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上) [复制链接]

46#

消除我同万象万物之间的界限,泯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让万象万物作为心象出没于我的心灵中,充养着我的心灵生命;让自己的精神流注到万象万物中,感受万物的生命律动,让自己的生命精神同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交融在一起,互相贯通,这就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TOP
47#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译:人对下掌管万物,对上参入天地之中。

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南朝?宋]何承天《达性论》)

译:没有天地,人也就不会产生;没有人,天地就不会充满灵气。

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朱熹《中庸章句》)

译:天地万物与我本来是浑然一体的,我的心端正了,天地之心也就端正了。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宋]张载《经学理窟?气质》)

译:心地宽广,万物通畅;心地狭小,万物都有弊病。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为天地万物之主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答季》)

译:人是天地万物的心灵,心灵即为天地万物的主宰。

TOP
48#

天人合一 ,和谐生存
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众多生物中的一类,不应该主宰整个自然按照人类自己的方向发展,那样带来的是毁灭。单从这几年的生态环境来看,大旱,洪水,沙尘暴,大地震等一连串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来看,就是人类没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还有大肆捕杀动物,是一些生物面临灭绝的现状。古人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好像一切都在按高科技发展,忽略了顺其自然,和谐发展。
另外,我觉得人与自然是相同的,是一个整体,能分割开来,无自然哪有人类。
人和,天和,万物和。
TOP
49#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TOP
5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做到天人合一的确不容易。天人合一才是真的和,关键还是看人心。所以得靠我们自己加油,遇到事情不要怨天尤人,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可以做到天人合一。
TOP
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了一个更具号召力和亲和力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带领人民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有远景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有经济目标也有政治、文化目标,这些目标对于鼓舞全党斗志、激励人民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脚踏实地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TOP
52#

在老子看来,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对矛盾及其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为奇。但问题在于,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和关系?以达到实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止息,出现上下“同心”、“同德”共同推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局面,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老子的社会“和谐”,根本在于要止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实现和平共处。

TOP
53#

孔子的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本主义思想、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舍身取义的节操等,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止的精神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则成为历代领袖治国的方略。远的不必说,ersonName ProductID="孙中山" w:st="on">孙中山ersonName>先生的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便足可见基于孔子学说。
TOP
54#

孔子的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民本主义思想、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舍身取义的节操等,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止的精神动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则成为历代领袖治国的方略。远的不必说,ersonName ProductID="孙中山" w:st="on">孙中山ersonName>先生的天下为公,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便足可见基于孔子学说。
TOP
55#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56#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57#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不分亲疏,对所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行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让善良的人做起事情来犹如神助,顺风顺水。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大家多行善事,正如佛家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因此,老子讲“常与善人”。

TOP
58#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
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59#

天人合一,古人就就讲究这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抱着敬畏自然的一颗心,善待自然,感悟自然……

佛学,道学,儒学,玄学,都已天人合一作为自身修养的最高境界,结合自身,感悟天地玄奇……

武侠小说中,天人合一也是武功至化境……

因此,天人合一,善待自然,感悟自然之力,我们才可以达至极境……

TOP
60#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这里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极为充分的体现。宇宙和人仿佛合为一体,和谐而美好。当代社会,我们也要有这种观念,同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