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


1、知行分离


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八《书林司训卷》)


译:到了后世,功利之说越来越兴盛,不再知道有实实在在的明德亲民,士人都用花言巧语来粉饰自己的狡诈,用虚伪的言词互相规劝,因为利益的不同而相互倾轧,外表衣冠楚楚,内心却是禽兽,然而仍自认为是从事于圣贤之学。这样就想挽救世道,回复到三代,唉,真难啊!我为此担心,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纠正致知格物的谬误。想以此来端正人心,消除歪理邪说,以求弘扬先圣之学。(逮:到,及。揭:提出。)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在心之外寻求义理,这就是知与行分为二;在我的心中寻求义理,这是圣人门下知行合一的教导。


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传习录》中) 译:如果说要学习孝道,就必须辛劳供养,亲身践行孝道,然后才叫做学习孝道,难道仅仅是空谈就可以说成是学习孝道吗?(遂:就。)


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友人问》) 译:如果践行当中没有精察明觉,这便是盲目的践行,这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一个“知”字。知道义理而不能达到真实、深刻的程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一个“行”字。(冥:昏暗。笃实:坚实。)


2、为仁由己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译:君子所学习的道理,入于耳,保存于心,表现在四肢上,体现在日常行动中。(着:保存。布:表现。四体:即四肢。形:体现。动静:举止。)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己者,陋矣。([]周敦颐《通书?陋》)


译:圣人之道进入自己的耳朵里,存放在自己的心灵中,内化于己而成为德行,将它付诸实践而成就事业。那些以(圣人的)文辞标榜自己的人,太浅薄了。


学不要穷高极远,只言行上检点便实。今人论道,只论理,不论事;只说心,不说身。其说至高,而荡然无守,流于空虚异端之归。([]朱熹《续近思录》卷二) 译:学习不要好高骛远,只要在自己的言行上检点就行了。现在的人论道,只空谈道理,不谈论事情;空谈心性,不身体力行。它们的说法很高妙,但是空荡荡的,无法操作,流于空虚之中,流于异端邪说。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朱子语类》卷六)


译:读书,穷究道理,应当亲身体验……读书不能单从书本上寻求义理,应该反过来亲身践行。


[删除: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帖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人若不将来身上理会,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做不曾读书的人。([清]陆陇其《示大儿定征》)


译:读书与做人,不是(各自分开的)两件事。拿所读的书,每句都在自己身上体会运用,这便是做人的方法,这样才叫做能读书;读书人如果不拿(书中的每句话)来自己身上理解、体会,那么读书是读书,做人是做人,只能算做没有读过书的人。]


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颜元集?存学编》卷二)


译:心中明白,嘴中谈论,纸上写出来,但不是自己亲身做过,都是无用的。(醒:悟。)


3、知行统一


知其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则必实致其温清之功,而后吾之知始至;知其如何而为奉养之宜,则必实致其奉养之力,而后吾之知始至,如是乃可以为致知耳。([]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八《书诸阳伯卷》) 译:知道(使父母)暖和或凉爽的仪节,就必须从实际中产生暖和或凉爽的功效,然后我的真知才到来;知道该如何(对父母)敬奉和供养,就必定从实际中致力于敬奉和供养,然后我的真知才到来,这样才可以算是“致知”。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至于我所说的“致知格物”,是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在万事万物中展现我心中的良知,那么万事万物之中就存在义理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译:义理是践行的主观精神,践行是义理的实际功夫;义理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义理的实现。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 译:道德认知的真实深刻处,即是践行;践行的明觉精察处,即是道德认知。


4、道德践行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译:我今天谈论知行合一,正是需要人们晓得,一个念头产生之处,就是行了。念头产生之处若有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头消除,而且要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不使那个不善的念头潜伏在心中,这就是我的立言宗旨。


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


译:心的本体,本来是正的,因为意念产生然后才有不正。所以要端正人心,必须就在他欲念产生之处纠正他。凡是他有一个善的念头萌生,喜好它真的就如同喜好美色一样;凡是他有一个恶的念头产生,厌恶它真的就如同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那么意念就无不是真诚的,心就得以端正了。


(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3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爲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纔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 陶先生 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TOP
3#

学习靠持久而来,也就是持之以恒,当然还有学习天分,慢慢积累而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谁都不是天生的,如不乘年少而学,那么到老一场空了;我们年轻有时间,如果不学习那就是犯罪,或着就该有用,有追求,心中有梦就该去追。到老就不再有遗憾,。
TOP
4#

            知行统一,就是说要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类似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知的真实深刻处,即是践行,只有通过践行,我们才能更深刻的认识道德知识。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将所学体现在日常行动中,付诸实践才是真正的智。

            

TOP
5#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朱子语类》卷六)

读书,穷究道理,应当亲身体验……读书不能单从书本上寻求义理,应该反过来亲身践行。知行合一,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很少会仔细体会,陶行知为了实践这句话,不惜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义理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义理的实现。                      

TOP
6#

知者、明智、智慧、机智。。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以丰富的道德内涵。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TOP
7#

所谓“知”就是“知道”、“明白”,对理看得清楚,理解的透彻,没有一丝毫的怀疑。理是指导“行”的,理明白了,“知”的越深、越透,“行”就越坚决、越彻底。“知”得透彻是非常重要的,对“理”解得不透,就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对理完全“知”道了,“行”自然就做到了。没有“知”就没有“行”。 所以,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努力求“知”。
TOP
8#

人的心里总是存有良知的,只是被社会的各种因素蒙蔽了起来,只要不要忘记自己原本所追求的东西,不能堵塞了自己的思想,直接去做自己想要的,这才是通往圣贤最简便的道路,这是“知”。
而要达成自己最终的目的,不能直接去做,要保全自己原本的追求,所以要学会变通,这是“行”。
明月在书中说过:“曾经有两个人看过他的书,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张居正一开始也是只会伸张正义,没有考虑到天理自在人心,祸福由自己的各种欲望而注定,所以他后来学会了变通。
海瑞不会变通,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所以他是个好人,却不是个有用的人。
只有将自己原本的追求与实际的行动相结合,一方面保全自己,另一方面又能达成自己的目的,此为“知行合一”。
TOP
9#

“知行统一”于古语我们将其解释为“ 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同一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整体。”但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便把“知行统一”理解为“知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于是有了我们常说“读万本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强调了“行”的重要性。殊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TOP
10#

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做好学问,只知不行或是只行不知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TOP
11#

知行合一,人人称之,然又能有几人践行之?

然吾辈不能因其难,而不为。世上之事,能知之,实所不易;犹需践行之,此所谓难上加难也!难,然对己甚有益,吾等仍需行之。需知,知而后行,行复而知,知行相合,方为君子。

TOP
12#

知和行需相统一。对于自己所明了的事,需要去实践;只有你真正去做了,你才能了解你真的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行而后知。行和知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属于一个统一体中。你去真正的实践了,在实践中发现你所不知,而去寻找答案,从而把不知,转化为知,这样你才能更好的知。

因此,知和行,两不放,你才会成为真正的自我。

TOP
13#

知行合一,人人称之,然又能有几人践行之?

然吾辈不能因其难,而不为。世上之事,能知之,实所不易;犹需践行之,此所谓难上加难也!难,然对己甚有益,吾等仍需行之。需知,知而后行,行复而知,知行相合,方为君子。

TOP
14#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TOP
15#

[原创]

  知行结合,说白了就是理论应用于实践,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所学的,是间接知识,如果不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那我们所学的东西就是虚无缥缈的,如浮萍无根地,我们不会理解,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知行结合,不仅能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印象加深,而且能切实增长我们的生活技能,更好的做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