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信: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06#

[原创]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是立人之本,是治国之基,是兴世之举。诚信是仁义的基础,离开信,仁便为假。


《诗经·郑风·扬之水》中说: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无诚信品德的人说的话,人们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诚信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朋友相交要“言必信,行必果”;与人打交道要有着真诚这一最基本的原则;与人谋划要体现齐心协力的力量,离不开真诚这一催化剂。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尚是如此,所以,诚信对于国家和世界的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然而,现实中种种现象让我们不禁对当今诚信的现状失去了信心。我认为,要做到诚信很难也很简单,重要的是从我们自己做起。

TOP
107#

[原创]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是立人之本,是治国之基,是兴世之举。诚信是仁义的基础,离开信,仁便为假。



      《诗经·郑风·扬之水》中说: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无诚信品德的人说的话,人们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诚信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朋友相交要“言必信,行必果”;与人打交道要有着真诚这一最基本的原则;与人谋划要体现齐心协力的力量,离不开真诚这一催化剂。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尚是如此,所以,诚信对于国家和世界的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然而,现实中种种现象让我们不禁对当今诚信的现状失去了信心。我认为,要做到诚信很难也很简单,重要的是从我们自己做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11:24:28编辑过]

TOP
108#

                                        诚实,其实是件容易的事

        这里的”,我把它理解为诚实、诚信。很多人认为说谎其实是件容易的事,信口开河随手拈来的谎言比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要简单得多。其实并不然,人们在说谎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股压力。这种压力是可以测量的:流汗、心跳加速、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测谎器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制造的。以计算机扫描脑部活动,可以显示我们在说谎的时候,大脑必须执行一连串复杂的运作,而说真话的时候就不必。

        这样看来,其实我们天生就被设定为真心诚意,诚实真的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也必须慢慢习得,才能让我们更强壮、更成熟。

TOP
109#

信作为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之一,我认为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信,即诚信,人与人的相处都应该讲求诚信。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诚信是人的第二张身份证”,由此可见诚信的重要性。而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
TOP
110#

“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不撒谎;“信”是信用,遵守诺言,不违约。 “诚信”两个字,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亲和力。 一个人赢得诚信,就会赢得尊重,赢得生命的价值。相反,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便失去了起码的人格,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诚信於言、行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为人处世需要诚信,企业发展同样需要诚信,也一贯所推崇——诚实为人,诚心交友,诚信为商。

中国素有以诚待人、以诚为本的优良传统。先圣孔子就把言而有信看作人们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也是人无信用,不知该怎样立足于社会。他还说“信则人任焉.”意思是说诚实守信者,才能使人对其所作所为有信心,而敢于对其委以重任。

当今时代,诚信也是一种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道德品质,现代人际交往的所有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都要以诚实守信的精神素养为基础和前提。诚信作为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度量一个人的“无形资产”,这笔资产如果丰厚,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赖,还会使人内心充实。拥有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帮助人们获得人生的幸福。

我认为,诚实的美德、守信的言语,最终体现在诚信的行动上。当代的学子们强调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然而,不论高等学府给了他多么高超的学识和技能,倘若他在现在和将来不能以诚信塑造自我。就无法在人群中竖立起值得信任的人格形象.也就会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这种情形下,就算事业取得暂时的成功,也根本谈不上真正地实现和完善自我。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不仅仅是相关部门强调诚信制度,媒体高举讲求诚信大旗,更多的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带着诚信,与诚信同行吧,当我们真正拥有诚信时,才能告诉自己:因为我诚信,所以我美丽:因为我美丽,所以我自豪!

