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祭祀祖先 [复制链接]

166#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祭祀天地大典其实是在心理思维的终极意义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祭祀活动,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旧俗备供品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TOP
167#

       祖先是家族的早期人物,没有他们的存在也就没有我们的存在。祭祀祖先不只是一种传统的类似宗教的仪式而已,更多的是凭借祭祀活动追思祖先来凝聚文化共识,寻找自己的精神原乡,实现精神寄托,更像是一种寻根活动。了解祖先的来处也有益于明晰自我的身份定位和实现文化认同。以黄帝陵的祭祀为例,历朝历代都重视这种祭祀活动,民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祭祀以唤醒中国人民团结抗日,保卫家国的情怀,有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对黄帝陵进行了修整,每年还派代表亲往祭祀,台湾方面也每年于台北遥祭黄帝陵,这对于确认两岸一家,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实现祖国统一意义重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祭祀祖先已经超出了其仪式象征意义,而成为连结古今中外的生生不息的纽带。
TOP
168#

《诗经·周颂》中祭祀与孝道息息相关,祭祀祖先,述祖之功德,以德配天。通过怀念祖先引人自省,约束君王的行为,德育百姓后代,让他们明白先祖创业之难,从而形成群体性的内在自觉,逐步使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安民心,固社稷,兢兢业业、谨继家业,使周族统治绵延更久。这种告诫后代的忧患意识,与周初政治有关。周代立国不久,亲眼目睹殷商灭亡,虽为统治者,但《周易》言“变动不居,上下无常”,故内心存在畏惧不安之感,“成王不敢康”、“我其夙夜,畏天之威”,可知周天子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忧虑。“天命靡常”不可靠,国家兴亡在于人,人的努力因素开始上升,但又不能否定天之地位。人们自认为在神灵面前是极其渺小的,所以周人祭祀庄重肃穆,生怕得罪于神旨,进而丧失了自己。“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周天子因畏惧而崇敬,产生敬畏之情,希望通过祭祀祖先,宣扬道德,以获得对周族统治地位的庇佑,并告诫后代“子孙保之”。同时代的西周铭文,亦有“某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TOP
169#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即是说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和仪式的国家。祭祀是中国礼仪最显著的特点。祭祀一般而言有两个层次,一是祭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记载:“汉世祭天於其上,名之为皇天原。”古代帝王开坛祭天,祈求风调雨顺;。二是祭祖,既是为了避灾得福而对亡灵先祖进行敬拜与祭奠,也是为了维护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祭祖对很多来讲已经路于俗套,即成为一种程序化的操作,不含有情感。事实上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的,我们缅怀革命先辈和祖先,这是一条情感的纽带,将带给我们精神力量。其次有益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追求繁琐的祭祀程序和花样繁多的祭品,仅仅在于行事之时要严肃、敬慕、诚挚,这才是祭祖,不然与不做并无区别。
TOP
170#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看到这句话,立刻就想起了郑教授的讲话,他说,很多年轻人骂日本人参拜靖国神兽,但是自己呢?却也从未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地方留下一片鲜花甚至一个脚印。确实啊,这是国之孝道,我们在鄙视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的去发扬自己孝的精神,我们国家曾经付出了多少血和生命,才赢得了新中国的成立,然后又是多少有志之士用自己的青春和委屈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因此,我们秉承国之孝道,尊敬先烈,缅怀英雄等确实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做的事啊!
TOP
171#

祭祀先祖,对祖先时刻心怀感激之心,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也许他们经历了我们从未想象的苦难才能生存下来,保留我们这一支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远离危害,不能做自我伤害的事情,同样也不能去伤害别人。
TOP
172#

进入社会的时间有越来越久,自己的收入也变得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几千到高峰时期的几万,出最初的销售员,逐渐发展到独挡一面的主管高管,收入增加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忙,人的欲望总是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收入五千就想一万,一万就想两万,两万就想三万,三万就想五万,我们总是为了追求这个数字越来越忙碌,从最开始一个月回家一趟,到三个月回家一趟,到最后一年回去一趟,虽然武汉离黄冈仅仅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但工作上的事情却似乎也变得一刻也离不开自己,就算偶然休息的一两天,也只想躺在家里收拾一下房间,陪对象去逛逛街,在家里打游戏,似乎父母总是处于心中的最底层,不移开一层层的遮挡,就无法看到父母的期盼,就像电视里经常所放映出来的那样,父母给子女打电话询问是否归来的语气都充满了忐忑,既想听到子女过节回家的消息,又担心因为自己给子女造成了麻烦。父母的爱总是那样的深沉而又谦卑,浓烈而又小心翼翼,在既不担心房贷也不担心车贷,不担心日常经济来源的时候,再去追求收入,也只不过一串无意义的数字罢了,有时候回过头去看,自己离高中毕业已经十几年了。父母也从自己青春懵懂时的秀丽到现在的白发斑斑,在自己努力挣钱的这些年,得到了很多收入,也牺牲了很多陪伴父母的时间,这个始终在背后一心一意生我养我为我付出的父母,也在慢慢走向离开的边缘。见过别人的生离死别,每次回想起自己有一天也可能会离开他们,内心就会显的非常恐慌,不自觉的湿润了眼睛,他们的爱无形之中那样深沉的影响了自己,以至于对它产生依恋,无法离开,甚至不愿去想象他们的离开。
TOP
173#

