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91#

“礼”其实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礼”之精神其实就是自觉遵循它以规范社会生活和自身行为。这是国民素质的体现,因此,对长辈、对他人、对师长的恭敬之礼,并非体现了心,起立鞠躬更是每天都在重复的事情,生活在儒学发源地的我们,岂不汗颜?
        究其原因,无非是太执着于自身的利益,太以自我为中心,光等别人来行礼,自己却不主动先行礼。而反观古代先哲,他们都以宏观的角度讨论整个群体,不仅关心自己而且关心别人;不仅关乎现在而且关乎未来,这才是“礼”之精神体现,现在也没有过时。
        由此可见,传统礼仪除去等级性质和繁文缛节,依旧存在着大智慧,有所扬弃是必要的,但其本质精神是经久不衰的。
TOP
92#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要求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礼法的制度。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知道的礼的起源一般是指周礼,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就是想要恢复周礼,礼在形成的时候就对人们的各种行为做出了规范,如天子祭祀用什么,诸侯祭祀用什么等等,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礼强调人的长幼尊卑,对于维护整个的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当今我们所说的礼,则更加强调与人过程中交往遵守的准则,少了很多的政治的色彩。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大国,一直以来也被称为是“礼仪之邦”,向来对人也是讲究“以礼相待”。
TOP
93#

孔子关于“礼”的精神内涵,可分述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礼仪形式。我国古代有“五礼”(吉、凶、军、宾、嘉)、“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之说。这些礼仪涵盖了伦理、社交、外交活动等诸多方面,与当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是十分重视礼仪的,他同宰我关于“三年之丧”的争论,以及教育儿子学“礼”的言论,足以反映这一点。《论语·乡党》更是详细地记载了孔子从日常活动到朝会、出使时的种种守礼行为,充分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对礼仪形式的重视。物易时移,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人已经相去甚远,古代礼仪形式的内容大部分已失去实用价值,但是伦理方面(婚、聘、丧、祭)有很多还是以民间风俗习惯的形式保留下来,而社交和外交礼仪,或是经过变革以新的面貌出现,或是为西式礼仪所取代。
2.政治制度。“礼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有两个重要原则,即“尊尊”和“亲亲”。所谓“尊尊”,就是按照社会等级,要求低贱者尊崇尊贵者。“尊尊”最重要的是尊君,即所谓“事君尽礼”。但孔子并不像后儒那样要求盲从君主,他认为臣下的忠心是以君主的守“礼”为条件的。所谓“亲亲”,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而要维护这种“尊尊”、“亲亲”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就必然要求不同的人,在包括从车马服饰到钟鼎盂盘等的器物使用上,都要在大小、质地、形制、数量等各个方面加以区别。这种维护等级制与宗法制的“礼”,随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灭亡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3.道德规范。道德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个人来说可以陶冶情操,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在孔子看来,常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君子”。所谓“君子”,是“尚德”的,他们“一切以仁爱为出发点,所以又能表现出忠、信、恭、敬、惠、义、礼、逊以及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贞而不谅、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种种的美德”。礼的规范对于社会来说,可以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统治者守礼,就不会荒淫恣肆;老百姓守礼,则不会犯上作乱。遵循道德规范的过程,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克己复礼”并不是程朱所认为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克制自己的“低下”欲望,使言行合于道德规范,最后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
4.知识学问、社会文明程度。王民先生认为:“古代对于好学求知的人,便说‘好礼’,……古代对于求教于别人,便说‘问礼’,如孔子问礼于老聃,……古代对于很有学问的人,便说‘知礼’”,这是把表示特定含义的“礼”泛化应用的表现。与此类似的,还有用“礼”来代表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孔子常说的“夏礼”、“殷礼”,就是指夏、商两代的文化成就和整体文明,而不仅止于礼仪、礼制的层面。
TOP
94#