TOP
111#

何谓信?为什么孔子会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呢?古人把“信”解释为:“人言为信”,一个人说出的话就是信。在古代,不写字的人,给亲人捎句话就叫口信;而把信写出来,鸿雁传书就叫书信。知道对方安好,因此就不会在牵挂了。信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因此“信”与“用”往往连起来成为“信用”。关于“信”人人都不陌生。所谓“一言九鼎”、“千金一诺”都是用来形容信用的,像这样的词语不胜枚举。

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如此看来,信用或者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可现代社会却普遍缺乏诚信,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讲信用、守诚信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大多数人的心已经被利益所诱惑,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以获取最大利益为标准。那些不讲商业信誉、欺骗顾客的奸商,哪一个不是想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些不讲人格信用的政客,哪一个不是为了谋求个人的政治权势?现如今,打开网页一看,虚假信息遍地都是,反倒是那些讲真话、诉真情的报道没有了生存地盘。大家全都活在一个没有诚信得、虚假的世界中。

可悲可叹,人既然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心安理得。但仔细想想,诚信的丧失也不能全怪人自己,这个社会本身就给了虚假很多空子可以钻。要想让人讲诚信,除了对人进行基本的诚信教育之外,也要从外部环境着手,建立一个诚信社会,但这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

TOP
112#

朱熹解释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为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利行以下之事也。”(《中庸章句》)也就是说,“诚”是真实无妄的境地,是“天道”(天地之道);向往“诚”、实践“诚”,把“诚”体现出来,是“人道”。这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人”则“天”而行、“人道”依“天道”而为。

TOP
113#

信誉

“信”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受人尊敬但也是最容易受人践踏的食物,人们都说“信誉第一”,“信誉至上”等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如果没有信誉,社会将无法维护正常的秩序,那么一切的和谐将会被打乱,不讲信誉,最终将会害人,害社会,最终害自己,所以信誉的定义是先从自己,社会,然后到国家,作为个人。首先就是要做一个有信誉的人。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要维护自己所说过的话“言必行,行必果”,并且去执行自己的言行,“与朋友交,言则有信”“信则人任焉”,信誉是一种社会无形的资产,它是社会在发展中慢慢形成的。所谓的信誉。就是要城实,不虚假,“言。善信”。在社会,信誉是最重要的,无论商誉,还是教誉和交誉。在国际,信是国家所立的国之大纲。

TOP
114#

    信作为一个道德概念,它的意思是使自己的一切行为自觉地接受自己的公开言词的规范和制约,并使自己的一切行为成为自己的言词的最好体现。因此,信也是指完完全全地实践自己的公开言词,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公开承诺。信可以直接地理解为被自己的公开言词所规定着的人和人的行为。



    信是诚实的表现,但不仅仅是诚实的表现。信在诚实之外还表现出勇气。信首先是一种开诚布公的精神,它不仅表明自己诚实,而且还表明自己具有公开说出自己真实的认识、思想、希求和愿望的勇气。一个人没有将自己真实的认识、思想、希求和愿望公开说出来的勇气,这就说明他对于自己的认识、思想、希求和愿望还没有自信,因而他就无法做到对于他人的诚实。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注意对孩子的信任,他认为,信任可以培养孩子的诚信。
有一次,马卡连柯派一个曾经是小偷的学生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这位学生由于曾经是小偷,在同学的眼中被视为另类,几乎没人与他来往,他非常渴望得到信任。
接到马卡连柯的任务后,这位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问马卡连柯:“校长,如果我取了钱不回来了,你会怎么办呀?”马卡连柯平静地回答:“这怎么可能?我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快去吧!”当这位学生把钱交给马卡连柯的时候,他要求马卡连柯再数一遍。谁知,马卡连柯却说:“你数过了就行。”于是,随手把钱扔进了抽屉。事后,这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的:“当我带着钱在路上时,一路上我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者更多,我都会像狗一样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马卡连柯就是运用信任的方法培养了这位学生诚信的行为。因为,只有信任才能换来诚信。



    信首先表现为自信,其次表现为他信。所谓自信,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思想、希求、愿望及其所促成的行为具有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认识、思想、希求、愿望及其所促成的行为足够客观自然、合情合理、正直善良,并一定能够为他人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所谓他信,就是对他人的认识、思想、希求、愿望及其所促成的行为具有信心,就是相信他人的认识、思想、希求、愿望及其所促成的行为足够客观自然、合情合理、正直善良,并一定能够为自己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不难理解,自信与他信的结就构成互信— — —其中有一个相互对话、交流、反驳与辩护的过程。不难理解,互信是每一个人之间的诚实和勇敢的对话的结果,是开诚布公的产物。没有诚实和勇敢的品格就不可能建立互信,没有开诚布公的精神就不可能建立互信。



