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文以载道 [复制链接]

91#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的这句话可以说是高度地概括了《诗经》的思想内涵。不论《诗经》中描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恨纠葛,还是赞颂祖先神灵的华美辞藻,还是宴飨士卒的庙堂乐词,具有出征无邪的思想主旨。这是《诗经》所传递给读者的价值,而这也是一个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灵魂所在。
曹丕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在我看来,文章除了“文以饰身”之外,还应该要传达某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使读者“充盈其心”,这才是其价值所在。
另外,很多人有关于“文以载道”中“道”的不同解释,有的认为是作家自己的所感所想,即文学作品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即可;有的人则认为文学作品应当拥有大格局,传递大精神,不能拘泥于“小我”,要反映大的社会背景。我是颇同意后者的,但我也并不否定前者,各种文学作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在进行文学创造的时候,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力求严谨。比如说古人所提倡的诗句推敲和炼字,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真正的好文章绝对不是单纯地追求凑字数和品页码,它更加需要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要做到这点,我认为就是要做到静心沉潜,我们有“沉潜十年”的说法,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我在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的写作辅导老师陈瓷先生曾送我一幅书法,即四个字“功臻学成”,意思就是说只要学习一定要下功夫,功夫达到了,自然可以学有所成。直至今日,这四个字始终对我有长久的勉励,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都是如此。
TOP
92#

“文以载道”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贯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TOP
93#

RE:[经典学习]七、文以载道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唐代的古文包括散文和小说。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从韩愈的复古运动开始,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以《祭鳄鱼文》、《谏迎佛骨表》、《祭田横墓文》、《送穷文》、《原道》等为代表,柳宗元的《祭韩退之文》、《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内容复杂、形式多样,有小品、拟人、议论、规劝等多种多样的散文体裁。归称为新散文,即开创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始。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载道”。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山长水远仰苍茫,自古文章出大唐。
李杜光焰今何在?春风不度后庭芳。
最后编辑邓会珍 最后编辑于 2018-07-07 13:49:05
TOP
94#


  ”文以载道“是”艺以载道“之一,通过文章来表达道义及领悟,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命观和道德观。对“道”的不同理解,将会收获不同的文学命运:史学是实事求是,演义却是实事求似,即更强调阐发正统思想理义。《三国志》重视史实的正确、真实;《三国演义》更重视“义”,宣扬忠孝节义,天命天理,也有谋略、智慧在其中,甚至有时牺牲了史实,是文学创作。但不论是哪个,都有各自的道,若是言之无物,则行将不远。“文以载道”强调了“道”的第一性,而“文”被视为一种负载大道信息的工具。说明了文章与道的关系。每一代人的文化自信必须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文化继承带来的充盈感;二是文化创造带来的满足感。但后者必须有赖于前者,创造必须有赖于继承。而我们对古代典籍的阅读,其实就是对创造、甚至是对自由的某种保障。经典文本携带着某些重要的文化信息,它是人类智慧的见证,从中我们可以寻索到自我的道路和文学创造的道路。说白了,这也是对“文以载道”这一观念的信赖。
TOP
95#

       唐宋贞元、元和时期,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了一场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他们提倡文以明道载道,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品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何理解“文以载道”, “文”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道”是指文章的承载思想。文学是有生命的,真正的“道”是文学的灵魂。“道”可以是我们每个人一时的想法,也可以是我们一直遵循的准则,还可以是我们对别人的小小的帮助。但是我认为“道”最重要的是要给其他人带来温暖和幸福的感觉。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心理归属感并不是太强烈,容易麻木、暴力、色情、庸俗……所以“文以载道”对现代人来说必不可少,通过“文”,让我们感受到“道”,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让自己的心灵光亮起来。作者要认真写好“文”,读者要尽力领悟“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人格魅力,诗之树、文之灯才能根深叶茂、光焰万丈!
TOP
96#

“文以载道”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艺创作理论,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就有了“道”的影子,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说明那时候的文本就已经朝某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积极方向发展,其中蕴含世间善道。而到了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由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的古文运动更是直接地提出了“文以载道”这一观点,使文本具有具有鲜明的政治化倾向。到了当代,像刘白羽等作家的散文创作,作家们认为散文应该反映我们社会的时代精神、人民精神、革命精神,积极宣传“文以载道”思想。我国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通过文本对人们进行优秀价值观的培育,从而过上长治久安、幸福稳定的生活。
TOP
97#

韩愈,柳宗元曾提倡“文以载道”,赋予了文章现实精神和政事色彩,的确,沉迷于花柳风月,或者一味追求清虚以自守而脱离现实都是不可取的。白居易,一位关怀百姓疾苦的圣人,曾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代主流而写,诗歌应该为时事而作,不能空谈,空谈误国。这对现代的文人学者,仍具有启示意。所做的学问,不应该是为了迎合政党或个人的意志,而是根据其自身德价值规律。文章的好坏,词藻结构一类的都是次要的,真正有内涵,能够反映伟大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播正能量才是重要的。所谓“文以载道”所载之道,在我看来,是“文”之本身之道,道义之道,良心之道,真善美之道。
TOP
98#

“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人之外在言行与内在德行就犹如文辞与道德之关系,无艺则不美,不美则难传,道德不能为人所学焉;不知务道德,则徒美其艺。一般是行中已有其德,德外显在其言行之中,若是只重其言行而不重德行,则犹如“文不载道”,可以说是“空有其艺而无其实”;若是只重其德行而不重言行,则虽有其实但其德难以发挥作用。
TOP
99#

