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义利相依 [复制链接]

136#


从古到今,义与利都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话题,如果只有名利而无道义,这个世界会变怎样?据说袁世凯不顾道义,窃国复辟,一生奢侈。一次吃饭时会客,外人还真以为他廉洁:一碗小米粥,一条红烧鱼,一点佐料。然而,米是西北上等小米,鱼是洪河鲫鱼,佐料是东北的人参和鹿茸。我暗笑宾客愚,更咒骂袁世凯:正因为你贪图名利,追求享受,不顾救人民于水火的大义,才终使你臭名远扬。是什么葬送了袁世凯?是利。任何事情都是阴阳两道,这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不为清朝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经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字照人。”岳飞亲率轻骑御金兵,良宅黄金何足贵,不收失地,誓不还家。 仗剑出蜀,天生傲骨,怎会屈于荣华富贵,自羁自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心系旧朝、忠心报国、傲然立世,正是因为心中有执着的信念,坚定自己的道义,方能洗去利的污浊。



不仅是在中国在国外也有同样的例子,曼德拉,因为领导黑人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在荒凉的岛屿上的27年囚徒生涯中,他保守虐待。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当选当天,他在典礼上竟然缓缓站起,向曾关押他的3名看守恭敬地鞠了躬。27年的苦难不仅磨砺曼德拉的坚强一直,更教会他宽容的道义,他也因宽容而被世人尊敬、钦佩。义与利竟如此完美的结合,利不是义的焚场吗?春风过,淡淡花香沁入心田。原来只要坚持自己的道义,造福人间,自会芳香百世。



其实只要心中自存清澈透明的流水,又何必怕世间给予的污浊之利,待到心中花开,芳香万里,美名自会用永留于世。心存道义,利便不再是义的坟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24 22:00:11编辑过]

TOP
137#

       义与利相辅相成,“义”不刻意追求“利”,甚至有时得舍“利”,但最终附带有“利”;而“利”分两种情况,正义的属于“义”,不正义的属于“不义”。朱熹曰“利者,义之和也”,也强调利与义的统一性:正因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因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才能和谐统一。
TOP
138#

义,由善和我构成,本义是一种在自我之上的善,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后来被引申为义气,即具有报恩之心,就是义举。为正义而牺牲自我,则是更高意义上的义举。本柱上所刻的介子推所言之义以及他重义劝君退避三舍的故事,早已成为历代义士的楷模。在这种传统理念和传统道德的熏陶下,我国古代出现了无数为正义而牺牲自我的义士仁人,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和中硫抵柱。在近现代史上,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追求民族解放,许多志士仁人舍生取义,无数革命先辈献出生命,才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

义利相依,不可分离,义与利也是人共同需要的。 谋取公众利益,谋取自己的正当利益,正是“义”的要求。 要有正义,就是有利于他人,如果不谋取利益,就谈不上什么正义。在我看来,义利的联系也代表了自我与他人间的奉献和索取,义和利互为目的和手段,只讲义不讲利,只能是虚伪的道德说教;只讲利不讲义,就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我们是义利观的统一论者,人既要讲利,更要讲义。有意义的人生,应当是义与利相统一的人生。我们要确立正确的义利观,在辩证中把握义利观,在结合上实践义利观。

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要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培养自己良好的精神追求。要正确处理好大利与小利的关系,自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要正确处理好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的关系,做到以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劳动报酬。

在当今倡导的“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整个社会都应自觉坚持的道德理念。实践这个理念,每个公民就会自觉崇尚正义,做到轻利重义,知恩报恩,见义勇为,舍生取义。每个单位就会自觉地执政为民,服务至上,以人为本,优质高效。每个企业就会诚实守信,质量为本,不断创新,科学发展。整个社会就会法度公正,分配公平,扶贫帮困,共同富裕。这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到来。

TOP
139#

义利相依,犹如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是说不能离开“利”来抽象地谈论“义”。因为,“义”正是用于调整利益关系的。谋取公众利益,谋取自己的正当利益,正是“义”的要求。
TOP
140#

        利和义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抽象地谈论“义”,“义”是用来调整利益关系的,只有先达到了“义”,那么所得来的利益才能是可用之财。现今,许多的官员贪污受贿,他们所得来的钱都是不义之财,最终也只能以悲剧收场,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更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甚至国家的利益。人的立身之道是正义,而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是利益。离开正义,选择进入利益之中,人就不能立身;而离开利益,进入危害之中,人就不能满足生活需要。
TOP
141#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个孤立的个体,多多少少都会与人交往,总会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特别是在金钱方面,这是“正其谊不谋其利”就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友谊与金钱的准则。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脾性中都会有“急切”的一方面,但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一味的急功近利,这样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和认真的态度去做,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TOP
142#

