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文以载道 [复制链接]

106#

“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人之外在言行与内在德行就犹如文辞与道德之关系,无艺则不美,不美则难传,道德不能为人所学焉;不知务道德,则徒美其艺。一般是行中已有其德,德外显在其言行之中,若是只重其言行而不重德行,则犹如“文不载道”,可以说是“空有其艺而无其实”;若是只重其德行而不重言行,则虽有其实但其德难以发挥作用。
TOP
107#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应该为时代而写,也本应该就是专属时代的体现。
如《红楼梦》,用字体,文章,徐徐道来一个时代的爱情故事,
但实则是一个时代的体现,一个时代的塑造品。
诗歌应该为时事而作,如屈原的《离骚》等等的诗歌,无不让人们体会到当时,
"哀民生之多艰"的炽热爱国情怀,惆怅的报国无门之苦。
这些足以体现"文以载道",文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事,
更是中国深远的历史文化逐步体现的过程。
云南财经大学+徐章凤
TOP
108#

今天要写好文章,不要被狭隘的功利所驱谴,而要像为树养根,给灯加油那样,去加强道德修养。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就有了经天苍生的使命感,就有了悯难怜弱的同情心,就有了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则鸣,有愤激则书,敢于为民请命,敢于为一切正义和真理摇旗呐喊、奔走呼号。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今天随着媒体的增多,传播思想的渠道显然增加,但即使在今天如此发达的社会,文学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照样传递的是政党的思想,传递的是人民的声音。
TOP
109#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读“经”使人明道,读“史”使人明智,读“子”使人明修身,读“集”使人明做人。文以载道,得益于人,与时俱进,再接再厉,联想到近期红极一时的综艺节目:《经典永流传》,这部综艺节目把诗词用歌唱的方式演绎出来,从一首《明日歌》开始,还原了几千年前诗词配曲演唱的真实感,实现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用中华五千年文化和三千年诗韵的经典巅峰来演绎一场真正的文化盛世。"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诗歌是另一种传唱方式,源远流长的文化不能断。诗词加音乐确实能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我在内,很少会重视中国的文学,而且不了解怎么去欣赏优美的诗词里面的内涵,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或者说想要去了解中国古文化、中国文化底蕴。而这档节目完美的诠释了文以载道的精神。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新时代有新时代的表现形式,这,就是青年的创造力。
TOP
110#

      文以载道,出自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以明道的思想在《荀子》中已初见端倪,在其《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荀子把“道”看做客观事物的规律,又把儒家的“圣人”看做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因此,要求文以明“道”。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柳冕说过:“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则气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所以,从古代的“文以载道”的中华文化,派生出了种种构建社会和谐的观念,在历史上并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发扬“文以载道”的思想,以“文”潜移默化,用“文”打动人心,依“文”改变风俗,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TOP
111#

文以载道,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善人希望得到记载,努力行善;恶人讨厌记载,努力自我节制。那么,文人的笔是劝善惩恶的。
TOP
112#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对文学作品中“文”与“道”关系的一种概括。最初的说法是“文以明道”。文以明道的思想在《荀子》中已初见端倪,在其《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荀子把“道”看做客观事物的规律,又把儒家的“圣人”看做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因此,要求文以明“道”。
古人之言“道”,各家的内涵并不相同。大多是指儒家之道,指经国之方略大道。“文以载道”理论的提出,往往都带有反形式主义、维护政治统治等色彩。一方面,古人反对为文而文,反对言之无物,讲求内容与形式、人品与文品、道德与文章的完美结合,要求社会的人们要有的责任感、道义心。但另一方面,在反形式主义的同时,人们往往矫枉而过正,不适当地抬高了文学的地位,夸大了其功利作用。
文学作为作家精神的产物,审美怡悦、消遣娱乐、熏染性情、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是重要的功能,但教育引导之功利作用确实不可否认。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利作用。
TOP
113#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对文学作品中“文”与“道”关系的一种概括。最初的说法是“文以明道”。文以明道的思想在《荀子》中已初见端倪,在其《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荀子把“道”看做客观事物的规律,又把儒家的“圣人”看做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因此,要求文以明“道”。
TOP
11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认为,道德是文章的核心与根本。写文章应该以道德为根基,文章是用来传载道的。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写文章就应该符合时代,符合道德。但现在流行的文章良莠不齐,有许多是毫无营养、毫无道德可言的。我们应该规范文章写作要求,谨记“文以载道”。
TOP
115#

