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二、廉洁 [复制链接]

226#

“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个人生活中的朴素精神与节约精神,二是指公众生活中的廉洁精神。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教导人们,富贵要取之有道。有德君子向往富贵,但决不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取得它;时刻想抛弃贫困和卑贱,但决不用不正当手段来摆脱它。孔子还坦然明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对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看得如同天边的浮云一样轻。与其“不义富且贵”,宁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这种固守本心的坚定态度,是守廉的根本。

孔子对违背道德准则寻求富贵,助纣为虐的行为,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的财富超过了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鲁">鲁ersonName>君,而冉求听命于季氏,仍然不断替他搜刮,使他聚敛更多的不义之财。孔子闻之,怒斥冉求“非吾徒也”,并号召弟子们大张旗鼓地声讨他。

《论语》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孔子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的有益的;一种是不健康的有害的。他明确提出:益者三乐是乐节礼乐,乐道人善,乐多贤友,益矣。损者三乐是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乐于用礼乐陶冶自己,乐于称道别人的好处,乐于多交贤德的朋友,是有益于身心健康和自身修养的;嗜好骄奢淫逸,嗜好放荡无度,嗜好吃喝宴乐,对身心健康和自身修养是有害的。我们加强自身修养,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戒除损者三乐,弘扬益者三乐

古文中字含有考察、查访的意义。考廉、查廉自古以来是一个难题。孔子告诉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廉洁操守的办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人焉?”考察一个人,要看看他所结交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了解他的所作所为,看他干些什么;仔细观察他安于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嗜好,以什么为乐。这样,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就掩盖不住了,他的思想就可以掌握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气味相投的人才能经常来住。一个人的交往圈可以反映他的思想道德倾向。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其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判断一个人廉洁与否的主要依据。一个人的嗜好,集中反映他的价值追求。一个沉迷于奢靡生活的人,很难有高尚的价值追求。这就提醒我们,要守廉就应该慎交友,交贤友;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戒除不良嗜好;时刻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TOP
227#

廉:作“廉洁”解,就是权利阶层的一种高尚品行。

廉,清也。——《广雅》

译:廉是清洁的,无污染。

廉,人之高行也。——《孟子》

译:廉是人的一种高尚品行。

洁廉而果敢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译:廉洁之人做事因不违其心而果敢。

廉之欲其节。——·柳宗元《柳河东集》

译:气节至高的叫做廉。

廉,是对于权力阶层或做官的人而言的,也是对于他们的一种要求。为官者不廉,民之大害。为官的人最重要的是手中有权利,他们就会用来干预社会的资源配置,需要资源的地方会因人为因素而失去发展的机会,最终得不到改变。这样,权力阶层的腰包撑了,而公民的肚子瘪了,乃至整个社会乱了。所以,变革官制,以期达到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永远是那些为民请命,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官为民所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人民才会记住,因为他们高尚的品行而记住;以权谋自己利益的人,只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em01]
TOP
228#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要是说每个人都大公无私未免太过于不现实。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出现了廉洁与腐败两类截然相反的人群。在我看来,廉洁文化在很多方面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廉洁是美德之一。作为一个官员,不论是官大还是官小,只要廉洁就一定可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为当他廉洁时,自身的内在素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下得到提高,他的处事态度也能让人们相信他,服从他的安排,那么管理自然就顺利多了,廉洁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次廉洁还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当每一个管理者都大公无私地为人们付出,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时,一些人的不良习气也会逐渐消除,物欲横流也会很快被抑制住。

孔子对违背道德准则寻求富贵,助纣为虐的行为,旗帜鲜明地反对。季氏的财富超过了ersonName ProductID="鲁" w:st="on">鲁ersonName>君,而冉求听命于季氏,仍然不断替他搜刮,使他聚敛更多的不义之财。孔子闻之,怒斥冉求“非吾徒也”,并号召弟子们大张旗鼓地声讨他。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教导人们,富贵要取之有道。有德君子向往富贵,但决不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取得它;时刻想抛弃贫困和卑*,但决不用不正当手段来摆脱它。孔子还坦然明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对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看得如同天边的浮云一样轻。与其“不义富且贵”,宁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这种固守本心的坚定态度,是守廉的根本。

TOP
229#

古往今来有多少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官吏名留青史,又有多少贪官污吏遗臭万年。因此,廉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廉洁,可以产生巨大的反响;不廉洁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导致无法想象的结果。

