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继承父志 [复制链接]

61#

之前楼上说的都有道理。

一方面要看自己是否是适合这个志向有没有能力将这个发扬光大一方面还要看这个志向是否是正义的应该发扬光大的,而且父亲所想要你继承的可能不仅仅是这个志向 父爱都是深沉严厉的 可能是通过志向的继承想让子女也继承自己的那种诚信和为人之道。

TOP
62#

发扬祖辈的优良传统这是孝顺子孙都应做到的,但孝顺子孙不一定都要继承父母志向。子女的成长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小到行为习惯大到思想精神。但受影响并不代表我们的价值观要和父母完全一样,独立的个体总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子女也有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有自己成功的标准。我们可以发扬优良传统,而志向的选择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TOP
63#

“子承父业,子继父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血脉和传统才会不断地薪火相传,光耀万世。作为后代,我觉得我们应该牢记先人遗留给我们东西,应该珍视和发扬它们。

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成人,在我们身上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和希望,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这是我爸爸年轻时的志向,我想替爸爸完成他未完成的梦想”。父母生活在他们那个特殊的时代,会由于很多种原因而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而就会把自己的期许寄托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这也是一种很无奈的表现。我觉得,作为子女,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替父母完成他们的理想也会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TOP
64#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要继承前辈的志向,还是跟随自己的意向,选择自己的目标前途?如果选择前者,那么应该是对前辈的尊重,对前辈的敬仰。但是我们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你的这个志向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TOP
65#

继承父志,并不是继承父亲的一切,而是应该继承他的优良的品质。如:父亲是种田的,作为子女的并不一定要种田,而是学会父亲的那种勤劳的品质。由于父母也是子女的老师,因此,作为父母的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作为子女的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父母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学习和传承它。例如:我经常发现当商店多给父亲钱时,父亲总是主动的把多找的钱还给商店,因而我总是觉得自己很幸福,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

TOP
66#

       在“何为孝”的问题上历来有很多的争论。“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品德的起始与根本。一个连孝顺父母都不能做到的人,你也就不能奢望他会存有其他道德。他的品德与操守是值得怀疑的。


       最近研究《周易》,其第十七卦“蛊”卦的爻辞中,就是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在父系社会,父亲是一家之主,是权力之核心。儿子继承父亲志向是天经地义的。在当时看来,继承父亲的遗志并将其发扬光大,才是真正的孝。儿子不继承父业,即使能够侍奉王侯,升官发财,在道义上也是要受到谴的。”可以说与楼主所列的几位先哲观点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周易》“蛊”卦对于继承父志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它认为父辈把大业传下来,同时也会把一些沉积的弊病留下来。儿子应当各处弊病,使父亲的基业能够万世长留。如果因弊病而导致大业中途尽毁,反而更是对于亡父遗志的违背。“干父之蛊”不是“三年无改”的愚孝,而是更为积极地实现父亲的遗志,完成祖宗的期望。


       继承父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孝顺。正所谓“继父志,扬祖德,此诚孝子顺孙之道也”。父母把子女抚养长大,将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将自己期盼的生活目标与志向灌输到孩子的身上。这样的期许是一种爱的表现,也是一种爱的负担。在强调主体性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发展。“继承父志即为孝”的论断也受到了冲击。


        其实,我们可以将古训作出一番新的理解与发散。继承父志,不一定就只是表面上的对于工作发展方向、人身规划的“复制”;不一定就只是对于父母之命的言听计从。蛊卦爻辞所讲:“干父之蛊”。不仅是继承父亲的事业并胜任之,还要匡正父亲的过失;不仅是以“顺”为“孝”,还要重视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事业,将父母的期望与自身的愿望进行结合,达到和谐的状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 9:55:12编辑过]

TOP
67#

继承父志,然而自己的梦想又在何处。巴金的《家》中,觉新就为继承父志而放弃自己的梦想,然后他的未来却注定了是像他父亲一样的悲剧。刘备把自己的江山交付给自己的儿子——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也落得被吞并的后果。父母又是不是该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压给自己的儿女 也有待于商榷。
TOP
68#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在转型社会的今天,这样的尽孝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许多父辈一辈子沉积下来的原则,在如今的社会里已无立足之地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父母与年轻人观念的冲突,我不能主观的评价谁对谁错,但是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确实需要改变在父辈那个时代认为是对的东西,这样的改变不能就说我们没尽孝了。在对待父亲留下的原则上,我们要客观的来看待,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我们应该联系实际客观的评价,在他们那个时代或许是对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父母的原则我们都应该充分的尊重,如果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要遵循,如果与现在社会不相切合,我们也应能够借鉴,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
TOP
69#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文秘

学号:11311009

姓名:李楠

时间: 2012-5-7

电话号码:15087039701

继承父志

  父亲不仅是一个名词的象征,他的意义远大于口头上的称呼。父亲是家庭中的顶梁柱、是子女伟大的靠山,他总是默默地为家庭付出,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父亲的教育是严格的,也许我们小的时候并不理解他的做法。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我们步入社会以后,才领悟父亲当初教导我们的那一番话。其实,不管这个家中有多少子女,父亲从来不偏袒任何一方,总是一视同仁,不刻意对任何一方好。

