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信: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46#

现今的社会告诉我们,诚信越来越重要,很多日为了一己私利,欺骗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忽视他人的,更有甚者以骗人为自己的职业,这样下去,社会怎能和谐稳定,人民怎么那个安居乐业,一个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说诚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上时亿年个要的,应该大力的倡导和弘扬诚信的精神.
TOP
47#

“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在当代社会,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精神。诚信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以仁立诚,以义立信。
儒家的“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现在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八荣八耻”中就说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需要,人人都应以诚实守信为荣。如果只讲仁、义、礼、智,而不讲信,缺乏信,那么,仁、义、礼、智都会变为虚伪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诚实守信,做到言而有信。
当诚信的原则同仁义相冲突时,就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诚信是仁义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诚信,仁义就变成假仁假义了。培养诚信的精神是个人自身修养的要求,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
TOP
48#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
TOP
49#

    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诚实守信一直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准则,也是评判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依据之一。可以说,信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信用。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那生命便成了虚无。信用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杠杆,一个讲信用的人,必然会得到人们的推崇和尊重,就可以无所畏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相反,没有信用,则会失去人们的心,最后将自己孤立于黑暗的境地,这时,生活便也失去了意义。
TOP
50#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TOP
51#

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诚实守信一直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准则,也是评判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依据之一。可以说,信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信用。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那生命便成了虚无。信用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杠杆,一个讲信用的人,必然会得到人们的推崇和尊重,就可以无所畏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相反,没有信用,则会失去人们的心,最后将自己孤立于黑暗的境地,这时,生活便也失去了意义。
TOP
52#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中,它是一种准则,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只有个人讲诚信,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他人也才会爱护你,拥护你,相信你。同样,一个民族的强大,诚信是根本。如果一个民族以虚虚假假来教导他的国民,那这个民族注定会灭亡。因为一个民族,如果你连诚信都丢弃了,你还有什么来支持你这个民族呢?
TOP
53#

“你可以对别人撒谎,但你必须对自己诚实。”这是我很久很久以前听过的一句话。其实对别人撒谎是不对的,但是又有几个人一辈子从来没有说过一个谎言?欺骗别人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自欺欺人!我们通常不习惯把欺骗自己当做违反道德,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国民的精神胜利法才大行其道,人们才那么容易原谅自己的错误。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若是虚度了光阴什么也没做而辜负了自己,是不是更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诚信?我想说,我们既要对别人诚信,更要对自己诚信!

TOP
54#

[原创]

人无信不立。 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那些做到做到,永不食言的人身边总是围绕着朋友,因为大家认为他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喜欢和他分享自己的秘密,无论是快乐或是忧伤。而这个人也不要觉得苦恼和有负担,你接受的信息越多,表明你的人格品质出众,人缘越好。你可以身无分文,可以毫无社会地位,但有时,一个信字,可以为你赢的这些必要的身外之物。但信 ,关键是一种人格气质的培养。人之道德,信乃首位。
TOP
55#

小时侯,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就足以让对方不知所措,然而很快又会和好如初,因为做错事的一方会说“对不起”。那时真的单纯,让人怀念。长大了,没有人再说“我不跟你玩了”,更没有人会说“对不起”了。长大了,就很少有小孩子那样的争吵,那么干脆利落,不留下任何不良的痕迹。长大了,只是长期地把小小的矛盾不断累积,最后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成了导火线,足以把一座友谊的大厦给摧毁。我们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如此“心胸狭窄”的人呢?
  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一种交往如果不能维持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平衡,势必造成关系的裂痕。当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人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调整,时间短尚且可以,时间一长,就会因耗费太多的精力而疲惫。而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谁还会花时间和精力去维持一段没有很充分的理由一定要继续下去的友情呢?于是人们开始封闭自我。
  事实上,朋友之间的嫌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违心地“忍”下去,嫌隙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如火山般爆发。所以,坦诚确实是人际交往的第一要则,只有双方好好地沟通,对方才能够知道你真实的感受,才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另一方面,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不应该是“想当然的”,它需要不断地呵护,如果无限度地开采、甚至是破坏,即使是无意的,也终究会使自己一一失去它们。
TOP
56#

       孔子育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培养弟子成为君子和圣人。要成为君子或圣人,就需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哪些是君子或圣人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呢?从体现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论语》来看,包括仁、义、礼、智、信、孝、忠、悌等,其核心是“仁”,而“信”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看来,离开了“信”,就无所谓“德”,更谈不上“立仁”、“行仁”,“为政”也就丧失了基础。因此,孔子把“信”看作是人际关系中普遍适用的准则,并贯穿于全部社会生活。
TOP
57#

中国的诚信可以追溯到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本源,建立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理想王国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信用一直是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西方的诚信札根于经济生活土壤,是在地处地中海的罗马帝国繁荣的海外贸易的简单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方的经济一开始就建立在旺盛的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私有制上。中国传统诚信适用的范围是以血缘、地缘和人情为纽带的熟人社会,是在排除商业功利关系的宗法血缘人伦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是建立在血缘亲情、朋友情义、社会人情和封建国家宗法关系基础上的一种道德精神。西方诚信是基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而产生的,在人们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求利者之间在合作中能以诚相待,按规则办事,排除主观情感成分的干扰,求利者的利益就尽可能最大化。为了保证利益的最大化,西方人更多的是用理性来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用理性维护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而不为血缘、情感所支配、诱导。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比中国传统诚信意识更为具体和系统的规则诚信和契约诚信。这里也折射出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人总是讲修身养性,而道德恰好约束一切行为;西方人则喜欢凡事按规矩来,尽量排除主观的影响。
TOP
58#

“道德”决不是西方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也不是马克思所指称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总和”,更不是犬儒主义,而是中华文化产生时代所遭遇的严重社会问题的唯一答案---“失道而后德”,是“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也是在“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之后,只能不得已而求其次,转而主张“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礼运》)的结果。所以中华文化首先是“外王”而不是“内圣”,“外王”是起点也是归宿;而“内圣”主要是路径和方法,也是“外王”的贯彻和落实。
TOP
59#

。知识和技能本来密不可分。但自从进入所谓的“文明社会”之后,知识和技能就慢慢地区分开来。技能好像是人手的特长,而知识则属于人脑的专长。技能是低贱的,知识是高贵的。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掌握知识的人慢慢地爬上人类的更高等级,成为专门统治别人的高贵者。
TOP
60#

信,拆字人言。

若要人信己,除非己莫为,踏实赤诚与人,不弄是非,用真心去感动对方。但处世之道难免有小人作祟,挑拨离间。有时真心也会被误解成假意的。

若要人信己,有时也是一种手段,真话假不了,假话真不了,那亦真亦假的呢?有时侯,我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演技表演一下行为艺术,选择性的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若即若离,以退为进。以一种飘忽的外在形象去狐惑敌人,以诚恳之心去感动人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