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1#





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陈杰思






经典具有原创性、典范性、权威性,是人类文明的珍品,是经过历史检验证明最有价值、最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载负崇高的精神与智慧,向人们提供行为标准。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经典是历代圣贤的教导,中华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经典是为人处世的典范,中华经典是历史验证的义理。刘勰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1)一个民族的道德观和民族精神,不是由抽象的理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某一个伟人主观想象出来的,而是如同地下大溶洞一样,是亿万年点点滴滴自然形成的,经典正是由这些智慧的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精华。



中国的经典教育始于孔子。孔子创办私学,采用的基本教材就是经他整理或编撰的六种经典,称为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荀子亦非常重视经典教育:“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3)六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六经的价值各有不同,不可相互替代。《史记·太史公自序》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庄子·天下篇》云:“《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孔子之后形成的典籍重要的有“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上九部经典(《乐经》散失)合称四书五经。清末兴办新式学堂之前,中华经典教育占据着教育阵地,四书五经是中国经典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新办新式学堂之后,仍设有经科。



中华民国成立后,全盘西化思潮席卷全国,部分文人和政客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主张抛弃中华经典,或者对中华经典进行妖魔化解读。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废除了小学“读经科”。从民国初年废除读经到现在,中华民族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丧失了文化经典的教育。由于人们对中华经典存在着偏见,由于文言文造成的语言障碍,由于传统文化典籍缺乏功利的吸引力,人们通常不会主动地学习中华文化经典,于是,中华文化经典只能是尘封起来,远远离开了民众,通过文化经典传承民族精神、价值观、道德观的渠道被阻断。直至现在,有不少受西化教育影响和受到“左”的思潮影响的人士,仍然对经典教育抱着很大的偏见,错误地将中华经典当作落后的保守的封建文化,错误地认为传统经典会禁锢人的思想。现有人口中,全国不超过百分之一的专家和自学者对中华经典有一定的了解,绝大多数国人都没有接受中华经典的教育,已远离了自己本民族的经典。



没有经典教育的民族,是“无教”的民族,中华民族丧失了传统文化教养。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经典教育,就难于培养民族的共同意识,也就丧失了民族的灵魂。经典被抛弃长达百年之后,中华文化已出现断层,出现“礼崩乐坏”,“学绝道丧”之局面,海外新儒家感慨中华文化已是“花果飘零”,陈寅恪哀叹自己“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的,亨廷顿认为中国已患上文化上的“精神分裂症”。蒋庆先生说,“十亿生灵在飘荡”。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出现精神空虚、人格扭曲、行为失范、淫秽色情、急功近利、尔虞我诈、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赌博吸毒、心灵变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邪教迷信、违法犯罪、歪风邪气等现象,君子之风减消,小人之风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华民族丧失经典教育而导致的恶果。要减少和消除以上现象,必须重新开展经典教育。



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流行阅读成为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流行阅读的读者是从趣味性、娱乐性、怪异性、刺激性等角度选择读物,而经典则缺乏趣味性、娱乐性、怪异性、刺激性,通常不会成为人们选择的对象,经典阅读越来越边缘化。一个人在幼年时代不接受经典教育,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良思想不断侵入,歪风邪气日益熏染。当他长大成人之时,世俗之见占据了他的头脑,当不良的品性已经形成,在这样的情形下再来面对经典,就会用内心的不良意识来抗拒、排斥、歪曲经典。一个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远离经典教育,则不良思想大行其道,歪风邪气日益猖獗,时间一久,民族精神就会沦丧,民族品格就会扭曲,民族整体的人文素质大大下降。中华民族远抛弃经典教育长达近一个世纪,经典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在现实生活中已难寻踪影。在全民族中推行中华经典教育,已经是非常迫切了!



阮元认为圣贤之道存于经,故育才首在通经,奉圣人之至教。”(4)儒家经典讲的“常道”,是永恒的道,是不变的道。无论时光如何流移,无论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有人性存在,人们都应当遵守经典所载的常道,此即“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5)如果丧失“常道”,那么人生活就没有根基,沉沦于无常之中,随波逐流, 没有原则,丧失信念。重新树立中国人生活的基本原则,重新确立中国人的信念,就必须推行中华经典教育。



