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祭祀祖先 [复制链接]

181#

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的项目,祭祀祖先不仅仅是表达对祖先的追悼,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祭祀祖先其中蕴含着“孝”这个传统美德或者是这种文化。正如《礼记》中所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祀,是为了感恩长辈养育自己,发扬孝道。没有父母的教养,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成就,我们也不会感受到世间的美好。在我们当今社会当中,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去“孝”,怎样去感恩,在我看来,“孝”不仅仅是说供养父母,更重要的是    尊重父母,尊重二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尊重父母并不是说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简简单单满足父母的一切要求,而是要尊重父母的人格,不仅仅要满足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精神需求,比如多陪陪父母,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一简单的要求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够实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让父母能够感受到自己其实也是重要的。
TOP
182#

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寄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
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TOP
183#

中国的亲缘文化很深,我们在人类社会这一个总体之中进行在分类便是依靠着血缘关系,我们中国特色的根文化,中国文化以家为中心,注重血脉的延续,家族传承,上敬长辈祖宗,下重儿孙后辈。这种根文化已经是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深深的植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根文化的强烈的外在表现是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不仅仅是指个人的小家,更是全家的一种观念,是家的上下血统,如有团圆之意的中秋节以及春节,都是一家人团聚追寻过往,祭祀先祖来维持家族的和谐稳定,加强家的观念,这是一种维持家族的仪式,对于中国人来说,家族团圆和谐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人生理想,清明节我们会祭祀祖先,不仅仅是表达对祖辈的一种追思,更是一种希望家族成员可以通过对先祖的祭祀来再聚家族成员来通过祭祀唤起内心深处的家族情感加强我们的家观念和族观念。因此祭祀不仅仅是一种孝德的表示,更是一种家族加强联系的,观念联系的一种方式,是除了血缘之外的一种加强家族观念的重要方式。
TOP
184#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严肃地安排好先人的丧事,时时祭祀缅怀,那样民风就会归于淳朴了。“追远”,就是继承祖先优良的文化道德传统,立足当下发展。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与打仗。在以父系血缘维持的封建国家里,宗法制是统治的基础,一般由大宗主持祭祀,祭祀既是标榜血统的纯正,又是为了以祖先崇拜凝聚宗族力量,巩固统治,维系“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
TOP
185#

祭祖乃中国传统,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父母总要带着我去祭拜已故的爷爷。
幼时的我并不懂为什么每年的那天父母都要带着我去爬那座陡峭的山峰,然后在山顶的几座石碑前念念叨叨,放上母亲亲手做的吃食,倒一杯茶或是酒放在石碑前,带着我跪在枯草上磕头,然后叫出永远记不住的称呼。那时的我只觉得麻烦,那个陡峭的山峰、白色的招魂幡、母亲做的饭菜每年都会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一个讨厌的影子。
可长大后学业渐渐繁重,父母体谅我日益增重的书包,每年在清明的时候总会以其他的事由委婉拒绝亲戚邀约祭祖的电话。
我曾见过在奶奶墓前痛哭的父亲,见过在爷爷墓前颤抖着手倒酒的父亲。那一瞬间我明白了祭祖的意义。
这不过是子女向父母表达孝顺之意的另一种方式罢了。
TOP
186#

“孝”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真正想成就圣贤君子,一定要从孝敬的根本开始修起。那么祭祀祖先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祭祖是以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在弘扬孝道文化时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活动,藉由缅怀祖先,我们得以回顾自己的根源,体会到历代先人们对于我们的爱与期盼。
我们要记住祖宗的恩德,一定要发扬光大,这个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无论是祭祖、还是祭神都要非常严肃,那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为了看热闹,凑热闹,它不是唱戏表演。要很严肃,祭神如神在,好比祖宗在面前,这个才真正有意义。把祭祀看成是一堂功课,要这样来做才是正确的。
TOP
187#

《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提倡祭祖,能够产生净化人心、移风易俗、振兴道德、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儒家祭祀祖先的意义是为了“追养继孝,民德厚望”。追养是对亲恩的追思和缅怀,血姻归宗族的一种仪式。继孝是为了发扬孝道,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作为长辈要为子孙树立孝道的观念,彰显家风。如果一个人能逢年过节虔诚的祭祀祖先,那么他的仁义道德是日趋淳厚的,厚德才能载物,家庭有孝道才和睦,所谓家和万事兴,从而帮助实现幸福人生。其次,祭祀祖先的仪式是最神圣、最高级的艺术形式。古老的祭礼中,不但会宣扬祖德,还会演奏和谐的乐曲涤荡后世子孙的内心。在祭祖的礼乐教化中,人们得到了最为和谐的灵性的提升,效仿着祖先的教诲,一代代传承下来。
树木有根本才能长出枝叶花果,江河有源头才能形成滚滚长流。祖宗是我们的根源,我们有祖宗的德荫,才能有今日的美好环境与健全身心。因此,报本反始,共同缅怀人类始祖之德,真正能够产生安定人心与和谐世界的正能量,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善行、善举。
TOP
188#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不让自己忘本,要让我们时刻牢记祖先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今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续和传承。
TOP
189#

