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复制链接]

151#

       孝是一种很古老的价值观,但在今天依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也许是太长时期人们忽视了对孝的研究和宣扬,以至于许多时候让人们在孝与忠之间难以作出选择。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忠孝难两全。原因是,忠的对象是君,孝的对象是父,而行孝主体却只有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很难做到既忠君而又孝父,特别是君与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放到现在,忠的对象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当自己的亲人和其他人都需要救助的时候,救助亲人可以看作是孝,救助他人可以认为是忠。《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如上所说,把“君”换成现在的国家、人民和自己的职守,就可以把对亲人的孝转化为对国家、对人民、对职守的忠。这种情况,古人有一种很好的概括,叫做“移孝作忠”。移孝作忠,事实上是真正的大孝。
TOP
152#

忠孝能不能两全我不探究,但忠孝确实有难以抉择的时候。一方是自己的父母,一方是自己的国家,孰轻孰重着实难分清。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情有可原。是成就大我还是小我,全在一念之间。自己的国家给了你安身立命之所,你就得为其上到山下油锅在所不辞;父母给了你最宝贵的生命,无怨无悔将你从小拉扯大,为他们抛弃全世界也不为过。古来徐庶本是刘备的军师,但曹操为了拆台,得到人才,于是将徐庶的母亲作为人质扣留,徐庶无奈,选择了曹营,后来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即由此而来,也才有了刘备之后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闪亮登台;赵苞是辽西太守,与鲜卑对峙,付出母亲的代价保住了整个城池,但在奖赏封侯之时,他吐血而死。所以无论是选择忠还是孝,都要承担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TOP
153#

先学会忠,那么孝道自然也就明白了。生活中不仅要对自己的亲人恭敬,也要对别人恭敬
TOP
154#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忠孝不能两全,其实不然,我认为忠和孝是一体的。就说我们孝敬父母,其实就是我们对他们尽忠。忠于国家也可以说是孝敬祖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里就把忠和孝联系在了一起,孝敬长辈是孝,爱护幼小是忠。
TOP
155#

自古忠孝不两全,似乎报销祖国和孝敬父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事,其实孝敬父母并不必要每天都陪在父母身边,放弃事业,放到现在,忠的对象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忠,不是为皇帝一个人了,皇帝也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忠,从根本目标上说,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而从具体实践上说,就是忠于职守。对于孝来说,其对象和内容基本上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就是对亲人的爱敬。当自己的亲人和其他人都需要救助的时候,救助亲人可以看作是孝,救助他人可以认为是忠,是行孝呢还是尽忠呢?这无论在伦理道德上,还是在心理情感上,都是一个很难的抉择,于是就出现了报上所披露的汶川英雄士兵承受“不孝”骂名的情况。事实上,这是对“孝”的误解:责骂者不解孝的真谤而骂,是没有道理的;被骂者因而产生道德上的心理负担,也是因不解孝的真谛所致,因此也是没有必要的。孝是一种很古老的价值观,但在今天依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也许是太长时期人们忽视了对孝的研究和宣扬,以至于许多时候让人们在孝与忠之间难以作出选择。这在此次的抗震救灾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人们能够知道,忠孝本一体,那么做到两全也就不难了:行孝者固然可以不受道德谴责的重负,而社会公众也能给予认可和赞扬。
TOP
156#

      古人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做人最要心怀感恩,对父母尽孝心,当一个人将对父母的孝道延展至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便成了尽忠。为百姓祈福,为苍生立命,敢为天下先,这是拳拳忠国之心。天下太平之日,便是父母安乐之时,双亲也会为你骄傲。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征战沙场为民除害,为国忠良,达成母亲愿望,为人臣子,尽忠,为人儿子,尽孝。若想有所作为,必先懂忠孝之道,以此立身,以此达志。
TOP
157#

孔 子生活 在礼崩乐坏 、诸侯混 战的春秋时代 ,他的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不单 对协调当时的人际关系 ,缓 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有着积极意义 ,就是在今天,读起来也依然感到十分亲切新鲜。他的至理名言中,依 然放射着博大精深的思想火花,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 意义。
TOP
158#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忠、孝自古不应分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景帝的“孝治天下”,爱亲者,不敢恶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如果不孝,何以忠?没有忠,谈何孝?忠孝一体,两全何难!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常有天下。侍家为孝,侍国为忠,没有家哪有国,没有国哪有家。和平时,修身齐家,养家糊口,既是孝,同时又维护了国家稳定,经济发展,又是忠;战乱时,投笔从戎,保土守疆,既是忠,同时又保护了家,使父母免于战乱,不使父母疲于奔命,又是孝。在家孝敬父母,孝名远扬,促进了社会和谐团结,既孝而忠;在外为国效力,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生活安逸舒适,既忠又孝。“忠孝不能两全”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只要孝心长存,忠心不改,忠孝一体,两全何难!
TOP
159#

