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上) [复制链接]

91#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和——天人合一,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还记得初中学过的《战国策》,其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经典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出了只有占尽天地人三和,才能把事情做好。天时,即时机,当初微软创业之初,IBM和苹果的硬件垄断全美,没人会看好软件行业,正是由于对时机的判断、把握和尝试,才造成今天如此大的成功
地利 假象一下,如果当时微软要是在中国创立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我估计绝对会倒闭,因为当时中国既没有便利的交通,大众对于高新技术了解又太少,而且当时中国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地利也是成功一部分
人和,当初比尔盖茨决定把股票卖给公司的工人时,别人都笑他傻瓜,让公司的员工控股?那你这个总裁还有号召力吗?其实正是因为如此,比尔盖茨才牢牢“圈”住了自己的员工,使他们不敢轻易离开公司,对自己造成威胁,因为他们手中有公司的股票。不仅如此,比尔开始开发出自己的软件时是卖给了他妈妈所在的公司,近水楼台,他妈妈还是这家公司的高层,自然他很顺利的卖出自己的开发成果。

所以,只有天人合一,才能万物聚于内心,一心朝一个目标走,最终把事情做完做好。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的不就是这个吗?只有人先去做,成不成功就要看天地了!

天人合一不仅是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人的内心协和的表现,人和家和天下既定。万物合一作为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是中国人对人天关系普遍联系整体观念的哲学凝炼,其核心是强调“天道”和“人道”相通,“自然”和“人为”相通、相类、相统一。中国古人的基本思想还是相通的,他们的基本态度都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则万世太平,不合则天下大乱。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哲学、秩序、伦理思想的主流。"天人合一"也许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子系统都无法超越的世界观。因为它消解了语言、概念、逻辑,又允许子系统运用他们天人合一”强调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和人为的息息相通、和谐统一。

人和,家和,万事兴也!

TOP
92#

  沟通——和谐之道。和谐是发展的保证,拥有和谐才能发展,才能不断创新。和谐是一组永远跳动的音符,在我们的心弦上时时奏响;  校园是一幅不断变换的风景,在我们的脑海里日夜流淌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创建和谐校园,需要靠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和谐校园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TOP
93#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和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TOP
94#

1,“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95#

天道与人道

天道人道共铸了人间的正道,天道就是自然存在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道就是人们要通过努力认识这个存在和规律并遵循这个规律有所作为。俩者相顺则存,相逆则裂......

穷天人之际以明天道,通古今之变以知天命,成一家之言以立人道。红尘滚滚,我们应心生和韵,不以人道强矫天道,不因天道悍而失人道。走在人生的大道上,从不藐视天道,让天道化作信仰,化作道德,来规范我们,升华我们;从不忽视人道,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命运。挫折,困苦,从不向命运低头......

用天道来激发人道,用人道来昭彰天道。天道与人道,万事皆和......

TOP
96#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为天地万物之主也。"天人合一,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其中,“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不但为人伦道德找到了深远的根源,提高了中华文化的道德意蕴,而且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理论根据。“万物一体”远不止于人与人“为一体”,而且人与禽兽、草木、瓦石都“为一体”,从而见其“哀鸣”、“摧残”、“毁坏”,亦必有“不忍”、“悯恤”、“顾惜”之心。显然,“万物一体”乃人对自然万物产生“仁爱”的根源。今天,我们所热衷讨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应该可以从“万物一体”中找到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根据。同时,“万物一体”的思想并没有抹杀人与自然的区别。王阳明特别强调“宰禽兽以养亲”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这就与当代西方的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区别开来。在当代西方,一些人完全抹杀人与自然物的区别,认为两者同样具有神圣性,具有同等价值,以致主张在夜间宁可让蚊子叮咬也不要打死它。对于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来说,王阳明的宰禽兽以养人乃是自然条理的思想,显得更合情合理,更切合实际。而中国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人有义”而“最为天下贵”的思想,更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一以为大。

TOP
97#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经过了宗教化、哲学化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TOP
98#