中华民族有共同的祖先,我们每个人有自己家族的祖先,祭拜家族的祖先,一方面是缅怀、感恩,寄托我们的情怀,另一方面是精神传承,谁家祖上出了大人物,那后代都会有一种自豪感,自觉传承祖先的精神,也会传承孝道精神,再一方面是勉励后人奋发图强,光宗耀祖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自驱力。
祭拜祖先,重要的是意义,而不是形式,父母带上小孩去祭拜祖先,最重要的的是告诉小孩祭拜的意义,增强小孩的民族认同感与内驱力。
TOP
190#

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传统。祭祀主要是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并使人铭记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来源。或许祖先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为家族争光,但祖先是血脉的源泉,没有祖先就没有血脉的传承,祖先是值得去尊重的,祭祀祖先的传统是不能断的。
TOP
191#

“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有人还能够记得他,那他就不算真正死去。”祭祀是我们缅怀祖先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敬重与缅怀,而不是祭祀的形式。我想,祭祀首先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明白先辈为我们的付出;同时也让我们铭记他们身上的精神与优良品质,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向前。只要有真心实意的敬意,祭祀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巨大的花圈和薄薄的黄纸,在这份敬意面前是等值的,并不会因为礼节的繁复而更加贵重。相反地,如果内心没有敬意,再盛大的祭祀仪式也只是流于形式的虚荣的产物,不能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正向引导的祭祀是无用的。近几年国家倡导“文明祭祀”,尽量减少焚烧等行为,改为献花或单纯祭拜,虽然也有环保方面的考虑,但其实也正说明了祭祀的关键,在于心中的情感。
TOP
192#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檀弓》)
译:祭祀之礼,与其恭敬不够而礼节多,不如礼节少而恭敬多。
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惦念先人的方式,有其独特的礼仪礼节。但是大多数祭祀都太过于注重繁重的礼节却少了对先人的恭敬,导致像是在走一个礼仪过场,人们对先人的怀念恭敬少去,反而看中礼节,甚至有的人还在互相攀比谁的排场更大,完全违背了祭祀的初心。这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也是对中华文明的漠视。我们应该带着诚挚的心去对待,而不是拘泥于礼节。
TOP
193#

祭祀,是用以追念养育之恩,发扬孝道的。祭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孝不仅仅是对自己现存亲人的关怀,更是有着对先祖的一种追思与怀念。
中国的亲缘文化很深的,我们在人类社会这一个巨大的总体之中进行再一步地分类便是依靠着血缘关系,我们中国拥有着特色的根文化,中国文化以家为中心,注重血脉的延续,家族传承,上敬长辈祖宗,下重儿孙后辈。这种根文化可以说已经是历史千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并且深深的植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根文化它强烈的外在表现就是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不仅仅是指个人的小家,更是大家的一种观念,是家的上上下下,祖祖辈辈,如有团圆之意的中秋节以及春节,都是一家人团聚追寻过往,祭祀先祖来维持家族的和谐稳定,加强家的观念的节日,过节的时候聚会祭祀祖先可以说是一种维持家族的仪式,对于中国人来说,家族团圆和谐是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去追求的人生理想,清明节我们会祭祀祖先,不仅仅是表达对祖辈的一种追思,更是一种希望家族成员可以通过对先祖的祭祀来再聚家族成员的方式,在通过祭祀唤起内心深处的家族情感以加强我们的家观念和族观念。因此祭祀不仅仅是一种孝德的表示,更是一种家族成员之间加强联系,以及统一观念的一种方式,是除了血缘联系之外的一种加强家族观念的重要方式。
TOP
194#

  《礼记·祭统》中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可见古人认为祭祀是用来追念养育之恩,弘扬孝道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祭祀能够维护传统封建社会的秩序,稳定国家统治,维系家族荣耀,安定人心。祭祀的对象也从以天地鬼神为主演变到以先祖为主。

  儒家认为人们祭祀先祖可以看出人们对先祖保有真情和怀念,因此民风就会变得淳厚。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能看出人们对于祭祀先祖的态度。清明节人们会进行扫墓,吃寒食,禁烟火等活动来表明对祖先的敬意,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希望后辈能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祭祀祖先不仅是表达我们对先祖的思念和敬意,还能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先,要感恩祖先对于我们的庇护,没有他们的辛勤创造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传承家族精神,为家族光宗耀祖。对于活着的人,我们更要懂得珍惜,用实际行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今天,我们尤其不能忘记为换取后代人和平的生活而流血牺牲的英雄先辈们,记住每一个英雄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铭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吾辈当自强。
TOP
195#

  《礼记·祭统》中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可见古人认为祭祀是用来追念养育之恩,弘扬孝道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祭祀能够维护传统封建社会的秩序,稳定国家统治,维系家族荣耀,安定人心。祭祀的对象也从以天地鬼神为主演变到以先祖为主。

  儒家认为人们祭祀先祖可以看出人们对先祖保有真情和怀念,因此民风就会变得淳厚。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能看出人们对于祭祀先祖的态度。清明节人们会进行扫墓,吃寒食,禁烟火等活动来表明对祖先的敬意,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希望后辈能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祭祀祖先不仅是表达我们对先祖的思念和敬意,还能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先,要感恩祖先对于我们的庇护,没有他们的辛勤创造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传承家族精神,为家族光宗耀祖。对于活着的人,我们更要懂得珍惜,用实际行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今天,我们尤其不能忘记为换取后代人和平的生活而流血牺牲的英雄先辈们,记住每一个英雄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铭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吾辈当自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