古语云“忠孝不能两全”,我却不同意这句话。尽忠是对于国家,尽孝是对于父母,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么可能尽忠与国家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护自己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即使出门远游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方向。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忠孝不能两全的例子吗?我认为不是。把洪水疏通了,父母也是受益者。因此我们应该把“孝”上升到更高的高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把全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由个人走向社会,这便是“忠”了。李密在《陈情表》中说“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因此在皇上召他回朝廷任职时他拒绝了。有人把这看做是“忠孝不能两全”的典型;可养育之恩怎能不报?因此埋怨他不尽忠于朝廷一心念家的人必然无情。后文又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再为国家出力,这二者是不矛盾的。“百善孝为先”,把父母安顿好,把心安顿好,再把事业安顿好,自然也就是“忠”了。
TOP
160#

         古语云“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而忠君爱国战死沙场千古留名倒是使父母家人无限荣光,但我倒是不认为这是大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莫敢有损,更别说身死魂亡,善待自己这是对父母最起码的尊重和孝顺的体现。更何况,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何等的悲惨,身为孝子怎么能让父母在暮年承受如此悲伤?而忠君并不非得战死沙场,以死明志。忠君最大的体现在与克己奉职,留着自己的生命创造最大的价值,我认为忠诚不需要用生命来证明。
TOP
161#

孝是忠的思想道德基础。一个人为了忠于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达到忘我的精神境界,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才能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试想如果一个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人,何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何以担当社会道义?何以在生死攸关,为国尽忠的紧急关头,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显然是难以置信的,所以我觉得忠与孝是以道德修养为基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不孝必然不忠,忠孝两全,孝为先,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动不动就说什么忠孝不能两全,因为这不仅容易使人对忠与孝的内容及其关系感到意思含混,而且也会使某些不想忠于国家人民或不愿孝敬父母的人找到借口。
TOP
162#

《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如上所说,把“君”换成现在的国家、人民和自己的职守,就可以把对亲人的孝转化为对国家、对人民、对职守的忠。这种情况,古人有一种很好的概括,叫做“移孝作忠”。移孝作忠,事实上是真正的大孝。比如岳飞“精忠报国”,尽管他没能随奉老母身边,而去浴血沙场,最后献出生命,如果按“父母在不远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框框来衡量,他是“不孝”的,但是,《孝经》里对孝的最终完成的指标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才是真正实现了“孝”。在现代也有两个鲜明对照的人物:一个是胡长青,一个是孔繁森。胡有“孝”名,但死后却让亲人蒙羞,实为大不孝者;而孔繁森抛妻别母,最后为人民殉职,看似“不孝”,实则让亲人感到荣耀,实为大孝。
TOP
163#

旧儒云:忠孝两全,忠则孝,孝则忠,无不孝能忠也,亦无不忠者孝也,忠孝一矣。而后亦云:忠孝难两全,尽忠则不孝,尽孝则不忠,可见世道难矣,道不行,则忠孝悖,道行之,则忠孝一体。如之奈何,何者大,何者小,亦不概而论。吾以为,孝为本,忠为次,忠于焉,焉为正道乎?若为正道,亦何抑孝乎?
TOP
164#

[引]汉代是以“孝治天下”著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道文化的朝代,作为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孝道文化”对于汉代社会影响很大。
    汉人认为,能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汉初不仅没孝悌力田科,这是孝道文化的政治化开始。统治者从儒家思想受到启发,把孝道文化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自汉惠帝以下的汉朝皇帝都以“孝”为溢,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汉书、霍先传》记汉人之言曰:“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常有天下”这代表汉人的普通看法。儒家的《孝经》一书在汉代受到了特别的器重,人们不仅把它看成是“三才之经纬,五行纲纪”:而且认为是儒家“六艺总会”。后汉时更使天下诵《孝经》,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以诵习《孝经》而成为孝子和以《孝经》进行教化。
    汉代《孝经》地位上升,孝的观念如此的兴盛,以及统治阶级以“孝治天下”指导思想形成,封建“忠孝一体”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逐渐产生的。
    孝道文化也就慢慢开始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TOP
16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忠”无谓会使我想到我们中国有谁也拿不走的五千年历史。不禁想起我国的耻辱——南京大屠杀。那时,日本兵在南京,就像放纵的野马,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导致在大街小巷都横纵堆积着被害者的尸体,顿时让我满腔怒火。作为新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忠贞爱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好,保卫好。不能再让祖国受一丝的侮辱。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一颗赤胆忠心。热爱中国人民共产党的心。时刻拥有着一颗无法与祖国母亲分离的心。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孝”。一个人,就算再怎么伟大。他都是母亲十月怀胎所生,父母千辛万苦所养。自己养了多年的爱犬都能知恩图报,何况我们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或许有人说:“长大了我在报答我们的父母。”我却不这么认为。长大那是长大的事,和我们现在一点也沾不上边。在那里凭空想象,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啊!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重担才是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