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复制链接]

121#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道尚忠,复尚孝”。忠是指尽己心力以奉公、任事、对人之美德曰忠。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孔子讲君臣关系的侧重点,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处“忠”指臣忠于君,而在后世帝王时代,这种含义几乎演变为“忠”的唯一含义。孙中山曾说:“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忠,本指人与人忠,孔子言“近人而忠”、“忠利之教”,孟子言“教人以善谓之忠”,故忠“非专指臣民尽心事上,更非专指见危授命,第谓居职任事者,当尽心竭力求利于人而已”。孝在《说文解字》中:“孝,善事父母者。” 孝是人可以从身边之最近处做起的人间关系德目,被称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经》中,子曰 :“教民亲爱,莫大于孝”。“孝之为义,初不限于经营家族。”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一文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说孝,往往指子女赡养父母、晚辈赡养长辈,其实,尊敬先于赡养。至于祭祀祖先,祭享之礼,“其事似近于迷信,然尊祖敬宗实为报本追远之正务”。祖先崇拜、祭祀等等,都是家庭宗族孝文化的延伸。

TOP
122#

人与人之间的至情的流露,既不在甜言蜜语,也不在甘旨狐貉;既不在礼数细节,也不在风光体面。真情至性只在是否把对方的喜怒哀乐看做是世上最重要的事体,否则即使有人每日为父母割股一次,也是心中无父母的,算不得孝。

常见一般人把父母奉养在家,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责无旁贷;是因为习俗使然,义不容辞;是因为怀德反哺,感恩图报;是求心之所安,示范于后人。甚至等而下之是因为畏人耻笑,或者需要个妥实人看家。更下焉者,是奉养父母如财神菩萨,生前接济,身后继承。而万难得一者,只是为了爱父母,爱到不能须臾离,一如爱子女然。


于是一般父母被养在家里,有如食客,有如清客,有如幕僚,受次等的注意,有次等的待遇,得次等的关心。我们认为他们老了,过时了,不在乎了,他们愿意静静退休,不愿搅在热闹繁华的环境里。一切头等的注意,只是为了装点门面,父母爱我们,他们不会在意的。一切头等的待遇,对于年轻人才算新奇,父母都是过来人,他们不会恋栈的。一切头等的关心,只需要用在无知无助的小儿女身上,父母都能自立自理,对于他们并不必需。我们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替自己想出种种理由,把父母的地位贬为次等的,使他们成为吃白食者,不被需要者,等候死亡者。其实他们仍然是百分之百的活着的人,他们喜繁华,好热闹,不肯服老,不甘寂寞。他们仍然有七情六欲,渴望着别人的注意和关切,别人的看重和敬爱,特别是他们自己辛勤抚育成人的儿女。


父母最怕自己衰老,我们是否曾经尽力使他们忘年?古今来有几个戏彩娱亲的人?我们尽管不明说,却时刻在暗示他们已经衰老。父母最怕自己无用,我们问有几个衷心认为父母永远是发短心长齿宿才新的人?我们即使不忍道出,却总不自主地遇事提醒他们已是过气人。父母最需要的是儿女的亲爱,我们可曾心甘情愿地匀出一时片刻去博取父母一粲?当然更不用说曲意承欢了,我们总是漫不经心地显露出自己不耐烦怕啰唆。


我们看着儿女的娇憨顽皮,眼里不自主地迸出慈祥挚爱的光,我们可曾用过同样的眼光,注视白发盈头的父母?我们谒见大人先生,周身不自主地逢迎恭顺,我们可曾用过同样的卑躬屈节,对待无助于我的父母?我们周旋于知交好友间,满怀欣悦愉快,我们可曾用过同样的心情,交接昏眊老聩的父母?我们惧怕儿女成长,我们惧怕权势暂短,我们惧怕欢娱难驻,我们有几个“真心”地惧怕父母日薄西山?真心地忧虑和父母会短离长?假如我们是真心地忧惧,我们早就把空余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承欢膝下了。


但这不是勉强得来的,也不是教得出来的。这是天性,这是至情,必须自动地发于五衷,方能自然地形诸颜色,此之所以谓“色难”,此之所以孝子难得,此之所以数千年来,亿万人中间只得二十四个。


在这乱离的岁月中,有几家骨肉能得团圆?只见人们焦急地设法和子女们团聚,曾有几人怀有报刘日短之悲?每逢假期节日,戏院郊外,但见提挈怀抱使儿女欢娱的父母,却有几个扶持趋侍愉悦亲心的儿女?