       在《王畿集》之《龙溪先生文集序》中讲到:“文,言之精也;言,心之声也。神明乎吾心,其溢而为精光,自不可掩,谓之文。文与道非有二也。昔者夫子尝以文自任矣,曰:‘文不在兹乎!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可见,文能载道。文将道表达出来,语言能将心之所想说出来,而文是言之精简表达。这里的“道—文—言”就如同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所说的“意—象—言”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道得之于心,写之于文,以言说之;有道,故能能有文、有言;从文、从言亦可看出作者心中之道。正如有意,故而能生象、生言,忘言、忘象后还能得意。
TOP
100#

文以载道,而道存于万物之间。道家认为道不可道,若可道,则非道,故通过文字来记叙、传承道是非常难的。现在的文学作品中很少有作品能载道,作者们也忘了初心,什么初心:文以载道,薪火相传。正因为过去的学者们明白道的传承的重要性与艰难性,所以他们写书时注重一言一行,但是今天的作者们就忘了这些,只为了追名逐利,而失去了本心,舍本逐末。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能给人希望,指明道路,教化世人的,而不会是娱乐至死。
TOP
101#

要论“文以载道”,我将遵循以下思路进行,首先是剖析“文”和“道”的内涵,其次是将“文以载道”这一论题分解为几个小论题,然后依次对这几个小问题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文以载道”四个字很简洁,看起来也很简单,但却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内涵的丰富首先就体现在对“文”和“道”的内涵的理解。“文”字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指文字、文章,而文章实际是许多文字的有机结合,比单一的文字能包含更多的内容,因此这里的“文”,实际是就是指文章。而“道”,这个字有着太多的含义,我在这里将其简化为三种不同层次的意义。第一个层次即是“道理”,是泛指各种自然界的或者人类社会的客观的规律。第二个意义则是“道德”,指的是人们内心的道德准则。而第三层含义则是形而上意义上的“天道”。对“文”和“道”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剖析之后,我把“文以载道”这一命题分为三个问题:一、文是否可以载道;二、文是否只应用来载道;三、道是否只能用文来载。如果论述清楚了这三个问题,我认为“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就很明晰了。
TOP
102#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我们写的文章是否真的能够用来承载“道”。我想,问题的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接着让我们从“道”的三个层次的内涵来分析这个命题。首先,当“道”作为“道理”的时候,毫无疑问,文章是可以承载道理的。因为道理说白了就是规律,而规律,其传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其正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而一篇文章毫无疑问是可以很好地做到将规律进行正确无误地表达其便其传承的。其次,当“道”作为“道德”之含义存在时,文章也是可以用来承载道德的。文章对于道德的承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其一,文章可以记录、描述具体的道德法则。在这里,文章起到的作用就跟文章在承载道理时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进行表述、记录等。其二,文章可以弘扬道德。和前一种方式不一样,在这里,人们通过一些故事对某些美德进行传颂,从而达到鼓舞人们践行美德的目的。因此,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人们是可以通过文章来传承道德的。最后,当“道”作为“天道”的含义时,文章又能否很好地传承天道呢?我认为这是很难做到的。正如《道德经》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在形而上学层面的“天道”是很难以用日常的语言进行描述的,因为它是某种玄妙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悟。因此,一篇用语言造就的文章,自然也就无法很好地传承“天道”了。由是观之,对于“文章是否真的能够用来承载‘道’”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当“道”作为“道理”或是“道德”出现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而当涉及到更加形而上的“天道”层面时,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否定的。
TOP
103#

其次,是第二个问题。我们写的文章是否只应用来承载“道”。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篇文章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写作目的的,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效果。比如人们看文学作品,可以从中收获到美的体会,而这种美的体会,显然不是“道理”,也不一定和“道德”有关,更罕有涉及“天道”。那么难道就可以说这样的一篇文学作品是不合格的吗?显然不是的。而除此之外,文章也可以有记事、抒情、娱乐、陶冶情操等不同的作用。如果文章只用来传承“道”——不管这个“道”是“道理”、“道德”还是“天道”,那么不可避免会使得人们的文化大大萎缩。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古时候的某些朝代,会有文学家站出来呼吁“文以载道”,这又是为什么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学家们之所以会呼吁要“文以载道”,实际上一是为了反对那些华而不实、只是堆砌辞藻而无实际内容的文风,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二是反对那些心思不纯的文章,提倡文章中要体现向上的、正确的价值取向。鉴于古人十分重视道德品质,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因此,古人虽然强调“文以载道”,但也并不是呼吁人们写文章只能用来承载“道”。
TOP
104#

最后,“道”是否只能用文章来承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同样要将“道”从三个方面的含义进行一一分析。首先,当“道”作为“道理”时,其是否只能用文章进行承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除了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图像、声音等承载“道理”,但尽管如此,文章是承载道理的最好的方法,因为用文章,我们可以将道理进行清楚明白的阐释,同时也方便我们对其进行保存。其次,当“道”作为“道德”时,不仅文章不是承载道德的唯一途径,同样不是承载道德的最佳途径。因为“道德”的承载,不在于“说”而在于“做”,传承道德的最好方式,就是言传身教,而不是写文章空泛地讲大道理。而当进入形而上的“天道”领域,从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中就可以知道文章并不能用于承载“天道”,而“天道”的承载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方法,或许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身亲身去感悟。以上,通过对“道”的不同含义的分析,以及“文以载道”这一命题的三重含义的命题的讨论,“文”和“道”的关系也就十分清晰了。
TOP
105#

“文所以载道也。”文字是圣人思想最直接的载体,因此传颂经典成为学者必行之事,朱熹也提到“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强调学者读书穷理,在书本上多下功夫。文字上下功夫也衍生出训诂、作注的治学方法,提倡读书自然是好事,可是也不能将毕生精力都花在文字义理上,正如陆九渊所说:“学者疲精神于此,是以担子越重。”我还是比较认同陆王心学的治学方法,“为学在减不在增”,内求的路径简易直接,更能协调身心的修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