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536373839404142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556#

仁的对象是“人”,即“仁者爱人”,这个四字的含义很大。何为“仁”?一是一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旨归;二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额内心背养。孔子言“仁”从“爱人”为壳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恕、孝、弟等内容,而以“以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实行的方法。所谓仁爱就是:要想自己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要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行得通。凡事都能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爱的方法。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这种爱的基本原则,就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爱的程度。
TOP
557#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仁学。正如“仁”的内涵关切“爱人”,“仁”实际上是和“人”想联系的,“人”实际上就是“仁”的对象。首先“爱人”是对“仁”的规定,有爱才会生发出仁;其次“仁”是人爱的拓展,爱达到“恭、宽、信、惠、敏”之后才会成仁,人必定是先爱后仁,也即是说先成为一个有爱之人,最后成为圣人。因为无论怎么看,孔子始终没有消极避世,都是在社会或者各个国家中流连,所以孔子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整个社会充满“仁人”或者“圣人”,或者由“仁人”或者“圣人”来治理整个国家,摆脱战乱频发的社会。
并且,将“仁”的对象理解为“人”并不算是误读孔子,他强调“刚、毅、木、讷,近仁。”这涉及一个人的品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既涉及一个人的品质又关涉一个人的成败的关键,也就是说孔子在论述“仁”的时候,都是与“人”结合的,所以“人”就是“仁”的对象。
TOP
558#

谈及仁的主体对象的时候可以从经典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解。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说明仁就在我们身边。在《论语》里,行仁的对象基本就是士君子,这未免要求太高了。然而在孟子那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并不是说成为圣王,而是指道德品质达到他们的程度。因此可以知道儒家一直提倡的仁,在不断的升华,从知识分子才能修养出来的仁到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所以仁的对象越来越广。只要符合仁的基本要求便成仁,但是至圣则要坚持修行。
对于仁的客体而言,在古代先秦时期,仁是儒家学说的主要主张,因此仁便是作为君主的主要践行主体,而客体便是百姓。所以才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说法。但是到了今天,仁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一种对待方式,所以仁的客体应该是我们能接触到的所有人。
TOP
559#

仁爱的对象不仅仅是亲人,也是自己、他人乃至自然。爱人必须先爱自己,自尊自爱是仁的开始,这样才可以推己及人。对待父母要孝顺,对待长辈要尊敬。这种孝悌,并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的行为,而是发自与内心,发之于良心所做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子女赡养父母,尊重长者,为的是获得他人的赞赏,或者仅仅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根本不是所谓的“仁”。另外,人类生活的环境——自然,是与我们紧密联系的,民胞物与,强大但又弱小的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也要“仁爱”。为满足人类社会的利益而损害自然的利益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所以,身为地球的居住者自然是要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以“仁”包万物。
TOP
560#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一个没有自爱和自敬之心的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爱和尊重,而一个人如何拥有自爱和自敬之心,首先他得对自己有要求,做一个有原则的人,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多问应该不应该,少问喜欢不喜欢,凡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事,我们都应该尽力而为,“尽人事,听天命”;凡是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我们坚决不能做,将道德标准作为底线,绝不逾越。我觉得这是一个自爱和自尊之人首先应该做到的事情——心中有一把道德的尺子。
TOP
561#

仁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众多的。首先,仁的对象应该是我们自己,就像此句话所言:“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必定是自爱,然后别人才会去爱他;人必定是自尊,然后别人才会去尊重他。自爱,这是仁德的至高境界;自尊,这是礼仪的至高境界。只有做到了自爱才能够更好的爱别人。其次,仁的对象应是我们的亲人。《孝经》有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爱自己的亲人而去爱别人的,叫“悖德”;不尊敬自己亲人的而去尊敬别人的,叫“悖礼”。再次,仁的对象也是“人民”,爱人民也是表达仁的很好的方式。最后,仁的对象也可以是“自然”,人生活在自然中,对自然仁爱也就是对自己仁爱。
TOP
562#

“仁”作为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最基本的涵义是爱人。爱人不仅仅爱自己的家族、亲属、尊长等等,还要爱这以外的别人。孔子提倡“爱百姓”,主张“泛爱众”,赞赏“博施济众”。百姓不仅仅是一家一姓,还包括自己家族以外的众多家族。众不仅仅是贵族,还是包括奴隶在内的广大民众。在孔子看来,仁爱的对象不仅仅是自己家族,而是普天之下的广大民众。无论阶级、地位、血缘如何,每个人都是仁爱的对象,都应该施以同等的对待和关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仁爱是一种人类之爱。
TOP
563#

“仁”的内涵毫无疑问具有广延性。从孩童开始,我们就在向善,向德的道路中前行。无论我们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仁”的思想一直都潜移默化地,有意或是无意地被我们接纳,并实践于日常行动中。先爱己,后爱人;先做己,后助人。当我们渐渐长大,开始接触并清晰认识到生活的真相时,在对“仁”的实践中会多出现实的思考和利弊的考虑,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对“仁”本质的异化和自我欺骗。“仁”本质的一面在于“克己”,也就是自我的修炼以及培养能与他人产生共情共鸣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关键在于“遵礼”,即无论个人或是群体都能够遵从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规则、礼份要求。这既是对以往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世再创造。
关于对“仁”的现世价值的再探索,始终不能绕开“人”的主体适用性。而只有从己到人,由人到物,由少到多,对仁的思想的实践才会在传播的过程中愈加清晰和完整。
义理之至,唯人,为人耳。
TOP
564#

