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天人合一(下) [复制链接]

76#

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
TOP
77#

摆在我们面前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天,我们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都要求我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从自然中取得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一味的去追求什么什么的速度,至此而以自然相违背,那么最终受伤的还是人类,但是这样的伤我们人类真的伤不起!
TOP
78#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TOP
79#

和是共同进步的基础。周建人曾评价鲁迅和瞿秋白道:“这两人的友谊的确是生死之交。”的确,他们之间极为坦率、开诚布公,没有一点虚伪,他们对各自和的追求甚至超过了生命。虽然他们两个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瞿秋白常常直言鲁迅写作或翻译上用字用句不当的地方。鲁迅喜欢这种开门见山的态度。两人经常整夜畅谈对局势的看法,交换各自的作品,互提意见,他们的和使各自谦虚、包容,更使他们共同进步,为理想而奋斗,共同进步,去不断向高尚的品德与修养靠近。
    和是成功辉煌的前提。清朝宰相张英与叶待郎与邻而居,因叶家无理霸占了张家三尺地方,张家写信告诉在外的张英,他写上回信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按信退让了三尺,叶家于是也惭愧地后退了三尺。张英的和的思想让叶家惭愧,同时又避免了两家矛盾的激化。在朝堂之上,便又多了一对互相支持的明星,共同促进了一时清朝的辉煌。试想,苦没有和的思想,和的力量,又会发生怎样明争暗斗的悲剧?
TOP
80#

天之道,或许也应该是补有余而损不足,如人道一般。因为道本就是浑然一体,何必有着天人之分呢。
TOP
81#

和谐,当我们的内心和谐了,我们对待其他事情也就和谐了,就会有一颗和谐的心。我们不会做出偏激的事情,不会做出出乎意料的事情和出道德之轨的事情了。对我们周围的自然和社会也就会友好相待了。
TOP
82#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TOP
83#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做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
TOP
84#

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广大的可能与空间,我们在人的活动当中使自然充分展开,也使得自然不断发生惊人的变化。人与自然的状态相互影响、紧密相关,我们并不能在自然破坏后还能独善其身,自然并不能与我们人对立开来,我们从自然当中学会的、得到的,我们也并不能用来超越自然,事实证明,除了在道德领域,我们也并没有超出自然之外,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是唇亡齿寒的。如今,科技的发展满足了我们更多的需求,也解决了我们以往并不能解决的难题,但也创造了更多以前并不明显或根本不存在的难题,不断与最初的设想相背离,而将人推向自然的边缘、生存的边缘。我们无法阻挡科技的必然前进,更无法回到原始社会,那我们也就必须收敛我们的狂妄,为科技划分一定界限,为我们自身的行为负责到底,给自然足够的空间与更多的敬畏,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技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TOP
85#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关于这一条,我想谈谈我所理解的天命观。年轻的时候斗志昂扬,人定胜天,总是想着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世界。慢慢到了而立之年,再到不惑之年,阅历增加了,自己也经历了各种跌宕起伏,从这些事情的发展和结果中感到一种莫名的力量,仿佛在你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你的那些努力仅仅改变了过程却不能改变结果。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开始理解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各种是非因果,到底是应该奋起反击还是顺其自然。
我们读《雷雨》,在几个出场的主人公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在幕后的主人公,即命运。四风重走了鲁妈的命运,周萍重走了周朴园的命运。曹禺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写出了这样的悲剧,他自己也未必能彻底看透创作的目的。那么作品到底表达了什么呢?旧家族封建礼教吃人吗?是,但是不全面。可能他也是灵光乍现一气呵成,那么这个创作过程也是命运。
打个比方,我们的生命的轨迹就像是旋转木马,我们坐在上面,一生就是一个轮回,有起有落,有高潮就有低谷,起起落落从不停歇,重复着一代又一代的命运。我相信命运和轮回之说,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有所信仰,应该有所敬畏,应该懂得畏惧,因而能高度自律,强迫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允许越过道德底线。只要我们活着,就会不断地发生各种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过程。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与他人建立的所有感情,品尝到的酸甜苦辣,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TOP
86#

说起天人合一,总会与命运联系起来。无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不在少数。主流观点往往会从人物本身性格因素和社会因素入手,抽丝剥茧般地解剖出人物的灵魂。社会因素使人的性格在某一方面发生了变化,量变引起质变,由性格的变化引起人格的变异,最终造成个人的悲剧。或者影射到更深的层次,由个体引入群体,揭露出在特定阶级的特定人群的悲剧,从而批判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黑暗。我认为人的性格各异,不能用公式全然概之。我们长期处于一种非好即坏的思维定式中,好人有一套属于好人的评价模式,坏人也有坏人的批评套路。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抛开时代背景、社会制度和既定的评判方式,来看待悲剧与命运之间的联系。
TOP
87#

那么对于命运,我们该怎么办?我没有思考出合理的结论。看古希腊神话,众神之上尚有命运,我们作为神之下的人夸口肆意改变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们仍旧不能忽略一点,命运给带来悲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惊喜,我们一复一日地活着,妄图给自己未来的每一步都做好计划,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们无法改变生命中既定的东西,但至少可以改善。因此要随遇而安,要心有敬畏。
TOP
88#

所谓“天人合一”即物我合一。中国古代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是道家学派,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自我消解,而是对自我的超越性,庄子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推导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如有用与无用,长寿与短寿等都不是绝对的东西,因此,人也没有任何可值得骄傲的,或许你的认识也只是片面的认识,你的自我价值也只是相对的价值。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以天地之镜来关照自我,在天地之间感受万物的力量,才能逍遥自在、活得更好。很多人在对待自然天地时总会带着我与他物的区别性的眼光,这种认识事物的视角其实是对自我的一种遮蔽,局限于我,会对身边很多事情缺乏洞察力,而消融我,将我融入天地,那么我就不仅仅是肉体限制的自我,世间万物反身自躬都与我同在,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我的“肉体”,拥有了包容万物的心,对待任何事情都能以“无己”之心来对待,这不仅仅是道家所提倡的,同时在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中也能寻到“天人合一”的端倪,即“主客不分”。
TOP
89#

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万物的融合。即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转换成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得到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生存的家园遭到破坏,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拿生存环境去换取别的利益。正如傣族日益消失的水,水是傣族生产生活的必备品,傣族水文化展现在傣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环境的破坏,使得傣族水文化的流传遭到了障碍。因此“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更多的是自然的修复之后与人融合。
TOP
90#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崇尚无为之道,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道,我个人以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感受万物的生命流动,并与自己产生共鸣。顺应自然,不妄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