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信与众德 [复制链接]

226#

有子说:与人邀约,如果其邀约的内容能与义相近,那所约的话,就是可以实践的;恭敬如果能和礼节的要求相近,就不会因此而受到屈辱;所亲近的如果都是应当亲近之人,那也就是值得尊崇的人了。
    “因不失其亲”另有一解,因:恩;亲:爱;整句解为“施恩于人且不失原应有的爱心”。
    此章应是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与人交往时,应守合义(宜)的信用,态度要保持合礼的恭敬,交往的对象应该是当亲近之人,人际关系若能做到此一境界,必能获得他人的尊崇。
    知是义的基始,知含有智能、知道及知识三种层面;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请参见《小弟心中义与利的关系兼分析问兄的问题》及《弹性的仁——仁义》两帖)。同时这个标准是内在的,它所藉以表现的就是礼,所以礼就是义的外在表现,义所藉之表现的也正是礼(请参见《论语今解·学而第一》 第十二段)。
    此章直接点出义的重要性,信与恭都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但仅就信与恭的本身而言,尚还不能视之为美德,必须要合于义的信与恭才可称为美德。仁也是如此,一定要合于义才可称仁。
    论语中尚有一些孔子本人及其它弟子的言语与信、恭、义、礼有关:
     阳货篇,子张问仁于孔子。……曰:恭、宽、信、敏、惠。
    此章说明信与恭都属于构成仁的众德之一。
    子路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只知道说了一句话就一定信守不违背;做一件事就一定做到底不改变的人,不过是像颗坚硬的小石头般的小人罢了)
    宪问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子曰:…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贡问:管仲不算是仁者吧?孔子说:(管仲是个有大志的人),难道他应该像寻常小百姓一样,为了点小信就自尽在水沟里,而使得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吗?
    此二章在说明:没有义的信,就其本身而言,因无法掌握其信的内容是否合义(宜),而算不上是美德。
    泰伯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恭敬但不讲求礼节,就会徒劳无功)
公冶长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此处之“足恭”有两种解法:一为过度(即是不合宜、义)的恭敬;另一种解法则为搬动双脚以取悦他人,但心理并不诚恳(如此亦是不合宜、义的)。
    此二章在说明:没有义或礼的恭,不但算不上是美德,更有可能会徒劳无功甚或会带来耻辱。
    颜渊篇,司马牛忧曰…子夏曰:…君子…与人恭而有礼。
    此章说明子夏也知道恭敬还是要合于礼,才是君子应有的美德。
TOP
227#

从“诚信是在社会上的通行证”这句话就足以看出诚信对人的重要性。不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企业之间的合作,诚信都是彼此交往的第一保障。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信誉,那么他即使拥有极高的智商或充裕的物质生活,人们也是不愿与其交往的。
所以让我们处身于敦厚与实在中,做一名讲诚信的公民。
TOP
228#

尽物之谓信,施于物者必以实欤!则必以实施于物者,亦无不尽矣!其所谓表里内外者,盖惟其存于己者必尽,则其施于物也必实。在己自尽之谓忠,推是忠而行之之谓信。
TOP
22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即真诚,诚信。信,乃立人之本也。古有“曾子杀猪”,信守承诺,以身作则,从小教育孩子守信;亦有“商鞅立木”,说到做到,取信于民,新政才得以实施,国家才得以发展建设;更有季布“一诺千金”,成为千百年来多少仁人义士的典范楷模。通过以上历史人物我们也可以发现,“信”不是独来的,它与众美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朱熹有云:“谓表里内外者,盖惟其存于己者必尽,则其施于物也必实。在己自尽之谓忠,推是忠而行之之谓信。”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中庸》有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可见,“信”与“忠”“仁”“义”“智”等优秀品德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我认为它们之间是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是并存的,一方出现,那么其他几方也不会“缺席”,因而,我们大学生在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品质,提升道德修养,我们可以从“信”做起。最起码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当然,这些准则要一直奉行——“言行相符,始终如一”。守信,要体现在方方面面,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但凡与别人有了约定或答应了别人干某事,都要说到做到,即“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当然,在许诺别人时,要“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
TOP
230#

孟子曾言“生欲我所欲也,义欲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构成了信与义的关系。如果在自己的诺言不符合正义的原则,就应当放弃;如果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正义的标准,就应当中止。
TOP
231#