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都有共认的“经书”,都有经典教育的传统。如中华民族有四书五经、印度民族有《吠陀》和佛典、西方民族有《圣经》,阿拉伯民族有《古兰经》。世界上这些伟大的民族至今都保持着经典教育的传统,并且经典教育通过宗教和学校两大渠道展开。中华民族曾经有两千多年的经典教育历史,而现在却放弃经典教育,不仅在学校这条渠道上,而且也在宗教这条渠道上放弃了经典教育,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重新开展中华经典教育,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即做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公民素质、人格、品味、性格、信仰、处世之道等。现代学校教育出现的一个重要偏向是,将教育的目的确立为培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学校教育主要是物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而非德行的教育,是技能的教育而不是智慧的教育,是“器”、“技”、“艺”的教育而非“道”的教育,是“谋食”的教育而非“谋道”的教育,因此,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基本上放弃了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靠宗教来进行,在中国,由于宗教仰信的缺乏与异化,故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只能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来进行,而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只能是中华经典教育。提高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正是孔子开创的中华经典教育的主要目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6)。这说明孔子教育的重点就在于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培养。“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7)。即使是文学经典的学习,主要目的也是培养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运用诗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品德。朱子说得很明白:“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名声,取礼禄而已也”(8)。



中国现代教育所缺乏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刚好可以由中华经典教育加以弥补。现在,许多人已意识到了经典教育的重要性。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等九位政协老前辈提交“第016号紧急呼吁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团中央、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的“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据教政法[2009]2号文件,中国教育部于200917公布了《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经典教育的意义何在?ersonName ProductID="蒋庆" w:st="on">蒋庆ersonName>先生说:“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娃娃抓起,儿童背诵中华文化经典,从小在心中埋下中国圣贤义理之学的种子,长大成人后自然会明白中国历代圣贤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懂得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知性知天的道理,从而固守之、践履之、证成之,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积极地去参与历史文化的大创造,努力做到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 9








[参考文献]



(1)《文心雕龙·宗经篇》  



(2)《论语·泰伯》



(3)《荀子·劝学篇》



(4) 阮元. 研经室四卷一•奉敕进〈经籍纂诂〉折子[M]



(5)《老子》



(6)《论语•述而》



(7)《论语•阳货》



(8)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M]



(9) 中华孔子学会.前言[A].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C].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7 9:20:25编辑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0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积极地去参与历史文化的大创造,努力做到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我们要敢于创造,敢与冒险,因为在我们的血液里,已经沉积下了所有做人的最佳准则,这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最有用的东西!现在只差有一个火星其点燃它,而教育就承担了这个伟大的责任,在老师的带动下,在学校的气氛之下,我们必将会把祖先的优良道德传统都融会贯通,那样,我们民族,我们人类,将又是一次伟大的进步!所以现在中华经典的教育就显得紧迫了,这可是关乎我们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未来!
TOP
3#

陈先生所论现在学校教育乃是“谋食”的教育,深有感触。 对于一个想要被化的学子,即有谋道之心也难在体制内得到相应的指导,所以即使是兴趣式的典籍读诵也要在谋食功课之余自学,而且还会受到“难谋好出路”之类的指责。 在下于04年购进一套十三经注疏,至今也只点读完七部,而且大经居少,即便如此,受用之处还是很多的。中国人心理结构的形成,儒家经典的影响至深且远。远离经典,也就远离了我们自己。
TOP
4#

陈先生所讲的礼崩乐坏“学绝道丧”,余心有戚戚矣,均不见,当今培养的研究生,博士生,大家都是在为稻粱谋,真正的有几人能静下心来读几部书,更无论经典了。试问,就拿最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生来说,有几个人读过马恩全集。拿中国哲学来说,有几个人认真的读完十三经,很多人都把哲学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工具,而哲学,并不是一门生存层面上的学科,于是就导致了哲学的贫困和贫困的哲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作为专业研究哲学的人,尚且这样,再看社会上的物欲横流,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只有当哲学脱离为稻粱谋的低俗境界,我们才有可能去追求,探寻哲学,乃至人生,生命的真谛,才有可能真正的去解读经典,才能从祖宗几千年前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才能真正的用经典的力量来改造这个群魔乱舞,光怪陆离的社会。

TOP
5#

很值得我们思考,说到急迫性,也就说明现在我们太缺少这些优秀的东西了,作为大学生,作为这个特殊群体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冲锋在前,为这个社会做好表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不管《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还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们都应该看哈,忘记历史的人是罪人呐。你们说给是?
TOP
6#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做一个在商场的实力派,还要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当然要把这种文化发扬出去。现代的人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想法,付出要有好处,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有好处的,而且是很自豪的。不仅在学校,在社会里也要这样,将传统发扬广大。
TOP
7#

一个民族要有传统,传统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质,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使我们成为我们而不是旁人。它把我们和本民族久远的历史连接起来,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一棵有根的大树上长出来的叶子,而不是现代化潮流之上的浮萍,全球化列车上的齿轮。

只有民族共同延续和尊奉的传统,才能使我们获得生存的意义,获得尊严。拥有自己的传统,并为自己的传统而自豪,这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得以生长的根。

