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智: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31#

智者,乐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句,从古至今的文人思想为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多少贡献:“智”是什么?在古代人们对智的理解与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在意义上有所不同;古人对智的了解远于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它包括了精神、行为等的方面,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智慧、聪明”统称人的智商高,厉害等的意思,但也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在为古人的思想延续而不断努力。
TOP
32#

所谓“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世间智慧,用在世间法上,往往会获得世间上的成功,也会受到世间人的称赞与羡慕
TOP
33#

正道的“智”,而不是为了迎合赶上的阴险狡诈的“智”,许多所谓的小聪明是不成熟的智,谦虚的人细细聆听完观点,开朗的迫不及待说出,加入讨论。或许个性难以改变,有时一些静静的思考与仔细的回味培养智者之气,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成功。
TOP
34#

●智慧唯一的自由(塞内加)
  ●个人的智慧只是有限的(普劳图斯)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圣经
  ●最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拉罗什富科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拉罗什富科)
  ●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人地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
  ●所谓智,便是指人们的聪明智慧,所谓谋,便是指人们对问题的计议和对事情策划。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所以智比谋更重要(邓拓)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献生)
  ●智慧的标志是审早度势之后再择机行事(荷马)
  ●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玉外纳)
  ●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预见未来----(忒壬斯)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阿富汗)
  ●智慧起源于愚蠢的废墟上(美国)
  ●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马塞尔·普钽鲁斯特)
  ●智慧在市场上买不到(土耳其)
  ●远见卓识,向好朋友也借不来(欧洲)
  ●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斯特恩)
  ●可以碰到上千个学者,但不定碰上一个智者(克林凯尔)
  ●高官厚禄许会从天而降;金银财富许会不求自来;可是智慧非得我们自己去追求不可(爱
  ·扬格)
  ●使人发光的不是衣上的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西班牙)
  ●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英国)
  ●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薄伽丘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英国)
  ●智慧越发达,人生就越是获得莫大的满足(苏联)
  ●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智慧便是一只乳房(雨果)
  ●极端的命运是对智慧的真正检验,谁最能经得起这种考验,谁就是大智大慧(坎伯兰)
  ●过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克·罗塞蒂)
  ●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玉外纳)
  ●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成效(俄罗斯
  ●哪里有智慧,哪里就有道路(苏联)
  ●一个智慧的头脑,能够拯救成千个头颅(土耳其)
  ●能足智者,天不能穷
  ●仅仅是具备出色的智力是不够的,注要的问题是如何出色地使用它(笛卡尔)
  ●智才能开路!(拿破仑)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雨果)
  ●智慧不仅是创造文化、获得幸福的原动力,同时也切不可忘记它又是产生破坏、把人推向
  悲惨和苦恼的深渊的原动力----(池田大作)
  ●智慧表现在下一次该怎么做,美德则表现在行为本身----(约尔旦)
  ●遇事做最坏的打算的人,是具有最高智慧的人(纳·科顿)
  ●以我所见,慧于言者不为慧,慧于行者方为慧----(圣格利高一世)
  ●智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大哈奇森)
  ●智慧是智者财富(英国)
  ●智慧是人的财富(土耳其)
  ●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哈萨克族)
  ●与其相信你的金钱,倒不如相信你的智慧;与其寻找金钱,倒不如寻找智慧(维吾尔族)
  ●智者知道财富的价值,但富人不了解智慧的快乐(欧洲)
  ●财富会带来忧虑,但智慧会导致精神安宁(欧洲)
  ●家有肥牛骏马的富翁,不如头脑聪明的乞丐(蒙古)
  ●智慧总是优于实力(欧洲)
  ●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希腊
  ●钱包空空如也比脑袋空空如也好(德国)
  ●没有高于智慧的财富(欧洲)
  ●天才的发现之所以伟大,正在于这些发现成了千万人的财富----(屠格涅夫)
  ●靠智慧能赢得财产,但没有人能有财产换来智慧(贝·泰勒)
TOP
35#