            所谓“天”的含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意志之天,以董仲舒的神秘主义的主宰之天为代表;二是义理之天,是以孔子、孟子、朱熹为代表的具有伦理意义的道德化的天;三是自然之天,以老子、庄子、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是指自然的本性、状态。。“天人合一”的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主流答案,究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TOP
99#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亿万生灵之中的一种,无法主宰世界,只能适应自然。每当人们为征服自然而沾沾自喜时,自然界已经在悄无声息的报复我们。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自然环境已经被破坏殆尽,清澈的河水变黑,翠绿的山变秃,许多自然资源在不经意间已经消失了,古人提倡的天时、地利、人和完全被忽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只有遵循古人的教诲,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是人性回归自然。

TOP
100#

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董仲舒等学者的阐述,由宋明理学总结并明确提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TOP
101#

以下是引用陈杰思在2009-3-19 21:25:41的发言:

[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



1      万物一体



消除我同万象万物之间的界限,泯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让万象万物作为心象出没于我的心灵中,充养着我的心灵生命;让自己的精神流注到万象万物中,感受万物的生命律动,让自己的生命精神同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交融在一起,互相贯通,这就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宋]张载《西铭》)



译:天被称为父亲,地被称为母亲。我们这些渺小的人,居于混沌的天地之中。所以天地万物,即是我的身体;天地的主宰,就是我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同伴。






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宋]张载《正蒙?诚明》)



译:世人的心灵,为他的见闻经验所局限。圣人则能穷尽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心灵不被耳目见闻所束缚。他们看待天下万物,没有一样是不属于大我的。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保己是私未忘。([]王守仁《传习录》下)



译:仁者与万物为一体。不能与万物为一体,只因没有忘掉私欲。



眼将山共青,心与月俱白。([] 楚石和《寒山诗》)



译:眼中视野与山同为青色,心中感觉与月一样洁白。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鸟鸣虫叫的声音,显现着以心传心的奥秘。红花绿草,无不是表现大道的形态。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树林间松树的风声,石块上泉水的响声,在宁静的环境里去听,领会到自然界的美妙音乐。野草上升腾的烟雾,闪烁的光辉,水潭中映现的云影,在悠闲的时候去看,就可以看到了天地间最上等的色彩花纹。(文章:交错的色彩花纹。)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花栽在花盆里,就丧失了生机。鸟关在笼子里,就减少了天然的情趣。不如让山里的鲜花和鸟自然交错,成为美丽的图景,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人就会悠然自得地领会到自然的情趣。



2      天道人道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



译:古时候,包牺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说卦》)



译:从前圣人创作《易》,将用来顺从性命之理,因此确立天的道叫阴与阳,确立地的道叫柔与刚,确立人的道叫仁与义。



大抵道无天人之别,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其分虽殊,其理则一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一)



译:大概道没有天和人的差别,道在天就为天道,在人就为人道。虽然有所区别,它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3、天、地、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



译:天道对万物都一视同仁,但总是扶助着善良的人们。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庄子?在宥》)



译:我与日月争辉,与天地相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



译:天道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因尧(的圣明)而存在,也不因桀(的荒淫)而消亡。用治理来对应天道就会吉利,用混乱来对应天道就有凶险。注重农业生产而且节省费用,天就不能使他贫穷;调养得当而且活动适时,天就不能使他生病;遵循天道而不违背,天就不能使他遭受灾难……天有时令,地有财富,人能够治理,这就叫做人能够与天地相配合。



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译:什么是根本?答:天地人,是万物的根本。天生长了人,地抚育了人,人成就了自己。天赋予了人孝悌的品质,地提供给人衣食,人用礼乐成就了自己,这三者相互依存,合成一体,缺一不可。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译:人对下掌管万物,对上参入天地之中。



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南朝?宋]何承天《达性论》)



译:没有天地,人也就不会产生;没有人,天地就不会充满灵气。



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朱熹《中庸章句》)



