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复制链接]

61#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自古忠孝难两全,很多人在选择是忠是孝方面都有不同的想法,其实孝,不只是针对自己的父母长辈,我认为有时忠,也是一种孝,不一定针对自己的长辈、父母就是孝。
TOP
62#

忠似乎只是对于黎民百姓而言的,对于皇帝而言,对谁忠呢?对皇帝而言最主要要德才兼备。对于刘备而言,可称得上“德才兼备”了,并且这两种品质中,它主要是有德,其次才是有才,德胜于才,而以德胜诸侯。与曹操相比,这是他胜操一筹之处,曹操也称得上德才兼备,但对于操而言,“才德兼备”更能体现他的品格。

TOP
6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中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国古代">国古代ERSONNAME>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

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看出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到了我们现在,我们须注意将来如何建立,如何复兴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现在的尊师重道,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几年前,教师节的时候,孩子回家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说不行,这是敬老师的要一百元。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陌路人。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了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事,挟个皮包走了。学生与老师在路上见面,万一点个头,在我觉得,已经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这是今日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于说">于说ERSONNAME>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道义关系、感情关系,除非这位老师很有地位。据我所经验的,每个学生要拿学位,作论文的时候,便随时来找:“老师怎么办?”很亲切。“对老师应该恭敬。”这不是诚意的话,因为他的言语太恭敬,太甜了。“巧言令色”、“币重言甘”是靠不住的。结果毕了业以后连影子都看不见了。这就是现在中国文化的怪现象,是文化道德的普遍事实。国民道德的修养从教育界开始,是应该彻底研究的,所以我在这里要讲到师生的道理。

TOP
64#

风向北说得“不孝的人不可能忠...小家尚不能孝,大家又如何尽忠呢?”有道理,事实上古代就有举孝廉的制度,就是举荐孝顺的人当官。
不过,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不能两全时一般选择忠,现在也一样。
TOP
65#

中国历代的哲人用敏锐的眼光、细腻的心思,构建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哲学框架。人如何在天、地中生存,不同的视角给予了不同的解答。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用“家”来构建了自己在天、地中的生存基码。“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

家,小到自己的家庭,大到就是国家。在小家庭中,孝是一种很好的感情纽带和行为约束;在国家中,忠是很好的新人标尺和行为规则。忠、孝是一体的,共同组建了中华文明的家文化。

在这种家文化中,人不再仅是个人,更是一个小群体中的一份子,如何来搭建起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桥梁,这便有一种文化情操——忠孝。忠孝教导人的都是自我的行为准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在推己及人,进而在引起一种蝴蝶效应。

TOP
66#

卷七

   十.忠孝一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是一个伦理型国家,忠孝观念一直深入人心并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在很多小说中更是体现着忠孝,这些小说中一个个鲜活而感人的故事让人们记住了一串串响亮的名字,他们中有忠而见杀化为潮神的伍子胥、因忠遭害而化碧的周苌弘、以忠见斥而投江的屈原、忠勤劳碌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孝感天仙至,滔滔福自洪的董永、卧冰求鱼的王祥、春花为之改叶的伟元、朝流欻生横石的叔通、表迹于栖鸾的辛缮、示德于梦虎的卫农,等等,这一大批忠孝文学形象不断闪耀于中国历史的天空,犹如启明星般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令我们扼腕长叹、叹而奋起。

  孝是忠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国是礼义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孝道文化源渊流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忠于祖国和人民,孝敬父母和长辈,敬重兄弟和他人,讲究文明礼义是人之不懈追求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教导第子们要志于道,据子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人生之道堪称典范。一个人为了忠于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达到忘我的精神境界,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才能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TOP
67#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母系父系社会。其实我认为以血缘维系的关系,重要的是一个孝字。古有卧冰求鲤,有孟宗哭笋。他们是孝的典范,同时他们又是忠臣。“忠孝”即忠于君国,孝敬父母。忠孝应是一体的。忠君的人不会不孝顺,孝顺的人不会背叛国家。家国,家国,何为家,何为国?国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然而没有了国又哪来家?忠与孝其实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忠孝之人!!!
TOP
68#

忠”与“孝”:

“忠”“孝”是儒家人际关系规范的核心,也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准则,“孝”即要敬亲,侍亲,为人子这勿忘父母恩,兄长情,出则以忠,入则以孝。“忠”侍听命于皇帝,忠于国家。“忠”和“孝”是一体的,“忠”“孝”之道有着崇高的地位,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和中华儿女,“忠”“孝”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我们应该尽到的本分。