欲要探寻礼的精神,使我想到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人”字的形象。甲骨文中的“人”字,两笔构成,一笔短,另一笔长而弯曲,整体看来,那就是一个人侧向一边站立作揖的姿势,而且显得相当的恭敬和谦逊。
我们知道作揖是汉族传统的一种传统礼节,常用于主宾相见时。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礼仪自汉字创立之初就已经受到高度重视了,而且象形文字所呈现的谦卑形象,也在表明礼就是要让自己保持谦卑,克制自己而去尊敬他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尽管后世学者皆言其有悖历史发展逻辑,并不现实,但是其所传达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文明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就是要努力地克制自己,以最佳的形象去恭敬他人,如此才不负我“礼仪之邦”的美名。
礼的内在精神是恭敬和仁爱,这使我想到一个有关“以礼问路”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从河南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一天,他走到离苏州城不远的地方迷了路。正在三岔路口上犹豫不决,忽然看见附近水塘边有一位放牛的老人,便急急忙忙跑过去问路:“哎!老头!从这里去苏州走哪一条路对呀?还有多少路程?”
老人听见有人问路,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因为问路的人太没有礼貌了,老人叹了一口气,随口答道:“走中间那一条路对。这里已离苏州不远了,大概还有六七千丈远吧”。
“哎!老头!”这人感到奇怪:“你们这个地方走路怎么论丈而不论里呀?”
老人答道:“这地方一向都是讲礼(里)的,可是自从这里来了不讲礼(里)的人后,就不讲礼(里)了!”老人说完牵着牛走去。
生意人不解其意地摇摇头,只好走中间的路,结果背道而驰,越走越远了。

从故事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恰当的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它分明也是联系陌生人,拉近彼此关系的一个纽带和桥梁。人不知礼,与禽兽何异,自然会遭人厌恶,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礼仪、懂礼貌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国家在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而建设和谐社会就势必要运用礼来融化冷漠社会的寒冰。此外,儒家所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的观点,还使我联想到国家与国家相处的宏观角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外交礼仪,我们国家的外交官能够运用恰如其分的外交辞令和外交礼仪与他国进行互动,才不断彰显着我泱泱中华的君子风尚和品德文明,进而也促进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融洽。
我也非常相信,只要恪守礼的原则,儒家所描绘的“世界大同”的理想终会有美梦成真的那天。
TOP
95#

对于礼,古人以敬、仁爱为其所含。所敬在三者。一曰师、二曰父母、三曰君。师者是传道解惑之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吕氏春秋劝学》篇中记载“事师犹事父也。”而子贡更是将恩师孔子视为圣人,“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子贡尽其所能维护其师,甚至在孔子去世三年之后,另为其守孝三年,其对孔子的恭敬程度可想而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连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又岂敢不恭不敬呢?在孔子看来对待父母应“弟子入则孝”、“父母惟其疾之忧。”对待君主依然如此,古代的君主被视为天子,臣民恭敬事君,即“臣事上以忠”。只秉承这三者远远不够,还要有仁爱之心,可以说仁爱是礼之内在,一个冷酷无情、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对待礼也是冷漠的。这在一个国家的安定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暴君残暴无度,礼已不再是束缚其的纲领,因此古代更朝换代时时有之,这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以礼维护社会和道德秩序的同时,人们特别是国家的统领者,参与制定和规划的仁需怀一颗仁爱之心,民皆从之,若否,虽令不从。而我们作为一个个社会的构成者,更需要遵守礼,对于礼的内涵了悟明彻,以此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TOP
96#

总的而言,礼是一种行为规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礼”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行为处于一个可控且人人可接受的界限里,不至于使得我们的行为举止在不知不觉间令他人受到伤害,同时也使得我们免受他人的伤害。“礼”的精神便是礼的核心理念。“礼”要求对他人保有恭敬的态度和仁爱之心。恭敬使得他人感受到被尊重而欢喜,仁爱则使人放下内心的戒备拉进双方的距离。恭敬是行礼的必要条件,基于礼是对人行为的规范,因而恭敬的行为便如同算数般有“礼”的公式可循。但仅仅遵循公式而进行的“礼”,使得人会像冷冰冰的机器般,没有我们常讲的“人情味”。而仁爱作为礼的核心内核,就使得“礼”开始有了温情,让人与人之间有了羁绊。行礼的出发点不再是为了礼而礼,而是出于心内深处的仁爱。
TOP
97#

礼,就是孝敬长辈,爱护晚辈,尊重同辈。尊敬的长辈不一定是你的亲人,可能就是一个陌生人,但这不重要,老吾老及人之老才是最重要的。与同辈相处,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言辞应当合适;对待晚辈,幼吾幼及人之幼;这就是礼。
TOP
98#