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一个人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去爱别人,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才能组成家庭、家族乃至人类社会。因此,“爱人”,就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的规律,遵循仁爱的规律,人就能得到幸福与快乐,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的一生也就是痛苦的了。
TOP
56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所以“仁者爱人”常常会被简单地理解为爱他人,但事实上,“爱人”不仅仅是“爱他人”,也包含着“爱自己”。《论语》中就时常显露着“自爱”的智慧,比如曾子病重时对弟子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这就充分展现了其对自我肉体的爱护和对自我生命的珍惜。
       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王安石在《荀卿》中也曾言:“爱己者,仁之端也,可以推以爱人也”,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浪漫还是仁爱,其发端是自身,其最先被给予的对象也应当是自身,只有当自己懂得尊重自己,自己能够爱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推己及人,给予他人善意,浪漫和仁爱。有人可能会疑惑,既然自爱是仁爱的开端,有些人看起来非常爱自己,永远把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但是他却很难做到爱他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爱自己并不是儒家以及这里所探讨的自爱,这种情况下的自爱只是一种利己主义,而对于肉体生命,儒家所探讨的自爱并不是一种类似于动物本能式的,盲目的利己主义,不是对于自我利益的追逐以及对于自我生命的贪念,而是讲求“克己复礼”,讲求清醒且理性,节制且有原则的自爱。
       弄清楚“自爱”的真正内涵之后,我们或许会疑惑既然先有爱自己,后有爱他人,那为什么有些人宁愿舍身也要取义,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他人,是不是这些人的“爱他人”超过了“爱自己”,他们不够爱自己呢?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些伟大的人并不是不够爱自己,恰恰相反,他们这种做法其实是自爱走向极端的显现,他们奉献了自我的肉体生命去换取精神生命的永恒,这种伟大的奉献成为了肉体自爱的最高价值,在他们“爱他人”的背后体现了他们“自爱”的高贵灵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汉代扬雄在《法言·君子》中说“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时常可以看见很多具有伟大“自爱”的人,他们真正诠释了何为“自爱”,何为“以自爱推及爱人”。例如为救落水的老奶奶不幸遇难的32岁外卖骑手王静,为维护人民利益,与持枪毒贩殊死搏斗,身负重伤,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的38岁副队长蔡晓东 ……他们永远值得被我们铭记,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具有伟大“自爱”的人,让自己发光发热,用自己的行动,在社会这张大宣纸上写好“仁”这个大字。
TOP
566#

儒家所最为强调的品质就是仁。仁真正是一种发乎于本心的自在的品质,它不像忠义孝等一样需要一个客观的对象需要去体现就是自在的,但是仁同样也是需要对象去阐发的。我认为仁最重要的对象正是我们自身。具体的体现就是要有自尊自爱,因为自身乃是仁这种品质发散开来的一个起点。自尊自爱的人才能对父母有仁爱之心,进一步推进到对社会上的其他人有仁爱之心,再进一步推及到实现天下的大仁大爱。正所谓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TOP
56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因为“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所以“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儒家的“仁”包含四个对象:自己、亲人、人民、自然。
可以看出这几个层面是以“我”为中心,在不断扩大,向外延伸。这些符合人的天性和实际心理,具有切实可行性,在当下的社会仍有重大现实意义。从“自敬”到“亲亲”、再到“仁民”、再到“爱物”,这其中无不贯彻着自尊自爱的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精神,以及与“万物一体”的可贵自然观。
儒家的“仁爱”就是这样一个推己及人、层层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性品德不断得以升华和淬炼,这启示我们应学会从中华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不断坚定前行的力量,深耕道德精神的土壤。“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虽然仁爱从自身发源,最后却逐渐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刻探究和体会。
TOP
568#

因为“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所以“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儒家的“仁”包含四个对象:自己、亲人、人民、自然。
可以看出这几个层面是以“我”为中心,在不断扩大,向外延伸。这些符合人的天性和实际心理,具有切实可行性,在当下的社会仍有重大现实意义。从“自敬”到“亲亲”、再到“仁民”、再到“爱物”,这其中无不贯彻着自尊自爱的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精神,以及与“万物一体”的可贵自然观。
儒家的“仁爱”就是这样一个推己及人、层层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性品德不断得以升华和淬炼,这启示我们应学会从中华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不断坚定前行的力量,深耕道德精神的土壤。“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虽然仁爱从自身发源,最后却逐渐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刻探究和体会。
TOP
569#

我觉得仁的首要对象还是人,人是最重要的。《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一次马厩失火被焚毁,孔子退朝归来,“曰:‘伤人呼?’不问马”。同牛马相比较,首先关心人。他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同鬼神比较,首先应该先关心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要和人相处,过社会生活,那就必须互相尊重,互相同情,互相信任。
TOP
570#

爱的对象应该是先从自己开始,一个人只有爱自己尊重自己,才可以爱父母,爱他人。毫无原则的爱,不仅会助长他人不道德的行为,而且受伤的不仅仅是自己,还会传递给最亲近的人,现实社会中,更应该遵从孔子的爱,是有等级次序的爱,懂得最基础的保护自己,才不会陷入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情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