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4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译: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译:鱼是我所需要的,熊掌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求取正义。生命本是我所需要的,但如果我所需要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东西,所以有的祸患就不躲避。(辟:同“避”。)


义死不避斧钺之诛,义穷不受轩冕之荣。([汉]刘向《新序?义勇》)


译:为正义而死,不躲避诛杀;因正义而穷,不接受高官殊荣。(钺:古代兵器。轩冕:古代官员的车服。)


见利争让,见义争为,有不善争改。([隋]王通《中说?魏相》)


译:见到利益就互相谦让,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就争着去做,有了错误就争着改正。


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隋]王通《中说?天地》)


译:君子求学,在于获取正道;小人求学,在于追求利益。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明]洪应明《菜根谭?修省》)


译:堵塞住物质欲望的道路,才能够打开道义之门;放下肩上世俗的东西,才能够挑起圣贤的重担。


(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6: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荆轲——明知必然一死慷慨刺秦。

文天祥——誓死不降元。

谭嗣同——在有机会逃亡时主动寻求一死以求为革命牺牲,唤醒中国百姓。

……

回溯历史,这些舍身而取义者的壮举依然那么鲜活,着实让人感动。义,成了当今社会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

公共车上,满车的乘客却任凭任凭歹徒的摆布;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无视小偷的胡作非为。舍身而取义者,少之又少。何况,有时我们根本用不着舍身。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感叹世态的炎凉,道德的缺失,却恰恰忘了反思,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悄然变化着呢?

而今,舍身取义和见利忘义,后者肯定居多。如果说我们真的缺失了什么的话,那我可以说:绝不是义,而是附着在义上的价值。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评价体系也在变化着。在一定范围内,正义得不到彰显,邪恶的得不到压制。故而人人自危,个个只求自保。也难怪见利忘义者多了起来。

加强公民的道德修养是首要的,同时也要呼吁国家建立健全见义勇为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法可依,让正义得到重扬,义得以再现!

TOP
3#

面对诱惑和暴力,是否还能站得住自己原来的立场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个立场就是讲道义的,自古舍生取义者居多,我们冠以他们极高的荣誉。可是有一些人会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那是不明智之举,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认为有不同的观点是好的,但是这也说明了一部分人对于?“义”已经不是那么注重了。也说明了“义”正从我们的文明中慢慢淡化。所以我们要重新拾起“义”这种精神,将我们的优秀文化延续下去。
TOP
4#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早在千年前,我们的先贤们就教导我们道义的取舍问题。然而在时代变迁中,诱惑变得越来越深,很多人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心态,改变初衷,冷眼旁观。物质熏心,面对利益与道义,是义先行,还是利先行,这是个道德修养问题。当然利义是并存的,摒弃义,大谈利是虚伪的,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天平,该如何取舍,就要看你的心指向哪一端。我相信怀着善良之心的人是很少做错事的。
TOP
5#

从人文角度讲,义高于一切,人应该保持本心(天性),舍身“取义”,舍利“取义”。一般的,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练,来锻炼意志,增长才干。这对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TOP
6#

  就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崇尚义士的,虽然现在的社会是有点残酷,但我觉得那些能够做到舍利取义的人,他们的一生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无愧于心。而那些专门只为利益而活的人,不管他们外表装饰再华丽,行为再潇洒,我相信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是最落魄,最可笑的,因为他们不明白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TOP
7#

      在人生道路上,每走一步都会有所取舍。有的人走这边,那是为了义,有的人走那边,却是为了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利益会引着人往自私的道路上走,自私的同时往往也在损害别人的利益。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像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所说:“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这样的境界可以说是舍利取义啊!                                                                                                                                                                                  

所以读书要明确目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为己,为义,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一是为人,为利,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只能选择前者,这是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TOP
8#

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了义的精髓
TOP
9#

回复:(陈杰思)[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在义的实现上,现实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助人为乐为人诬陷如何,之后是否助人?这还没涉及生死,如不会水要救落水者,是逞一时之用,冒死为之,后果死之得一烈士之美名儿。亦或思对策,即使救人不成也不会白白送命。如成就美名的感动中国的河南小木匠就表现出大义,虽救人不成。舍生取义是除非不得已而为之之策。不是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值得采取的。

TOP
10#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有山河国破情况下的凛然大义,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那是一种何等的壮怀激烈,悲怆豪迈!!!在生与死的抉择之间,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舍生取义。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光辉的民族大义。
也有普通人的朋友之义,如一曲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这是一种知音之义。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留下了无数朋友之间生死相托,肝胆相照的忠义,《三言》中有无数重义轻利的动人故事。

到了今天,物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享受,但各种“苏丹红”,“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心里不由地涌起阵阵悲凉和恐惧。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不要妄谈义,连基本的道德都已经沦丧了,这是一个基本道德规范缺失的年代,仅想奉劝一句那些见钱就是爹的人:财从义取利方远,禄随仁施神之明。

TOP
11#

    义是一个很有趣的字,有侠义,有道义,有忠义.对于,忠 孝 善 义,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说法,百善孝为先,忠孝不能两全,这四种品质是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但是在某个时候,某种情况下,它们之间也是会起冲突的,在这个时候,我认为,一切应该站在大义的角度来衡量,来取舍.
TOP
12#

人追求的首先是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富裕的、奢侈的生活。金钱,只有在崇尚金钱的社会里,才会使拥有它的人感受到某种意义。所以归根结底,人的意义不是来自于金钱,而是来自于崇尚金钱的社会理念。而这样的社会理念,必定是在传统丧失之后形成的。所以说,一个人首先一定要做到的是舍利取义,“以义制利”,凡事都要问心无愧啊!千万不要见利忘义,见钱眼开啊!

TOP
13#

农大杨继斌为同学抢回电脑,与逮徒英勇搏斗,最终牺牲了生命,虽然结果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他见义勇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TOP
14#

正义的基本理念是:扶助生命是善,伤害生命是恶。任何个人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在自己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所产生的善应当远远大于恶。正义维护的是整体利益,因而正义的最大障碍是贪图不正当的私利,所以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必须在维护正义的前提下去获取个人的合法利益。在现代社会,欲达到正义之目的,就必须具有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权意识、公民意识,因此,这六个方面可纳入“义”的范畴之中。专制作风、官僚特权思想都是对正义精神的损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假“正义”之名以行其私,在小集体圈子里讲“义气”,以抽象的“义”去压制人们对合法利益的追求,等等。倡导“义”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见义勇为、重视整体利益的民族品格
TOP
15#

义与利是困扰人们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到底是取义还是取利,可能人们的内心都是痛苦的。当然,君子会取义,小人会取利。难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是如此吗?但是,那些被人们称为小人的人,你们的称号可不是别人给你们的,而是你们自己给自己的,可不能怨别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