中国为礼仪之邦,何为礼的精神?礼者理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礼仪规定及节文准则是儒家"理"的观念的基本意义之一。儒家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伦理原则与礼仪活动的高度融合,一方面伦理原则通过礼仪而具体化,另一方面礼仪规定也同时具有伦理准则的意义。礼就是仁的外在表现。在王阳明的解释中:“礼所代表的行为的具体方式和规定,其意义本来是使伦理精神的表现制度化,程式化。如果这些仪节本身异化为目的,忘记了它首先必须是真实的道德情感的表现方式,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朱熹是这样认为的:"若常存得温厚底(仁)意思,在这里,到宣著发挥时,便自然宣著发挥(指礼)到刚断时,便自然会刚断(指义),到收敛时,便自然会收敛(指智)但过度否定也是有放任的一面。”所以执中最为重要,在执行礼的时候,要更加重视那种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心的东西。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谨记这一含义并将之发扬广大。
TOP
99#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要做到“礼”,就要恭敬和仁爱。孔子说过:“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作为君主,要是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约束;作为一名百姓,更要积极的践行礼的要求,只有君民一心,才能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美满幸福。在《礼记·曲礼上》也有记载,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我们对自己的心要有所把控,“身之主宰便是心”,只有自己的心符合礼的要求,我们的行为才会有规范,从而符合真正的“礼”。不仅仅要自己谦卑,更要学会尊敬他人,别人有的优秀品质也应该积极借鉴,取长补短,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有利于国家与人民的人。
TOP
100#

《说文解字》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这里礼好像只是指在祭祀时所能起到的作用。而在“周公制礼作乐”这里,礼指的应该是一套制度体系或者文化。到后来,礼应是成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体系,如《礼记》一书的内容就涉及到历史、法律、道德、祭祀、历法等诸多方面。
礼能够实现人外在的修身,从而使人达到美好的境界。首先,礼与仁为本。《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内心没有仁,就算人去遵守礼仪也不会实现礼本身的意义。人遵守礼仪,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固守内心的义理——仁。其次,礼与天相合。礼反映了天地之间的秩序,人与天合,从而人之礼也能与天合,那礼便能呈现天地的大美,人也能呈现出大美。最后,礼教能使人在自己已有的品性上或收敛或增益,从而使自身的品性能够成就和合一体之象,实现完满。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不能达到完满,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自身能够生活在礼的世界中,便能够打开自身之小我的闭塞,走向澄明,从而使人生更为广阔、更有意义。
TOP
101#

在韩国和日本,作为两个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在礼节上都做得很好,作为“礼”的诞生之国,我们当然有理由将礼做得更好。我们离“礼”其实并不遥远,“礼”甚至可以说使我们最容易做到的美德之一了吧,遇到老师点头问好,对待同学谦虚礼让,对待父母尊敬耐心,这些都是“礼”的表现。“报之以桃,投之以李”,当我们对别人以礼相待,那么,别人也会同样的用“礼”来对待我们,那么,我们便可以离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更近一步。
TOP
102#

礼的精神是要恭敬,要仁爱。恭敬就是在对待他人,尤其是在对待尊敬的老人和长辈之间,更是要如此。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态度都要诚恳,要谦虚有礼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好好的对待他人。
TOP
103#

首先要了解“礼”的含义。礼者,理也。理即天理,就是朱子所说“存天理灭人欲”那个天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道理。道理类似数学的公理,不用证明也无法证明。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也。所以,“礼”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并非某个时代有某种作用,礼就相当于民主自由,具有普世的价值。
TOP
104#

“礼”是按照道德理性要求制定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的总称。礼与道德互为表里,是道德理性的具象,旨在构建理性的人伦秩序。秩序的需要无处不在,故礼亦如此。就此而言,礼具有施行范围以及适用主体的广泛性。《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道出了“礼”的宏观意义的微观透视。
TOP
105#

回复 1楼武科大邹飞的帖子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我觉得这个概括可以说是很准确了,在孔子时代,"礼"就是社会秩序,有礼无礼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礼是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礼的精神的传承,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风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