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是人之四本,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孔子认为当官者要崇尚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五种美德,要摒弃对人不加以教导只知道杀戮、不加以警醒而坐视其成、政令迟缓却要求限期完成、送人以物却非常吝啬,这一虐一暴一贼一吝,是四种恶行。“廉耻,士君子之大节,罕能自守者,利欲胜之耳。”([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廉耻说》)君子做到尊五美、摒四恶,才能从政当官,这是人性的温度、人性的方向。
孟子有四端之说,其中的“羞恶之心”即是知耻。有没有知耻之心,是人与非人的判定标准。“耻”和“廉”的连接,进一步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维度。“廉耻”不仅是立人之大节,更是立国之要义。顾炎武鉴于明亡的历史教训,痛言“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这是发人深省的人类尊铭,具有不可磨灭的警示意义,值得后世永远记取。
《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明实现天地之心、生民之命、万世太平的政治愿景,前提必须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有君子人格的追求,有格物致知的实践,有诚意正心的体验,有内圣外王的理想。克治人欲,廉洁自律为民。“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隋]王通《中说.王道》) 存天理去人欲,为圣贤之道者必须有超越性,超越功名富贵,才能真正做到“道济天下之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反,名利之念一动,存心便是往名利处走了,行事便失去了公心,竟是以私意行事了,这便是人欲的陷阱。这人欲就是好色、好货、好名、好利以及由此而来、为此而生的种种闲思杂虑。贪腐,就是这人欲在官员一面的典型表现。面对如何做到克治人欲,廉洁自律这一命题,儒者提出“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汉]刘向《说苑.谈丛》);“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曲法则害民。”([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等。
廉政的目的不是为了廉政而廉政,廉政是为了更好的社会治理,所以化人合道才是王阳明廉政思想与实践的旨归。“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孔子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提倡为官者要做到廉政,为人民起到表率作用。这为之后的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治理者、改革者开出了一条宏途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