至伤害他人的生命,对别人置之不顾,就是不仁。
“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人民有君王,是为了达到正义。正义可以产生利益,利益可以让人民富足。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64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涂晨晨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10
积分
67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08
19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19 17:16
|
只看该用户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趋利和利己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不需要别人去教也会掌握的,但如果有人去刻意的强调利己,那事情将会从相反的方向去发展。而趋义和利他才是人的社会属性,是必须要有人去教的。为此,我们只有正确对待义与利,社会才会有条不紊的发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77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心怡
武科大王心怡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18
19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27 23:08
|
只看该用户
利和义并不是相对立的。
利是从生理需要中派生出来的,他是基础。
义是人们更高的需求层次,也叫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
没有利就没有义,如昨天“动物世界”上播出的猴子,它得到四个坚果,先是自己慌忙拿起来,后来(想了想)又分给另外一个猴子两个。它是考虑到是那只猴子想的办法才得到坚果,它又是同伴,两只猴今后还要合作,所以。。。。
有的朋友要反问了,有的人在“义”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利”他只是出于同情和帮助,出于自我的良心。对了,就是出于这种“相同的心情(同情)”和“良心”,才让他去帮助别人。这也正是庄子的“怵惕恻隐”之心的道理。
“问心无愧”更是突出地说明了这个道理,“私利”就是自己的“心”。
所以说,不要怕利字,人人都需要,然而,在特殊时候,动动恻隐之心,义字占先,救别人之难,圆自己之心,高尚也。说不定还会有名利(目的之外的)!就是死了,心无愧。
最后回答你的话:好把握,问心无愧就行了。不要不切合实际地去舍利取义,但也不能见利忘义。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87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徐淦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27
19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27 23:36
|
只看该用户
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见义勇为的勇士。但是,有时英雄们在做了义事之后却很“受伤”。比如伸手扶起倒地老人,却反被指为撞人者的彭宇。这种事件的发生怎能不让人寒心,做了好事不仅没有得到最起码的应得的待遇,反而惹祸上身。此类事件的发生,会让人们对做好事望而却步。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正义之风的形成,需要的不仅是我们个人修养的提高,从而涌现更多的义士;而且还需要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对见义勇为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反应。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因此,即使见义勇为者做好事并不是为求名、求利的,我们整个社会也应该对他们的行为予以肯定。他们做了好事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种奖励也是他们应得的。不仅如此,对于见义勇为英雄进行奖励,也可以让人们知道,做好事不会吃亏,见义勇为不是自己一味做自我牺牲而没有回报,而是既利人又利己的。因此,做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2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熙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05
积分
6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3-26
19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4-07 12:11
|
只看该用户
对于君子,晓以道义就可以趋使;对于小人,诱之以利就能够驾驭;对于既非君子,又非小人的人,要晓之以义,动之以利。才可以趋使。人都要生活,生活难免要有利益,道义是操守,但却不能使人存活,利益却可以。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18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