假如世上有人亲爱其父母一如对他的儿女,敬事父母一如对大人先生,承欢父母一如对他的爱人,依恋父母一如对他的至友,这个人可称得上是世上最有情人。

TOP
123#

      不只是忠孝难全,情义也难全的。一般“忠孝难全”这话都是用在忠孝对象有差异,有先后,难周全的时候,是一种感慨。能全的时候也有,但是大家皆大欢喜,自然也不会有此感慨了。
      关键还是看你自己的价值观念,什么对你最重要。譬如岳飞吧,他很孝顺他母亲,他的母亲却要他不要在跟前尽孝,要他去精忠报国。岳飞顺从母亲的意思,去尽忠了。知道的人,知道他忠孝两全,不知道他的只当他是唯忠不孝。所以啊,做子女的最好是多顺着父母一点,但还是要奔自己的追求,而做父母的也要开明一些,让自己的子女去外面展露锋芒,虽处江湖之远,依然相望相守,这才是咱们和谐社会的未来啊,哈哈。
TOP
124#

忠与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孝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唐宋之际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忠孝关系同样有一个转变,对之进行探讨和梳理,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
孝的基本内涵是“善事父母”,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唐代在强调孝的同时,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同样比较重视,宋代则格外强调子女之孝及“顺”而不重父母之慈、爱,父慈子孝的双向内容日益趋于“父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的单向要求。宋人应俊在《琴堂谕俗编》卷上《孝父母》的《续编》中说,“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也,唯父母不慈爱而子孝,乃可称耳”;“盖天下无不是底父母,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显然有背此前流传下来的父慈子爱的共同要求。笔者浅陋,尚未见过唐以前有这种说法。
作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事原则,忠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政治伦理层面上对国家、君主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下对上、民对国、私对公、尤其是臣对君的行事准则。经过唐末五代战乱频仍的教训,加之外部少数民族政权压力空前增大,宋人对此前的君臣关系以及人伦道德加以深刻反思,忠的观念同样产生了巨大变化,其含义日益固定为“以死奉国”、“死事一君”,强调“节”,强调“操守”。
在将忠和孝的伦理要求都推向极致时,忠孝关系也势必会有新的变化。忠孝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或家庭伦理问题,而且和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忠与孝是和谐的,从某些角度讲孝甚至是忠的基础。在“家国同构”的观念下,忠孝一体,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家以父为权威,国以君为权威,在家孝顺父母尊长,就为奉国尽忠、效命君主打下了思想和行为基础,是为“移孝于忠”。但面临实际问题时,忠孝并不总是和谐的,往往不能兼得,甚至会发生尖锐冲突。一旦事君与侍父不可兼得,集臣、子为一身者将面临两难抉择,即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唐代封演所作《封氏闻见记》卷4《定谥》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唐代宗时,吏部尚书韦陟死后,太常博士程皓谥其为“忠孝”,刑部尚书颜真卿加以反驳:“出处事殊,忠孝不并。已为孝子不得为忠臣,为忠臣不得为孝子。”程皓则坚持说:“至于忠孝不并,……各求所志,盖取诸随。至若奉慈亲,当圣代,出事主,入事亲,忠孝两全,谁曰不可。”颜真卿的观点非常鲜明,即“忠孝不并”,为人臣和为人子者不可能同时既为忠臣又为孝子;程皓却认为“当圣代”时忠孝可以两全,一旦面临极端情况,并不苛求求忠抑或求孝,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而此事的最终结果也是韦陟得谥为“忠孝”,程皓的意见占了上风。
至宋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宋人在将孝的观念及行为要求进一步推向深入的同时,也把对忠的要求推向了一个远超于唐代的高度。众所周知,宋代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士大夫阶层具有相当的报国激情及一定的言论自由,当时的君臣关系也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宋代士大夫对民间孝行给予极大关注,大力倡导民众之孝,而对自身而言,他们却认为整日围绕父母膝下是“庸行粗迹”(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3“程子言性中无孝弟”中所言),有违为国献身的意愿。同时,宋人对“忠孝不并”的两难抉择也有不同的认识。《宋史》卷417《赵葵传》记赵葵说“移忠为孝,臣子之通谊”,与唐代“移孝于忠”恰好相反。赵葵想为母守丧,就不能不脱离为国尽忠的职责,最后他选择“先国家之急而后亲丧”,体现了先忠后孝的意思。《宋史·忠义列传》收录了许多“忠义之士”的事迹,他们在面临强敌准备拼死一搏时,或不愿妻、子受污于敌手,或避免因私念负国,便亲手或让他人杀死自己的至亲或令其自尽,这类事情在唐代也属稀见。
总之,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频仍,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旧有贵族门阀体制的瓦解,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民众总体文化素质日渐提高,复由于国家外部压力的日益增加,时人的忠孝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宋代士大夫阶层对民众尽孝予以高度关注和大力提倡,同时把对忠的要求推向了一个远超于唐代的高度。宋人强调“气节”、“节操”,“忠”的含义日益固定为“死事一君”。宋代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士大夫在相对宽松的政治、言论环境中,具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忠越来越居于孝前,社会观念对“舍孝尽忠”也予以高度褒扬。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与社会伦理有一个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道德观念在维护社会固有秩序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国家政治对社会伦理又有极强的引导、干涉作用,古代中国的社会伦理也打上了国家政治影响的深深烙印。我们通过考察唐宋间忠孝观念的发展及忠孝关系的演变,也可以发现国家政治对社会伦理渗透日渐增强的趋势。
TOP
125#

