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天人合一(下) [复制链接]

46#

  从古至今,和谐之所以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成为必要,一定是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某种固有的不和谐或者说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把这种不和谐之处找出来并加以分析是我们建立任何一种和谐理论的前提。虽然矛盾总是具体存在的,但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史中,促使人们去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之趋向于和谐的基本矛盾应该是大致相同的。就像在经济领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始终是促使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矛盾一样。解决和谐问题的出发点。人与人之间的两大不和谐是人类社会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TOP
47#

中国“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其来有自。大概自漫长的新石器农耕时代以来,它与人因顺应自然如四时季候、地形水利(“天时”“地利”)而生存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一时期尚未建立真正的阶级统治,人们屈从于绝对神权和绝对王权的现象尚不严重,原始氏族体制下的经济政治结构和血亲宗法制度使氏族、部落内部维持着某种自然的和谐关系(“人和”即原始的人道、民主关系)。这两个方面大概是产生“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个人与群体的适应、适应的协调关系)观念的现实历史基础。从远古直到今天的汉语的日常应用中,“天”作为命定、主宰义和作为自然义的双层含义始终存在。

TOP
48#

儒家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儒家"天人合一"观念,无论是与古代朝鲜半岛本土文化相比,还是与中国的道家相较,都有其特质,并由其特质而显出超出其它学说之上的现代价值。
TOP
49#

     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吧:天,高阔宏伟;地,广袤无垠;万物,奥妙精奇…茫茫苍宇,纵横八荒,缤纷绚丽,异彩纷呈,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有奔雷坠石之奇,鹏飞兽走之态,鱼跃鸢飞之恣,绝峰颓岸之势…而渺小的我们犹如泰山之一壤,沧海之一粟,而你却属于世界,世界也属于你,我们与世界是和谐并存的,因为和谐,世间万物便有了迷人的魅力。

    当我们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时,不禁惊叹于这自然和谐的美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令我们欣羡这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盛世的美好景象。

    和谐是指世间存在的各种因素达到一种彼此平衡的状态,和谐相处是我们心灵深处共同的呼唤。“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庄子天人合一,超然物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寄情山水,悠然忘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在乱世中寻求一片心灵的和谐净土。生活中,当我感到心累的时候,可以回归自然,和自然一同呼吸,返璞归真,不仅可远离尘世的喧嚣,而且可以放松自己,让身心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面对俗尘,心不为所动,身不为所役,守护心灵的宁静和谐,最终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TOP
50#

以和为贵  和气生财 天人合一 这些都是和谐的成语。

古来 中国就重视和谐,父子 子孝父慈 夫妇 举案齐眉。

现在我们也追求和谐 要求建立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明白和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做到彬彬有礼

TOP
51#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和,除了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之外,还讲究的是人与自然改怎样相处?摆在我们面前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我们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都要求我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从自然中取得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一味的去追求什么什么的速度,至此而以自然相违背,那么最终受伤的还是人类,但是这样的伤我们人类真的伤不起!
TOP
52#

我在学习这一节时,产生了费解。当提及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时,眼前都会浮现出许许多多具体的事情,对于这些的理解我们或多或少的都能说出几分来,而且,这些也是我在学习与生活当中时常感悟和有所践行的,也就是说,对于仁、义、信等的这些,有时我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抽象的涵义,有时我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具象的行为标准。我们理解他们,我们也可以真诚的践行它们,可说到“天人合一”时,我该怎么去把握他呢?怎样做到天人合一呢?圣人们又是如何感悟并总结出这些道理的呢?这些问题都让我曾困惑过。因此在这,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理解,权是个人近日的想法。书上说“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冠有“人”的头衔,于是,我们与天、与自然就结下了关系,我们同处一个循环体中,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呼吸着同一片天空,许许多多的东西取之于自然,自然的冷暖影响着我们的身心,我们许多的行为也影响着自然,甚至可以说,天地自然就像我们机体的一部分,而我们又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说,天人合一就是,爱护自己,爱护万物,不去追究高于自己的追求,不去烦恼理不完的烦恼,淡定一切,随遇而安,处处皆可以顺其自然,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天人合一。

TOP
53#

天人合一,个人觉得其实是一种古老的唯心主义,但是我并不赞同唯心主义不是本原这种说法,五千年的文化,对一些超自然力量的定义,不是建国几十年后就可以推翻的。天人合一,强调了一种最古老的自然力量,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就好像子体与母体的关系,子体来源于母体,一旦母体受伤,子体不然会有不好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的融合,甚至是人类的一种回归思想,在自然中成长,相辅相成,不论是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人类并不能把自己放在统治者的地位,相反,更应该把自己的地位摆正,汲取自然的精华。

