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天人合一(下) [复制链接]

31#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TOP
32#

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人与自然是协调统一的,主张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和”是清与浊并生的一种精气,它是形成天地万物的本源之一。

故和者,道德之用,神明之辅,天地之制,群生所处,万方之要,自然之府,白祥之门,万福之地也。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谈化,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现在人们破坏自然界,自然界就不会给人们以精气、福气。遵循自然,是我们人类必须要做的。

TOP
33#

“仁”,是孔子的思想,也是所想要表达的一个愿望。只有仁者爱人,社会才能得到安定,和谐。在历史上,能够得到繁荣和发展的王朝,都是在一个明君的领导下达到的。而要想做到一个明君,就必须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只有这样,才会为百姓着想,也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TOP
34#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天人合一是一种境界,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生活中要是有这种境界也会给生活添一分安逸,毕竟现实的社会太过嘈杂,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去享受大自然,去做到天人合一。

TOP
35#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指自己、事物本身;“然”的意思是“这样、如此”。草木春生夏长秋实冬残,动物随它们的本性和环境的变化而活动,它们本身一直就是这样,所以叫做自然。人却不这样,好自作主张。如果主张违背了自然,便是不符合“道”,那就迟早要遭殃。譬如:冬天冷夏天热是自然规律,现在有了空调,人们冬天不再冷了,夏天也不再热了,但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在下降,耐寒和耐热能力也明显下降了,空调病增多了。这就是不遵守自然规律的结果.

TOP
36#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TOP
37#

[原创]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天道合二为一,具体表现就是人们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万物的自然本性、天性,即事物中中与道相合的那部分。顺应自然,就要求我们遵循自然规律,不对事物天性进行人为干预,不胡作妄为。对世间万物及各种行为现象都持有一颗公正不偏爱的心,特别是不因自己憎恶某种现而想竭力避免,这其实是逆自然之道而行,其结果只能加速这种现象的到来。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老子认为,对于世间各种事物、现象,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能逆其自然执性而胡作非为。不能因喜爱事物好的一面,憎恶其不好的一面,就人为地去避免,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人们一贯是喜生恶死的,认为新生的生命是美好的,是值得庆贺的,而死亡则是令人痛苦的,是应该避而不谈的。但是,从道的角度来看,生与死应该是一样的,都是世间万物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他们都有令人向往的一面——生,能让人体验到世间百态,增加生命的厚度,为生命之画增添色彩;死,则是由有限步入无限,是进入永恒的开始,死就是与永恒的婚礼。若以这样顺其自然的心态来看世间百态,则对人生路上的幸与不幸都会有合理的看法,那么就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灵的静谧与舒适,为自己打开的就是幸福之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2 11:19:19编辑过]

TOP
38#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 合就是互相理解。从工业革命以后现代人总是一种征服者的姿态傲视整个自然(天)对于自然无止尽的掠夺、破坏。这种行为虽然暂时性的满足了人类的欲望 但却为人类的生存买下了祸根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惩罚。对于今天人类的这种滥采滥伐的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必须应以为戒.。 真正实践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构建一个五笔和谐的和谐社会!!

TOP
3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1 13:38:59编辑过]

TOP
40#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TOP
41#

和: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42#

既然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又为何不吸收别人的智慧。卓越的成果来自实际的行动,他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施威逞能的时候,在大协作时代,那种以个人为中心,凭借个人能力完成重大举措已成为了历史。
TOP
43#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和谐观的一个基本命题,而“和谐”则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理解和谐问题,一般都会论及“天人合一”,而对“天人合一”的解读,一般又是从“天”与“人”的关系开始。“天”之涵义在中国哲学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然界”,而应在中国文化历史演变过程中来考察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人”之涵义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类”,而是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天人”关系不是一种静态的人与自然的构成关系,而是一种由自然及社会、由天道及人事的动态的生成关系,“天人合一”是以人为主体的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过程。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其实质是主体之人自身的和谐生成
TOP
44#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生存规律,如果外物去干扰他那么就会扰乱他原本的规律,如果一个人背离了自然,违背了万事万物自身的特征,把人为的东西  强加给人类,就会使自然处于混乱状态,社会处于异化状态。我们应尊重并维护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自然的状态,只有遵循了自然规律,顺从自然,自然才不会反抗。  如果你不遵循自然规律,那么你就会被自然毁坏。人们不重视自然、不维护自然,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的灾情、灾难并非全由人类造成,但是有些灾难是因为人们不遵循自然的规律而造成的。 所以我们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才能达到天人合一。

TOP
45#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战国时子思、孟子首先明确提出这种理论,汉儒董仲舒继承此说,发展为"天人感应"论。参阅《礼记.中庸》、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TOP
返回列表 123456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