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上) [复制链接]

31#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天人合一乃是个人修养的高级阶段。人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提高觉悟,就是往天人合一的境界不断进步。
TOP
32#

人担负着“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使命,推动着自然朝着生生不息的方向发展。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所用的东西都是来自自然的,自然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像雪灾、干旱、洪水等都是自然对人们的惩罚。“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二畋,非不得兽,明年无兽。”弄干湖塘来捕鱼,不是捕不到鱼,而是明年就没有鱼可捕了。焚毁树林来打猎,不是得不到禽兽,而是明年就没有禽兽可得了。虽然这在几千年前的古人都明白的道理,现在的人还不明白,现在地球上的资源已经要被用完了,而大部分还是不可再生资源。人与自然不和谐相处,那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渺小的人类。

TOP
33#

感受大地的脉动,倾听风的声音,任水流从身上流过,我即自然,自然即我

这是一种心境,它带着一份平和,又带着一份彭勃。这是建立在智、忠、义、孝、信、礼等基础上的无上境界。

TOP
34#


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创建和谐社会一项任务。易经中也认为人的一生中,所谓幸,就是顺从自然,所谓不幸,就是不顺从自然。

TOP
35#

[转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采菊东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物我合一之境。这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犹如千年陈酒,能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人们从中获得的文化快感涌动于心底千余年,这是中国文化人生存意义上的美学观,一种生存哲学。

TOP
36#

我认为“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37#

我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也是极为需要的。
自我们告别了农耕时代,工业与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使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而庄子的思想则主张回归自然本性,使人与自然平等交往并进入物我同一的逍遥境界,就现在的我们而言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本来自自然,无论是在清流的河水之畔或是开阔的山峦之巅,我们舒心闭目或是极目远眺,都可能找到一种感觉,那就是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和一。这种感觉是应该永远存在也一直都会存在的。

TOP
38#

天人合一,是一个极其高深的境界。要做到天人合一,我们就得顺应天意,不可逆天行事。所谓的天,应该指的就是自然,也就是我们应该顺应大自然,不可违拗大自然。只有人的意志和行动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达到了相统一、相和谐的时候,才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TOP
39#

    “和谐”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如今人们更加重视的是“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的和谐共处。“和谐”世界万物融为一体。

       宇宙万象万物,都是按其自身的性质而存在的,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者。外在强加的东西,只会它的存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顺其自然、,尊重着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只有尊重自然地发展,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这样的一幕让人心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的是一片片狼籍的被毁掉的森林,留在提上的是一个个庞大的树桩,可见被移走的是参天大树,是要经历多少的轮回。那些破坏自然的人,为的是金钱还是为了谋生,是未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只是为了眼前利益。

       有这样一部电影,地球的毁灭。谁来挽救这个世界?

《2012》是让我们不断反思的一部电影。一位地质学家发现地下温度升高,他经过研究,预测地球将会毁灭,影片的整个过程中,人都都感到心惊胆颤,为我们的家园担心,似乎自己就在其中,在为挽救地球努力着。

        看完《2010》心情如此的沉重,我会担心有那么的一天,地球会毁灭,谁来挽救地球。如此的想法让我不断的反思,当这样的悲剧还没发生,我们这有自救。

       如今的地球发生各种变化,温室效应地表温度升高,冰山融化速度加快。而造成这样是人类没有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大气层的破坏。

       现在,人们更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变化,但,我们更希望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关注我们的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TOP
40#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天人合一”是基石:在中国文明的哲学体系中,它是理论基石之一,“远求;近取,俯查;仰视,类比;取象。”,巧妙;严紧的将人与自然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模式展现给我们。

“天人合一”是经论:这是道家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哲学观的宗教体现,“三生万物”“天地人法”阐明人是万物的一部分,人须顺应自然规律——“道”这一世间真谛

“天人合一”是方法:所有道家修行方法中都有天人合一的内容,这是道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天人合一”是状态:这是在修炼中;身心对溶入自然的一种常见体会,是修行方法中的一个状态。

天人合一是医理:臓象学说;运气学说;经络学说。。。无不是以天地时气变化对人的直接影响为主线而展开的防病治病的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明哲学体系的基本成份之一,它深深的渗透到我们的意识;思维;甚至遗传中,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昌明发达,和谐自然——是这一理论的最好的实证!!!

TOP
41#

夫至德之世,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

常常人们把不和世俗道德的人比为禽兽,然如今人与禽兽何以异。人越来越凶残,越来越贪婪。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下跑的,没有不吃的。

我们对自然的攫取太多,只求索取,不去回馈,这样还会有“天人合一”吗?

TOP
42#

世间万物是一体的,没有自然,人类活不下去;同样没有人类,自然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要做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对生存的环境进行肆意的改变和破坏,使得生存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产生变化,从而形成适应于自己的环境,如果这样的情况得不到改变,人类终将会把自己也毁灭掉的。因此,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TOP
43#

情况大概有点像蚂蚁偶尔听到我们在烦恼物理考试的考题、或者股票赌钱的事。听不懂,没感觉。
    我念书时,读了《圣经》的《旧约》和《新约》,我读到《旧约》里的耶和华做的事,觉得他的心情总是很不好,对人类生气时,气到用长痔疮来处罚人。跟人说话时,必须把一整棵树烧起来,话还是说不太清楚。
    我只能卑微地猜想,他不是很喜欢他做出来的世界。他肯定有烦恼,但他已经是至高的存在了,他有烦恼,要向谁说?
    中国道教的神,跟中国人一样,喜欢讲人情世故,王母生日的时候,请大家喝酒吃桃子。玉帝贬下凡间的罪犯,观音会偷偷去接济一下。中国人又喜欢拉关系,事情闹太大的时候,忍不住把佛教的佛也请进来,佛被扯到越来越随和,最后落得如来佛要让孙悟空在手掌心撒尿,尿完了还要大笑三声把手掌伸出来大声说,你们大家看还是我如来佛最厉害。
    希腊的神又火爆些,话一说僵了,就卷起袖子开打。大天神宙斯又喜欢拈花惹草、天后希拉又喜欢吃醋抓奸,这个为爱变野猪、那个为爱变植物,忙到一个不行,但总归是有来有往,有商有量,很热闹。
    耶和华那边气氛森严多了,他要跟谁来往呢?有事跟谁商量呢?唯一的儿子又被送到人间去,从基层做起,吃尽苦头。比较不寂寞的是总算大诗人米尔顿安排了大天使背叛他,于是两边有仗可以打,不然,他的生命,要依据什么来测量?
TOP
44#

天人合一  这种想法在古代几大派中的看法是不同的,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TOP
45#

天人合一,关键还是看人心。我的文学功底浅薄,所以说不出这些富丽堂皇的话,只想讲一些比较简单的道理。自然是会变的,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且固定不变,冬天过去之后必然是春天,有花开就会有花谢。暴雨暴雪,山崩地裂,在历史上也都有过,没有什么必要过度的计较,不是不在乎一次而失去的无辜的人的生命,而是我们无法和自然计较,它听不懂,也不会听。我不相信什么自然会惩罚人类之类的说法,现在人们关注的问题只是自作自受而已。自然永远是美丽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