TOP
54#

    当前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就是“天人和谐”哲学在人类发展问题上的积极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就是要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保护将人类的行动控制在地球的承受能力之内,透过发展使人人都能度过长寿、健康和令人满足的一生。第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就是把发展看作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经济与社会平衡的和谐过程。第三,“经济一社会一生态”发展的和谐。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满足人类需求能力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扩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人们生活质量的稳步改善和提高;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则指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等。
TOP
55#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
TOP
56#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1文秘

姓名:杨晓妹

学号:11311020

时间:2012-4-27

电话号码:18288732856

卷十  

天人合一

说到“和”我们不免会想到和谐、适中、合作。中华名族是一个和谐的大社会,因此我们都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原则。万物与人都是地球上的生物,每一种生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是,追溯到原古时代的人类,他们大多都是以群体生活在一起,各自分工去收集食物,男的一般都是以打猎为主,而女的则是采集野果子,而人生老病死都是遵循自然的法则,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说他们的生活不会是有多么复杂的成分包含其中,这样也许真的很和谐吧!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发明,同时,人类到达食物链之上的最高顶端。因此,人类就没有节制对大自然不断的索取。

近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地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不断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时,对自然平衡状态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十分突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刻不容缓。

目前,全世界将尽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能生活在洁净的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将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的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因此,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了,所以,我们要改变当前的局面。因此,有些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导致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只是为了满足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致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是一种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支配,同样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认清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类的生存不能以消灭自然为目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在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而严酷的现实告诫我们,人类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所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采用不科学的方式索取自然的一切,我们要努力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TOP
57#

老子《论语》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按照地的法则去发展变化,地按照天的法则去发展变化,天按照道的法则去发展变化,道按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变化。人与自然在根本上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人自身的发展才不会受到阻碍,反而能得到极在的促进。《论语》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以其生养万物而得万物敬,居于崇高地位;德养万物而令万物贵因而德受到重视;不是因为受到他外力支配从而生万物养万物而得万物尊和贵的,这是道和德自身具有生万物养万物的固有自然品性。
TOP
58#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的特征,其义蕴广远,不易简约叙述,以下章节,言之极精要,君友会王爱君著述引录于下:「中国自唐虞以来,即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敬天即所以爱人,爱民即所以尊天。所谓天人合一,实包含了天定胜人与人定胜天两个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干卦大象)中国的思想,不偏于天定胜人,亦不偏于人定胜天。中国无宗教,但中国人极富于宗教精神,此为中国文明的特征。左传载:『史嚣曰: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六六二年)史嚣之语,代表中国古来之人文主义,即天人合一的宏旨。历代圣哲,莫不为继续宏扬此天人合一之道而努力。以中国与西方比较,中国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合;而西方哲学之归趋,人与天分。故中国哲学,以人生观察宇宙,使人与天合而为一。周易『干元资始』之说,不涵神学气氛,以天道贯通人事,正性命以明道德修身之原。此说明中国正统哲学之天道思想,纯是合理化的形而上学。『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干文言)非与天合德,其孰能如是哉?西方哲学,则道德哲学(精神哲学)与自然哲学,各有领域,分送发展,源远而未益分。中西治学方法之不同,其所成思想体系亦迥异。吾人确信,在古今各民族,最能了解人与天地宇宙之关系,因而企求保持天人和谐者,为中华民族。中国哲学里不包括宗教信仰,但也不反对宗教信仰,骨子里隐藏着对『上天』信仰的观念,却不显露出来,所讲的对象乃是『人』。这种以人为重点的天人之学,可以称为人文哲学。
TOP
59#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天人合一”思想的首要涵义是,“天”与“人”合而为一,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且应该是和谐的统一体。儒家认为,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和自然和谐发展。在当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现实的意义。尤其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进步更是引起世人的重视。所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全球生态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TOP
60#

“和”是一个相对中庸的状态,是和谐、和平、和睦、和气等等。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想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是儒家所讲的大同社会。陶渊明说的世外桃源不外乎如此,我们都想追求一个充满和谐的社会,没有矛盾和斗争。但是这样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有努力的达到一个平衡的地步。“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家和事一切事情好的基础,可见“和”是多么的重要。俗话说“和气生财”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伤寒了彼此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以和为基础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和睦、在国际间的交往中,我们讲究的也是“和”,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