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继承父志 [复制链接]

46#

“三年不改父之道”,我觉得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子继父志就能概括的。倘若这个父亲是贼,按照继承父志是孝的话,一个孝子就得去当贼吗?我觉得孔子“不改父之道”,这个“父之道”是有待进一步的理解的,他可能专只父亲正面的一面,而并不是把父亲的缺点也继承下来。孔子的这个孝是灵活的,而鄙视僵死的,父母有缺点做子女的是可以指出来的,而并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连父母的错误言行都继承的孝不是真的孝

TOP
47#

对于继承父志,我想到了富二代的问题

很多富二代,并不满足于继承父志

而是要去闯荡自己的世界

但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太过矫情

或许他们想着要脱离父母的光环,体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他们的起点已经与那些真正白手起家的人不同

他们都没有后顾之忧,他们不用担心失败后一无所有

所以他们在做决定时,必定比他人要多一份沉着和自信

我认为,他们应该继承父志,去好好发展父辈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并让它更稳固,更具挑战性,能在当今的社会下一直走下去

TOP
48#

[原创]父志大过天

  父亲——为了糊口,为了生活,一头扎进了人间,食了烟火,受了苦难......


  父志——为了生活那已丢失的曾经激荡于心的诗情和梦想,曾经引以为豪的慷慨和义气,为了我们丢在了路上......


  我们——受了恩遇,通过蚕食这位老人的生命来成就我们的成长......


  如今只是要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培育一些属于父亲的,就这样,让我们一代代在这个世界留些什么,过分吗?

TOP
49#

       继承父志,大多数情况,当谈到这四个字,都会觉得在如此开化的时代,这种思想不人道,泯灭了个性,不利于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无形之中人们潜意识里就认为父志是不好的,起码是不适合自己的。

       若本质意义上的父志真如上面的帖子所说,不是局限在某一职业,而是升华为一种精神境界,那甚是妙哉,想必多数人是十分赞同并乐于奉行的。但如所谓父志确是局限在了某一领域,就真的无法接受吗?


       正常家庭孩子应该是从小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所以父亲的一些习惯,喜好会有形无形感染到你的,更明了一些,基因的关系,父亲擅长的,孩子也往往会表现出高于一般的水平,如若从此业,也定有一些不凡作为。更甚至,父亲一生的经验,这些无形财富会让下一代受益匪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所以父亲喜欢的,仔细想想,就真的那么反感吗?


       再言之,父亲一生所执着的事业,也是经历了老人家的一生的考验,无论是于己还是于众,都应是有价值的,利于发展的。所以还是觉得应认真参考父志,结合自己,慎重判断。所谓成功人士就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拼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2 9:41:53编辑过]

TOP
50#

中国延续已久的传统,就是把自己的祖宗建立的事业发扬光大。当自己父亲活着的时候,看父亲的志向。当父亲去逝后,看自己的的行为。如果自己长期不改变父亲所走的道路,这就叫做孝。

  以父亲的事业为自己所崇拜的事物,因为继承父亲的志向,发扬祖辈的优良传统,这确实是孝顺子孙应有的准则。
TOP
51#

在孔子看来,子女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篇也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说在三年服丧期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办事主张或处事方针。显然,这里面含有继承父亲遗志的意思。当然,所谓三年,并不是绝对的。但三年不改,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三年服丧,为的就是悼念,如果遽改,显然服丧也就失去了其意义。但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子是不必完全继承父母的意愿的!比如,父母做错了事,子女就没必要一错再错了。再如,父母是教师,子女想做生意,那么不是子女做教师才算是孝道!所以,对于继承父志还是要有所选择。
TOP
52#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都不会像以前那样继承父亲的职业了。但是这和继承父志不一样,继承父志是要继承你这个家族或者你父母的优良品性或正道。

    生在不同的家庭,就会有不同的观念。然而有些品性或者你先辈所遵从的正道,志向等是你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的。这也是一种孝。

TOP
53#

.继承父志在当今社会是否是子女弘扬孝道的必要行为,鉴于这个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如果说父亲的志向是一件系天下苍生,利在千秋即所谓为了大我的事情,像司马迁著史书一样,父亲生前没有完成,逝世后,作为子女有必要也有责任把这件事情做下去直至完成。倘若说父亲的志向仅仅是为了追求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利益,即所谓的小我利益,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继承它,我们可以顺其自然发展,只要不违背自己和别人的意愿就可以了。


但是话说回来,像这种处于极端的两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的。但是我觉得,继承父志在当今社会越来越不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因为已经没有那种父为子纲的三纲五常的关系了,父子关系相对来说比较融洽,行为相对自由了不少,在某种程度没有了古代的那种约束。况且父亲逝世后,作为子女尽孝道也不就只有继承父志这一种途径,其实我觉得用我们上一辈的优良品质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无疑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这也是切实可行的。

TOP
54#

什么子承父业呀,之类等等也许只适合古代社会。现在新潮的年轻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兴趣去打拼,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官二代呀,富二代呀,其实有好多也实在其家业之上再创造,应该理性对待,而不应一开始就带上有色眼镜。对于啃老族,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生活在创新型社会的我们,有个性,有拼劲才是硬道理。
TOP
55#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都不会像以前那样继承父亲的职业了。但是这和继承父志不一样,继承父志是要继承你这个家族或者你父母的优良品性或正道。

    生在不同的家庭,就会有不同的观念。然而有些品性或者你先辈所遵从的正道,志向等是你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的。这也是一种孝。

TOP
56#

我认为继承父志并不能代表就是孝顺父母。孝的内容是包括很多内容的,我们并不一定就选择这种方式。而且,在父母心中,我想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吧。

TOP
57#

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不表示子女应该继承父母的志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时代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也会产生不同,如果一个父亲的志愿时当一名画家,那么他的子女就一定要去当一名画家呢?那怕他在其他方面拥有极高的天赋,不然是否意味着不孝?如果人人都继承父母的志向,父亲的父亲是画家,儿子的儿子也是画家,孙子的孙子又是画家,那么世界还有什么意义?

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如果人人一沉不变的继承父志,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失去了颜色,变得毫无生机,人类又怎么能得到发展?我以为这种孝是愚孝,不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他人而活的。

TOP
58#

所谓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对待父母是真正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化他们的呢?给父母一幢别墅,一笔财富,这都只是物质上的,而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和关爱,老年人本来就很孤独,不是吗?如果只是在礼节方面做得周全,而内心缺乏敬意与爱心,还算不上真正孝敬父母。

TOP
59#

我也认为继承父志不是继承父亲的理想或者职业目标,继承的是父亲的一份美好的愿望,一份对未来的美丽的祈愿,父亲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好的,但是没有哪一个父亲会拿着棍棒非逼着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职业吧?所以,继承父志应该辩证的看待。
TOP
60#

之前楼上说的都有道理。

一方面要看自己是否是适合这个志向有没有能力将这个发扬光大一方面还要看这个志向是否是正义的应该发扬光大的,而且父亲所想要你继承的可能不仅仅是这个志向 父爱都是深沉严厉的  可能是通过志向的继承想让子女也继承自己的那种诚信和为人之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