在中国古代,忠与孝是统一的,而且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也很强调和提倡二者的一致。忠孝所以统一,是因为二者是相通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君与父无异”,“家与国无分”,君主即是全国的大家长,故亦“君父”。君臣关系则被视为父子关系,“臣之与君,犹子之于父”。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父权与军权相互依存,彼此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此外忠孝两种道德的基本要求都是敬顺,这也是相通的。所以,中国人一再强调“忠孝一体”。《礼记》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后来,又有“忠孝一道”说。
TOP
126#

“孝”和“悌”是不可分的,因为他们同是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团结和睦的两个重要准则。只不过它们各自有它们自身的对象和范围。“孝”主要是针对父母的,而“悌”主要是针对兄弟关系而论的,特指弟对兄的尊敬。正是“孝”和“悌”使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两种亲情有章可循,进而中国家庭的和睦才是有可能的。《孟子》一书中总是在强调“申之于孝悌之义”的重要性,可见,儒家将“孝”和“悌”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不论是缺少“孝”,还是缺少“悌”,都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孝经》一书也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民风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悌”同“孝”“乐”“礼”是并存的,它们都关乎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但社会作为家庭的放大和延伸,显然,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孝”“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孝”在于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悌”在于处理如何敬兄、如何怜弟之间的关系,而“臣”就是在说明如何尊君的道理。可见,“孝”“悌”和“忠”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当然对于君的忠贞,主要是由对父母的“孝”和对兄的“悌”演变而来的。因此,“孝”和“悌”才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家庭法则。

TOP
127#

忠孝两全

古语常说忠孝难两全,这里的忠是忠于君主,现在已无君主,是忠于正道,而正道则是让国富民强,社会和谐进步。若国富民强父母就衣食无忧,社会和谐进步,人民便安居乐业,既忠也孝,两全其美。
TOP
128#

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包含“忠孝为大”的观念。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是孔子对人伦道德的最高概括,而孝是仁的本,即孝是仁的基础、根本。“大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从事亲开始,正中于忠君,最后可以立身,成就个人的人格。孔孟认为忠孝是圣贤君子的美德,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是忠孝之道的来源。孟子认为尧舜成为贤君的理由在于孝悌之德。“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忠孝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国家都很重要。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要很好的处理家庭关系,子女对父母也要孝敬。只有公民们忠于国家,国家才能安定繁荣。


