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天人合一(下) [复制链接]

61#

“和”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史料的儒家伦理思想中,不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亦或是个人修行、人际交往的角度,甚至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意志里,无不渗透了“和”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和谐”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目的所在。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当能提供丰富的启迪和借鉴。本文主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三个角度来梳理儒家“和谐”伦理思想。
TOP
62#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的特征,其义蕴广远,不易简约叙述。《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TOP
63#

天人合一

在我看来表现的是一种“和”的思想 ,世间万物彼此相关,相生相克,万物存在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人类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小部分,并非宇宙的主宰者。在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开采利用资源,导致部分资源匮乏甚至出现了金属矿藏和能源全线告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与生活。短期内的一些行为产生的效应或许不明显,但是时间一长所有弊端都会暴露出来。

现今我们国家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其现实的必要性的,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匮乏,不得不使我们面对这一难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人类在与大自然与万物相处时,不应太过强势,人类不是主宰者,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TOP
64#

中国的道家和儒家在古代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自然观,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就是要达到中国古人所向往的天地与人的合一。中国的儒家对待自然的态度主要是持一种学习的态度,中国儒家主张敬畏自然,在儒家看来,天地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只有人诚恳地向天地和自然学习,那么,最终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而中国道家也主张学习自然,《道德经》一书中就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道家主张效法自然的最好的佐证,但是,这种学习却和儒家有着极大的不同,儒家的学习是一种将自然内化的学习,即将自然人性化,而事实上学习的还是人的一般秉性。因为,在儒家看来,天地到底是不能说,不能做,因此,真正决定人类社会命运的还是得靠圣贤的智慧和德行,所以,儒家最终也认为只有圣人的德行和教化才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和谐。而道家的主张显然不是如此,他们倾向于一种自然性的学习。什么是自然性呢?天何时刮风,何时下雨,万物何时发芽,何时生长,何时繁茂,何时收获,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自然的流行,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能够左右万事万物的发生发育。正是因为自然或天地是无思无为的,因此,道家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主张。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存在,在该发生的时候她发生了该发生的东西,而在不该发生的时候它掩藏了不该发生的东西。道家认为只有我们能够效法自然之性,那么,自然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谐。同样的,只有我们不去肆意干扰社会的正常发展,社会也才能够实现和谐。所以,道家的庄子提出了另一种更加高深的精神境界,那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惟一。”
TOP
65#

“天人合一”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在禅宗看来,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从某种程度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TOP
66#

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天人合一乃是个人修养的高级阶段。人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提高觉悟,就是往天人合一的境界不断进步。
TOP
67#

天是父亲,地是母亲,所以是天地哺育了我们人类。没有天地,没有自然,那么人类将不会繁衍下去。保护自然,对自然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去感应它,让我们天人合一。看见五彩斑斓、鸟语花香的世界,我们要庆幸我们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上,它让我们闻着花香、谛听鸟语、享受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与天地为父母,与自然成为朋友,保护自然,不用武力去改善整个生态系统,让我们去感应那份恬静与美好吧!
TOP
68#

天人合一

人生于自然,取于自然,死于自然。从某种程度来说,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远远高于自然对人类的需要,我们理应怀着对自然的感恩之心,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少点地震,少点污染,少点泥石流,人类少点泪水。
TOP
69#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和谐观的一个基本命题,而“和谐”则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理解和谐问题,一般都会论及“天人合一”,而对“天人合一”的解读,一般又是从“天”与“人”的关系开始。“天”之涵义在中国哲学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然界”,而应在中国文化历史演变过程中来考察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人”之涵义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类”,而是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天人”关系不是一种静态的人与自然的构成关系,而是一种由自然及社会、由天道及人事的动态的生成关系,“天人合一”是以人为主体的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过程。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生成,其实质是主体之人自身的和谐生成
TOP
70#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禅宗
  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道家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TOP
71#

