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义利相依 [复制链接]

21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不能离开“利”来抽象地谈论“义”,因为,“义”正是用于调整利益关系的。谋取公众利益,谋取自己的正当利益,正是“义”的要求。


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一》)


译:人民有君王,是为了达到正义。正义可以产生利益,利益可以让人民富足。
TOP
212#

有时候为了追求义的纯粹性,时常会把义与利割裂开,甚至将义与利处于对立面,其实不然。
利可分优劣,并非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同样,广义的义也分褒贬。
利人以利己,可称义。比如,尊老爱幼,帮助弱势同时完善自身的道德标准。
利人以损己,有时为义。比如见义勇为导致牺牲生命。有时为不义。比如因为感情而协助犯罪。
损人以利己,实为不义。
因此,义利相依,利不同,义的性质也不同。
TOP
213#

子曰:“富与贵,是仁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呜呼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孔子并不主张人们去利欲而求仁。任何人都不会甘心过穷苦困顿、颠沛流离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是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否则君子宁守贫困而不去享受富贵。
TOP
214#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与“义”相对的,往往是“利”。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我们很早就已经有了“舍利取义”的社会价值倡导。但对于君子而言,
更高的境界在于,面对“利”与“义”并无明显冲突时,也能够思考是否违背了“义”。正如《论语宪问》中所讲: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只有在个体认同了“义”之后,在社会上才能凝聚成为以“义”谋取社会“大利”的风尚。
TOP
215#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义面前,生尚且可以舍弃,更何况是利。实际上在我看来,人人都遵从义,共同筑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才符合所有人的利。
TOP
216#

义与利是不可完全分割的,要以义治欲,若人人都遵循义,遵循公德秩序,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人人都不不伤害别人就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那样才是利益的最大化。
TOP
21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的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TOP
218#

孔子认为义是是人的基本修为,在人达到孔子的理想人格中的君子层次时,人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必须把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去表达,用忠诚的态度去完成。在贫穷危难时刻也要义无反顾地把义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面对利,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利对立,但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可以追求利,也就是“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TOP
219#

“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荀子说要使人们的欲望和利益不会战胜自己的爱好正义之心。这句话对于当前的社会生活还是非常有启发的。有句老话讲“世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市井也常有人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欲望是人类所有行为和活动的驱动力。每个人在干每一件事情的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所求所得。如果说我们干每一件事情,都只考虑如何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最大利益,那么正义,道德,就会被抛诸于脑后。虽然也有法律的制约,但也有许多需要依靠人们的自觉性去处理去面对的事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公正、和谐、友善,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道德,讲道义,有自己内心大的追求,而不是只被利欲所掌控。
TOP
220#

        义利之辨,古已有之。这个伦理学中道德评价标准问题,由孔夫子最先提出。《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更加推重“义”。他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了中华帝国的主流思想。自此,大致奠定了中国古代重义轻利、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围绕“义与利”展开如此之多的讨论呢?主要是因为义利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义代表着长期效益,是永恒的保值;利代表着当下的收获和短期的享受。有些人秉持“利在先”,认为重利便会快速发财,这就导致人们精神的羸弱与空虚,缺乏文化自信。一个国家如果文化地位低下,人民信仰缺失,这就意味着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必将时代淘汰。
         那么在当今中国,可以实现义利并举吗?我认为可以,有两个条件:
         第一,历史条件。《淮南子·齐俗训》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孔子并不是种义轻利的。他认为,判断事情好坏的标准是行为带来的影响和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义利之分。如果事情做得事宜,符合义,那么取利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值得传播的。所以孔子对待义利的态度可以用两个词概括: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第二,现实条件。按照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今中国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环境问题逐渐涌现出来。所以,在当今中国实现义利并举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习总书记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中国共产党正接续奋斗,可持续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今天,义利之辨该终结了,如何实现“义利并举”才是我们每一代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做到“见利思义”、“以义为利”,真正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TOP
22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孟子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不容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TOP
222#

义和利是不能分开来谈的,不仅仅是因为义规范的就是利之间的关系,还因为做到义需要利作为基本的保障,比如首先得保障温饱,保证自己能够活下来,才能去谈什么是义以及怎样做到义;而实践义则能更好地实现利,比如在精神层面的利和物质层面的利应当如何选择,当两种利发生冲突时又该怎么做,义对我们的日常行为做出规范,不谈义的利是不可取的,最终必定会带来惩罚。因此利和义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简单地抛弃其中一方而之谈另一方。
TOP
223#

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我看来,义与利都是利益,只是,义为精神利益,利为物质利益。追求利源于人共同的天性,崇尚义则取决于人后天的修养。义代表的往往是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而利代表的是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于国家而言,义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忠义,如岳飞精忠报国,矢志不渝。苏武十九年牧羊,只为了不想单于归降。于私人关系而言,义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情义。闵损受尽继母折磨,却能将心比心,跟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冻,休了继母,继母的两个孩子都要受冻。”为继母求情,可谓重情重义。由此可见,义的可贵在于不固守一己之利,而能以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为重。在关键时刻,我们要有舍利取义的勇气,舍己为人,舍己奉公。
TOP
22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义与利的选择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把“义”与‘
喇“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
    你选择‘义“还是”利“呢?
    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传统心态。直到进人市场经济体
制的时代,人们才发现,君子也要“不羞于言利”,该做的贡献要做,该拿的钱
也照样要拿。也就是既要“喻于义”,也要“喻于利”。
    于是便有了“义”与“利”之间的若干纠葛,若干不清,若干的尴尬人做出
若干的尴尬事。比如说“义演”还是‘利演“的问题,劳动所得还是贪污受贿的
问题,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问题是不是出在“利”这头猛兽一旦被释放出来,“义”就不大招架得住呢?
就像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样,一旦放出了魔鬼,人间就不得安宁。
    所以,圣人要把“义”与“利”分别开来,并用君子和小人加以严格的界限。
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们重“义”而轻“利”罢了。
TOP
225#

义利之辩是战国时代最重要的思辨主题,孟子、荀子、墨子、管子、韩非都进行过讨论。每个思想家的主张不同而影响他们对这一对范畴的判断。往往这个问题是伴随着人性论的,孟子主张性善,他就认为仁义比利益更为重要。法家主张性恶论,他们认为人都是出于利益的,因而要用赏罚来控制百姓。荀子、管子比较中立,荀子主张性恶,但是他重礼,礼仪能够限制修养自己的恶性,达到中和的状态。管子是温和的法家,道德法制并重,因此他的观点也会相对比较中和。墨子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最直接的诉求就是平等,吃饱穿暖,作为没有受过教育的群体而言,利益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根据这些思想家的结论我们对比国际形势来看,欧美人以恶感文化为首,他们认为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才是最根本的,所以中国一强大就必然要攻击他们,所以他们才会不停地打压中国的强大。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只谈利益,就跟资本主义没有区别了。所以义一定要比利重要,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品质与文化,中国的发展必然不会走西方人资本主义的道路,能够撑起整个伟大的国度的未来,一定是这个国家古代的文化。从疫情来看,利只能让秩序更混乱,只有义才更构造出独一无二的伟大中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