译:天地万物与我本来是浑然一体的,我的心端正了,天地之心也就端正了。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宋]张载《经学理窟?气质》)



译:心地宽广,万物通畅;心地狭小,万物都有弊病。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为天地万物之主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答季》)



译:人是天地万物的心灵,心灵即为天地万物的主宰。







TOP
102#

汉武帝时董仲舒曾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虽然是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但仍然具有先人之见。人和天,一个有生命的动物,一个无生命的静物,似是无关的两者却有这些其相关的关系。我们皆知,我们依赖于大自然,依赖于天,但我们的占有欲又使我们想要控制天,相信我们的能力无限,这可能不是自不量力而是过于自信吧。夫妻之间还讲究相敬如宾,那我们共同依赖的自然也需要尊敬,随之就是自然对我们的回报,而不会是一度的报复。
TOP
10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波

学号:10311020

时间:2011年3月13日

电话:13648877255

卷十:和                                          

一、    天人合一

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儒家思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进行了许多阐发。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都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他还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等主张。也就是要扩展“爱”,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到宇宙万物。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台一,”四个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七》中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孟子提出“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禁止用过于细密的鱼网捕鱼,则大鱼捕,小鱼留,鱼鳖资源也就源源不断,永不枯竭;要“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是说到山林里砍柴要适时,秋冬草术零落可以砍伐,春夏草木生长时不宜砍伐,这样伐得当,则树木茂盛,取用不尽。把这句话演绎一下,可以认为这同今天反对滥捕滥猎,在保护自然上是一致的,是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史书上记载的“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也体现了古人善待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就会对人们进行报复。”这说明自然界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人类没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所以我们要根据“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来审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片相处,这是儒家“和”文化中所真正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今天。我们讲“天人合一”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的,而非简单的历史回归。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人的因素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让人与自然互动互利。

TOP
10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波

学号:10311020

时间:2011年3月13日

电话:13648877255

卷十:和                                          

一、      社会和谐

儒家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贵和持中,和谐中庸,避免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为此提出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应遵守的价值原则。首先是“贵和”。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认为人和与否是胜负的决定因素。中国人把“贵和”作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其次,“仁爱”。孟子讲“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孔子讲:“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它们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这种超阶级的仁爱观在阶级社会里是不现实的,常被统治者用来缓解阶级矛盾,具有一定的虚伪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风气不断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感情淡漠就更应该讲仁爱,改良社会风气、增进和谐氛围。儒家思想中也包含“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的价值取向,把普天之下的和谐友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三,恕道。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行忠恕之道,就是要推已及人,由已心推知人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许多社会矛盾就不会发生,即使有了矛盾也会很快的解决。第四,宽厚。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待人接物方面要宽宏大量,与人为善,不刻薄,能容人。《坤彖传》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宏光大。品物咸亨”;“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第五。礼让。这里的“礼”既是指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则、仪式,又指札貌、礼节、礼仪等,“让”是指不争,儒家认为只有以礼待人,才能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孟子言:“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现代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一系列社会秩序作保证,而较强的社会凝聚力,对于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儒家这种重群体,重情谊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理念对克服现代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恢复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出现,人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化,若能科学合理吸收和有取舍地对待儒家文化中“和”的规范关系就能很好地整合人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就会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发扬,而且能使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风尚更加和谐,社会风气更加文明。

TOP
105#

学院/FONT>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郑珣

时间:2011425

电话:18788142325

卷十  和

三、天人合一

作为儒家的立身处事准则,对中国人的影响异常久远、深刻而广泛。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其实成功之道也就是掌握分寸;最好的表演是不温不火,最好的态度是不卑不亢,这些都是‘中庸之道’。” 中道原则,就是要认同世界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认同事物的矛盾性和认识的相对性。人类社会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要善于寻求不同矛盾诸方面的契合点。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或企业里,有各种不同专业、不同才能、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应该“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不同人群和睦相处、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为大也”。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是道德的很高境界,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既是崇高与平实的统一,也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