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136#

自古忠孝难两全,忠孝之间又该如何取舍呢?

TOP
137#

忠是尽心尽责。我们平时说的忠心、忠诚即是。

“主忠信,从义,崇德也。”忠新为国家,民族,企业,单位效力,诚朴无欺,真实无妄,不自欺也不欺人。

忠是君子最主要的美德之一,所以古有岳飞“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源远流长。“尽己之谓忠”,自己所希望,别人同时也希望;己欲立而先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忠新、忠诚,抱着一颗忠诚的心,去报效祖国,回报社会,也回报自己身边忠诚的朋友。

忠于革命忠于党,敬业、忠党、忠于人民,忠心去创造自己的价值!

TOP
138#

“忠”是做人最起码的良知。这种良知是善良,是真心,是诚实,它把忠与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忠诚的高度统一性。忠诚涵盖了人们信义、操守、诚实、正直、善良等美德,是人们衡量人品的基本准则。

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守法遵规,是做人的一条底线,也是对国人的一个基本要求。从行为上讲,忠诚首先是一种人们内心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然后由此而产生出自觉地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他人、对事业的责任心和道德行为。在生活中,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朋友,需要忠诚;在工作中,我们为人下属,为人上司,为人同事,也需要忠诚。家庭讲忠诚,才能和睦相处,白头偕老,朋友之间讲忠诚,才会团结友善,共建和谐。

TOP
139#

忠和孝是同时存在的,姜子牙、诸葛亮本事再大,都自称为臣,做好自己为臣子的本份,要在人中演绎出这个忠的内涵,好留下文化,铺垫历史。生命合于天道,上下才能归正,内外体顺。人处于世,入内则孝,出外则忠。由忠再衍生出義。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为忠;岳飞“忠孝不能两全”,其实也是忠也是孝,合于一体之中。不能有生命根本上的忠,则孝的内涵将不存在,成了只为欢愉表面人的情而已。

TOP
140#

热爱祖国并且奉献终身,执着于正义事业并且尽心尽力地完成,朋友,夫妻之间在正道的基础上互尽忠诚。

忠,就是坚持中道,极为公正,我所偏私。上天无偏私,四季交替运行;大地无偏私,万物蓬勃生长;人无偏私,就会事业通达,名声显著。忠,就是专心一意。国家的根本,就在于忠。

忠就是慎重,尽心尽力就是忠。

TOP
141#

忠是一个人的高尚品格之一,忠是对某一样事物忠诚,例如国家,某一个人。古有岳飞精忠报国,今有军队为国争光。这都可以说是一种忠。诸葛亮尽职尽忠,阿斗无能,诸葛亮依然尽力辅佐,忠字诠释太多,也累了太多人。岳飞因忠而英勇献身,清朝群臣以忠自居,大力阻扰改革,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忠,也要看忠于谁。
TOP
142#

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

[译文]忠,就是坚持中道,极为公正,无所偏私。上天无偏私,四季交替运行;大地无偏私,万物蓬勃生长;人无偏私,就会事业通达,名声显著。忠,就是专心一意。国家的根本,就在于忠。(对某人忠而对其它人以及处事不正不公,是一种小忠私忠,必定影响功名。天地运行若出了偏差,就有地震,泥石流,旱灾等,生物就面临灾难。2008雪灾与汶川地震,还有今年云贵旱灾就是自然对人类自私的警钟。人类只忠于物质享受与个体利益,必然受到天地即大自然的惩罚。这里更多的是对忠的界定,或者说是对忠划一个标准。)

TOP
143#

     忠,既是一个伦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本文从管仲不死纠难谈起,旨在发掘为臣之道对"忠"的正确诠释,力批臣子对君主无条件地愚忠.其中,管仲释"忠"为臣应忠于江山社稷而非为一姓也:孟子释"忠"为臣应忠于民众非一君也,并且,臣可弑暴君;黄宗羲释"忠"为君与臣皆为民众之仆,二者皆应忠于民众.他们一步步将"忠"从君主专制和封建专制的藩篱中游离出来,最大程度地揭示出了民本思想的内涵,值得今人思索!
TOP
144#

忠是孔子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忠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一个内容,二十世纪以来,人们一提到忠马上就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并将其归罪于孔子,其实这并非孔子忠的原意。  

    忠在《论语》中共出现十八次,分布在十六章中。其中单独出现十一次,与“恕”合作“忠恕”出现一次,与“信”合作“忠信”出现六次。就其内容看,分别回答了关于从政、待友、处世、事君、修养、治民等问题,大都属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范围。而把这些属于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语句进行分类,最为突出的还是交友、治民、事君三大类,它们分别属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交友]朋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将忠列为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原则,这是孔子对其前忠内容的扩大。在关于忠的谈论中,最多的是关于交友的。孔子直接谈论交友的有七章(内一章重复),涉及到待友的原则、择友的标准、待友的方法,内容是很丰富的。  

朋友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它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并称为五伦,列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在五伦中,朋友关系是最不稳定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有血缘的纽带来维系,夫妇关系有爱情的纽带来维系,君臣关系有禄位的纽带来维系,而维系朋友关系既没有血缘的、情感的纽带,也没有政治的纽带可资借助,孔子认为朋友关系只能依靠忠信来维系。  

    忠信一直被孔子视作待友的基本原则,教育弟子的主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忠在朋友关系中是指接人待物要尽心竭力,真诚专一。“与人忠”被孔子当作人的最高道德品质“仁”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再教育弟子“主忠信”,“言忠信”,“言思忠”。对朋友的过失应该批评指正,“忠焉,能无诲乎?”(《宪问》)但这种批评应该是“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对朋友忠心劝告,好好引导,如忠言逆耳,朋友听不进去,就应及时停止,不应自取其辱,“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唠叨不休,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伤了和气,被朋友所疏远。在孔子的教育下,曾子把“为人谋而不忠乎”作为“吾日三省吾身的首要内容,他是深得孔子交友原则的真谛的。

TOP
145#

忠贞是一种节操,是一种气节。它指对君主,对上级的一种忠诚与贞操。

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世代相传。在现代,有以它命名的音乐专辑,也有以它为名的电影

TOP
146#

忠表现为诚信,“为臣不信,不足以事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其君,则君臣之道逾睦;子以信与其父,则父子之情道隆。”人臣要任老任怨地为君工作,要为树立君主形象工作,人臣要时常检讨自己的行为。
TOP
147#

“忠”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一直是规范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但自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经由政治价值的渗透,“忠”的内涵被人为地阉割和缩小,成为“臣事君”的专一政治道德。经过近代进步思想家们的拯救和改造,“忠”的原始意义才得以复归和发展。在现代中国,“忠”的内涵因自觉地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因而包含了更多理性化和民主化的内容。
TOP
148#

忠于家,对家庭,朋友的忠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初建立在信上,其后,就是忠了,但这种忠不是江湖义气式的所谓不背叛,而是真心的为他人着想,不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而是真心实意的为他人想,选择对对方好的方向
TOP
149#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诚如《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革除私欲之后,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因此无论我们是做大事业的,还是在平凡职位上的,要想真正做好,须臾都不能离开忠字。忠就要存心居中,正直不偏。
TOP
150#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ersonName ProductID="于" w:st="on">于ersonName>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忠”成为臣民绝对服ersonName ProductID="从于" w:st="on">从于ersonName>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