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复制链接]

136#

“自古忠孝难两全。”这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一句话。忠孝两个道德标准无形的被联系在一起。在古代尽忠就不能够尽孝,他们也渴望自己能够对父母的赡养,对子女的疼爱,但是没有一个将士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战死沙场,。而现在我们的解放军依然是这样,忠孝两个矛盾的问题一直存在这个战争的时代里,如何权衡“忠”与“孝”的比重自然成为我们一个比较深刻的命题。忠孝何时能够两全,我们的社会那时就是和平而又和谐的了。
TOP
137#

古代的忠孝是真正的不能够两全的。每一个男丁一旦参加了军队就等于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很少有能够回来的。忠孝在古代就是一个永远对立的话题,最为出名的可以说一说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对自己国家人民的一种忠诚,但是这却让他失去了自己对家人的责任。所以在古代,我们看到的大都都是孝顺父母的没有建树,有建树的却无法好好照顾家庭和父母。

TOP
138#

当代社会的忠孝结合。现在的时代不在有那种一直战斗的日子,我们的解放军不用为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他们在完成兵役后就可以直接回到自己的家中,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这样就能够实现忠孝的全面发展,颠覆我们古代那种忠孝无法两全的境界,只是因为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不再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季节,很希望这种忠孝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更全面的发展。
TOP
139#

自古以来,人们把忠孝截然分开,认为忠孝不能两全。其实不然,回顾很多历史人物我们发现一个忠诚的人也是一个孝敬的人,忠是孝的延伸与扩展。孝敬父母,尊敬父母是我们最基本的义务,也是我们个人修养的体现。一个懂得孝道的人,才能懂得忠诚之道。

TOP
140#

忠与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孝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唐宋之际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忠孝关系同样有一个转变,对之进行探讨和梳理,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孝的基本内涵是“善事父母”,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唐代在强调孝的同时,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同样比较重视,宋代则格外强调子女之孝及“顺”而不重父母之慈、爱,父慈子孝的双向内容日益趋于“父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的单向要求。宋人应俊在《琴堂谕俗编》卷上《孝父母》的《续编》中说,“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也,唯父母不慈爱而子孝,乃可称耳”;“盖天下无不是底父母,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显然有背此前流传下来的父慈子爱的共同要求。笔者浅陋,尚未见过唐以前有这种说法。作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事原则,忠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政治伦理层面上对国家、君主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下对上、民对国、私对公、尤其是臣对君的行事准则。经过唐末五代战乱频仍的教训,加之外部少数民族政权压力空前增大,宋人对此前的君臣关系以及人伦道德加以深刻反思,忠的观念同样产生了巨大变化,其含义日益固定为“以死奉国”、“死事一君”,强调“节”,强调“操守”。
TOP
141#

忠与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孝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唐宋之际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忠孝关系同样有一个转变,对之进行探讨和梳理,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孝的基本内涵是“善事父母”,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唐代在强调孝的同时,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同样比较重视,宋代则格外强调子女之孝及“顺”而不重父母之慈、爱,父慈子孝的双向内容日益趋于“父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的单向要求。宋人应俊在《琴堂谕俗编》卷上《孝父母》的《续编》中说,“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也,唯父母不慈爱而子孝,乃可称耳”;“盖天下无不是底父母,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显然有背此前流传下来的父慈子爱的共同要求。笔者浅陋,尚未见过唐以前有这种说法。作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事原则,忠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政治伦理层面上对国家、君主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下对上、民对国、私对公、尤其是臣对君的行事准则。经过唐末五代战乱频仍的教训,加之外部少数民族政权压力空前增大,宋人对此前的君臣关系以及人伦道德加以深刻反思,忠的观念同样产生了巨大变化,其含义日益固定为“以死奉国”、“死事一君”,强调“节”,强调“操守”。
TOP
142#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TOP
143#


中国的儒教,中心是忠孝,忠孝一体。 孝的基本内涵是“善事父母”,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作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和为人、处事原则,忠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政治伦理层面上对国家、君主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下对上、民对国、私对公、尤其是臣对君的行事准则。忠孝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或家庭伦理问题,而且和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忠与孝是和谐的,从某些角度讲孝甚至是忠的基础。