与人交往,注重对诚与敬的坚守,不做违背自我良性的基础上做伤害对方利益的事情,别人才会一样的对你持以诚与敬的态度。在双方彼此的交互来往中,信任也就不断地建立起来并得到不断的巩固了。
能让别人与你有所相互信任之后,人又会面临誓言的许诺,对誓言的坚守是一个人有诚信的直接体现。很多人总是轻易地许下诺言,也有许多人轻易地相信别人的誓言,仿佛誓言是一个什么轻轻松松的事一样。君子不会轻易的许下诺言,也不会随随便便的要别人许下什么诺言。与人交,不交不信之人,即便是需要许下什么诺言,也不一定是非要遵循诺言的。倘若曾今许下的诺言是逼不得已或者是被什么所迷惑了,即便不遵守,君子也还是君子。
因为对许诺誓言的坚守应当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道德操守,而如果誓言的内容或者是在实现誓言的过程中对道德操守有什么冲击的事情,君子理应是先要舍弃誓言。即便是背上不遵守承诺的骂名,君子也应该这样去做。因为,誓言的诚信不应逾越善的要求。
TOP
232#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那些践踏诚信的人也许能得利于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那些制假售假者,或专*欺蒙诈骗者,则往往在得手一两次后,便会陷入绝境,导致人财两空,有些甚至锒铛入狱。
TOP
233#

诚信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诚信有利于办事情的成功,诚信可以让我们头脑变得更清醒、思路变得更清晰,可以让我们在变化中求得生存。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做一个诚信之人,做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TOP
2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有一个的“诚信”与我们国学所讲的信不谋而合。从古至今,我们都渴望被人信任,而这个社会如果人人都互相信任,肯定会更加美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善念,信任别人,信任党,信任国家。
TOP
23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信与忠:忠对自己坚持的信念尽心尽力,就是对自己的守约,对自己的信。
信与仁:信是仁的一种要求。诚信是可以被检验的,通过自省的方式,人们就能把握自己的言行是否还诚信。这也是检验自己是否做到了仁这一内在要求的方法。
信与义:当自己坚持的东西与正义相冲突时,应当遵循正义的原则。也就是说,是否正义应当是衡量自身的信是否应当继续坚持的标准。
信与智:“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告诉我们诚信是可以通过教化实现的。越明晰开阔的人越懂得诚信的重要。
TOP
236#

《管子·枢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可见,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备的重要道德准则。君子修身养性最好莫过于诚信。达到诚信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是恪守着仁爱,实行正义。诚心恪守仁爱,就能显现出行为来,显现出行为来就能达到神妙的境界,达到神妙的境界就能感化万民;诚心推行正义,办事就有条理,有条理就能明智,明智就能变通。诚信是人立身之本,失信便不能再谈修身,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他注定无法有所作为。
TOP
23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TOP
238#

  “信”乃诚也。言从口出,诚从心起。人言为信就是不自欺欺人。凡是人说话首要者是谓诚信。古人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之道义。皆是显明信的重要性。我们对朋友;对他人;对社会如果缺少信就会出现信任危机。伤害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如同“三鹿奶粉事件”一样危害千家万户。我们今天由于缺少“信”出现的问题何止是一个“三鹿奶粉事件”呀,这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呀!诚信的缺失危害无穷。诚信的建立利益无边!我们当如何选择呢?这需要我们的福报和智慧呀!
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

信乃百德之本,无信不立……

先做到信,才会仁义礼智,才会忠毅果敢…
TOP
239#

我想谈谈诚信与金钱的关系。楚地有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俗语表达了“信”与“金”的关系,“信”远大于“金”。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诚,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扩大,不缩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说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诚信是立业之本,做人的准则,是企业和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其中道理不言而喻。“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那些践踏诚信的人也许能得利于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那些制假售假者,或专靠欺蒙诈骗者,则往往在得手一两次后,便会陷入绝境,导致人财两空,有些甚至锒铛入狱。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本。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身做起,恪守诚信。
TOP
24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关于善意的谎言到底对不对这个话题,人们一直有所争议。有人认为,出于善意,为别人着想去说谎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人认为人要讲诚信,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说谎就是不对。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在讨论当信与义二者发生冲突时,应该选择何者。我认为在信与义两者对立时,我们应当坚持义。
正如孟子曾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道德的君子,不一定每次说话都守信,每一次行动都有成果,但是一定每一次都坚守了正义。事实上,诚信背后的本质也是仁义,是否诚信其实也就是仁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当形式与本质发生冲突时,我们当然不可舍本逐末,而应当选择本质。也就是为什么在文章《金色的鱼钩》中,当食物匮乏,老班长骗其他同志说自己吃了鱼时,我们对于老班长只有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动,而没有半点对于老班长撒谎的指责。因为我们知道在这善意的谎言的背后散发着说谎者崇高的仁义光辉。
事实上,“信者,不负其心;义者,不虚设其事”,虽然善意的谎言看似是关于信和义的冲突,但其实真正诚信的人是不会做让自己内心惭愧的事,正义的人做事也从不会只流于表面上是否诚信,而更看重本质上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综上,我们确实需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而真正诚信的人必定会因时而变,具体情景具体分析,时刻坚守着道义的原则,因而我们需要做一个以义为原则的诚信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