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继承父志 [复制链接]

31#

继承父母的志向,发扬祖辈的优良品德,这确实是孝顺子孙都应做到的普遍准则。子承父志是每个父母的理想和希望,如果父母现在不好,他只能希望你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父亲活着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看他的行为;父亲是我的榜样,是我的偶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如此。所以我会努力继承父志。
TOP
32#

      是否选择子承父业,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作为父辈,在一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几十年,自然是驾轻就熟;下一代如果能在自己打下的基础之上更上层楼,应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也是再自然不过的想法。但是,人各有志,父辈的想法未必就是子辈的心愿,父辈的事业并非就一定是子辈的选择。或许至孝之人会选择子承父业,牺牲自己的理想,为完成父辈的心愿而奋斗!!!
TOP
33#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对于父母而言,子女自己的快乐就是他们的快乐,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追求。我们只要能实现自己的志向,那样父母也会很高兴的。我爸经常跟我说:“有什么想法就大胆的去实践,老爸给你撑腰。”
TOP
34#

我很开心,我父亲的志向就是我的志向,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强迫我去做我不喜欢的事情,他一心想的就是我可以开心的成长,所谓的枷锁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我和父亲一起走一起笑,我很乐意继承父志····
TOP
35#

首先,请允许我对以上资料的怀疑。

现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当然,这样说也许严重了一点)、不求创新必将很快湮没在不断进步的历史潮流中。清朝的闭关锁国所带来的恶果就是很沉痛的教训,我们不能重滔覆辙。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对“子承父志”的理解应该是:铭记先辈的经验教训。应该说,还可以加上好的为人准则。这样,方才是“继父志,扬祖德”,才是“孝子顺孙”。

TOP
36#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都把继承父志当做一种美谈,当做一种孝。古代的好多皇亲贵族也为了继承父志而不惜兄弟相残,勾心斗角。在现在也有好多为了继承父志而苦恼不堪,变得叛逆。人与人的世界观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一定要继承父志,它也不能作为一种评判个人的标准
TOP
37#

继承父志,这在中国家庭观念重的表现之一,就像日本,要以父、夫、长子为主。我也同意楼上许多的同学持有的反对意见。

继承父志即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质疑也是有理可循的。昨天看了个批判当今社会仁义道德败坏的帖子,说中国人现在学了西方的个人主义之后,就变成了利己主义。如果说按照自己的志向走自己的路,的确是“利己”,因为是让自己活的更好。

我们都是站在子的位置上来讨论这个问题,站在父上的,如果是家财万贯,家族事业盘根纠错的话,不继承父志,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不孝。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坚持的所谓的梦想,中国当今一部分的富二代就是典型的症结。

TOP
38#

继承父志,在古代可能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为家族增光,但现在已经不同了,我们应有自己的事业,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TOP
39#

我认为继承父志并不能代表就是孝顺父母。孝的内容是包括很多内容的,我们并不一定就选择这种方式。而且,在父母心中,我想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吧。
TOP
40#

我们的出生是父母愿望的一种实现。

他们给予了我们一切,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

所以,继承父志对也是一种孝的体现。

我们身上不仅肩负着自己的将来,也肩负着父母的愿望。

父母有很多愿望不能自己亲自去实现,只能把他们寄托给我们,完成他们的愿望不仅让他们的心愿得到满足,也证明了我们是有责任感的一代人。

TOP
41#

每个人有每个人适合走的路,继承父志应该在适合自己发展的前提下,要不将来如果没有好的发展应该也不是你的父母希望看到的。我不反对继承父志,但是我反对盲目的继承,毕竟父母还是有很多没能完成的愿望希望你帮他们完成,了解父母的心意才是最大的孝顺,不过对于继承父志,我还有一个理解,其实”志“更主要的应该是祖辈的优良品质,一个家族知道的骄傲的精神,这样的”志“就是一定要继承的。继承祖训更是一种孝。

TOP
42#

小时候父亲是山,伟岸高耸,长大了父亲是我们的朋友,听你诉说生活不易,当父亲老了,父亲就像孩子需要在你的身旁依偎。父亲是给予我们勇敢和智慧的长者,孩子眼中的父亲不是滔滔不绝给你人生信义的,而是带着孩子去追逐动物,放飞风筝,进行拳击训练时让孩子自己体会的最刚强、最无私的父亲。父亲的伟岸和不失贴心的严厉渐渐塑造了孩子的内心和品性。或许小时候父亲没有要求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但当每每自己学业或者事业遇到瓶颈的时候,总是第一个想到能帮助自己解开疑惑的是父亲。父亲的指点逐渐助我们形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独立思考的能动性,积极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的思想。父亲会在孩子上大学之前深谈一番,再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叨絮生活~而是为以后人生定下今后奋斗的方向。长大也渐渐明白父母也不要求自己太多,更多的是了解父母心声,做到最基本的孝。
TOP
43#

无论如何,父母的出发点总是为我们好的,我们只是缺乏合理的沟通。父亲有父亲的坚持,我们有我们的理想。

继承父志并不是一味的听从,只要不让他失望就算是继承父志了吧。

TOP
44#

      我认为,在三十年前,非常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继承他们的路走下去,在那个时候的父母眼中,“继父志,扬祖德,此诚孝子顺孙之道也”,是一句太正确不过的话了。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孝子顺孙”已经很少了,父母也不再要求我们做“孝子顺孙”了,我们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去走我们喜欢的路。我们不一定要追随父母的脚步,我们可以挖掘自己的爱好,并有所成功。我认为,现在的孝子顺孙,只要多陪陪父母,多关心他们,少让他们操心,自己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就会让父母高兴快乐了。这也是“孝”的体现。

TOP
45#

我觉得继承父志应该是一个很广义上的,而不是仅仅继承父亲的职业和事业。每一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平安、幸福,有不有钱显不显赫和一个健康快乐的身心比起来,是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我想,爱父亲,就要好好爱护自己,不要让双亲担心,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