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者继承父之志
子曰:“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这句话是赞赏周公武王追崇先祖的德行,继承先祖的志向,讲述先祖的事情。尊敬亲长,即便是先祖逝去也像他们在世那样对待,可以称得上孝的极致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朱子说:“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由此可见,当时身为子女要遵循父亲的意志,三年都不能违背父亲在世的命令。但尹焞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非其道,何待三年?然则无改者,孝子之心不忍故也。”如果父亲的道是正道,终身不改也是可以的。如果父亲的道不是正道,又何必等到三年再改,但是不改的,是孝子不热心改变父亲的道。在后世学者曾论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多有争论。学者赞同尹焞的话,不孔子之意不是不改,当改的时候还是要改,要看父之道是否是正道。并不是所谓的“愚孝”。
2.孝者“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听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生死葬祭都按照当时的礼的表标准,孔子注重周礼,在侍奉双亲的始终都要按照当时的礼仪,不能僭越或者削减。宰我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问孔子三年的丧期太长了。孔子斥责宰我没有恩情,父母生下孩子,疼爱三年孩子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宰我竟然觉得三年的丧期太久了,宰我不仁。在现代人看来有可能会觉得孔子太过于注重“久丧”。但孔子并非本义,作为子女,感念父母的恩情是人之常情,又何必三年之期,而是应当时时感念父母的养育教导之恩。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孩子有疾病。可见天下父母心,也进一步证实宰我的不孝。有人曾以为孔子太过于注重死后的事情,但在子路问事鬼神,问的是如何“祭之以礼”,“敢问死”问的是如何“葬之以礼”。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的回答,强调的都是要“生,事之以礼”,即把行孝的重心放在侍奉活人即在世的父母身上。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曾子也情调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作为今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无违”,不能盲目的偏见。
3.孝者敬爱父母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养,饮食供奉为养。养狗和马也是养。如果赡养父母不含敬意,只提供饮食,那跟养畜生没有区别。这是孔子在警示弟子在对待父母要有敬,从心里面敬爱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像对待畜生那样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说侍奉双亲最难的就是脸色,只有深爱父母的孝子在赡养父母的时候面露温和,神态愉悦。这也是可以看出是敬爱父母的表现。《孟子•万章上》中孟子曰:“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大赞顺从父母,爱慕父母的人为大孝之人。 在《论语•先进》中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夸奖闵子骞是孝子,父母兄弟都夸奖他,可以看到闵子骞是真正的孝。孝敬父母,既要孝,又要敬,并且要面色温和,使父母愉悦。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作为儿子的责任,但在《大学》中,子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作为子女要孝顺,作为父母要慈爱。止,通常理解为停止,人在道路上行走,到达要去的地方,就可以停下来了,在此处,目的地分别是孝与慈,做到了孝与慈就是达到了目的,可以停止。这里在道路上行至终点的意象成为理解孝顺与慈爱作为人子与人父应该拥有的最高道德品质,更加突出体现父慈子孝双向型伦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