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二、见利思义 [复制链接]

166#

继承、发展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义利观”学说的积极方面,对于今人修身养性、处世为人是大有裨益的。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是道德纯洁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在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和践行党的宗旨、作风上理应做得更好。从入党那天起,就要按照党章的要求,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以“三严三实”为座右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力争在义和利的关系上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这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哪个党员干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怎么样,身边的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对于见利思义、大公无私的党员干部,群众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乐于称赞,愿意认可,跟着好干部同甘共苦一起干。而对于那些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的人,群众都不会买账,甚至嗤之以鼻,以之为鄙视的对象。
TOP
167#

见利思义:【出处】《论语·宪问[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译文:见到财力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以为完美的人)
TOP
168#

回复 17楼熊代文的帖子

见利思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美德。“见利思义”,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意思是说:见到财货利益能想起道义,危亡关头不惜献出生命,长久处于困境而不忘记平生的诺言,就可以算是正人君子了。由于孔子“见利思义”的道德观点,恰当地处理、准确地概括了义与利这一社会生活伦理的本质关系,所以,被后世奉为基本道德规范,传承至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才能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TOP
16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译文:见到财力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以为完美的人)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出难题。怎样对待“利”的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利”都不是虚幻的,它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它的产生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在它上面毫无疑问地凝聚着人类的劳动。一句话,人民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利”,“利”是和人民的劳动密切联系的,是和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利”的这种社会物质性要求每个人在接近和拥有它的时候,必须见利思义、廉洁奉公,时刻想着“利”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建立在千百万人劳动乃至生命基础上的社会财富,任何非法占有它的念头和行为都是对人民利益的侵犯,是对劳动人民的背叛。
见利思义和见利忘义反映着一个人是否具有为他人着想、为人民谋利益的品德和情操,反映着一个共产党员是否身正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和信念,反映着一个人的世界观。
TOP
170#

什么是责任?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必须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因此,行动之前必须要考虑其后果。我们或许只能考虑其中的一部分,并没有能力考虑到全面,但是,足矣。这已经是见利思义了,做任何都必须先迈出第一步,然后,行动往往比单纯的语言有效。
TOP
171#

       什么是责任?作为成年人,我们都必须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因此,行动之前必须要考虑其后果。我们或许只能考虑其中的一部分,并没有能力考虑到全面,但是,足矣。这已经是见利思义了,做任何都必须先迈出第一步,然后,行动往往比单纯的语言有效。
TOP
17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里仁》)从孔子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待义利观的鲜明态度,即先义后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眼前的利益多么诱人,我们在取得他之前应先谨慎思考是否合乎道义,是否正当。利固然重要,但是道义却是利的基础。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违背人性,违背道义,进而丢失了人最美的道德光环。
TOP
173#

现在的诱惑多种多样,可以背叛一个人得到很大的利益,一生无需再忙于生计,能顶得住诱惑的人,见到有利于己的诱惑能够想到义。足以见得一个人的品行,虽然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在利益面前能够分清是否应该去做,才是正确的,不要为了一己之利,失去自己的道德和品行
TOP
174#

几千年前的先导曾告诫我们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物欲洪流的社会,利益充斥着人们的周围,很多人在利益的面前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渐渐的失去了做人的原则与底线。见利思义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见利思义并不是对一切利益的排斥,它只是作为一种你获取的利益的一个准则,你获得的这个利益是否符合道德的准则。见利思义应该作为我们脑海的一个秤杆,去平衡我们的行为准则。
见利思义的体现是铮铮的铁骨。是谁在污浊的官场失意后,寄托于丹青之后,潜心于笔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蔽与世俗,采一朵菊花,悠然现南山。人人都在对利益趋之若鹜的时代,而你却选择了放弃,去追求心中的那一份美好。利益没有蒙蔽他的双眼,也没有动摇他对义的坚守。陶渊明在利益面前选择了退出,他的这种退出并不是一种懦弱,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坚守,对义的坚守。
面对着利益要像陶渊明一样有一份泰然若之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处理好礼与义的关系。
TOP
175#

在有利益的地方应该有正义,遇到危险而愿付出生命,在我的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是我们学校的英雄杨继斌,他应该是一个有正义的人吧!但是在现在的社会象他一样的人太少了,不是说现在的人们没有正义感,而是现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变了,在有利益的地方就不一定有了,但我们要知道占有了许多利益却不讲正义,虽然很富有,但常遭羞辱而且有很大的罪恶。罪恶重,祸患大,如果不是立即死于其罪恶,也会不久就忧伤,不能终生生活快乐,这是刑戮夭折而死的人。人有正义,虽然贫穷但能快乐,不讲正义的人,虽然富有却不能保存自己。这实在是正义养育人,比利还大,比财物还厚重。所以我们要在正义中活着。
TOP
176#

礼使人的行为规范社并且让社会有序的发展, “义”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正义奉公”,铦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坤,古文利。力至切,“利”是人与人交流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人处世宜先思义在思礼而后利。
TOP
177#

  义与利,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义,指道义;利,指利益、功利。关于二者的关系,中国历史上各学派多持不同观点。在《说文解字》中,“利”是 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义”在《说文解字》中内容重定向自“義”。
  我不禁想起了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句话,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孟子是如何看待义与利的关系。他认为义利对立,应该重义轻利。
  从以下两个小故事,我看到了“利”与“义”的辩证统一。第一个是鲁国有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去报帐的话,别人就要议论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第二个是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在背后议论孔子的这个学生。孔子知道了,表扬了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样做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东西,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由这两则故事可见我们不能去追求单独的“利”,也不能去讲求单独的“义”,要辩证适度。
TOP
178#

        有个成语叫“见利忘义”,意思就是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也有个成语叫“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生活中,见利忘义的大有人在。然而,能做到见利思义的人却屈指可数。
许多人活在这个世界,为的就是追名逐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甚至不择手段,到头来身陷囹圄,害人害己。一直以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此,几年间数十贪官落马,背后的原因也是如此。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当道义和利益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毫不犹豫地选择道义,即使利益的诱惑非常强大,道义的价值却是永久的。做到见义思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需我们个人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
TOP
179#

“义”在当今社会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金钱利益成了首要目标,见利忘义这种行为时常出现。为了社会的和谐,我们应该做到见利思义,每当遭遇选择要以义为先。
TOP
180#

早期儒家的“义利观”这个基本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先义后利”,关键是作为原则、标准的“义”必须正确,即符合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否则前提错了,一切就错了。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利益和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不同,“义”的具体内容往往也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