TOP
129#

孔子之所以重视孝,是因为孔子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称为仁,而周礼又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有记载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充分强调了孝悌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之一。然而孝与忠又是统一的,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正如《学而》记载:“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效忠一体,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仁的基本要求。忠孝一体,在新时代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忠于国家,孝敬父母作为忠孝的基本意思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忠孝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有意义。
TOP
130#

在儒家思想的核心体系中,包含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忠”和“孝”常常会被人们视为一体。“忠孝”意即“受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明 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伯应(袁可立子)真忠孝人也。”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忠孝虽含义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表现的都是一种“仁”。
TOP
131#

忠孝确实不能两全。你要想为国家做事情,就要在年轻的时候离开家里、离开父母,到外面去闯。这一闯,就是一辈子在闯,一辈子在外面,永远不着家,不存在孝敬父母。你要想孝敬父母,那只有在父母身边才存在孝敬。在父母身边,就不能为国家。
一个人走那条路是自己的选择。
TOP
132#

谈到忠与孝的关系,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忠孝不能两全,但我觉得,忠与孝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忠中有孝,孝中有忠。一个国家中,不是将个人的意愿抹杀掉,而是尽可能地将其满足,正所谓,国是由家构成的,没有家怎有国的道理一样,没有了孝,忠就能成其为忠。
TOP
133#

自古成大事者,都难免要经受忠孝难两全的考验,其实对父母的“孝”和对祖国的“忠”并不矛盾,这种“忠”是更大程度上的“孝”。但“孝”有多种表达方式,并不是一定要守在父母身边才算是“孝”。 可是,如今再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心中难免不生疑窦:忠于事业,恪尽职守,理当如此。但当它与父母亲人特需亲情关照产生矛盾时,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可孰急孰缓呢?在单位,无论你肩负何种职责,离了你,单位不会就此瘫痪,不会因你没上班而消亡,而父母关键时刻没了亲情,并就此撒手西去,你难道不后悔一辈子,忏悔一辈子?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他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吗?一个不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他拿什么来报答自己的父母? 天下父母心都是希望自己孩子事业有成。有时为了事业少了对父母的关心是不对的,父母需要关怀。工作是多和父母联系让他知道自己的子女的情况。要知道自己事业的成果是为了什么。赚钱是为了养活家人,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国家也希望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美满。所以对事业热爱的同时应该关心家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过的幸福事业有成所以你成功是必要的但他们也想念子女所以只要把两者的时间加以分配就行了特殊情况下只要双方都体谅一下,有是却要有所决定就看哪一边可以弥补熟轻熟重衡量一下 正 所 谓 , 百 行 孝 为 先 。 不 想 让 自 己 陷 入 两 难 , 平 时 就 应 该 表 现 你 的 孝 顺 , 但 那 是 发 自 内 心 的 孝 顺 噢 ! 平 时 , 不 管 自 己 多 忙 , 都 应 该 关 心 父 母 。 离 开 家 去 念 书 或 工 作 , 不 管 你 多 不 得 空 , 都 应 该 打 个 电 话 回 家 , 关 心 父 母 的 身 体 状 况 , 告 诉 父 母 自 己 在 外 的 状 况 , 别 让 他 们 担 心 等 等 。 那 么 , 就 不 容 易 陷 入 忠 孝 两 难 全 的 局 面 。
TOP
134#

忠与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孝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唐宋之际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忠孝关系同样有一个转变,对之进行探讨和梳理,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

  孝的基本内涵是“善事父母”,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唐代在强调孝的同时,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同样比较重视,宋代则格外强调子女之孝及“顺”而不重父母之慈、爱,父慈子孝的双向内容日益趋于“父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的单向要求。宋人应俊在《琴堂谕俗编》卷上《孝父母》的《续编》中说,“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也,唯父母不慈爱而子孝,乃可称耳”;“盖天下无不是底父母,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
TOP
135#

话说“忠孝不能两全”,其实我不太苟同,我觉得就像古语说的“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就是说大孝顺就是说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不使他们蒙羞。其实忠与孝是否能够两全我觉得还是在于个人,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自己问心为愧就可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