  最近,看了一场公益广告,讲的是一个父亲有三个子女,并且每个子女都事业有成,而就是因为事业的关系,所以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就在大年二十九的那晚,那位老人家接待了一位客人到家里做客,客人就惊讶地问起他家会这么的冷清。这时,子女们纷纷拨通了家里的电话,也想父亲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回家过年,这些话被那位好心的客人听见啦。那位客人受了主人热情的款待之后,也为这个老人家做了一些好事,就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劝老人家的子女们回家过年。可能是无意间的一些动作,让子女们都回忆起父亲的摸样,想起了父亲的好,勾起了对爸爸的回忆。最后,他们也想通了,工作什么时候都可以做,而年三十就只有一个,所以孩子们通通放下了手上的工作,纷纷跑回家和父亲过一个美满的吉祥年,父亲对突如其来的这一场面感到惊讶,但终究还是有浓浓的过年气氛,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吃着团圆饭,聊着以前发生的趣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父亲是伟大的,他在背后吃的苦从来不让我们知道。我们也不理解他的性格为什么会这么的深层不能让人理解。当我们反过来想想,爸爸总是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当我们发生事情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出面帮我们解决,这就是我们的爸爸,伟大而无私的爸爸。总是能在子女们最危险的时候,出面保护子女的安全,并且解决问题的那个伟大父亲。爸爸的要求虽然严格,但仅限于子女性格成熟之前,当我们长大了,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就不那么的严格,并且他的要求是最容易达到的,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回家陪他吃一顿年夜饭,爸爸就会很高兴的。爸爸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帮助我们解决出现的任何问题。父亲的要求很小,但这种很小的要求我们都不能满足于他,这是我们作为子女的悲哀。

  当年三十来临之际,我们应该将手头是工作放下,回家陪父亲吃上一顿年夜饭,爸爸的心愿已了,这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啊!我们应该尽量满足父母亲的愿望,其实他们的愿望是很小的,很容易满足的,把乐带回家,让我们的父母亲和子女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我们这些作为子女的最应该做的事,也是我们孝顺的表现。

  就让他们看看他们的子女表现 ,最起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平安的,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我们孝敬父母的表现。

TOP
70#

我就上面这句话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就丧事而言,我觉得在中国,老百姓一直怀着敬畏、缅怀的心理,中国有许多的俗语,如“死者为大”意思就是,无论死者生前怎样?凡此过去种种也犹如风过无痕,随风而逝,我们无须在他死后还就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而心生怨愤,人们更多的往往是记住逝者的各种好,徒留在世的人肝肠寸断,越是忆起往昔,越是悲从中来,而对于不相干的人,顶多议论几句,劝慰几句,只是,他们不明白这悲恸,任何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TOP
71#

人人都知道 所谓的“百善孝为先”,但又有多少人理解其正确的含义。难道孝就是一切听从父母长辈安排?我看并不是如此,特别是在国家日益发展,思想日益进步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它的含义,我们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孝!

父母希望的不是我们一切听从他的安排,他们只是想让我们有一个好的生活,他们处处为我们着想,慢慢长大的我们,在成长中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要学会如何回报父母!养儿养女二十几载,我们理应让他们好好幸福的过今后的每一天,做一个儿女应该做的事!

TOP
72#

“孝”是“道”的传承《论语》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谓孝矣。”这里的“道”是指父辈合理的、值得推崇的意志。试想如果上一代本身没有什么可以传递下去的“道”,或是虽然有却没有很好地传下去,那么我们怎么能从下一代身上观察“父之道”呢?人有整体和个体之说,作为整体的人毫无疑问地具备孔子所说的“孝”,几千年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优秀精神内涵,独特的传递通道正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的。在具体的父子、师生乃至两代人之间关系中的考察“孝”,就是要考察他们之间的传递通道是不是被很好的维护,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传递的困难。在参与传递的过程中,不仅要精心的维护两代人的传递通道,而且要诚心诚意的教,诚心诚意的学。

TOP
73#

学院名称: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    别:文史系

专    业:文秘

年    级:2011级

姓    名:杨乾

学    号:11111016

时    间:2012年5月25日

电    话:13529423533

——继承父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司马迁一生的志向就是继承父志,撰写出一部像《春秋》那样伟大的史学著作,但是正当他满腔热情地从事此项事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进之时,他受到李陵事件的牵连而惨遭宫刑。为了自己视为生命所在的巨著《史记》,决定甘下“蚕室”而受此辱刑。从中可以看出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执着追求。为此,他有一段著名论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就是著名的“发愤著书”论的中一段精彩的一须,其影响于后来之中国文人。

