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738394041424344 / 4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646#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拜读此帖,对“舍利取义”这一核心义理有了更深的体悟。孟子将“生”与“义”的抉择,比喻为“鱼”与“熊掌”的取舍,深刻揭示出“义”的价值是高于生命的。这让我反思,在当今这个物质丰裕、选择众多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已非荆轲、文天祥那般生死考验,而是更为日常、却也更能侵蚀心志的“利”“义”拉锯。

现实中,为短期业绩夸大其词,为人际和谐放弃原则,甚至将“精致利己”奉为圭臬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恰如《菜根谭》所警示,物欲之路若不堵塞,道义之门便难以开启。反省自身,我亦有过在细微处妥协的时刻,比如因碍于情面而未对不当之事直言,这本质上是将“利”(维持表面和谐)置于微小的“义”(坚持原则)之上。

因此,我告诫自己,践行“舍利取义”并非要追求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而在于日常的“见义争为”与“有不善争改”。具体而言,我要求自己:第一,在职业选择与工作中,始终将社会价值与内心正道置于薪酬待遇之上;第二,在人际交往中,敢于在关键时刻为维护公义发声,哪怕会暂时损害个人关系;第三,每日自省,审视行为是否被物欲所驱,主动“弛却尘俗之肩”,培养一种面对诱惑时内心的从容与定力。唯有在这些具体而微的抉择中不断磨练,方能真正亲近君子之学,朝向“道义之门”迈进。
TOP
64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舍利取义不是放弃所有利益,而是不被眼前小利裹挟,守住道义底线:不因为能占便宜就违背诚信,不因为能省事就推卸责任,不因为能得好处就纵容不义。在暑假期间,点了一份外卖,但由于外卖员的失误,他送错餐了,不是我的餐,我给他打了电话过去,他说给我转钱,重新买一份,外卖员的行为何尝不是一种义,我同意了他的建议,重新购买了一份,并且还询问他,送错的餐你自己拿回去,他说等会过来拿,等他来拿餐的时候,给我拿了一瓶饮料送给我,这又不是何尝对我义的赞赏。如果我当时对他送错餐差评,可能就不会有接下来外卖员送我饮料喝了。我舍送错餐的小利,取到了外卖员的诚信道义。
TOP
648#

回复 4楼文晓梅的帖子

舍利取义的思想源头可追溯至儒家经典。《论语》中记载,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明确指出追求富贵应遵循道义原则,若违背道义,即便面对利益也应舍弃。孟子进一步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将“义”置于生命之上,强调在生死抉择时应坚守道义。而在当今社会,物质利益诱惑无处不在。“舍利取义”的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人们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符合道义的选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