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16#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便渐渐开始走上远离经典教育之路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中国人渐渐失去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提倡打倒臭老九,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文人受到了重创,中华文化自此开始出现了一条难以弥补的断层;后来中国大陆地区为了扫盲用相对简单易记的简体汉字代替了繁体汉字,中国人甚至连看古体书的能力也渐渐失去。时间是可怕的,中华民族的祖先用数千年精挑细选而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化被后人只用了两百来年便遗失了。经典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大家有目共睹,现代生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正在冲击着越来越脆弱的经典文化,不可否认经典教育迫在眉睫。

但是我想说一些乐观的事,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其实现代人虽不像古人那样每天把礼义廉耻挂在嘴边,但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却已把很多经典传统文化融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这就好像现在有些人担心中国的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受到重视反而越来越流行过洋节,但是他们想过没有,我们会因为圣诞节而狂欢而庆祝但我们更多的是以圣诞节为由而玩闹却并没有深思圣诞节的真正意义,而我们可能并不会因中秋节和大肆狂欢但我们会不自觉的在中秋节想家,而这才是中秋节的真正意义——团圆。这是否正代表着传统文化并未被我们忘却呢?

我有一次看到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余光中">余光中ersonName>先生的专访,先生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不会消失因为它就像一个圆,圆心不固定,圆周无限大,涵盖着海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我们都是他的传承者,他并不担心中国诗词的未来因为从另一个方面现在的流行歌词也是一种形式的诗。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余光中">余光中ersonName>先生所言,我们也应该对中国的经典文化保持信心,对中国的经典教育保持信心,五千年的时光更迭没有将它磨灭,中国近代史上的沉重浩劫没有将它磨灭,十年文化大革命没有将它磨灭,那么有我们的努力它便不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葬送!

[em07]
TOP
17#

中国——东方盘踞的巨龙。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曾经在世界上引领中国风的浪潮。尤其是唐代,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在历史上达到了鼎盛时期。日本的奈良城可以被称为日本的长安城,不仅是建筑我们的先进技术、我们的超前思想都被世界所认同、所效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渐渐和世界脱节。为了减小我们的差距,我们重经济、重科学……但是我们却把我们传统文化放到了背后。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不是谁想拥有都可以的。我们拥有是我们的财富、我们的幸运。没有经典教育的民族,是“无教”的民族 。我们有经典教育却没有好好利用,是我们自己的悲哀。

传统文化不能被任何文化所代替,在物质经济相当发达的今天我们仍需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我们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TOP
18#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和根基的人,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就会难以自持,就会随波逐流,失去自我,也就谈不上自主发展与创造。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提供的是有中国灵魂、全球意识的现代人;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培养出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现代家庭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培养不自私自利、不斤斤计较的人;不贪得无厌、不负责任的人;能够学会修身、合作、利他的人。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从“国学”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TOP
19#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经典教育,就难于培养民族的共同意识,也就丧失了民族的灵魂。这句话说的很对,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脱离了那个具有传统精神的民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渐渐的抛弃了自己原有的思想,转而投向了他国的文化.相较与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我们对年轻人的传统教育远远不如不足,当代的年轻人早已把"经典"抛在脑后,不会像前人那样再去专注的诵读四书五经.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根源与精髓,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的历史见证.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些属于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道德素质,而且也关系到我们的文化修养.在韩国与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穿着者韩服或者和服参加一些传统的节日,可是现在,又有谁能看到还有人穿着中国的传统服饰呢?在韩国人把端午节申请为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们就应该情形了.

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却在与时俱进中摒弃了自己原有的面貌,我们是否应该深思自己的过错呢?

因为有了传统文化,才让我们的民族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因为有了经典教育,才让我们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诠释;一起来保护属于我们的东西吧.

TOP
20#

随着现代思想的冲击,某些经典的东西被我们渐渐遗忘,这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悲哀,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曾经的引以为豪,现在的崇尚西方文化,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再面对经济大潮和全球一体化的时候,是否应该想想我们是中国人,中华民族,一个伟大而古老的民族,一个拥有经典的文化的古老民族,难道我们忍心看到它的衰退吗?我们忍心看到自己民族的东西被遗忘被淹没吗?只要是有良知的人都会说是不能得,那么现在的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吧!

TOP
21#

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缺乏经典知识教育的时代,也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我们中华儿女能有多少人还清晰的记得《三字经》、《弟子规》。经常讲要恢复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却始终不见经典教育奇花的绽放。这已经不只是一个人的认知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对传统经典教育轻视的一系列问题组合。每每看到这些,内心难免一阵凉薄。就是在我们菁菁校园内,大多数人也是在攻读如何能获取实际功利的书籍,沿袭“有之以为利而无之以为用”的惯例,重视经典读本的鲜有其人,大学已经今非昔比了。

所以现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仅仅靠反省可不够,还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去传承文化经典,去播撒知识的元典。闲暇时可以拿出几本经典读物,去细心体会千百年前文人骚客的情怀与才思,也不失为闲情韵事;捧着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沉醉,携提着苏东坡“斫桂树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豪迈;回味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的悲情······一缕缕情思连绵不断,荡气回肠。

然而,可能操作起来不是那么顺利,但更需要孟子那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毕竟在国学经典的振兴中马虎不得,否则贻害无穷。我坚信:国学之路必定会重获生机!