所谓“发愤”,就是指一个人身处极端逆境但是志向不被屈服,因为身处苦难却能更加的激扬奋发。司马迁发愤著书,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忍辱发奋,用坚韧的毅力来完成传世之作。第二,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歌颂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历史人物。把个人的不平和愤怒之情,宣泄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上,讲述古今往事,引人深发,启迪后人更加明智。这些都是陷害司马迁的统治者们想都没有想到的巨大历史功效。

发愤著书就其思想而言,无疑继承了诗经诗言志这一特点。有这么一种说法:乱世出英雄。说往往在时事混乱的环境下,才可以逼出来一些改变时代命运的英雄。也就是说人处于困境的时候会调整自己的应对能力,从而发挥出身体的潜能。比如说:拿破仑,朱元璋。相反,若是居安,往往不能思危,闲适舒畅的生活,往往会摧毁人们的主动发掘自我潜能的欲望以及能力。

自古而今,经历了诸多人生磨难和精神挫折才终成大作的作家举不胜举。反观当今,优秀的著作仍然属于常处忧思者专有。

我国古代众多大家都对这一观点有了一定的论述:

韩愈说:“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

欧阳修也说:“欢愉之辞难工,悲苦之言易好”

唐宋诗词,更是“悲悲惨惨”,是“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总体倾向。

以及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更不用说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千古名篇的《离骚》,也是“盖自怨声也”。

而在西方,这种思想也非常广泛的受到广泛认可。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愤怒在描写这些弊端,或者抨击那些替统治阶级否认或美化这些弊端的和谐的时候是完全正确的,愤怒出诗人”。

雪莱在《致云雀》中说:“最甜美的诗歌总是最忧伤的”。

德国作家丁·凯尔纳在《诗》中说:“真正的诗歌只出于被深切苦恼所炽燃着的人心。”

诗人缪塞在《五月之夜》中说:“最美丽的诗歌总是绝望的,那些不朽的诗篇,是纯粹的眼泪。”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托夫》里所说的“孤独产生伟大”。

由以上可以观之,这些中外的伟人都肯定了痛苦,苦难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的。

再回首我们的《史记》。在我看来前面多提的那些文学作品是无法与《史记》这样一部宏伟巨作所匹敌的。而这样一部作品是要凝聚了多么大,多么深的“愤”啊。

我相信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旷世巨作的人,一定是一个拥有高洁品质的人。而面对宫刑这样一种奇耻大辱的刑罚,没有一个拥有高洁品质的人,再愿意苟活于世。又更何况司马迁呢?正如司马迁曾在《报任少卿书》说:“诟莫大于宫刑。”所以,选择宫刑而活下来,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巨大的伤害,人格上所受的侮辱更是无法言语。他又是为什么能活下来呢?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他为人们做以解释:“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要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想要不受辱有谈何容易?可是,又要如何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司马迁看到,像文王、孔子等这些古圣先贤,也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过各种人格的侮辱,但无论当权者加在他们身上何种耻辱,都无损他们著作的价值。司马迁相信历史,大众会还自己一个清白。从而看到了自己继续生存的意义,坚定了自己继续完成《史记》创作的信念。

于是司马迁把这些认识渗透到《史记》的创作中,于是在为历史人物立传时,对那些奋发有为特别是那些忍辱负重之士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大英雄。在描写人物一生的过程中,司马迁特别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如写那些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常写他们在卑贱时如何受人轻视的情形;而写那些不得善终的大人物,又常写他们在得志时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如在《伍子胥列传》中,赞扬伍子胥是烈丈夫;在《季布栾布列传》赞季布是贤者,赞扬屈原是可以与“日月争光”之人;称勾践“盖有禹之遗烈焉”的贤人。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评价与“发愤著书”所表现的人生观相一致。

相信当今世界没有人可以否认,《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而其“发愤著书”的论断也另世人所折服。司马迁更是中国古代文人中一颗最闪亮的明星。

TOP
74#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很明显的展示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应该继承父亲的志向。这对我们中国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观念的影子。我们的父母的志向如果在他身上没有的到实现,父母很可能会把他们的志向通过各种方式寄希望与他们的子女。如,一个父亲一直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但由于种种客观的或主观的原因没有实现。等到他有孩子后,他就会努力地把儿子培养为医生。这种做法,就如同《愚公移山》中所说的那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我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期望是很正确的,但是不一定要让子女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思来生活,毕竟时代不同了,思想观念也会有些变化。子女对与父母所具有的优良品质也应该加以继承。

TOP
75#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父母会伴着我们成长,并对我们的身心加以影响,可以说父母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对我们未来,对我们的成长都是不可忽略因素。而在此,我认为继承父志向,并不是父母从事什么职业,我们就要成为接班人,就要成为这种职业的“二代”,这里作为父母的接班人,是做父母品质的接班人,“志”更加偏向品质,气质。而不是意愿,同时这也是一个家族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保证,如古代士族“裴”,“崔”等等,他们的兴衰比一个朝代更加悠久,就是凭借的是一种家族的品质,一种家族的归属感,而这种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而是增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