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166#

忠的深刻含义

“忠”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7次,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忠”这个道德规范,“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之谓。《说文》:“ 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忠,无私也”。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杨倞《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    孔子说:“主忠信”,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孔子的学生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总起来说,中心为忠,“中”是中正不偏邪。即“忠”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儒家“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鲁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各应该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应该依礼使用臣子,臣应该忠心事奉君主。鲁国的正卿季康子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孔子回答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孝兹,则忠”是说如果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民众就地对你尽忠竭力了。这里的“忠”主要是指臣下对君主,下属对上司要尽心竭力服务的道德关系。孔子的学生子张问道:“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做令尹的官,没有高兴的颜色;三次被罢免,没有怨恨的颜色。每一次交代时,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令全部告诉接位的人。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说:“忠矣。”这里说的“忠”是指尹文子对国家民族的忠心。可见,儒家的“ 忠”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之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TOP
167#

[em01][em01][em01][em01]

忠义”是儒家推崇的重要伦理道德准则,但那主要是为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这是跟本的思想.
所谓忠,说白了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桃园结义的誓词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所谓义,就是讲究信义,不忘故主,有恩报效。也因为这样的义,关羽能够为寻故主而弃舍现成的爵禄富贵,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刘备,也同样为了义,即便在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他敢于义释曹操。所谓勇,就是勇武,解白马之围、五关斩将、水淹七军都是勇的最好表现;所谓智,就是仁智,单刀会其实是仁智的表现,绝不是鲁莽。

TOP
168#

三国诸葛孔明:“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北宋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TOP
16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上可以体现出国家的根本在与忠。则便说明了忠就是坚持正义、中道,及为公正。真心的为别人提供一切,则体现出了忠的传统的民族精神与内涵。
TOP
170#

汉·许慎“忠,敬也,尽心曰忠。”

在历史上,宋代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上可以体现出国家的根本在与忠。则便说明了忠就是坚持正义、中道,及为公正。忠则是对某些事情表示专心,一心一意。真心的为别人提供一切,则体现出了忠的传统的民族精神与内涵。
TOP
171#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意为「别人托付给的事情,是不是忠实且尽心尽力地办到了?」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务员,领导交代办理的事情,尽心尽力地作圆满了吗?身为母亲,为家庭尽职、尽责地教养孩子了吗?作为父亲,可堪为子女作榜样了吗?当学生的,功课认真努力了吗?各自在岗位的职务上尽忠了吗?果真能效法曾子每日反省的功夫,察照每日自己「忠诚」的程度如何,未尝不是向上提升的好方法。
TOP
172#

忠诚是一种品德,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忠诚从小的方面讲是对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集体的责任,从大的方面讲它是我们每一个社会的人对国家民族所应承担的义务。我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就有许多的忠诚之士,当然也免不了有卑劣之徒。有秦侩也有岳飞,有庞绢也有孙膑。也因此有了遗臭万年和流芳百世。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先烈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辉煌。在抗美援朝时,我国年轻的空军将士取得可歌可泣的战绩,凭的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只有数十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驾机时间的我空军飞行员,驾驶着米格-15战机,面对有数千小时驾机时间,参加过二战的美国“王牌”飞行员和他们性能优越的“鬼怪”战机,年轻的空军将士敢于应战,不怕牺牲,一个个的“王牌”被他们打得粉碎。这也是“忠诚胜于能力”很好的例证。

忠诚无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精神,还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企业精神,它不仅护卫责任,它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在一个企业里,我们需要的是一批忠诚于企业的员工。因为忠诚,他们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因为忠诚,他们才能急企业所急,忧企业所忧;因为忠诚,他们才敢于承担一切。作为财务是公司管理者,忠诚公司是我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和超常发挥,究其内在动力,归根到底还是对公司的忠诚。中国有句古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艰苦的付出终会有最好的回报。在工作上的“勤”和“钻”就是对“忠诚”最好的诠释。也是平凡工作中 “忠诚胜于能力”的证明。我们都能以大局为重,以“忠诚”为本,凝聚起来的团队力量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TOP
173#

