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quote]
何为“忠”?从“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可知其初始之义是为公家之事恪尽职守,后来泛指为人诚恳厚道,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例如“尽心曰忠”(《说文解字》),“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尽己之谓忠”(朱熹在《四书集注》)之类,都不是专指忠于某事了,而是词语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
在没有君王的今天,“忠”的对象除了事,就是人了,突出地表现在与别人的相处上。而“忠”于他人,常与“利他”相关。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其实也是忠于他人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指将心比心,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礼葬之等等。又因只有先忠于别人,种下“利他”之因,别人才会忠于自己,结出“利己”之果。所以人与人相处要推己及人,竭己为人,先人后己,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又与“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