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礼坛
»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6
7
8
9
10
11
12
13
/ 13
下一页
楼主:武科大邹飞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717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胡尚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6
积分
4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12-23
12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23 22:58
|
只看该用户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从一个人的接人待物,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和文化,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更注重礼的发扬。以礼待人,恭敬谦让,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舒适。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17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王鑫ww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7
积分
117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12-23
12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23 23:42
|
只看该用户
一定形式的礼,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对社会而言, 礼是这个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对个人而言,礼则是其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借助“礼”的形式,赋子新的内容,来对公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特别是恭敬尊重品质的教育。 例如对国家的恭敬, 对职业的恭敬,对顾客的尊重,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了都可以在一定形式的“礼” 中得到体现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16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大刘畅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12-19
12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9-12-29 23:03
|
只看该用户
任何行为对于行动者本身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精神,是这种行为出于什么样的心。这种心就是初心,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而是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由此产生的最初动力——它可以作为人行动的动力。
礼,同样应该是这样,对于行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礼的精神。“敬者,礼之本也。”(《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七《礼器》)就是说尊敬,是礼的本原。对于人自身的发展而言,最有价值的也是这种作为初心的“敬”。有了这种尊敬之心,人才可以时时刻刻都有礼。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0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杨涵琳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6
积分
4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12-31
12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01-01 12:11
|
只看该用户
礼是针对道德、审美、有序上的行为规范,它必定有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那么从主体上来说,它更像是对我们人类兽性、动物性方面的约束。要懂礼,首先就要懂仁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谦、尊他从而践行礼跟享有统一有序的“乐”的乐趣。而且在我看来,礼实际上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越是原始跟野蛮的社会其关于“礼”的意识也越淡薄,今天,“礼”的意识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我们日常的为人处世当中,它是人类理性去规范感性的体现;从客体上来说,如果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以礼相待,那么我们也应该使自己的人格树立起来,因为“敬者,礼之本也”,即是说尊敬是礼的本源,当别人对你以礼相待时,你也应该具备仁义等值得被对方尊敬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礼”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并在我们的社会中得到良性的发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0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大黄渲婷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0-01-04
12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01-06 17:30
|
只看该用户
“礼”,与爱无关,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面具,是一种程序化的形式。儒家将“礼”“乐”并列,称“乐为天地之和,礼为天地之序”。乐,是为艺术,取法于天地自然,庄子也曾探讨过“天籁”“地籁”与“人籁”,但礼却完全是儒家夹带进来的私货。西周的礼制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所谓“亲亲”,就是要求在家庭范围内,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人人都按自己的身份行事。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家庭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所谓“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君臣、上下、贵贱等应格守名分,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即所谓“尊尊君为首”。尊尊为忠,亲亲为孝,这说明维护王权与父权是礼的核心。而且,忠高于孝,国重于家。亲亲与尊尊的一致性,表现了族权与王权的统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2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大杨佳敏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20-05-06
12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06-06 22:20
|
只看该用户
一、礼是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自周朝制定了礼乐制度后,便成为一种政治制度来维护君主统治。二、孔子提出礼的复辟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人而不仁,何礼乎”。他用礼与仁结合的方法,将外的礼约束成内心的认识,使等级森严的制度在人们心中成为自觉意识。礼的制度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但如没有仁,礼就成了仪式,有了仁的礼,等级制度有了人情味,也更好的维系了道德规范与统治制度。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3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文杰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0-05-16
12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06-16 15:15
|
只看该用户
礼是我国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自然也离不开对礼的继承。对传统礼教的继承要结合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激浊扬清。第一步便是要深入理解传统礼制。
“礼”,相传由周公所制。是周人在获得牧野之战的巨大胜利之后对商人的制度进行反思所确立社会政治制度,其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即以圣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以圣人为楷模,按照圣人制定的规矩生活。礼的具体效用则表现在以礼法定人伦: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在今天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下则在于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于是礼的精神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礼注重人与圣人之间的关系,当今的礼则应当注重每一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传统的礼的主旋律是服从,当今的礼的主旋律则是尊重。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3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冯朝阳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11
