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536373839404142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二、廉洁 [复制链接]

616#

中华传统文化中,廉洁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日常行为之中。探讨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历史与现代社会中的体现和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域的清正廉洁,即官员要清廉自守,不贪不腐;二是经济交往中的公平诚信,即商业行为要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三是个人修养上的自律自省,即个体要自我约束,不取不义之财。这些理念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的基石。
在中国古代社会,廉洁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体现。从《周礼》中的“廉耻”概念,到历代王朝对清廉官员的表彰,再到文学作品中对廉洁品质的赞美,都反映了廉洁文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这些历史实践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公正和谐,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道德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华传统廉洁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反腐倡廉的文化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通过弘扬廉洁文化,可以促进公职人员清正廉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智慧和实践价值。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将其融入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以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通过实践廉洁文化,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TOP
617#

为官廉洁,才能促进法律的实施,取得人民的信任,从而有利于社会安定。而要做到廉洁首先就要秉持节俭的准则,不被利欲熏心而拿不义之财,不为一己私利而滥用私权。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弘扬廉洁之风,加强党的廉洁建设工作,为我们人民干实事、谋幸福。
TOP
618#

廉洁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一个廉洁的社会风气能够增强人们对公正、公平和正义的信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相反,如果社会风气不正,贪污腐败盛行,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廉洁精神,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社会环境。
TOP
619#

回复 618楼青岛大学刘晓彤的帖子

廉洁在中华文化中承载着深厚的道德意蕴,它指的是不贪污、不腐败,保持清白高洁的品性和行为。廉洁不仅是一种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个人层面,廉洁要求人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贪不占,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种品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诚实守信、公正无私、勤勉尽责等。一个廉洁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社会层面,廉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廉洁的政府和官员能够公正执法、为民服务,有效遏制腐败现象,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廉洁的商业环境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平竞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还应加强廉洁教育,提高公民的廉洁意识和道德素质。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腐败的良好氛围。
TOP
620#

回复 619楼马丹阳的帖子

廉洁是一种崇高的品质,廉洁,顾名思义,是清廉高洁,不贪污受贿,展现了公正,公平,清明等等美好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道德准则与社会准则,对人们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廉洁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代表着公正、公平、正直和自律等价值观。无论是古是今,廉洁都是人们所重视的。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廉洁文化,让廉洁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共同构建一个廉洁、和谐、美好的社会。
TOP
621#

当前时代背景不一样了,共产党人面临的考验却更加严峻。因为糖衣炮弹已升级换代成了票子、房子、车子、女子等“新式武器”,且攻击的手段更为隐蔽,更复杂多样,社会危害性自然也就更大。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
管住了心才能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要把心管住,就是要把个人的私利看得轻一些,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重一些;把功名利禄看得轻一些,把事业追求看得重一些;把官位、金钱、美色看得轻一些,把党性、人品、修养看得重一些。要把心管住,就要多看看“前车”之鉴,多读读“悔恨”之言,多想想贪欲之害;要把心管住,关键还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加强党内监督,加强纪律检查和执法力度,使我们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堤坝。只有这样,才能在心态上少一份急躁与轻浮,多一点冷静与稳重,少一些私心和杂念,多一些自警、自律和自省,从而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为人民服务,做到心明眼亮方向明,真正做人民的好公仆。
TOP
62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能真正的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就永远不会摆脱。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金钱的地位日益凸显,社会上兴起一股拜金潮。不少官员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变相买卖官职等等,用不道义的手段取得的财富和地位。

范匡夫说得好:“保持清正廉洁的动力是理想信念,是自己的价值观,我感到一个共产党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顶得住歪风,经得起诱惑,管得住小节。看到一些腐败者的享乐,我并不羡慕,他们表面上生活得很好,实际上内心压力却是很大,领导干部不贪不占,说话有力,腰板挺直,心灵上很放松,很潇洒。”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贪污就像是无数嗜血的害虫,啃噬着祖国的大厦。本着“淡泊人生,宁静致远”的理念,让廉洁的光辉照耀我们的人生,照耀社会的每个角落。
TOP
623#

