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361#

       让别人先说,细细地聆听,思考人家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人家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是说话的时候抢着说,或者说得太快,别人插不上话时,往往就会误解为强势。
  别人批评的时候,保持沉默,细细聆听,一点都不要为自己辩解,听听人家对自己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如果说得对,那么就应该要改正,如果说得不对,那么听过就算了。辩解毫无意义,反致别人生嫌讨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可.....
TOP
362#

[quote][/quote]
        何为“忠”?从“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可知其初始之义是为公家之事恪尽职守,后来泛指为人诚恳厚道,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例如“尽心曰忠”(《说文解字》),“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尽己之谓忠”(朱熹在《四书集注》)之类,都不是专指忠于某事了,而是词语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
        在没有君王的今天,“忠”的对象除了事,就是人了,突出地表现在与别人的相处上。而“忠”于他人,常与“利他”相关。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其实也是忠于他人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指将心比心,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礼葬之等等。又因只有先忠于别人,种下“利他”之因,别人才会忠于自己,结出“利己”之果。所以人与人相处要推己及人,竭己为人,先人后己,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又与“恕”密切相关。
TOP
363#

       “忠”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原值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尽力做好本分的事。随着中国君主集权的形成和加强,“忠”特指臣民服从于君主及国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理解“忠”字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在<形声>、<会意>字小篆:忠,从中,从心;本义作‘敬’解,见《说文》,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可见,在古人看来,忠就是奉公守纪、竭尽全力的做好该做的事。
       近来,热播剧《精忠岳飞》让人民重新感受了这位爱国名将的胆魄和毅力。岳飞这位宋代的名将的故事是由我的叔曾祖父在我的童年讲述的。当提到岳母刺字的时候,懵懂的我们还在问他:“岳飞不怕疼吗?”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知道了在疼痛背后,这位英雄在心中埋葬着多大的坚定和勇气来把自己生命中浇铸的一腔热情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叔曾祖父是含着满腔激情给我们讲完的这个故事,因为他很崇拜岳飞,但是因为日本入侵我们祖国时,战场的残酷让他失去了光明,最后也失去了声音。他想像自己的亲兄弟一样为保卫祖国,纵然最后尸骨无存......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提及“忠于祖国”似乎没有像生在战乱时期的人民那样表现自己对祖国的强烈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新的时代背景中,“忠”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给人民提出了新的标准。尤其是近年来,我们领土附近有些势力的蠢蠢欲动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时刻要“居安思危”,拉响警铃。
最后编辑武科大陈星辰 最后编辑于 2014-12-06 10:42:13
TOP
364#

尽心尽力,勤恳谨慎,积极为公正,无私大度,奉献精神
TOP
365#

热爱祖国并且奉献终身,执着于正义事业并且尽心尽力地完成,朋友、夫妻之间在正道的基础上互尽忠诚。
TOP
366#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心态中正、立正纠错,作为道德概念,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后在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少数正确解读之外,多被严重错误解读,并产生了极坏的社会结果。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忠”成为臣民绝对服从于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TOP
367#

忠即不变,对某事物的坚持,自然是源于心中的信仰或喜爱。
TOP
368#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75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1988年1月在法国巴黎聚会时所共同发表的一份”宣言“中的一段话。诞生于轴心时代的孔子,其思想却是极其丰富,然而其高足曾参却用两字加以了概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所提到的”忠“,大众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诚实守信,如”言忠信“”言思忠“;其二为忠贞不二,如”臣事君以忠“。孔子言忠,无论是诚实守信,还是忠贞不二,都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一个人首先要依于仁,立于礼,恭级,克己,修己,洁己,做的一君子仁人,而后才能敬人爱人,立人达人。虽然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及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就提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从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成了”忠恕“的具体内涵和解释。
         ”忠恕“对于建设一个文明而谦和的世界是十分必要的,这从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中(如世界性的道德堕落,各种犯罪,生态环境的破坏,各种地区性战争冲突,国与国之间外交纠纷),从社会生活各种实际矛盾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它熠熠生辉的现代价值。孔子的”忠恕“之道充分体现了人间之道的品质与特色,他以亲切的,贴近个人的,贴近自我的方式,可以给过分追逐物质利益和自身权益的现代人一某种启发和警醒!
TOP
36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忠是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的为他人谋福利,不抛弃不背叛,是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古代君王最看重忠,诸葛亮曾经发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叹,历史上的大忠臣往往也会受到后人的敬仰与爱戴。
TOP
370#

在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中,有所谓“五常八德”,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八德则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之首即为忠。在先秦的典籍当中,《左传》里共见“忠”字70余处,《国语》见50余处,连《论语》当中都有18处论及“忠”,由此可见其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道德意识中流行开来了。而且这些用法无一例外均是在伦理道德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这充分说明“忠”的观念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TOP
371#

忠作为道德概念,指为人正直、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后在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当下社会主要提倡的是对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忠诚,为了国家和人民愿意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我非常欣赏那些历史上极其愚忠的人,起码他对自己的信仰从不怀疑,为了信仰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即使身死也毫无怨言。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
TOP
372#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尽忠者,必能发挥出最大的智慧和才干,因为公生明,偏则暗;
诚如《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革除私欲之后,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因此无论我们是做大事业的,还是在平凡职位上的,要想真正做好,须臾都不能离开忠字。
曾子每日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意为「别人托付给的事情,是不是忠实且尽心尽力地办到了?」比如说,作为一个公务员,领导交代办理的事情,尽心尽力地作圆满了吗?身为母亲,为家庭尽职、尽责地教养孩子了吗?作为父亲,可堪为子女作榜样了吗?当学生的,功课认真努力了吗?各自在岗位的职务上尽忠了吗?果真能效法曾子每日反省的功夫,察照每日自己「忠诚」的程度如何,未尝不是向上提升的好方法。
尽忠确实是做人的根本。
TOP
373#

       “忠”字蕴含“公正”、“正直”、“尽心”、“尽力”、“尽己”、“忠诚”、“忠信”等广泛的道德内涵。
忠无论作为“公正”、“正直”、“中正”,还是作为“尽心”、“尽己”,或是作为“敬”、“诚”还是“信”等内涵,只是代表“忠”的基本的道德内涵。忠的“公正”、“正直”、“中正”等内涵,酝酿了后来忠德的行为原则;“尽心”“尽力”则体现为忠德主体的内在德性价值;“敬”、“诚”、“信”等的内涵则包含了忠德实践主体的态度,表现为忠德主体的内在和外在的超越。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都是发展的,忠的发展也不例外。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视野中,很多的德目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也很难把相似的德目做出泾渭分明的阐释,他们之间总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忠在传统伦理思想中,无论与何种德目联系,它都是成立的。总而言之,忠的基本内涵是广泛的,而作为德目,它的道德内涵更加广泛。可以说,“忠”在中华民族心目中近乎是第一美德。
最后编辑武科大.张印 最后编辑于 2015-05-19 02:19:23
TOP
374#

“忠”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一直是规范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但自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经由政治价值的渗透,“忠”的内涵被人为地阉割和缩小,成为“臣事君”的专一政治道德。经过近代进步思想家们的拯救和改造,“忠”的原始意义才得以复归和发展。在现代中国,“忠”的内涵因自觉地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因而包含了更多理性化和民主化的内容。
TOP
375#

“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之谓。“忠”是中正不偏邪。即“忠”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忠”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之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忠”是爱的一种表现,“忠”要和爱人、爱国结合起来。“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