从小篆的造字可见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
  诚如《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革除私欲之后,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因此无论我们是做大事业的,还是在平凡职位上的,要想真正做好,须臾都不能离开忠字。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意为「别人托付给的事情,是不是忠实且尽心尽力地办到了?」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务员,领导交代办理的事情,尽心尽力地作圆满了吗?身为母亲,为家庭尽职、尽责地教养孩子了吗?作为父亲,可堪为子女作榜样了吗?当学生的,功课认真努力了吗?各自在岗位的职务上尽忠了吗?果真能效法曾子每日反省的功夫,察照每日自己「忠诚」的程度如何,未尝不是向上提升的好方法。
  尽忠确实是做人的根本。
TOP
174#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伦理。古人十分重视精神生活的完美,注重个人修身养性,这也正是许多文人能够安贫乐道、奋进不息的原因所在。隐居田园的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何等优雅的气度!投身汩罗的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漻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又是何等高洁的情操!不仅如此,传统道德还特别推崇为大众谋福利的精神。孟子曾说: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把看得高于生死。这里的,往往包括朋友情怀之义、国家利益之义、民族兴亡之义的广泛内涵。

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已显得十分紧迫。这里不禁要问,在一些高校,为什么经常会有思想偏激的人,出国不归的人,为什么年年都有学生发疯或自杀?这种在大学出现的现象,归根到底就是因为部分人未能受到正确思想信念的引导,心理承受力太弱。如果能够多接受一些古人的精神熏陶,有些一时失足的大学生原本可以长成有用的大树。人们看到,在科大校园的BBS上,可以时不时发现有人总是拿科大与北大、清华相比的粗俗文章,颇有些类似阿Q的迂腐味,其实,许多纸上谈兵的争论纯属没有必要。科大究竟好不好?它的实力到底如何?这绝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也不是外界媒体说了就能定论。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科大人只管走自己的路。倘若我们的学风和校风好了,人才出得多了,成就搞得大了,自然能声名远扬。整日里怨天尤人,索这要那,只能是一种浮躁心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反倒让人家笑话。其实,浮躁的心态不只是大学生身上有,在目前整个社会都普遍存在。这可能是当今社会最令人忧虑的一个问题。诸如在社会各界常见的成功后“捧杀”,失败后“棒杀”,唯“钱”独尊,追求无尽享乐与安逸……这种种现象,都是没有抓好自身修养的结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阵“出国热”曾让人才大量外流;九十年代竟出现“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跳舞”,紧接着,又变成“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如此一阵阵风潮,我们年轻人该何去何从?相比于业务知识,精神境界的大厦建造肯定更为重要和困难。我们应该努力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品位,由此才能在纷杂的世界中保持头脑清醒,在浮躁的环境中保持思想进步,在各种时髦的潮流中保持道德纯洁,用但丁的话来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只需要做到对国家、对人民问心无愧,并且是用自己的忠诚、勤奋和业绩来报效国家和人民。

TOP
175#

“ 忠”具有尽心尽力、忠贞不贰、坚收正道等含义,包括忠诚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等。忠于职守也体现利“的”一部分精神。

从古至今我们都迟到忠于职守,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在待奉上司时应该有礼貌、也要真诚。现代社会忠于职守越发起着重要的作用,职场很复杂但我们不能丢掉自己好的东西,我们在为上司做事情时应该兢兢业业、有始有终、好的学者坏的弃着,要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我们要认真规范自我,做一真正忠于职守的人。

TOP
176#

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变“软”为“硬”,解决组织不严密的问题。制定周密计划,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教育活动的落实。坚持动态跟踪,经常性地对教育活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及时听取工作汇报,深入开展交心谈心和调查摸底活动,广泛收集官兵意见和建议。根据收集掌握的情况,总结活动经验和做法,定期下发督导通报,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措施,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在教育内容的实施过程中,对拟定的活动方案、学习配档把关审查,将教育内容细化到小时,确保教育计划的可行性。组织官兵重点学习党章,学习中央、公安部领导关于加强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指示、批示,学习郭铁男局长、傅宏裕政委在公安边防部队忠诚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学习保密工作有关法规、全国公安机关“增强敌情观念维护政治纪律”座谈会精神,真正吃透精神,切实领会意图。狠抓集中授课效率,对迟到、早退、缺课人员进行登记。成立补课小组,统一组织补课,对住院人员派人补课到床头,对探亲休假人员分批补课到人头,对在外执行任务人员结合检查指导补课到岗位,坚持教育内容一项不少,人员一个不缺,确保教育100%覆盖面。    

TOP
177#

“忠”:忠诚、忠良、忠恕。“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一提“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在孔子看来,不只是对“君”,对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忠”的问题。孔子时代,“君”并不稀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实,孔子很反对愚忠,对路对心才能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讲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谓忠,就是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TOP
178#