巴尔扎克也曾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没有金钱上的廉洁。”这句话是说:一个廉洁的人,才有清晰的头脑,才可以拥有无边的力量,才可以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一个常受贿赂,常贪污的领导,不是一个好领导,首先他抵制不住金钱、权力的诱惑,也就不会受到群众的支持。

总之,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要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增强党的观念,牢记“立党为公”;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政高效,为医疗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要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向低标准看齐,做到不盲目攀比、不奢侈浪费,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永远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抵制腐朽生活作风的不良影响。

TOP
230#

廉洁,是指为官者不以不合理的手段贪求公共财物。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

译:面临着巨大利益而不动心,仍然按道义来做事,就可以称作廉洁了。

在如今的社会,可以称为廉洁的官员已经很少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中国的脊梁在支持着中国,这一部分人就是少部分的廉洁的人。可以做到自爱,可以做到为民请命,可以做到为百姓做实事,而不是做政绩工程。

廉洁,奉公,清正。这是为官的基本之道。而现今社会的部分官员不拿“红包”不办事,逼迫求办事的人必须去贿赂。整个国家应该强硬的对待贪污腐败,一经举报查实应从严处理,绝不姑息。还应该加强廉洁思想道德建设,使官员们增加自身的反腐思想。“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廉洁的人,是人民的表率;贪婪的人,是人民的祸害。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TOP
231#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
TOP
232#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包拯还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TOP
233#

廉”是社会提倡的一种美德,它是在职掌权之人应该要具备的一种素质。然而当我们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纸,就会发现什么地方的高官因腐败被抓,国家正在进行廉政建设啊什么的。一个人做了高官,就容易腐败,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虽然一个人有能力可以拥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利用权力来谋求私利就是道德上的败坏,是人们所唾弃,国家严打的行为。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 廉洁文化具有丰富内涵。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TOP
234#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的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沾污,就是廉洁。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汉代王充《论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之句。《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之诗。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东汉庐江太守羊续,为政清廉,自有高招。他把下属行贿送给他的鲜鱼,悬挂在大堂屋檐下,风吹日晒,几天就干了。后来又有人送鲜鱼给他。他指着干鱼对来客说:“你还想让我把鱼挂起来吗?”送鱼的人只好悻悻而返。明代于谦十分欣赏羊续拒腐蚀永不沾的做法,特赋诗赞道:“喜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TOP
235#

自古以来,很多人就把“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意思就是做一个不随俗浮沉、质朴高洁的人,这同样也是任何一个正直的人都该做到的基本原则,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要是说每个人都大公无私未免太过于不现实。因此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出现了廉洁与腐败两类截然相反的人群。在我看来,廉洁文化在很多方面都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廉洁是美德之一。作为一个官员,不论是官大还是官小,只要连接就一定可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因为当他廉洁时,自身的内在素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下得到提高,他的处世态度也能让人们相信他,服从他的安排,那么管理自然就顺利多了,廉洁起到的重要性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其次廉洁还有一定的社会效应。

当每一个管理者都大公无私地为人们付出,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时,一些人的不良习气也会逐渐消除,物欲横流也会很快被抑制住。
TOP
236#


廉即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犹如“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古代,“廉”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地称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他们的“廉”值得现代社会中很多的人去学习和感悟。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审理积抑,昭雪了许多冤狱。海瑞生前俭朴到一般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张破席上,盖着夫人的旧裙……海瑞不仅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俭朴,清苦之行举朝第一。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岁的海瑞以老病之身逝世于官宅后,死后仅只有一些麻布和旧衣,赖同僚捐钱买棺木等相应物件才得葬殓。同乡做官的人苏民怀检点其遗物,只有竹箱子一只,里面仅有俸禄八两银子,几件旧衣服罢了。所以海瑞深得百姓的拥戴,发丧之日,市民送者夹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绝,被百姓呼为“海青天”。王凤洲评价他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 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


当今社会能做到如此的官员只怕寥寥无几。有的人在贫穷中守得住,在位高权重的时候却守不住;有的人在富贵中守得住,在贫穷中却守不住。为廉洁而立名,虽不贪利,却是贪名。这和许多人做了好事一定要把名字公布出来是一样的,无非是为了博取一个善字罢了。其实,廉洁原是本分,由于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才使廉洁成了难得的事。廉声能为世人称道,是因其难得,若是官官都能廉洁,廉洁成了稀松平常的事,又何必为此而立名呢?