      ”天人合一“讲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虽是万物之长,但与其它生物共存于一个生物链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是各自的生存方式不同罢了。倘若只剩人类,那么也太单调乏味了,相当于住在钢筋水泥做的牢笼里。
      现在一旦破坏和谐,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树木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增多;煤、油被大量燃烧,空气质量堪忧,呼吸道疾病多发;地下核试验让地壳平衡被打破,从而地震多发。可见凡事都不能太过,为了自己及子孙的生存、发展,必须”天人合一“。
TOP
72#

1、重人道轻天道。儒家在天人关系的看法上,天道之则常常服从于人伦之理,表现出明显地将自然规律伦理化的思想倾向,即天道人伦化。这一思想倾向的形成源于古代儒家在天人之道关系上的体悟,当时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揭示及对自然规律的探求,常常成为推导宗法伦理道德价值的一个逻辑环节,自然的神圣性往往成为论证宗法伦理道德神圣性的理论依据。儒家以践行社会政治伦理中的人道为使命,而不是以认识和实践天道为使命,归根结底,是以人性论为依据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由此可见,儒家非常重视人道,天道只是他们借以强化人道的工具与手段。儒家注重人道的研究,缺乏系统地对天道的研究,不可能直接用它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
2、重天人和谐轻天人冲突。儒家虽然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也有强调天人区别、对立的论述。如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提出了改造自然的独特见解,“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又如唐代刘禹锡在其“天人交相胜”的命题中认为,“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尔。”(《天论上》)这些独特的见解,在中国思想史上非常罕见,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下,这种对自然理性的认识,常常与儒家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反而被过于保守的“和谐统一”思想所窒息,因此,这些独到的见解未对古人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应有的影响与作用。从目前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现状来看,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看到人与自然相冲突的一面,就会抑制人对自然的改造意识,难以激发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进取心,所以,人与自然的冲突不能视而不见。
3、重伦理本位轻生态关切。中国古代十分注重伦理,整个社会的行为都以伦理为本,伦理本位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大特征,其基本特点是重伦理轻自然,重宗法轻权利。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对“天”的看法,并不完全以一种自然的态度对待它,他们把天的变化看作社会治乱兴衰的外在表现,很少探求自然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其规律。因此,儒家注重伦理本位的传统使得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关切较少,生态环境的知识也相对缺乏,他们不可能主动地去维护生态的平衡,种种原因都使得古人无法形成较系统和较完善的生态知识,其对生态较少的关切也情有可原。
4、重经验体悟轻科学理性。儒家注重个人内心的体验和心态的培养,将其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动力,也作为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儒家对经验体悟的培养及宗法伦理道德精神的高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利用自然,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和张力。经验体悟的方式削弱了实践的作用,阻碍了人们深入自然界通过社会实践真正探索自然的奥妙,从而对自然界缺乏探索的精神。因此,儒家所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缺乏一定科学意识的,缺乏精确的思维与有效的论证,这也使得长期以来中国的自然科学总是停留在一种直观、经验的水平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是缺乏科学理性的。

TOP
73#

       天人合一,因缘和合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求得大同世界的同时,一切环境配置都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内外关系上,要将好的外部信息引进室内,使其助我一臂之力;而将不好的信息堵在外面,使其发挥不了伤害我的作用。于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事矣!
TOP
74#

仁德的人,把天地万物作为一个整体,天地万物无不是“大我”的组成部分。既然认作是自己的一部分,还有什么关爱不到之处呢?如果自己没有拥有它们,它们自然与自己不相干。譬如,手和脚丧失了知觉,身体之气已经不能贯通,它们已不属于自己了。
TOP
75#

宇宙万象万物各自具有自己的价值,都是宇宙生命中平等的成员。而人类中心主义,则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将人类树立为价值主体,而将宇宙中的其他一切生命都视为价值客体,并运用价值规律,把万象万物区别为许多不同的等级,使之有贵贱之分,这就妨碍了在宇宙间建立公正。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就可以看到,宇宙万物平等地存在着,各自具有自足的生命价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