“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有人还能够记得他,那他就不算真正死去。”祭祀是我们缅怀祖先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内心的敬重与缅怀,而不是祭祀的形式。我想,祭祀首先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明白先辈为我们的付出;同时也让我们铭记他们身上的精神与优良品质,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向前。只要有真心实意的敬意,祭祀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巨大的花圈和薄薄的黄纸,在这份敬意面前是等值的,并不会因为礼节的繁复而更加贵重。相反地,如果内心没有敬意,再盛大的祭祀仪式也只是流于形式的虚荣的产物,不能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正向引导的祭祀是无用的。近几年国家倡导“文明祭祀”,尽量减少焚烧等行为,改为献花或单纯祭拜,虽然也有环保方面的考虑,但其实也正说明了祭祀的关键,在于心中的情感。
TOP
174#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祀祖先是后人对逝者的追思,这也是孝的体现。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拥有现在安逸的生活,要饮水思源。祭祀祖先就是不忘本的体现,这是后人对祖先的怀念与尊重。
TOP
175#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传统孝道主张清明节上坟祭祀,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重要习俗之一, 属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 历来被炎黄子孙高度重视,表达生者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孔子指出:“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有的人为了方便,一知半解,常常喜欢断章取义,这句话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整句的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古代提倡“好男儿志在四方”,修、齐、治、平的儒家社会理想的实现,务必走出家门,不能永远在家。当今社会的流动性,更是非常强,即使一般的老百姓也要经常外出打工,往往通过手机、微信等与家中父老联系,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很大,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与孔子提倡的人生观也是不矛盾的。“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 常打电话问问, 可以消除老年人心情抑郁、惆怅孤寞、心理失落、自悲自怜等情绪, 使‘空巢’不常空, 这也是子女应尽的精神赡养义务。精神赡养对有些老人来说, 比物质供养更为重要。”[[]]游子永远是父母的牵挂,“我们也许会经常在街头巷尾看见满头白发的父亲或母亲拄着拐杖眺望远方, 无疑他们在等待自己的亲人归来。当你看到这一幕时, 你就会感觉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的意义了。”
长期以来,每到清明这一天,我们总会去墓园扫墓,但无论传递了多少敬意与思念,逝去的亲人已不能复生。莫要“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只一味的寻求心理慰藉。
TOP
176#

詹鄞鑫在《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中说:“祭祀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古人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可以看出,祭祀活动首先产生于人们对神灵的敬畏。而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自然神灵的逐渐了解,祭祀活动也开始演化成对死去祖先的纪念活动。司马迁就曾在《史记·礼书》说过:“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而走得更远的,到现当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减少了,除了农村地区人们仍然会祭祀与农业相关的各种神灵以外,特别是大城市地区,人们基本不会参加祭祀神灵的活动。现代人们更多的会认为祭祀神灵的宗教活动多少渗透了迷信色彩。但是,对于祖先的怀念,人们依然保持在适当的节日对先人表达追思,这是中华民族性格中“孝”道的体现,尽管人们追思祖先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一不说明这是刻在血肉里的道德烙印。
TOP
177#

古代设置宗亲祭祀文化,实际目的就是发挥桥梁作用,作为小我小私向大公大我转折的一个阶梯。今天我们将这个阶梯正确地复兴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否则,再过一二十年,我们找不到爱国家爱民族的人,人们都成了个人英雄主义者,只有出于个人的表现欲才能产生所谓英雄的冲动,但这种冲动不仅不持久,而且也不会诞生像中国古代那样大批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前赴后继。
TOP
178#

提到赡养父母,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这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原文是: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意思是叹息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我深受这句话的影响,很深,很深。个人认为自己是个懂得孝敬父母,绝对会赡养父母的人,所以也想告诉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孩子,好好的对待你们的父母,不要拒绝义务和责任而不赡养父母,他们是你最最亲的人啊!更不要上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现在独生子女很多,父母把我们看做生命和爱的延续,我们怎能辜负他们。换位想下有天我们也会成为父母,假如你的孩子和你一样,你会怎样,也许你会找很多借口理由说你要丁克或者不婚,那是你的选择,但是人的选择也是会改变的,即便你做到了,那也是极个别,你生长中国这样的一个被传统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历史大国,你保证了你自己的“选择”,你是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主流人们所向的,所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赡养父母是义不容辞的。
TOP
179#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唯祀于戎”。解释就是说国家的重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前者是宗教和信仰,后者是兵器和战争,这反映了当时古人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敬和统治者崇尚征伐的思想。纵观人类历史,一直就是“祀、戎”相见的历史。
      《论语》八佾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就是说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就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假若我没有时间,不能亲自参与祭祀,只是象征性地由别人去代表一番,这样祭了就跟不祭一样”。
        孔子平时很少提及鬼神之事,说“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并不是说鬼神的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强调参与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要注重祭祀的仪式感。
        现在的祭祀,不仅是追思过去,更是一种“固本”不忘本,现在我们逐渐把祭祀的对象从神明、祖先,逐渐延伸到这个时代的英烈、楷模等,都是我们对本心的坚守,对逝者的追念。祭祀祷告,更多的是希望,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祖先的指引,来增强我们的信心,希望我们的子孙后辈也能在多年后也能记住这些传统而本质的形式,让心中的信仰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
TOP
18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孝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子女是父母生养,从出生开始,喂养抚育,洗浆补订,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难治之病,情愿舍命换儿安;稍长,教给基本生活能力,供给读书,关心其成长,永不停歇。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是一生一世,可谓:亲情无价,骨肉情深。
而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和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