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赡养父母 [复制链接]

646#

常常听到有人说百善孝为先,牛羊都知道有跪乳之恩,更何况是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把讲孝当作一种习惯,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虽然没有陪伴在父母身边,但时常给父母打个电话,嘘寒问暖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也还要好好学习,不要等到挣钱了才想到孝敬父母,从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开始给予父母回报。
TOP
647#

孝: 《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从身边之最近处做起的人间关系德目,被称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经》中,子曰 :“教民亲爱,莫大于孝”。“孝之为义,初不限于经营家族。”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一文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最首要的含义是尊亲,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说孝,往往指子女赡养父母、晚辈赡养长辈,其实,尊敬先于赡养。至于祭祀祖先,祭享之礼,“其事似近于迷信,然尊祖敬宗实为报本追远之正务”。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TOP
648#

乌鸦知道反哺,羔羊知道跪乳,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如果不孝顺、虐待老人则真的是不如鸟兽了。现今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心目中普遍具备了尊老爱老的观念。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社会上竟出现了看见老人摔倒不敢扶的尴尬。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现象,它自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中国古人讲到“孝”,自然会说出另一个字,那便是“顺”,孝和顺仿佛是完美的一体。但是在现在的生活实际中,儿女孝顺父母不定就非要“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迅猛速度,长辈与子女之间总是会具有很大的代沟,有时候很多父母的观念是会落后于子女的,因此,我认为子女也是可以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子女们只需要给予父母足够的尊重和充分的关爱,无论走多远,记得常回家看看,陪老人唠唠嗑,耐心地听他们把话讲完,这就是孝顺。
TOP
649#

“孝”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为人们列举了五种不孝的情况,告诫世人应时刻心念父母,好好地赡养父母。
古时,舜的继母虽刻薄待他,但舜仍对其毕恭毕敬;刘桓亲尝汤药,侍奉病母;曾参与母心灵感应,赶忙归家帮忙纳客。
今日,有个在外打工的男人,请了七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父亲还没有离世的迹象。儿子直接对父亲说;“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丧事时间都算进来的。”老人随后自杀,儿子赶在请假期限内,把丧事办完,回城继续打工。看到这条新闻,一股寒气席卷内心,久久不能缓和。这种荒唐的言论使我震惊。这个社会怎么了?人们引以为豪的孝道何在?
今非昔比,我们未必能做到古人那样“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也做不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愿意尽孝的心且对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供养,足矣。父母最需要的不是子女每月往银行卡里打的另冰冰的数字,而是面对面的,心贴心的,血浓于水的陪伴。
百善孝为先,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老话,但是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如今这个社会,人们追名逐利,人们利欲熏心,为了自己的事业早已将家庭抛之脑后,不断有令人痛心的新闻拷问着人们的灵魂。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孝”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精髓应该逐渐被人们认清;随着国家新一轮生育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国家和政府也更应该加强儿童“孝”观念的培养,用“孝”来感化他们的心灵,让“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国未来的创造者们心中充满“孝”的力量,缔造其完美人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TOP
650#

赡养父母,这是每一个儿女应尽的责任。但就现在社会而言,很多人对于赡养父母这件事流于形式、没有真心实意。就我所见而言,两兄弟为了赡养父母这件事闹了很久,最终经人调解,两兄弟达成一家赡养一个月的协议。当两兄弟的父母在小儿子家过完二月后,在大儿子家仅仅待了28天,就被大儿子送去了小儿子家,小儿子以这个月没过完,又送回来了。最终两兄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这期间,老人觉得自己是一个累赘,就跳河轻生了。这是何等的惨剧。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孝敬父母,赡养父母,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TOP
651#

《诗》云:“哀我父母,生我劬劳”。父母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子女成人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心尽力供养双亲、照料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是儒家孝论最基本的要求。“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诗外传》)青山不老,韶光易逝。俟至子女成人,父母年事已高,在世之日有减无增。子女养亲应有紧迫感,安身处世应以奉养好双亲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因此,曾子提出了一入仕原则:父母在时,子女应“不择官而仕”。“故吾尝仕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榱题三围,转彀百乘,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韩诗外传》)官位虽低,俸禄虽薄,但能供奉双亲,人生价值已得到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之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TOP
652#

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年轻貌美的母亲、高大帅气的父亲都会慢慢变老,岁月会在他们身上留下烙印。作为孩子就要认真履行赡养义务,所谓赡养即照顾衰老的父母。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在精神上给与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孝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好好继承。
TOP
653#