        “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与“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两者貌似矛盾,但实际上可得兼顾:正当之利符合“义”的标准,而不正当之利则“不义”,何必曰求。两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仍具有管理方面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经营以获利润为目标,自不能讳言利。但是“义以生利”应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原则。这里的“义”,是指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对外来说,有企业同国家、企业同社会、企业同企业、企业同消费者的关系等;对内来说,有企业管理者同工人,部门同部门,职工同职工的关系等。只有用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做到既对本企业有利,也对各有关方面有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不仅本企业能得到发展,社会也能减少矛盾,在稳定中求得不断进步。这就是“义以生利”在当今的表现。
        但是“义以生利”对多数企业来说可能还只是一种理想,并不一定能自觉地时时处处遵守。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只以本企业的利益为利益,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只以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为利益,不关心本企业工人的利益。现在社会上存在着很多违反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企业行为,为了利而不顾产品质量,为了利而用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为了利而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也有些企业管理者不关心工人的疾苦,甚至用违法的措施来欺压工人。这样的企业或企业管理者虽然也可能获利,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对于这样一些企业行为,就应该以“何必日利”的古训对其进行当头棒喝了。
TOP
143#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 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 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义与利的关系,自古以来,备受争议。人们都不断地思考着,想要找出一个支点,来平衡两者的关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孔子早已将这一利义观纳入君子之风,让弟子们好好继承发扬。“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义,孟子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至于远不及生的利,则更不必言之了。《吕氏春秋》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可谓逐利的一把好手。一次他派门客冯谖替他去讨债。临行前,冯谖问他是否需要带些东西回来,孟尝君随口说,你看我缺什么就带什么吧。冯谖到了地方,将契据烧毁,并假托孟尝君之命,将债款赏赐给了百姓。次日,他回齐向孟尝君交差,孟尝君倍感意外。冯谖说:“我为您买了义。您只有一块封邑,却渔利百姓,我将债全部放还,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次年,孟尝君因不受赏识而被贬回封地。离地百里,便见百姓上前相迎,不禁感叹:先生替我买的义,真是重于利百倍啊!以此可见,信义的价值之深。不过,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是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唯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才“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也曾说过“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由此可见,义与利也并不是一定要站在对立面上。并不是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就一定能体现大义,而腰缠万贯也不一定就是耻辱。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是完全值得提倡的,也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被活活饿死纵然值得敬佩,但现世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大义。
TOP
144#

       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2000多年前儒家的思想核心,孟子在生与义之间,他选择了义,即使生命也是可贵的。而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佳话也被人们所传颂。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者,是思想道德境界十分崇高的人,他们能超越自身利益成全大义,实为君子之所为也。
       舍小利,取大义,可实现人生价值。正如臧克家诗中所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有的人”便是愿意放弃个人利益,保全大局利益的君子。
       大义与利益应有机统一,重视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才能成就大义人生。正是由于人人追求大义,社会方能和谐发展。
TOP
145#

看到这个论题,我就想到了利义观。孔孟义利观的基本观点是义高于利,义主利从,但并不排斥谋取正当利益。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明确以义作为谋利的准则;倘不符合此准则,则“君子固穷”,宁肯饿饭也不取。孔子因此对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评价很高;对安贫乐道的大弟子颜回称赞有加;他自己在陈绝粮,处于困境,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是言行一致的。孔子认为,义字当头还是利字当头,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利字当头,争权夺利,必然激化矛盾,积仇积怨;不利于解决全局问题和大局问题。
TOP
146#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友也。义利观依然遵循儒家统一的义利思想, 他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老子认为, 对待义利应“少私寡欲”。庄子曾说:“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这一想法和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谋而合。
TOP
147#

义与利,好像怎么也不会有关系。说到“义”,我们自然会想到史上一些大义大勇之人,这些人怎么能和利益扯到关系呢?这里说的利,是一种广义的利益,它不但包含财益,更多的是人们的根本权益。“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吾道苟明,则吾之功毕矣;若不计功,道又何时而可明也”中就指出“利义相依”,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些人是大义大勇之人,是因为他们勇敢地维护了我们的利益。”舍生取义“也是说人们为了他人或自己的利益而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
TOP
148#

墨子认为:“为义就是利,能利天下者就是义。”这个利是公利,符合社会要求之利。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传统文化有重义轻利的倾向,随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见利忘义”的倾向。
TOP
149#

        “义以生利”(《左传•成公二年》)与“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两者貌似矛盾,但实际上可得兼顾:正当之利符合“义”的要求,可以收取;不正之利不符合“义”的标准,何必曰求。《吕氏春秋•察微篇》就是很好的例证,具体如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同篇之中,不取金的子贡反而好心办坏事,使义举成了不义;受牛的子路反而名利双收,使义举成了榜样:前者收到了孔子的批评,后者受到了孔子的称赞。所以,虽然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之类的话,但是后人理解时不能片面,需要对“正义之利”与“不正之利”辩证地看待,即孔子并非使“义”与“利”绝对地对立,义利双收是最佳解决方案。
        这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管理方面的现实意义。
        首先,企业的经营以获利润为目标,自不能讳言利。所谓的“义以生利”,是指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内而言,要正确处理好职工与职工、部门与部门、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关系等;对外而言,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如果人心浮动,无情无义,则一盘散沙,行将不远。这就是“义以生利”在当今的表现。
        其次,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不能背弃道义。所谓的“何必曰利”,是指某些企业只以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利益为利益,而不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利益;或者只以本企业的利益为利益,而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甚至为了利而欺压职工、弄虚作假等。虽然他们也可能暂时获利,但却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得的是“不义之利”,是长久不了的。对于这种企业行为,就应该以“何必日利”的古训对其进行当头棒喝!
TOP
150#

     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然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对利益的追求,相反,提倡人们“义以生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因义而生利,生利而更加注重义理,一味地舍利取义,是不现实的,而一味贪婪地舍义取利,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利也是不长久的。“兼相爱,交相利,“利”与“义”是统一的,就像爱是相互的一样。
   有一个同学村里,有一户人家,秘密自制可乐,违规乱用各种添加剂,典型的脏乱差。一瓶几毛钱买到其他村,干了几年还是被查出来了。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反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越做越大,利越来越多。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生如戏,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有最大的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