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121#

忠,是忠于国,忠于家,也是忠于己。

忠于国,是对自己的祖国忠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努力,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能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就算国家出现了弊端,不能给你最好的条件待遇,也不会对此感到怨恨不满,这是一种十分高尚的情操,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中重要的一部分。

忠于家,是对自己的家庭,朋友的忠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初建立在信上,其后,就是忠了,但这种忠不是江湖义气式的所谓不背叛,而是真心的为他人着想,不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而是真心实意的为他人想,选择对对方好的方向

最后,忠于己,并不是忠于自己的欲望,而是展现本我,不做虚假的人,而这是忠于国与家的最基础,对国也好,对家也好,都是需要真心实意的,虚假的感情是禁不起推敲的,忠于自己,是要看清自己,在此基础上改善自己,最后,才能真正做到忠诚二字。

TOP
122#

自古以来,被人传颂者忠义之士不在少数,他们的事迹总被人津津乐道。忠于自己的国家,为国献身;忠于家人,身负家人希望;忠于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忠体现了一个人的立场、态度,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坚韧、刚强。

TOP
123#

忠:尽心尽力,诚恳,坚定不移。做事情并且符合气节操守,就是忠。这个气节操守就是道德。儒学最大的忠是要忠于道德。而很多时候人们总是 “明哲保身”,屈于淫威之下,选择了小忠,即愚忠这是匹夫之勇,而不是提倡道义大勇。在忠义选择时是选择盲从执行还是举大义择其善者而从之,我想是后者,这才是大忠大义。

TOP
124#

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突出表现在纵然身处逆境中仍把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和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各种需要中最高的层次。这体现出我们的祖辈们在坚韧不拔地对崇高精神的追求中,总是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即所谓“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
TOP
125#

      忠:尽心尽力,诚恳,坚定不移。
忠是相互的,无论是朋友,家庭,公司,上司还是国家,你对他不忠,他必定对你不忠。大家相互不忠,怎么做事情呢?另外,中庸是反对愚忠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个人理解为: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做时,就是中;如果一件事情做了并且符合气节操守,就是和。这个气节操守就是道德。也就是说,儒学最大的忠是要忠于道德。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信奉“明哲保身”,屈于淫威之下,选择了小忠,即愚忠。
TOP
126#

[原创]

忠,是要尽自家这个心。(《朱子语类》卷六)

译文说:忠,就是要自己尽心尽力。 但我个人理解与译文稍有出入。“要尽自家这个心” 在我看来是指对待国家的这份忠心这份责任,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每个人都有私心。属于自己小家的一点一滴都会照顾的仔仔细细,特别伤心,因为他是自己幸福生活的来源。是自己最在意‘最宝贵的。如果把自己对家庭的这份特殊重视扩大到对国家对社会的关心,那么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发展飞速。因为大家的爱国心都凝聚在了一起。同时,每个人都对国家发展献计献策,人民的智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想要国家富强,发展 就是要尽自家这个心!



TOP
127#

忠诚教育始终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思想的清醒和过硬才能带来行动上的自觉。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对敌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情况下,要开展好忠诚教育,引导官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和思想多样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永葆部队“打得赢、不变质”的政治本色。
TOP
128#

。针对当前少数官兵思想上存在“教育活动年年搞,作用不大、没有必要”等错误认识,深入做好思想发动,帮助官兵充分认清“四反”和保密教育是隐蔽斗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部队纯洁稳定的迫切要求。教育活动开展之初,对“四反”及保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将问题通报,点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切实让官兵看到自身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杜绝麻痹思想。同时,通过分析内部案件发生的原因及惨痛教训,使官兵认识到不重视“四反”和保密工作,对国家、对军队、对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增强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TOP
129#

       新时代有新时代的需要,新时代有新时代的追求,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思维,也许终究有一天L8、D11等一批球员会离开斯坦福桥去寻找自己的精神依托(老穆?),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我们在那个时代回过头来再看看现在的这些状况,也许我们的一些感觉会稍许有点变化吧。人嘛,毕竟心智是有限的,当然也就有变化的。

       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来了奥修在谈忠贞里说的一句话:他将会爱,但是他将不会允许爱被命令;他会信任,但是他的信任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而不是按照任何经典、或任何社会结构、或任何教士或政客的意思。按照你自己的新去生活,按照它的跳动去走,进入那未知的,就好像,一只老鹰全然自由地飞越过天空,没有任何界限,但它并不是被命令的,都是他自己高兴,那是一个自己灵性的运用。其实人活着,为何不尝试去做一只老鹰呢?
TOP
130#

<形声>、<会意> 字
  

-

[5]
小篆:忠,从中,从心;本义作‘敬’解,见《说文》,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
  其义有:
  1.尽己心力以奉公、任事、对人之美德曰忠(名词)。
  如《左 • 宣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2.竭尽心力以任其事、服其职曰忠(动词)。
  如《战国策 • 秦》「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
  3.赤诚无私。如忠诚;又如《诸葛亮 • 前出师表》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4.尽心力做事的。如忠心,忠贞;又如《史记 • 田单列传》
  「忠臣不事二君」。
  5.直率的。如《孔子家语 • 六本》「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6.赤诚、 直率地。如忠谏,又如《论语 • 颜渊》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TOP
131#

      所谓 “:忠诚、忠良、忠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的问题。孔子时代,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TOP
132#

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忠”。孔子把忠当作实行最高道德原则“仁”的条件。孟子也把“忠”视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即指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汉以后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规定了臣民对君主须绝对“忠”,忠君便成为天经地义、永恒的伦理教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TOP
133#

谈到忠,像诸葛亮、岳飞等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不禁浮现在脑际,因为忠,历史记住了他们,人民记住了他们,因为忠,他们的美名得以流传。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得无数人悄然落泪,为什么?因为他的诚心尽力感染了人。对朋友忠诚,对国家尽忠,为人忠厚,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不会过时的,在今天忠仍然是每个人所必须的品质。

TOP
134#

    孔子要忠于自己的国家,要忠于自己的最早的血脉出处,要忠于周天子,孔子要求大家要忠,但是自己却不忠。
有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过,孔子应该是欲的,不过不能而已,在当时的社会,诸侯纷争,社会达到了一个混沌之极的状态,要忠于哪个势力是很难抉择的。
人民大多为了生存,在这个时候,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其他什么的不用管。
而孔子则保留了一个最大的原则,忠于自己。
也可以说忠于自己的思想。
    混沌系统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但是春秋时期的的混沌是比混沌更混沌了,历史必然会向着更加有序的点行进。
在那个社会,孔子忠于自己的思想,向各国传播着自己的观点。
TOP
135#

      一、用质朴的爱心关心民生疾苦,为民办事实来体现“忠”;二、舍弃“孝”的需要来成就“忠”;三、尽忠不愚忠,强烈而正直的主体意识。

      “忠”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一直是规范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