从早期的的“文以明道”到宋代的“文以载道”,文与道的关系在不断讨论中得以明确、发展。最终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学精神。
“文以载道”四个字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论语》中,但《论语》中有大量论述"文""道""礼"并讨论"文道""文礼"关系的内容。可以说是为它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它的前理论形态之一。例如雍也篇中的一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强调文质的结合要匹配,若质胜而文少,会显得粗野;若文胜而质少,会显得滋漫。文质匹配得当,才是一个君子应有的风神气概。虽然这段“文质论”讨论的是如何做君子,但用于说明文学上内容与表现形式间的关系也是恰当的。其中阐述的文与质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文道关系,体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应当有机统一的思想。
TOP
116#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里只提到言、意两者的关系,把卦象和文字都忽略了。而在庄子的结论中,即便是语言最终也是可以被忽略的,因为意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根本目的。
TOP
117#

俗话水:“以和为贵”。我们要怎么能偶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首先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和”。我们要做到家庭的和谐,我们要做到与环境保持和谐。国与国之间也要和平相处,避免战争,构建和谐社会。
TOP
118#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传播着我们的思想。古人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的,文章须言之有物,不能空洞虚无,因此文章就有了一定的教育引导意义。想想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名著中,他们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穷的,所以他们有着超越时间的价值,在时间的检验下并没有失去光彩,反而愈加闪耀。这价值便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的“道”。另一方面,文字也连接着整个历史。它将远去的时光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中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从而连接古今,连接整个人类历史。
TOP
119#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我们当代的学习者,不止是应当三思,时常反思反问自己,不仅应当思考,更应做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无邪。不仅应当做到思无邪,如若能够理解和明白孔子所说的九思,我想我们所写出来的文章应该会是好的文章。
TOP
120#

       经书之中不仅蕴藏着本体之“道”,而且由“本体”还开出“工夫”,即体认天道的方法。在此过程之中,我们能通过经书进行修身养性、明德得理,以此进入一个个美好的境域之中。比如我们可以进入仁而和气的境域之中。读经书中的诗,能让我们“思无邪”。孔子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无邪,即是心正、心仁、心知礼仪。我们常讲诗教的目的可以达到仁教,是因为“诗可以兴”,诗可以使人心中善良美好的情感自然流露处,使读者在阅读和学习之后能够用来审查自己的心性是否达到“思无邪”的状态。如朱子所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要达到“思无邪”,则要在正心、诚意处着力,从行动上著实。每天用功读诗,审查自己的内心,心气自会和平。正如王阳明说的:“凡读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器,毋馁而摄。久则精神宣扬,心气和平矣。”通过读《诗》我们可以进入有仁且和气的境域之中,使自己恰如其分地流露情感,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还可以进入“日日新”的境域,在此之中我们能一点点获取进步,得到成长。孔子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有所新的体悟,就可以成为师了。这告诉我们,首先,旧的、古老的东西里面也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需要不断的探求之,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之前的东西,能够好地帮助我们在今天的生活,吸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其次,我们用心学之,心里蕴藏着理,而同时心也会变得广阔宏量的,认知到更多的知识与思想。朱子讲:“只是故中底道理时习得熟,渐渐发得出来。”“若知新,则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常活不死杀矣。”理、道、心皆是活的,若我们身在其中,与之一体,相处久了、相处熟了,自然能够有所悟有所得。人之学习,须像活水不断流动前行一般,我们需要时刻反省、时刻回顾,这样才能够避免成为死水。我们可以进入礼乐的境域之中,既有秩序又充盈着和谐。礼乐是来自于或者说能够呈现出天地间和谐与秩序。礼求顺,乐求和;礼从外现,乐从心发。礼从差异有秩序的角度让人保持不同,使人明白差异,能互相尊重。乐从和同的角度,使人相互感通,能够彼此亲近。人不过于礼,也不过于乐,便能够保持内心平和少欲自然而然便能与时合、与天地合礼更主于外,若太过于礼,则会使人与人之间太过疏远,所以要适度,在内还需用乐辅之,此时两者相互为用,才能更好地呈现道之用,成就个人圆满的品格、成就和乐的一体之象。“大人举礼乐,天地将为昭焉”,通过礼乐性的活动,生活在礼乐的世界之中,我们的生命就不会闭塞、幽暗,而会变得更加广阔、澄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