《论语》中,孔子提到忠的地方还有几处,但从定义的角度看,大致都可归纳在上述三种理解之内。而这三种理解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表示人做事的态度,这也是忠的本义;再就是局限于君臣或君民之道框架内,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狭义的忠。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等级概念,具有相对性的“事君之道”的政治性道德行为规范。
在我们对孔子的忠有了明确的界定之后,就可以讨论孔子是否忠的问题了。
  在第一种意义上,即做事的态度上,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孔子绝对是忠的。
  终其一生,孔子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恢复周公之治,救世民于水火。他好古敏求,学而不厌,就是为了真正弄懂弄通周朝的礼制,为寻找恢复周朝礼制的途径,为实现周公之治做准备;一旦从政,他立刻制定各项政治制度,整治社会秩序,拆除超出规制的鲁国大夫都邑的城墙,在全国大力推行政令教化,就是在实践他心目中的周公之治;受齐国离间,失信于定公,在鲁国无法再实现他的周公之治,于是愤而去鲁,周游列国,主动去游说各国诸侯,还是要实现他的周公之治;孔子一生从教,周游列国之后更是专心从教,教授门徒《诗》、《书》、礼、乐和各种实用技能,但他从不把教授门徒当作混一口饭吃的职业,而是当作为恢复周公之治培养人才的事业,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周公之治。孔子一生都忠于他的理想和信念,绝无半点偏移或动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孔子的忠是绝对的、无与伦比的、完全彻底的。
子贡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臣从君命贞乎?奚疑焉?”
  孔子曰:“鄙哉!赐,汝不识也。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争臣五人,则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争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故子从父母,奚讵为孝?臣从君命,奚讵为贞?夫能审其所从,之谓孝,之谓贞矣。2
  在这里,孔子不仅断然否定了孝顺为孝的含义,更明确指出了“诤臣”、“诤子”、“诤友”,是保证社稷安危、家庭和睦、个人道德完善的必备条件;明确指出,只有懂得什么是该劝阻的,什么是该服从的,才叫孝,才叫忠。
什么是忠?敬也,尽心为忠。 说到忠,就不得不提到孔子。事实上,华夏近两千多年的“忠”的含义几乎是孔子的“忠”的演变。 孔子周游列国跨越了当时大半个“天下”,为了什么?寻找值得他尽忠的君主。最开始,他是忠于鲁君的,但发现鲁国朝政碌碌后立即离开,寻找新的君主。由此可见,孔子的忠不是愚忠,而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理智的尽忠。他尽忠的不是君主,而是天下——天下苍生。亚圣孟子就坚持“民贵君轻”,而他又是孔子的继承人。所以说,孔子不是愚忠的倡导者!那么那个人是谁呢?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这才是“愚忠”的根源,西汉的所谓大儒董仲舒的这一阐释或发挥,让孔子背了两千多年黑锅或骂名。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书,可通篇《论语》只有“臣事君以忠”五字是让人忠君的。但,别忘了喔,还有前提是“君使臣以礼”。在这里,请允许我用小小的篇幅简单介绍一下“礼”是什么:孔子所重视及坚持的用以实现“大同”理想的方法,可以说就是“礼”。这“礼”不在于形式之礼,而在于“礼”的根本涵义。他把“礼”的根源归结于人的内心情感与要求,对孔子而言,“礼”其实是就人自觉而产生的伦理行为,也是“仁德”的外在表现。“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现代人对孔子的曲解,多从“忠”字起。人们往往以为,是孔子制定了专制主义的“愚忠”思想。

TOP
179#

中心为忠”,真正的忠诚不是忠诚于外在的一个标准,也不是忠诚于哪一个人或哪一种制度,而是忠诚于内心的道德判断,良知所在。真正的忠诚是在自己的心里,一个用心去做事的人,才真正的可以做到对他人、对工作的一份忠诚。与人打交道时,以忠信为根本,诚心诚意,才能得到真诚的友谊。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忠”成为臣民绝对服ersonName ProductID="从于" w:st="on">从于ersonName>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忠”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一直是规范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忠是综合性伦理品质,忠就是要尽心尽力,就是要忠贞不二,就是要大公无私,就是要一心一意。

忠,是忠于国,忠于家,也是忠于己。    

TOP
180#

中心为忠”,真正的忠诚不是忠诚于外在的一个标准,也不是忠诚于哪一个人或哪一种制度,而是忠诚于内心的道德判断,良知所在。真正的忠诚是在自己的心里,一个用心去做事的人,才真正的可以做到对他人、对工作的一份忠诚。与人打交道时,以忠信为根本,诚心诚意,才能得到真诚的友谊。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忠”成为臣民绝对服ersonName ProductID="从于" w:st="on">从于ersonName>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忠”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一直是规范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忠是综合性伦理品质,忠就是要尽心尽力,就是要忠贞不二,就是要大公无私,就是要一心一意。

忠,是忠于国,忠于家,也是忠于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