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 42
下一页
楼主:陈杰思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692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熙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05
积分
6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3-26
51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4-06 10:25
|
只看该用户
仁者爱人,这个人包括了自己,亲人,人民,自然。爱自己是基本,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如何去爱别人;在达到爱自己的境界后,要爱护自己的亲人,亲人与自己有血脉关系,如果不爱亲人,那如何去爱人民,爱自然。普通人就能达到爱自己,爱亲人的地步,贤达能更进一步,达到爱人民,爱自然。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4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汪尉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6
积分
4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6-14
51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6-14 15:01
|
只看该用户
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李莉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5-21
51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6-15 11:55
|
只看该用户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只是形同虚设,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真正掌权的人是各个诸侯,天子并无实权,老百姓也只是隶属于相应的诸侯。在那一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扩张领土,增强实力,称霸天下,一味地对外征战,丝毫不顾及百姓的生死,而小国往往是被征伐的对象,而被吞并的小国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而就滕国这种小国如何能够免于灾难,孟子便拿出昔日周太王面对狄人的屡屡进犯为了保全百姓而自己离开的故事,周太王指出“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无君?我将去之”(《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认为他是仁德的人而纷纷追随他。仁德的国君会爱护他的子民,不会为了拥有土地以及其他身外之物而不顾百姓的生活,更不会主动挑起不义之战,而陷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5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大李美逸
湖大李美逸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1992-12-4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6-20
51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6-20 20:00
|
只看该用户
孝悌之道,本就是是人之常情,是人性的最初的表现。在儒学里,就是“仁之本”。
《论语》里所说的仁爱,换言之,其实可以说就是孝道。在孔子那里,孝,以自然的血亲为纽带的。但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孝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利己”。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甚至于在西方的经典读物中,也有与之呼应的文段,如《圣经•以弗所书》中所言: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孝,其实也表现了中国人对永生的盼望。如《论语•学而》里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李莉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5-21
51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6-21 10:36
|
只看该用户
在古代君主和百姓的直接联系是很少的,最主要的还是君主与臣子的联系,君主了解百姓的情况也是通过臣子的,爱人民的一个最直接表现是爱臣子,从君主和臣子的关系不难看出君主是否是仁德的君主。对于如何处理君主和臣子的关系,孟子也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主看待臣子如同自己的手足,臣子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心腹;君主看待臣子如同狗与马,臣子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子如同泥土草芥,臣子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敌。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孟子用手足与心腹、犬马与国人、土芥与寇雠来比喻君臣关系,如果君主清楚认识到君臣关系的相对性,就会主动听取臣子的谏言,和臣子的关系就会融洽。如果君主能清楚地认识到君臣关系,那他也不难认识君与民的关系,君主将会爱护百姓,行仁德之政,这样离王道还会远吗?因此,仁的对象还包括臣子,爱臣子是爱人民的直接表现,爱臣子有利于更好地爱人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4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知拂自留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6-12
51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7-08 19:51
|
只看该用户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的对象是他人,我们以仁对待他人、爱护他人,亦会受到别人仁义的对待、受到别人的爱护。仁的对象的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也不是一味地索取。同样,我们以仁对待自己自然会自尊,以仁对待自然自然会受到自然的恩惠。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7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姜柳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7-08
51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7-08 22:44
|
只看该用户
人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爱的存在。自出生起就有的父母、家人之爱,长大后的同学之爱、老师之爱、社会及国家之爱,当然还有我们人类所生活在的地球——自然之爱。接受到这么多温暖与爱的我们才得以成长,长大的我们,更要学会去关爱别人。认真、努力生活的我们,带着爱、传播爱,世界将变得美好和充满爱。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01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大王晶艺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01-10
51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1-10 17:03
|
只看该用户
国家应该是人们百姓的的国家,设立君主是为了给百姓谋利除害,而不是把百姓当做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回看历史,封建王朝的发展之所以都是从最初的繁荣到灭亡,是因为君主逐渐忘记了君主的职责,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贪欲,剥削和压迫人民,最后形成了“劳者不获,获者不劳,劳动者生活艰苦,统治者夜夜笙歌”的局面。人民生活稳定,生活幸福,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基础。君主也只有为民为国才能拥有群众基础,才能真正的巩固政权。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9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戴进明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7