TOP
22#

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缺乏经典知识教育的时代,也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我们中华儿女能有多少人还清晰的记得《三字经》、《弟子规》。经常讲要恢复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却始终不见经典教育奇花的绽放。这已经不只是一个人的认知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对传统经典教育轻视的一系列问题组合。每每看到这些,内心难免一阵凉薄。就是在我们菁菁校园内,大多数人也是在攻读如何能获取实际功利的书籍,沿袭“有之以为利而无之以为用”的惯例,重视经典读本的鲜有其人,大学已经今非昔比了。

所以现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仅仅靠反省可不够,还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去传承文化经典,去播撒知识的元典。闲暇时可以拿出几本经典读物,去细心体会千百年前文人骚客的情怀与才思,也不失为闲情韵事;捧着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沉醉,携提着苏东坡“斫桂树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豪迈;回味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的悲情······一缕缕情思连绵不断,荡气回肠。

然而,可能操作起来不是那么顺利,但更需要孟子那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毕竟在国学经典的振兴中马虎不得,否则贻害无穷。我坚信:国学之路必定会重获生机!

TOP
23#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明历史,但身为历史悠久且深远丰裕的民族文化的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同时深知肩上的重任,我们必须牢记先前的伟人们留下的做人原则和做人道德,不断学习时时要求自己,要远远流传我们的礼仪之举和做人要求,做个世界上的文明国首。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都要让全世界的人们所敬仰,让我中国成为一个爱的之国,这是我们华夏儿女的必须和习惯。[em44]
TOP
24#

二十一世纪,科技的新时代。作为一个自豪的炎黄子孙,那些让我们骄傲的经典——国学、中华文化,还有多少人能知晓?特别是现在的80后、90后,对于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还有多少了解?能对着电脑在键盘上敲出所有的字,却不会写出每一个字,更别说用毛笔!我们除了学习需要考试的各门学科,对中华经典文化几乎是什么都不懂。学英语为了所谓的国际沟通,最后只要一个证书。而我们的经典文化怎么没个考试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急需经典教育。

TOP
25#

现在的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深,许多外国的东西都渗透进来。很多青少年都热衷于外国的东西,而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不及外国文化认识的深刻。青少年秉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日渐淡化,加上各方面误导,他们随波逐流,逐渐形成畸形学风,呈现为被外来文化“同化”的趋势。青少年时期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生活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对他们的精神和人格塑造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但要有效推进国学教育改变当前现状,依然问题多多,任重道远。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激励教育人的最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对人们伦理修养、人生智慧、精神价值、文化能力、道德信念、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等各方面的培养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中华经典教育很迫切。
TOP
26#

经典教育的意义何在?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蒋庆">蒋庆ersonName>先生说:“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娃娃抓起,儿童背诵中华文化经典,从小在心中埋下中国圣贤义理之学的种子,长大成人后自然会明白中国历代圣贤教人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懂得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知性知天的道理,从而固守之、践履之、证成之,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积极地去参与历史文化的大创造,努力做到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
TOP
27#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国的根本,是绝对不能丢弃的,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侵袭,逐渐的让人们潜意识的一位中国经典文化已经过时,但事实现在的大多数的文化都是由中国经典文化演变来的  只是人们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这就要求在教现代文化的同时要兼顾经典文化!!
TOP
28#

谈及中国文化经典教育,不得不念及最近几年的国学热,不知是喜还是悲。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典文化教育在消沉了近一个多世纪以后,以一个新的角度和面貌来面对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让我们的经典教育普及与世,我们为我们的经典文化的重新复苏而感到骄傲和欣喜。撇开国外的孔子学院不说,回头看看我们所骄傲的引以为豪的我们的经典教育,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普及,甚感急虑,中国人,现在的年轻人,我们这些声称为国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又如何?我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那我们自己呢?我自己呢?好多人都说,英语不好,做不了学问,那我们自己的文化不好,我们又能做什么呢?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看不懂文言文,理解不了古诗词,更为可笑的是有的看不懂族谱,碑文,做演讲时,打错字,说我们是学什么什么专业的,汉语不好,多么可悲啊!我们在讲将我们自己的文化展现出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明,那我们自己就要坚守好这份文明!

TOP
29#

高素养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程度的表征之一。一个人举止大方、言行得体、待人接物讲礼貌、和蔼、谦让,表明这个人是讲文明,有教养的。反之,待人处事蛮横无理,粗野鄙俗,则说明这个人愚昧落后,缺少教养。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追求高素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程门立雪”、“三顾茅庐”、“尊为西席”、“虚位以待”、“倒履相迎”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我国一直广泛流传。“文革十年”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如秋风扫地。就是在现在也有不少的孩子缺乏教养。骂人、打架、说谎、哄闹。损坏公物,浪费粮食,吸烟斟酒,考试作弊等不文明现象严重。在家里对长辈没大没小,不知尊老爱幼和互助友爱。有的孩子不仅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而且是非观念模糊,追求拜金主义,吃喝玩乐等享乐思想,趣味低俗,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正如社会上所公认的那样“这一代的青少年是浮躁的一代”,我想这正是因为缺少经典教育的缘故。如果不及时教育,势必将祸及下一代,还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百害而无一利。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没有素养的民族必然会被历史所湮没,必然会被其他民族所看不起。

而今,中华民族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复兴大业正在迅猛腾飞。人才是民族复兴的支柱。仅有科学知识的人才可能会使复兴大业毁于一旦。具有高素养、高素质的人才才真正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中流砥柱。

历史已经无数次向我们证明,凡是取得非凡成就的伟人无一不是具有高素养、高素质的人。不可否认,历史上不乏小人也同样取得了成功。然而他们最终都会因为道德的败坏而被后人所唾弃。要是如此,这样取得的成就不要也罢。

因此,无论从个人成功,还是民族大业的角度来看,中华经典的教育确已不容忽视、迫在眉睫了。

TOP
30#

正如个性是一个人的名片,族魂是一个民族的名片。名族的灵魂何处找?渊源于文化经典。失去了文化经典的民族,没有了文化经典教育的民族将徒有躯壳,不在富有生机,在历史长河中也将永远地迷失自己的方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