对现代来讲,孝仍然是忠的基础。一个不对自己父母尽孝的人,谈何忠于祖国。

TOP
144#

古人经常说到忠孝难两全,总是在孝道和忠义里面选择一个,选择在家孝敬父母,就必须抛弃为国献忠。可能这是个错误的说法,因为即使在家孝敬父母,但是仍然心系国家,时刻想着念着自己国家的山河,同理,即使在外为国征战,体现忠臣,但是心里还是在想念着家人,想念着父母是否安康,在我看来,这未必不是一种忠孝两全的体现。或许,古人的忠孝两全的定义过分的严格,所谓孝,就必须时时刻刻守在父母身边,必须对父母言听计从,所谓忠,就必须抛弃在家的老母,必须为国捐躯。我想,每件事的体现都不是只有一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它过分扩大的结果,所以,忠孝两全,又有何不可呢。

TOP
145#

谈到忠与孝的关系,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忠孝不能两全,但我觉得,忠与孝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忠中有孝,孝中有忠。一个国家中,不是将个人的意愿抹杀掉,而是尽可能地将其满足,正所谓,国是由家构成的,没有家怎有国的道理一样,没有了孝,忠就能成其为忠。

忠与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孝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唐宋之际政治、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忠孝关系同样有一个转变,对之进行探讨和梳理,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

TOP
146#

[讨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更体现了一种大爱精神!目观整个社会,自私自利的人还是太多,有的人连自己的亲身父母都不想赡养,就更别说是别人的父母。不过,拥有大爱精神的人还是可见的,比如说,社会上那些建立各项基金会的慈善家们,每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他们都是我们道德模范的楷模。对于他们,不仅把自己的家建立得和谐美满,还会回馈社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TOP
147#

孝是忠的思想道德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展。忠与孝是以道德修养为基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孝必然不忠,忠孝两全,孝为先,这对我们当今在选择官吏上是值得深思和启迪的。
TOP
148#

       虽说自古”忠孝“两难全,但从源上说,”忠“源于”孝“,因对其有感恩之情,故此生不渝,始终如一,只是感恩的对象由父母引申到了君王、国家、道义等。当然,也可以说君王、国家、道义间接养育了我们,我们对其尽”孝“时,因与孝顺父母略有不同,故另称之为尽“忠”。俗话说不读《出师表》不知“忠”,不看《陈情表》不明“孝”,两者虽然是分开来说的,但忠、孝实为一体,只是有所侧重罢了。
      人们常说的“忠孝“两难全,是指人的时间有限,分身乏术,在家孝顺父母,就不能外出做官;在外做官尽忠,就没空照顾父母,故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当然,国家有征辟,得舍小家为大家,但必须委托他人照料好父母,而且父母去世后,还要回家守丧以报养育之恩和未能侍奉终老之愧,服丧期满后,再外出尽忠。故忠孝实为一体也。
TOP
149#

        自古以来,忠、孝就是一体:推己及人的“孝”,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就会变成“忠”。古人云“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战国策•赵策》卷十九,《王立周绍为傅》),“事君不忠,非孝也”(《礼记•祭义》)。也正因为“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所以古代在选拔官员的时候,往往“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后汉书•韦彪传》)。相反,“不孝于亲而忠于君,古未之有也。”(《陈献章集》卷一,《永慕堂记》)
        当然,忠孝两全最好不过,然而现实往往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即忠与孝难以两全。有选择就会有牺牲,甚至代价会很大。据《吕氏春秋•仲冬纪》之《忠廉》篇记载,楚国的直躬因为父亲偷了羊,而向官府告发父亲。官府把他父亲抓起来准备杀头,这时直躬请求代替父亲受刑。临刑前,他说:“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他向官府告发自己的父亲偷了羊,这是对国家的忠诚;代替父亲受刑这是在尽孝,他最后用生命成全了既忠且孝的美德,让后世所敬仰。
TOP
150#

        按照忠孝一体的思维模式,不孝就暗示着“不忠”。故《孝经》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五刑章》)传统刑法“十恶不赦”之罪(谋反、谋大逆、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中,就有“不孝”和“不忠”。当然,对于统治者来说,有时候强调“孝”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忠”。例如,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隐含的目的还是“以忠治天下”,重视孝是手段,尽忠才是统治者的目的。
        后世学者,往往将忠孝并举,亦是基于此理也。故程颢曰:“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五)朱熹亦曰:“君臣父子之大伦,天之经,地之义,而所谓民彝也。故臣之于君,子之于父,生则敬养之,没则哀送之,所以致其忠孝之诚者,无所不用其极而非虚加之也。”(《朱熹集•戊午傥议序》卷七十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