“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的重视和发扬这些精神,从而更进一步的得到全面发展。
TOP
36#

近来有一个很流行的词“IQ”即智商。人们经常说到或评价到爱因斯坦、爱迪生之所以那么成功是因为他们的IQ很高,高出平常人许多。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因为智力在人获得成就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迪生也承认;“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至关重要。”我们一般被告之前半句,也比较理解艰苦奋斗对于成功的含义。但忽略了“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至关重要”。从而出现了范进那么老了还去考科举,或许他这一生干点别的,而不是一直准备科举,他很有可能成就更大。

TOP
37#

古语有云,大智若愚。

孔子也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也就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经常活动,有仁德的人多很沉静。聪明的人心情愉快舒畅,有仁德的人健康长寿。”我觉得孔子的这段话很有道理。聪明的人喜欢多观察事物和留心身边的人,他就会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活动。而有仁德的人则比较喜欢静静的思考,心胸都比较开阔,故而活的长寿。

TOP
38#

我对不少事的相信,看似坚强、实际上很脆弱。
    比方说:动物应该生活在大自然、而不是动物园。
    如果有人不这么想,而他又很雄辩,我也许就会动摇。
    我手上正读到这本小说,主角是印度一个动物园老板的小孩,这小孩在小说一开始就很大声责备我们这些天真的人类,说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动物有多么热爱野外;多么热爱远走几公里,只为了喝一口河水,还要没事被河里的鳄鱼吓得半死;或者,多么热爱狂奔到心脏都快爆炸,却连只兔子都捕不到;或者,以为动物多么热爱永恒地被蚊蝇绕头飞舞,永恒地被吸血小虫死叮在伤口上。
    这个动物园老板的小孩继续说:当我们这些人全心相信土拨鼠爱钻洞、狮子爱奔驰、蟒蛇爱猎杀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快乐地为自己盖起遮蔽风雨的房子,装自来水管、开医院看病、开超级市场买洗干净的肉、开汽车免得走断腿。
    我们这么享受干净的水和食物、安全的住处,有人替我们剔去鱼的刺、有人拔去我们的痛牙。
    这样的我们,却自命正直地相信动物都该活在野外、发炎、拉肚子、牙痛、中暑。
    这个小说里的孩子,觉得好的动物园绝对是天堂,住在里面的动物幸福得要命,才不可能想念野外的饱一顿饿十顿、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如果一定要把这些动物再赶出去,赶回大自然,那叫惩罚,不叫放它们自由
    我没有被这小孩说服。我觉得人为了自己奇奇怪怪的原因而出手去干涉动物的生活,是很蛮横的事。
    可是被干涉了的动物,是不是比较幸福?我就语塞了。笼子很小的鸟、缸很小的鱼,当然很苦。那如果笼子大到像一栋楼、鱼缸大到像一个湖呢?
    有人喂养和照顾、渐渐失去天性,描述起来很可悲。我们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了。为了换取医疗、食物、住所、汽车,我们心甘情愿地住在舒服的笼里、做很多工作、考很多试、观看、也被观看。
    我以为我可以很坚定地对动物园这件事发表意见,哪知道一个小孩的质疑,又让我看见了自己。
TOP
39#

智坛

孔子曰:“知者不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智”——智力,精神,学问,聪明才智。

智者——所说的是有知识,有思想的人。提倡“智”,有利于思想的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们生于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充满竞争的社会。适者生存,如果没有知识,思想,没有聪明才智,那么我们,在这个社会就很难立足!
TOP
40#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汉儒则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TOP
41#

知者、明智、智慧、机智。。中国古代思想家赋予以丰富的道德内涵。在知道遵道。学而致知,不知不觉,智而不*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达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TOP
42#

“智”包括重视教育精神、重视文化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教、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

  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行为的节制和形式的修饰、道德的认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义上确立了礼与智在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终,仁义礼智四位一体,相依互补,恰成一完整的范畴系统,构建为人道的全部蕴涵。