“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儒家思想中,是指廉洁、清廉,强调的是个人在行为和品德上的清白无瑕,不贪污腐败,不受贿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廉”可以与“公正”、“法治”等价值观相联系,它体现了个人对于社会公共道德和法纪的尊重。
关于“廉”的学习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公正无私:廉的核心是公正无私,不利用职权或地位谋取个人私利。学习“廉”意味着要公正行事,做到公私分明,不偏袒,不徇私情。
2. 廉洁自律:廉洁要求个人在行为上自我约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学习“廉”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
3. 法治意识:“廉”与法治密切相关,要求我们遵守法律法规,不以权谋私,不违法乱纪。学习“廉”意味着要增强法治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4. 社会责任:廉洁不仅是个人的品德要求,也是对社会的责任。公职人员尤其应当以身作则,做到廉洁奉公,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5. 防腐倡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的行动中,敢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6. 个人修养:学习“廉”也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廉”,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廉洁、有道德的人。
在学习“廉”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廉洁是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通过“廉”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参与到构建廉洁社会的行动中,共同营造一个廉洁、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TOP
62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廉洁,是品德的高尚,是社会的清风。它代表着公正无私、清正廉洁的品格,是每个人都应追求和坚守的道德底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廉洁如同一股清流,净化着人心,维护着公平与正义。我深刻认识到,廉洁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做到廉洁自律,才能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TOP
625#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才能身正,身正则不令而从,才会自然产生威严,而廉洁又是道德自律的外在表现,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意志,才能有道德自律,因为道德自律是从内心出发而来的,是自己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是收拾身心,自作主宰,如果是外在的制度规范和社会观念的要求,那就是道德他律,具有明显的被动性,不是自己主动产生的,那么势必会有破坏违反约束的可能,而从自己的本心本性出发,才能有真正的道德,才不会打破合理的秩序规范,而是从善如流,自然而然,不离日用常行外,直到先天未画前。
TOP
626#

公权力的掌握者往往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时丧失了自己的底线,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收受财物、接受贿赂,从此在贪污腐败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廉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培养的品质,官员对权力的行使事关社会治理成效,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加大力度打击腐败问题,完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确保官员树立牢固的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在法治的框架内行使自己的职权、履行相应的义务。培养廉洁高尚的品格,要坚持同不良诱惑做斗争,从源头断绝腐败的根源,保证权力行使的规范和公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TOP
627#

廉洁是为官者的基本准则和道德底线。廉洁意味着在面对巨大利益时,能够坚守道义,不为私欲所动。廉洁者知足常乐,内心充实,而贪婪者则总是忧戚不安,欲壑难填。廉洁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福祉。官员不廉洁会破坏法律,损害民众利益,甚至导致国家灭亡。廉洁者是人民的表率,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敬。廉耻是君子的大节操,只有淡泊名利,才能保持廉洁。节俭是培养廉洁的重要途径,只有节俭才能避免贪婪之心,成就廉洁的品德。公正和廉洁相辅相成,公正产生英明,廉洁产生威信。作为公民,我们也应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共同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
TOP
628#

廉洁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拒绝不正当利益的外在表现,更是一种深刻的内心自觉。在个人层面,廉洁意味着清晰的价值取向和不为私欲所动的坚守,它让人不被眼前的诱惑左右,从而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安宁。廉洁的人,心灵不被贪欲污染,生活也因此更有意义。
在政治层面,廉洁是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基石。一个廉洁的政府能够保持清正的执政风格,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而贪婪的腐败则容易导致社会不公,滋生不满与动荡。因此,廉洁不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廉洁的人,能以自身的榜样作用,感染周围的人,推动社会的清明与进步。在现代社会,廉洁更是每个人与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公正与和谐的关键。
TOP
629#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廉洁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政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儒家经典到历代先贤的教诲,廉洁文化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成为维系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
儒家思想将廉洁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句话表明,为政者必须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孟子也提出:“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孟子·离娄下》)这进一步强调了廉洁的重要性,即使在合法的范围内,也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贪婪。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清官廉吏以身作则,成为廉洁的典范。例如,北宋的包拯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为座右铭,一生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明代的于谦,为官清廉,不畏强权,他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诗句明志,展现了他不贪污、不受贿的高尚品质。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不仅激励着后人,也为廉洁文化注入了生动的内涵。
廉洁文化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礼记》中提出:“廉以立志。”(《礼记·儒行》)这表明,廉洁不仅是为政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立身行事的重要准则。管子认为,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这进一步强调了廉洁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廉洁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思想,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和传承廉洁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廉洁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