TOP
69#

战国时卫国公子开方在齐国做官,十年没有回国看望父母。有人说开方这样忠于职守,忠于齐国,可以提拔他为相。可是管仲认为,开方既然连自己至亲都不放在心上,怎么会诚心爱他的国君呢?这样的人不宜做宰相。如果一位母亲在给自己儿子治突起的头疮时,把儿子的头弄破出血了,看到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母亲太疼爱儿子导致的;但是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继母身上,她就会受到别人的指责,认为那是故意虐待养子。司马迁曾引用民谚说:“何知仁义?以飨其利者为有德。”因此,伯夷反对周王代纣,饿死在首阳山,但文王武王并不因此而被贬低;盗跖、庄跻暴戾无道,但他们的门徒却历代传颂着他们的侠义之行。同一件事情,因旁观者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道德标准。真正大德于天下、大成于天下者,必定会引起极少数人的反对和质疑,如果拘执于形式道德、受限于世俗认识,今生则将难以有作为了。

TOP
70#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为商者若心存天下苍生,德系千秋万世,不拘执于虚假无用的道德标准,不固守一成不变的过时学问,善于跳出和超越常人的商业思维,出人所不思之奇思、逆人所乐行之常行、为人所难为之大为,以不争而善胜,才是道商之“德”。如此,方有真实不虚之“大德”、“圣功”生焉!

TOP
71#

中国人吞下仁义道德的超级营养品,已经时间太久了。若说对仁义道德的营养功效不能够了解,怕是没有人会相信。随便拿起一本记载着中国历史的书来,翻上几页看看,就会知道在历史上的中国社会里,人们的道德水平一点也不高。即使是在艺术化了的文学作品里,合格的道德君子也难得一遇。在伟大的传统小说《水浒传》里,正义凛然的道德英雄有几个?把武松李逵等正面英雄拿去跟同时代的欧洲艺术作品里的英雄形象作一下对比,中国人能不感到汗颜?中国式的英雄讲的是仁义,但仁义不等于正义,所以武松李逵杀起人来,就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排头砍去,任谁是谁。
TOP
72#

仁义的社会价值是存在的。仁义就意味着不能做恶,尽量不做坏事,至少不直接做坏事。仁义与一切罪恶和不祥拉开了距离,当然也就给自己避免了危险。仁义不打算与罪恶直接或公开地对抗,所以最残暴的桀纣也不会加害于仁义君子。而且一有机会,比较贤明的统治者就会看到仁义君子的“优良的道德品质”,这样他们就可以“学而优则仕”。
TOP
73#

仁义渴望着回报,仁义先保全自己,所以仁义的社会道德价值是非常有限的。一个社会把仁义上升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就足以伤害到社会的总体道德水平。仁义扭曲了正常的道德价值观念,使人们忘记了正义。仁义取代了正义,这就变相地扼杀了一种最强有力的抗恶力量。在仁义社会里,与仁义道德一起泛滥成灾的必然是各种罪恶。
TOP
74#

于孔子和儒家的“道”,学术上的争论很多,大多数人认为孔子的“道”是“仁义”,最核心的是“仁”。我很奇怪博学睿智的高工也主张孔子的道是仁。我认为:孔子的道是天命和周礼,最核心的是“礼”。在任何一种学说里头,道应该都是目标性和原则性的东西,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属于工具性和方法性的东西,不能称之为道。举例来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的道,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属于马克思的方法工具。方法工具可以修正,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不能动摇,否则它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了。就孔子和儒学来说,天命是不可抗拒的强力意志,礼是天命在人间的具体体现,而仁义,是为了实现“礼”的最终目标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TOP
75#

自古成大事者,都难免要经受忠孝难两全的考验,其实对父母的“孝”和对祖国的“忠”并不矛盾,这种“忠”是更大程度上的“孝”。但“孝”有多种表达方式,并不是一定要守在父母身边才算是“孝”。可是,如今再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心中难免不生疑窦:忠于事业,恪尽职守,理当如此。但当它与父母亲人特需亲情关照产生矛盾时,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可孰急孰缓呢?在单位,无论你肩负何种职责,离了你,单位不会就此瘫痪,不会因你没上班而消亡,而父母关键时刻没了亲情,并就此撒手西去,你难道不后悔一辈子,忏悔一辈子?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他能热爱自己的工作吗?一个不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他拿什么来报答自己的父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