性别
注册时间
2020-06-11
12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06-24 12:07
|
只看该用户
作为礼的推崇者和贡献者,孔子最有名的说法就是:“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他这里说的礼,是周礼。这里说的仁,是最高意义上的道德实现。统治者常怀仁德之心,做利民的事,庶民不犯上作乱,互助互爱,大家都依礼而行,就能实现仁,这样的社会,就非常好了。春秋时期,战乱蜂起,礼崩乐坏,这是孔子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出发,探索一个合理社会的思想。按《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最初的礼是指宗教祭祀中的规矩,又历夏、商、周而形成一套典章制度,再后来,历经孔子及其追随者以及孟子及后代的儒家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了一套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依规矩行事,其含义与最初的宗教祭祀已不相同。虽说,孔子的许多观点与现代社会已不相匹配,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得有规矩和规范,只不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7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刘思诗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0-12-20
12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12-22 19:54
|
只看该用户
中国自古便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称号,礼是约束一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也是使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和谐稳定的规范和准则,若是一个社会失去了礼,也就失去了伦理道德规范,关系混乱,社会动荡。当然,礼也是维持平等的一种手段,人都是有私心的,礼就使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8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马玟茜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0-12-21
13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12-22 21:16
|
只看该用户
礼的精神其实也就是在说礼是什么,分为两个方面:恭敬和仁爱。 “礼”是按照道德理性要求制定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的总称。礼与道德互为表里,是道德理性的具象,旨在构建理性的人伦秩序。秩序的需要无处不在,故礼亦如此。而礼的精神是秩序内化的具体表现,要求尊敬他人,无论其身份地位,还要求有爱心,推己及人。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9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岛大学吴文璐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0-12-25
13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0-12-25 22:20
|
只看该用户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仁的思想是相一致的。礼是内心仁德的外在表现,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古代礼不仅是指这一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它有着包括生活规范在内的更为复杂广泛的含义。中国是礼仪之邦,在现在来看,礼的思想仍深深植根在国人的心中,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都透漏着与西方不同的礼态。那种谦卑谦逊的待人处事态度在如今也是十分普遍的行为准则。就如在学校在,学生会自觉地与师长问好,师长也会以礼回敬。古人对礼的重视与不断诠释造就了当代中国以礼待人的思想修养内涵。在如今,我们也以礼作为评价他人行为是否规范的基础。对于现在社会上不遵守礼的行为,大众都予以批,那是源于内心本能对礼的追求与践行。在我看来,礼是由内向外的,其核心便是德。礼并不只拘泥于行为的外化,内心中真正有礼才是最重要的。比起道貌岸然的伪礼者,从心中真诚流露出来的对礼的尊崇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精神内涵。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29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岛大学孙瀚宇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1-01-15
13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1-16 09:30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武科大邹飞
的帖子
礼乐制度的制定与贵族阶级身份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是密不可分的,礼乐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东周之时,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封邦建国”的周代规章制度被极大破坏,“礼崩乐坏”的局面也随之出现。《论语·阳货》中云:“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此句阐释的正是当时社会的“混乱”现象。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11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白文静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28
积分
17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9-12-02
13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1-16 20:39
|
只看该用户
儒家的经典有《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春秋经》《易经》,《礼经》也叫「仪礼」,主要记载的是周代社会的种种礼节,后来和《周礼》《礼记》合称三礼。提到「礼」,很多人会立即联想到社交礼仪、礼貌。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儿子孔鲤有一个经典的片段: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孔鲤恰巧要穿过庭院,见父亲在,就低头小步快走。这个动作叫「趋」,为了表示尊敬。孔子看见孔鲤走过去,叫住他说: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还没有?孔子斥责道:不学诗何以言?孔鲤听完,转头回去读《诗》去了。另外一天,相似的场景又上演一遍,这一次孔子问的是:学《礼》了吗?孔鲤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孔鲤又去学礼了。这就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无以立的由来。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30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岛大学周梅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1-01-16
13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1-18 16:50
|
只看该用户
如果我们要正确利用礼,就要正确理解礼,要明白怎么做是礼,怎么做不是礼。儒家强调父子君臣夫妻之礼,我们今天虽然不再有这种等级关系,但彼此之间的尊重敬重是相通的,并且不应该只限于子对父,妻对夫,而父母对子女,夫妻之间都应该相互尊重敬爱,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单方面就能维持得好,必须双方之间互相维持,才能够保持和谐,关系才能长久。礼不是一些人用来约束另一些人的工具,而是社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都应该遵循的共同道德标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31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岛大学王昊威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20
积分
130
性别
注册时间
2021-01-19
13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01-19 16:49
|
只看该用户
《论语》是一部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原典著作。其中的“礼”是基本人伦精神的外化,是外在形式和内里精神的统一。对个人而言,“礼”能够约束人的行为,是君子的人格追求,知礼是成为君子的必要条件。对于社会而言,礼文化成为推动社会健康有序、人际交往和睦的良器,应当进一步对礼的深意进行探寻,最大限度发挥礼的文化价值内涵。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6
7
8
9
10
11
12
13
/ 13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