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46#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如果一个人没有礼那么他就无法生活,如果做一件事情没有礼那么就没办法做成,如果国家没有礼的约束那么国家就不安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礼的价值。礼作为古代中国的道德约束和典范,无疑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从尊老爱幼,到礼仪之邦。礼不仅教导着人的羞耻心,良心,爱心,更衡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如无道德的底线,人和兽又有何差别?
TOP
47#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TOP
48#

作为礼仪之邦的一员,自出生以来我们就授予“礼”这个概念,化为最平常的生活用语就是礼貌。不哭不闹是礼,长幼有序是礼,为人谦卑是礼,尊敬师长是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礼的理解越来越丰富,而礼对我们的规范范围也越来越广。做到完全的礼的规范很难,因为它是我们道德上的行为标准,不是法令条文那样的一字一句,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熏陶出来的精神上的行为准则。要追求“礼”,首先需要心里有一个正确的“礼”的概念,继而还要一直保持仁爱之心、敬畏之心。社会当然期望所有人都以礼相待、其乐融融,但其他因素导致这难以实现,所以我们一直倡导的礼、仁、义还得付诸实践,最可行的是从自身做起,以礼待人,当一个人受到尊敬,自然就会想到礼貌他人,这样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也将前进一大步。
TOP
49#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对于中国传统礼教,我们取其精华,继承中华人文礼教;弃其糟粕,抛弃封建礼教。礼要求我们恭敬,仁爱,克己,真诚适度,在生活中做到尊老爱幼,容颜端庄,注重生活礼仪。比如:宿舍里,别人睡觉时要懂得安静;教室里,不要在连排的座位上抖腿或者乱晃;公交车上,不要一个人靠着扶栏,要可怜一下别人无处安放的手;看电影时请保持安静;在宿舍或公共场合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时,请戴上耳机;对任何服务行业的人学会说谢谢;公共场合不要吸烟;两个人或小团体聚会时,请不要自顾自低头玩手机,等等。
TOP
50#

《荀子.修身》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小到一个人,一件事,大到一个国家,礼的精神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注重礼的国家,《论语》《礼记》中都有详细的礼节记载,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将“礼”弄丢了。我们不再那么重视对待长辈的礼仪,见到长辈不主动问好,对待长辈不恭敬谦逊;我们不再那么关注对待朋友的礼仪,对朋友不能以诚相待,不能谦虚礼让;我们渐渐放松了为人处世的礼仪,认为礼是无用保守之物,对它嗤之以鼻。在这一点,其实韩国和日本,作为两个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在礼节上都做得很好,作为“礼”的诞生之国,我们当然有理由将礼做得更好。我们离“礼”其实并不遥远,“礼”甚至可以说使我们最容易做到的美德之一了吧,遇到老师点头问好,对待同学谦虚礼让,对待父母尊敬耐心,这些都是“礼”的表现。“报之以桃,投之以李”,当我们对别人以礼相待,那么,别人也会同样的用“礼”来对待我们,那么,我们便可以离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更近一步。
TOP
51#

我华夏民族是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化素养积淀成了礼仪之邦这张名片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我们来说,礼仪,这不仅仅是一种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我们文化的精魂。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也必须继承老祖先的精神宝藏,如果居于上位或是行礼等需要恭敬,而无论处于何地何时以何种身份都应该仁德和谦卑。
TOP
52#

礼的核心精神是“敬”。“有礼者敬人”,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貌,都体现一个“敬”字,“敬”的取义,不仅是对他人,对施礼对象的尊敬,更多的主要是自己人格尊严的体现,只有维护别人的尊严,别人才能维护你的尊严,这正是“敬人者,人恒敬之”。
TOP
53#

恭敬,仁爱是礼的精神。 礼的特征是在不平等的现实社会中通过“中和”的精神使处在每一处的社会等差中的人能依礼达到与其地位角色相应的平等,从而在等差分殊的社会中实现其相应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对自我必要的约束是实现礼的必要途径。
TOP
54#

什么是礼?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它包括恭敬和仁爱。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意思是,居于上位不宽厚,行礼不恭敬,在丧礼中不悲哀,我怎么看得下去呢?又如这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礼的精神.
TOP
55#

礼的精神实质是仁,礼的表现形式是义,礼的社会功能是和,礼的存在意义是个体生命的安身立命,体现了最高的道德--中和--的精神。
和,《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在于达到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爱、敬、别、让,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人人以和为贵,明礼、守礼,使人际交往中处处充满爱、敬、别、让,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礼仪之邦业就会重现其光辉,身为学生的我们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TOP
56#

敬者,礼之本也。不仅要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要尊敬每一个有意义的生命。中华民族向来重礼,以礼待人,克己复礼。力求通过礼仪教化人民,守护和平稳定秩序。
TOP
57#

“礼”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礼”的精神内核是一个“敬”字。孔子说:“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敬而无失。”孟子说得更具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社会中的礼仪、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貌,都体现一个“敬”字。国家、社会的大礼仪自有传统的规制,循之可也。所以《尔雅》解释“训”字为“穆穆、肃肃,敬也”,还是一个“敬”字。礼貌则是个人的一种修养,接人待物,随顺自然,无不成礼。无论在个人之间还是国家之间,“敬”字在生活中与“仁”、“义”都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在礼仪的场合,如果没有庄敬存在,就不值得一看了。在熊十力先生的《读经示要》中也提到的很多次“礼”的观点,书中说“礼,便是德之形见。德虽民性所固有,若不齐以,则无以触其善几,即无以成其德也。”说明礼是德的表现,老百姓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德的品质。总之,礼者因为人性的德所应有我们把它称为“情”,我们要以它为仪态而之。
4.《智》学习目的:
TOP
58#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礼正在我们身边,内涵也悄悄改变着。
TOP
59#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懂礼守礼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基本责任,将传统的中华礼仪传承下去,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优秀,一起努力吧!
TOP
60#

通过礼节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之意。这个“礼”在《论语》里是指社会秩序之礼。封建社会那是没人宪法,没有法律 ,没有社会章程,所以用礼来中和社会矛盾,用礼来缓解人们的彼此生疏,促进交流,达成共识。人现人之间会有偏差,事与事之间会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是用礼融合调整。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准则,用礼来约束人的荒昧无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礼节规范也进一步进入道德品质范畴。礼的作用越来越强性化,越来越规范化。礼节也成为社会等级的化分。用礼调和人与之间的矛盾。用礼事感化敌对情绪化干戈为玉帛,用礼来引导人们向善达到和谐的境界。所以有子在这里说,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原则下,礼尚往来,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国泰民相安。这里又提到,无原则求和。不用礼来节制,没有社会尊贵之分,没有社会秩序之道,没有社会伦理之德。礼就失效了,社会就要混乱。这也是礼 与和的辩证法。社会在进化,礼也随着进化,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业中。礼在调和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被封建意识,极权专制利用。形成吃人的封建礼教,铸就了请客送礼忧患。腐蚀了正常的社会道德品质,传承为今天的官场腐败。婚礼讲排场,丧葬搞奢侈。把“礼” 用邪 了。有子在这里要点就是,用礼 来处理人际关系,既要和和气气,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用礼来维持社会秩序,用礼来调解社会矛盾,用礼来构建社会和谐。用礼来完善社会道德标准。这就是礼的正当用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