积分
5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12-09
51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1-10 20:05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陈杰思
的帖子
仁,就是要爱自己,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孔子真是独具慧眼,发现了人的美好情感的出发点,就是血缘血脉上的爱,这是最原始,每个人都有的爱,首先表现为爱自己,并且在动物性的爱惜自己的身体的基础上,作为人,爱惜自己的德性和尊严,肉体和精神的自爱统一。然后再推到爱同样血脉的亲人,从自己走向了他人。将亲人之爱推到社会,就表现为爱人民。在政治上改变了政权与人民的关系,让人民素质提高,主动成仁,在理论上可以提高政策效率和质量和改善与人民的关系。最后走出人的世界,爱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万物齐备与我,有了大气象大胸怀大境界,
这样的一个逻辑环节,由仁串联起来,逐层递进,形成了儒家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涵盖了各个方面,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在这里也可以得到证明。其合理性,理想性,道德性,实用性,也说明了儒家学说的价值。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02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葛三闺女
组别
中级会员
生日
帖子
33
积分
20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04-02
52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4-05 10:15
|
只看该用户
仁的对象,人所去发挥自己仁的对象是包罗世间万物的,不仅仅是人或者生物,更是整个大自然。具体到小的来说,对自己要自尊自爱,对他人互爱互利,对大自然热爱保护。仁所针对的对象没有局限于小的事物是因为,仁爱之心是不分彼此,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也只有当我们去热爱着世间万物的时候才能真正称之为仁。这让我想起了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或许这正是仁的表现,只是用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了出来。在现代社会中,仁对我们的要求应该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及爱护环境吧。仁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教导着我们向更好的人前进。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03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郑荣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1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04-10
52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4-14 23:07
|
只看该用户
这里总结说仁的对象是自己、亲人、人民、自然。我以为这四个对象都可以归纳为生命!善待生命的人,都可以称为仁。其中人民一词似乎只是指中国人民,可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许多都值得以仁待之,仁与爱一样,当可以跨越一切界限阻隔,南丁格尔就是仁最好的诠释之一,故而人民这一对象可以改为人类。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00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云大廖春阳
组别
中级会员
生日
帖子
45
积分
28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12-18
52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4-16 23:50
|
只看该用户
仁的对象是世间万物,是世界各国。万物与人本来就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都是作为“人心一点灵明”之本心良知的流行发用,所以万物与人皆是同类,从“大人”之宏观视角来看,草木鸟时、风雨雷电皆是同一个家庭中的姊妹弟兄。人们能够以肉类和五谷为食,能够以草木和铅汞为药,就是说明人与他们属于同类的最好证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呼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根本上说,与阳明的观点也是道通为一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04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大谭泽
组别
中级会员
生日
帖子
41
积分
25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05-13
52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5-13 22:22
|
只看该用户
‘仁’是内心欣喜地爱别人。施仁就是用自己的关怀、仁慈、博爱之心去爱人。仁德对象,首先,人必定是懂得自尊、自爱、充满自信地生活,将自己内心得到仁的升华,方可推及到爱他人,推及到以爱惜之心对待万物。爱亲人,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关爱幼小,做到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做到爱别人。爱人民,君主要以民贵君轻思想治国,国方可兴矣。民之互相关爱,互助,则天下太平。爱自然,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与我一起生长,爱自然比悖之,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则可谓大人者。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04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乐皓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4
积分
3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05-17
52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5-17 13:15
|
只看该用户
仁的对象由爱自己逐步推到爱亲人,爱人民,到爱自然的这种博爱,但是这种爱都是一样而没有区别的吗?还是有差等,心中有一个衡量,孰重孰轻?王阳明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内外远近。‘’值得商榷,或许我们都成为不了圣人吧,做不到‘’无内外远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04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云大王斌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09-25
52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09-26 09:05
|
只看该用户
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等很好的简要说明了仁所爱的对象,首先要自尊自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护自己,怎么能够懂得爱护别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贤的语言很好的说明了我们不仅要学会爱自己,更要在爱自己的同时,要爱他人,泛爱众,而亲仁。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 42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浏览过的版块
智坛
信坛
廉坛
中华义理总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