保护我们的传统,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保护我们作为自己而不是作为别人的未来。

TOP
8#

中国文化的罪恶感意识出于对“名”的维护。在古人看来,名是人的生命的延续,甚至比生命更重要。生时可以仗势欺人,无法无天,但谁能保你死后的遭遇。所以人怕留骂名于后事,怕遗臭万年,怕死后人家刨他的坟;所以有“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说法。但是,现在这种价值意识也处在明显的消亡之中。安徽一乡干部令人剁掉一青年农民的手指头;河南一乡干部把一小学生踢死···那些严重侵害人的价值、尊严和基本权利的人们,请忏悔吧!只有你们有了忏悔意识和负疚感,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和价值才会有希望。

TOP
9#

阿波罗游记里对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赞誉,也许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自己有这样的祖先而骄傲,都会应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但现在当中国漫漫强大,当中国漫漫走向世界时,在世界某些著名景点你可以看见,有用中文写的警示牌“请保持安静”“便后请冲洗”,也许有的人会说这说明,别人对我们重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扪心自问.......经典教育的缺失让我们失去了礼仪之邦的风度,中国经典教育有待加强,应该引起全中国人民的重视。
TOP
10#

"没有经典教育的民族,是“无教”的民族"这话真是一点都没错,经典教育能使国人产生爱国思想。我国的无数经典文献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四书五经中蕴含了学习和做人的道理,还对义理有深刻的研究,其中所包含的知识是其他书籍所无法替代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出了知识之深是不能随便说清的,我国的经典书籍所包含的知识就如这”道可道,非常道“一样无法讲完。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学习。

TOP
11#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盛起来,要从教育抓起,因此中华经典教育就迫在眉睫。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专业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即做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公民素质、人格、品味、性格、信仰、处世之道等都全面健康发展的新一代。要屏蔽精神空虚、人格扭曲、行为失范、淫秽色情、急功近利、尔虞我诈、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赌博吸毒、心灵变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邪教迷信、违法犯罪、歪风邪气等现象,积极推广教书,学书,学以致用。
TOP
12#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盛起来,必须得从教育抓起。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专业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即做人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公民素质、人格、品味、性格、信仰、处世之道等多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要屏蔽精神空虚、人格扭曲、行为失范、淫秽色情、急功近利、尔虞我诈、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赌博吸毒、心灵变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邪教迷信、违法犯罪、歪风邪气等现象。因此积极推广古人所流传的教学,文献,以此学以致用。

TOP
13#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对待中华经典教育,我们也需要用辩证思维去看待。

辩证思维的方法有三种

1、联系法 :联系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空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的一种观点。中华经典教育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于个人,于社会,于国家,都是不可分割的。

2、发展法:发展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的一种观点方式。“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经典是历代圣贤的教导,中华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经典是为人处世的典范,中华经典是历史验证的义理。”也就是说,无论从以前抑或是现在抑或是将来,中华经典都是不灭之辉煌的。

3、全面法:全面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换言之,就是对思维对象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的一种观点方法。“中国现代教育所缺乏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刚好可以由中华经典教育加以弥补。”这句话正恰好说明了中华经典教育可以使当代人更好的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及道德素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就当前我国情况来看,西化思想在年轻一代还是有很深的影响力。学习中华经典教育,不仅是对中华经典的一种延续,更是树立中华民族思想的标杆。学习并推广中华经典教育时十分迫切的。

TOP
14#

工具理性,往往产生异化作用。经典教育作为我们的文化支柱却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往往为那些披着先进科技的产物所蒙蔽,是文化产业的进步还是文化的退步?张春良在"狗日的网络游戏"这篇文章里大力批判这些"先进"的文化。各种各样的阅读器取代了传统的书籍,键盘取代了笔,我们好像变得潮流了,字越写越怪,错字连篇,跟火星文都有得一比了,这就是所谓的进步,如果是这样,我们宁可不要!我们国家好像有点极端,近几年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但是却不注意负面影响,网络文化质量低级,对游戏的开发限制不够,许多公司往往以利益为标准,严重缺少社会责任感,忽视对青少年的引导教育,各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件明显增多。这些现象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我希望我们的四书五经等经典文化不要成为一个花瓶,只是一种炫耀我们文化多么悠久的工具。而是切实深入人心,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不是不可能的。我相信付出多一点,收获总是会有的,这需要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TOP
15#

从自己做起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经典教育,就难于培养民族的共同意识,也就丧失了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歪风邪气等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中华民族丧失经典教育而导致的恶果。要减少和消除以上现象,必须重新开展经典教育。



    重新开展经典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自己做起,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则整个社会的素质水平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社会上的各种不好的现象也能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5 23:30:02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