  到了汉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确立,“智”位列其中。

  佛教术语中的“智”, 指人们普遍具有的辨认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或认识。也称智慧,但佛教认为智与慧有区别。按《大乘义章》卷九的解释:“言智慧者,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又谓正在观察、分别氛择事物时,称之为慧(无间道),已经对事物作出决断并通达明了时,名之时智(解脱道)。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由愚昧无知(无明)、不知诸法(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及其真性,妄起颠倒执着而造种种恶业,因而流转生死轮回,受诸若恼逼迫身心。断除无明烦恼而得解脱即是智慧。佛教经论中有把智比作利剑、利箭、灯光的。如《维摩经·菩萨行品》有“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大智度论》卷十有“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等语。诸经论中还把智慧比作大海,广大渊深难测,并将其分为很多类别。

我们现在把“智”当作智慧、明智讲。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明智的放弃胜过于盲目的执着。”属于我们的,我们竭力去承受去追求,不属于我们的,我们何必浪费时间去强求、去死守!放弃是一种跨越,当你放弃一切、从容生活的时候,你阴暗的低谷就过去了。学会大胆的放弃,才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应学会放弃。放弃并不属于丢掉;放弃并不是懦弱的表现;明智的放弃是智慧的选择,是对生命和生活中更高层次追求的一种途径。

学会明智的放弃,方能进退自如,以退为进。学会放弃,是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好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为之奋斗的过程和努力;是放弃那种毫无意义的拼搏和没有价值的索取,而不是丧失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弃那种金钱地位的搏杀和奢侈生活的创造,而不是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你学会了放下和放弃的智慧,你也就找到了快乐的钥匙。

我们对“智”的学习是要增长知识、养成品性、遵行正道和培养能力,同时要能明辨是非,做到自知知人,成就美德,这就是学习智的精髓。
TOP
43#

“智”是才能、才干,理性、文化知识,教育、反思,聪明等等。“智多心”吴用学习了许多的军用理论,在宋江身边出谋划策,带领梁山英雄对抗腐败的朝廷。孔子说“知(智)者不惑”,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春秋时期,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他被卷入了国家政事之中,在齐鲁会友时没有战车的情况下用巧计击退了齐国,破灭了齐国吞并鲁国的梦想。请记住一点: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智,最好用的也是智。
TOP
44#

      理想的人格应该是即“仁”又“智”,仁智统一。其中“仁”有下述内容:“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里,孔子将“仁”首先规定为“爱人”。仁的本质,即“爱人”。“仁的根本在于爱别人。” 另一方面,“知”读阴平是指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知识之意,属于知识论的基本范畴。“知”读去声可与“智”相通,意为才智、智慧。由学到知,由知到智,再到仁智统一。显然无知而愚昧的人是不能达到真正的仁的,孔子所谓“知者不惑”,“智者利仁”,“知者乐水”,“知者不失人”都是讲它的。这即是说智是仁的前提。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孔子看来“仁”作为君子的品格,是认识的成果,“知”是为了行“仁”,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有了这种认识就利于行仁,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仁德。所以“知”是从属于“仁”的。但反过来说,没有“智”,也没有“仁”。《论语》中有许多经典语句都是说仁智合一的:“知者不惑,仁者无忧。”(《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这些句子说明了“仁”是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前提,仁是智的结果,二者相互依赖。将“仁”升到“爱人”的层面去自觉地尊重和关心人,而“爱人”必须“知人”,“知人”才能做到“爱人”。因此,“爱人”与“知人”是统一的,即“仁智统一”。

TOP
45#

在我看来智的做高境界是---走正道。熟话说,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是沧桑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种考验,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了解他的珍贵。纵观历史,从夏到新中国成立,有哪一次文化复兴,经济鼎盛不是由那些佼佼者所发动和引导?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者,他们所坚持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走正道。例如,我们的主席胡锦涛,他坚持走正道,先后调离中央到贵州西藏当省长,但是最后他还是众望所归的成为我们的主席,挑起为更广大的人民谋幸福的担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