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理解中,“信”是诚信、守信用的意思,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一个人若言而无信,很难在社会中立足。然而,孟子在这里提出的“言不必信”,并非否定“信”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特定情境下,需要更高层次的道德准则来指导行为。
这个更高层次的道德准则就是“义”。“义”是公正、合理、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和原则。它超越了具体的言行,指向的是更根本、更普遍的道德价值。当“信”与“义”发生冲突时,孟子认为应该遵循“义”的原则,即根据道德和正义的要求来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信”与“义”的抉择。有时候,为了维护一个小的承诺,我们可能会违背更大的道德原则;有时候,为了坚持正义,我们可能需要放弃一些表面的信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以“义”为准则,做出符合道德和正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