有时读古文故事,如《二十四孝》,不禁会问自己,世间的孝,都是一样的吗?纵观《论语》,不难发现,孝的三个层次。
在《论语•为政》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看一个人孝不孝,不在于能否赡养父母,而在于他是否怀着尊敬之心赡养父母,是否真正让父母心里喜乐。儿女要使父母有尊严、有体面,心宽体泰,舒适自如。
《大戴礼记》说:“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即,孝敬父母:最大的是让父母感到光荣,其次是不让父母感到耻辱,最低的,才是我们所谓的赡养父母。
最下一层是能养:“烹熟鲜香,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但是 “子云: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小人都能够赡养自己的父母,要是对父母没有尊敬的话,那么,又拿什么来区别小人和君子赡养父母的行为呢?
孝的第二层次是不辱。就是在父母不在跟前的时候不要做什么不得体、不好的事,以致让父母的名声受到影响。最后是尊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敬父母的终点或者说最高境界是:成家立业,修德行道,在后世扬名,让父母得到荣耀,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光宗耀祖”。
TOP
654#

赡养父母,是孝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子女孝敬父母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果子女连赡养父母都做不到,那更谈不上去践行孝的其他方面了。孟子对于不孝有两种分类的方式,其中一种是按照当时流行的五种不孝来分的。其中有三种不孝都是在说不赡养父母的,“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孟子•离娄下》),因为懒惰而不去工作赚钱,不管父母的生活;喜欢赌博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成家之后只顾自己的小家庭而不管父母的生活。动物都有反哺之恩,更何况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呢?如果连赡养父母都不知道岂不是连禽兽都不如?父母辛辛苦苦地将我们养育成人,让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求回报,只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好,只要他们能给的,他们一定会尽心竭力地给我们。但人都是有情的,而且当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父母年事已高,他们的身体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差,而作为子女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赡养父母,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不能只顾自己而把他们放在一旁不管不顾。
TOP
65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从小到大,我们常说一句话:“我一定要努力赚钱让长辈们过上好日子。”殊不知,他们最大的心愿
只是盼望子女能陪伴在身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却反而成了老人们最向往的“奢侈”生活,
所以:爱别等,孝别迟,趁时间还来得及,给他们最好的爱和陪伴,如果真的没时间照顾父母,那就尽可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比如这样:给他们一个温馨的生活居室,给他们亲生儿女般的生活照料,给他们丰富的精神生活,给他们专业的康复保健,给他们坚实的医疗保障,给他们最好的盛世千岛山庄颐养中心,
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至亲至情,不应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才是我们能做的最浪漫的事。
最后编辑邓会珍 最后编辑于 2018-07-07 13:52:56
TOP
656#

赡养父母是孝的最基本要求,道理很简单,父母含辛茹苦地将你养大成人,使你能够自立,享受生命,如今他们老了,你就必须承担起责任,这没什么可讲的。孟子曾经列出五种不孝的情况,前三种都属于在赡养方面的责任:自身懒惰,不照应父母;赌博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生活;贪求钱财,偏袒妻子儿女,置父母于不顾。
TOP
657#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在现实生活中不赡养父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不孝,孝的最基本表现就是赡养父母。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善的表现,一个人只有从赡养父母做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从而达到用心爱父母,使自己成为一个善的人。   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没有现在的我们,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成人,我们就应该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享受他们年轻时所没享受过的。同时,赡养父母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义务,只保证父母的衣食住行,更要随时关注的精神状态,有时间就多陪陪父母,不让父母感到孤单,从各方面让父母得到真正得享受。
TOP
65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汉·韩婴《韩诗外传》有文: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意思是叹息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父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长大,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不希望我们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回报,只希望我们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满意。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能多陪伴在他们身边,有时间多回家看看。
TOP
659#

在上大学期间,我们要逐渐学会各种社会生存的技能,毕竟以后是我们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独自谋生,没有别的人再可依靠,所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在物质上给与父母,我们暂时还是消费者,还不能为父母提供丰裕的物质享受,但是偶尔买件衣服,补品,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尽孝。在时间上,要充分的给足时间,让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社会价值,要时刻记住,父母的社会价值绝对不是只来要与子女,要鼓励和支持父母的工作,也许这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当父母年迈是,更加的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关心,更加精心的照顾,耐心的安慰。子女对待父母的“孝”,无论什么方式,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这个世界上,有些事物可以找个标准去度量,如用货币度量商品价值;而有些事物则是量不了的,比如孝心。孝心无价!孝心的驱动力无穷,总有一天,你游累了,那时母亲温暖的胸膛将是你避风的港湾!
TOP
660#

孝字的定义就是让父母顺心快乐。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快乐。千万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的时候,我们却因为没有尽孝而流下了遗憾的眼泪和悔恨的心理阴霾,那时悔之晚矣!让我们抓紧时间,好好孝敬父母,不要让他们失望,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就像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中所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