    因为有了互信,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承诺,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契约,便有了作为这合作、承诺、契约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形式的宪法和法律— — —这一切便构成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赖以确立的信用体系。依靠这样的信用体系,个人便能够为自己制订目标,规划未来;依靠这样的信用体系,个人便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后果,并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依靠这样的信用体系,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便能够依靠自己的简单劳动而享受千百万人的劳动成果;依靠这样的信用体系,人们就不会生活在恐惧和忧心忡忡之中。这就是人间的乐园:在这里抽象的仁爱和正义在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互信中获得具体的制度性的表达和确立,并在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的制度性的合作、承诺、契约中转化为普遍的法律意志。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显然把“信”视为一切约束力的动力源泉,其基础性地位高于宪法和法律本身的存在。因此,宪法和法律想要获得应有的权威,它们首先应该是社会普遍理解、认同和接受的结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3 19:35:55编辑过]

TOP
115#

陈思杰先生指出:“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在当代社会,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精神。诚信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中庸》讲:“诚者,择善而固执者”,以仁立诚,以义立信。当诚信原则同仁义相冲突时,就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诚信是仁义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诚信,仁义就变成假仁假义。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
一路走来,我们接受了十余载的教育,像“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与诚信相关的语句,我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做到呢?面临毕业找工作,签合同时,许多大学生暴露出不诚信的弊端。许多人签订多份合同以确保求职万无一失。更有甚者,有些许大学生还伪造假证书,以此谋取更大的求职机会。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对方,给社会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和伤害?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已经助长了当今社会诚信的陋习。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衡量一个人品性的试金石,诚信乃五常之本,人无信而不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缺失了诚信,我们还有颜面在社会上立足吗?

TOP
116#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作为每天必省的事情,由此可见信在曾子心中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言而有信,在国人看来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基本就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信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商人是看重信誉的,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人愿意与他打交道的。这样在现代社会也就很难很好的发展了。
TOP
117#

 成也;就是诚实、不欺骗、不怀疑。
做人要有信义之心,说道作到。
TOP
118#

“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有信”“讲信修睦”……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就对信非常的重视。背信弃义,言而无信、信口雌黄的人往往会受到社会舆论地抨击。“一诺千金”、“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等注重诚信的成语则受到文人骚客的追捧。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时至今日却出现了众多令人厌恶的事件。扶起摔倒老人者却误被诬赖是推倒老人者,牛奶中竟然存在三聚氰胺……这一连串的事件不得不让人们深思我的诚信意识到底丢弃到了哪里?加强诚信意识建设势在必行。
TOP
119#

“信”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只是外在的要求,当它仅当作为主体的人能够自觉地遵守它的时候,才被逐渐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实现“自立”、做到“慎独”,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孔子看来,“信,德之厚也。”这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但是,由于“民无信不立”,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求真务实、言行统一,绝不说大话、空话、假话,绝不做有损于自身人格的蠢事。
TOP
120#

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人总有自己的优劣势、强弱点和长短处,在今天的人事面前,说诚信,怕是有点难度,甚至不知去说。更不会去理解诚信的优劣、强弱和长短。真可谓说是说,做是做,因人而已、因事而已、因玩笑而戏弄诚信。在失缺了道德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旗子,总算对一些受骗者有了交待,或许对诚不诚、信不信的人是一种安慰。现实中,可怕的是讲诚信就是去“送死”,讲诚信就得吃亏上当,这个诚信谁还敢讲?目前似乎什么都在发展进步,唯独人的道德品质没有进步,相反在逐渐下滑,而且下滑得令君后怕。因此,讲“信”在当今社会尤为值得重视和宣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