TOP
237#

卷八:廉                

十二:廉洁

该从你书上说廉包括两个反面;一是指个人生活的朴素精神与节俭精神,二是指公众生活中的廉洁精神。古人讲:“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物质欲望的膨胀是当代社会的顽症,贪污腐败是政治生活的大敌,所以,必须大力倡导廉的精神。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时下,国家一直在反倡廉,只有廉政才能取信于百姓。有首歌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枰砣,就是,就是老百姓”。同时廉政必须严格立法。只有廉政必须严格立法。只有廉政才能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腐败只能给国家带来损失,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和谐的社会风气就应我做起,明白它的危害,揭开它的面纱。如果你是一位正直的领导,那么你应该杜绝这种不良行为。如果你是一位平民老百姓,就从自身做起。要明白贿赂,会把你推进一个永远出不来的房子,也许你会在那里,含着泪,抱着悔恨,过着下半生。

事实表明,腐败破坏生产力,瓦解凝聚力,消弱战斗力,腐败不除,改革难行,发展难促,稳定难求。应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
TOP
238#

廉洁即清廉、清白、清正,也指为官者不以不合理的手段贪求公共财物。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的人能知足常乐,没有过多的欲望;贪婪的人总是不知足,所以常常忧戚。正义的人不会欺骗自己的良心,廉洁的人不会无原则第乱拿财务。作为个人具备清廉的品行是非常重要的,不管自己是官吏还是什么职业的人,只要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清廉,我们应该清清白白的做自己。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义的人不会欺骗自己的良心,廉洁的人不会无原则的乱拿财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腐败现象也层出不穷,更倡导我们要廉洁,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廉洁是永远不能没有的。

     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做事要公平公正,做人精神。

TOP
239#

何谓“清廉”

为政清白廉洁,清廉的意思就是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廉”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地称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TOP
240#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实行仁政,其中就包含了清正廉洁的内容。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也就是说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至关紧要的是要爱人。作为官者,应当亲亲而仁民。就应当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还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的论述也表达了清正廉洁的思想。一是“正身”。就是端正行为,树立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强调了为政必须自己先正,要正己,才能正人。自己正了,才能管理或影响别人。从廉政的角度看,也是如此,自己廉洁了,才能为他人作出清廉的榜样。如果自己贪欲,下属就有可能跟着贪。人的欲望的无止境的,一旦失去约束,贪心不足,贪得无厌,就会走向罪恶的深渊。所以,每当不该拿的钱财和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必须要能够管住自己,能抵制住诱惑,洁身自好,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二是“正心”。就是有正确的贫富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处富贵还是去贫贱,都要守道。脱贫要靠诚实劳动,财富要通过合法手段获取。不能为了去贫致富而不择手段。许多贪官都是由不正确的贫富观而导致腐败的。想方设法当上官,不仅风光,更重要的是想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更多的好处,使自己荣华富贵,让子孙锦衣玉食。甚而至于越贪越多,欲壑难填,变形的敛财意识恶性膨胀,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要廉政,必须正确对待贫富,有一颗平常心,做官不为发财,有时甚至需要安贫乐道。

三是“乐贫”。人要真正做到安贫是很难的,如孔子所言“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谁都恐惧和害怕贫穷,谁都盼望富裕过好日子。在合法手段不能脱贫或者不能迅速脱贫的时候,最能考验一个领导干部的廉洁之心。能否“安贫”不只是体现在意志力的考验上,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抉择上。要做到“安贫”,需要有“乐贫”的心态,用孔子开出的良方就是“贫而乐”(《论语·学而》),处贫穷依然能快乐生活,这是贫而守节的秘方。把“处贫”转化为“乐贫”,“家和贫也好”(南宋《民贤集》),其实同样也是人生幸福的一种境界。

也正是因为现实“道”的存在,传统儒家认为,世上不论是何种身份职业,要想真的成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首先都有一个对于“道”的认知理解问题。其中包括那些执掌社会政权“人伦日用”的政府官员,其所从事的职业和行为,无疑有“道”存其间。即平常所谓的“官道”。“官道”虽然表面上是一个虚拟的存在,其实“官道”在现实生活中,经过历史的承传和现实的累积,从内涵到外形都明确而具体的摆在人们眼前,十分清楚的标识着是与非、好与坏的向度及刻度。在孔子看来就要“学而优则仕”,学到了正确合理的官道之后,再进入仕途之中。因为只有这样,在坎坷崎岖的施政过程中,才会做出明智恰当的选择,按照社会正道公理确定自己的意识行为。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焉”。内在方向感的明确和外在标准清晰,必然会推动为官者最终走向清廉执政的正确方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