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4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信的定义 [复制链接]

451#

“信”为真实,不虚伪,不欺诈。一眼看去要做到似乎容易,但是其中要付出的代价非经历者不可知,但是我始终坚信,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该是自己的,拿到手也会后悔一辈子
TOP
452#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TOP
453#

所谓“信”,就是真实。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却是做人的根本,“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若是失去了信用,那么他将难以立足。信”就是真实,是没有任何欺诈和虚假的道理,当下社会是一个讲究信用的社会,若是无信,则生意谈不成,朋友交不到。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古文名作《曾子杀猪》,可见从小就进行的诚信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讲诚信,这样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
TOP
454#

人言为信,说出来的话是有痕迹的,而我们做到信就应当为自己的话负责任。首先是真实,说话不作伪,以真诚之心相对,这样才能收获到更多的善意。其次是诚信,说话不妄言,答应的事要做到,信任在这个社会也是极为重要的立身之本。最后要相信,给予别人信任,不妄加怀疑揣测,推己及人。信是处世之中极为重要的行为准则,难度不大,却要有心。
TOP
455#

“言不轻信,故人不负我;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有时我觉得,信与胸怀是有必要放在一起说一说的。信不该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而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对于别人,更需要胸怀来包容才是。
TOP
456#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信是世界通用的社会美学原理。有人的地方有社会,有社会的世界需要信任。而信任是朴实而真诚的,不需要华丽包裹,自身就已尽善尽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TOP
45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看到诚信,想起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个年轻人叫尾生,为人正直,与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后来尾生迁居梁地,认识了一个姑娘,二人私定终身,但是姑娘家不同意这门婚事。二人决定私奔,相约在城外桥边会面,正巧那天天降大雨,尾生依然赴约,等待着姑娘。雨越下越大,洪水泛滥,尾生抱住桥柱,最后被活活淹死。后来就有信如尾生的说法。虽然,尾生的做法我不赞同,但是,他在这件事中展现的诚信的美好品德,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何谓信?人言曰信。你说出的话,就是一种无形的承诺。可见,言是多么重要。子曰:敏于事而讷于言。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许诺他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TOP
458#

信,就是真实没有欺诈和虚假。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久的时候都是天真无邪实话实说的。但是渐渐地小孩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情况下,说真话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更或者真心的实话说出来会让人生气伤心。于是在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周边人身体力行的影响下,人渐渐学会了说谎并且对说谎这一技能越来越熟练。有人会出于好心说出善意的谎言,有人瞒天过海甚至连自己都给骗了过去,有的人不愿说谎碰到实话会伤害别人的状况时就索性胡诌来掩盖事实。只有真正的强大到了一定程度无所顾忌的人,才能做得到真正的信。否则弱者只能面临在“牺牲自己的信”和“迫于生存情感的谎”中苦苦挣扎的选择中。但是在平日里没有这种面临两难的境地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做到诚信的。
TOP
459#

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别以为诚信只需要对别人诚信,对于自己,更需要的也是诚信,不自欺欺人,不做违背良心,有损人格,对不起自己的事。
TOP
460#

“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讲“民无信而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中庸》讲“为天下至诚为能化”。“诚信,择善而固执者”,以仁立诚,以义立信。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
   信的行为是诚信待人。《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现今,不守信的社会现象随处可见。与朋友约定,很少又人会守时赴约。迟到的现象在约会中,在上课中,在工作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与人相约总希望迟到几分钟,总觉得让别人等几分钟无所谓。这是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要靠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来健全人格。学习“信”就是提高修养的途径之一。
   不守信的行为,在学校中是最常见的,突出表现为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很多人都选择作弊,那是因为作弊的成本低,不需要付出劳动和时间,轻易就获得了高分。前几天看到一个评论问:“作弊到底对还是不对?”有人回“不对,因为作弊被抓到,后果会很严重。”也有人回:“对,因为作弊可以练反应能力。”看到这些答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对与错,不应该只从自身角度出发,也应该与社会伦理道德相联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不要在迷雾中迷失,用心做事,不要让那些不诚信的行为习惯掩盖了我们原本的真实。
TOP
461#

信,不仅仅是诚信,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真。为人要真,待人要真,这样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信赖,可以自在的共处,才能体现信的价值和意义
TOP
462#

诚信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交往准则。对待他人诚实守信,不应该存在任何虚假和欺骗。《论语》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中一条就是强调“信”。说话守信用,言语要真实。对于那些多次不守信用的人,我们要敬而远之。
TOP
463#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我们平时为人时要讲诚信,处处以信为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TOP
464#

信,人旁,单看字,言旁边有一个依靠为“信”,有成语“言而有信”,信为言之所依。“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钱穆说:“信者,贯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心与心之间的“信”往往是最完善的一种状态,信从“诚”出发,作为一个人,我们内心中有“诚”,所以当我们队别人许下诺言,当我们与别人自动的建立起一种关系时,我们所用来沟通的言语就要有定的成分。在内我们可以叫做“诚”,自己内心的诚实,而外发于言,言最为稳定的状态就被称为“信”。人与人之间的“信”不仅是人与人亲密关系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稳定“距离感”的体现,因为“信”,双方之间的信任使得双方的关系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谁也不必再进一步,也不用担心关系的破裂,这样的紧密而又保持呼吸空间的交往关系或许才是最佳的,过于疏远关系形同于虚设,然而过于紧密也是不行的,因为信任,关系才能更加的稳定,与人之间的小定,推而及大,就能构成社会之大定,因此“信”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关系的准则。
TOP
465#

大丈夫在世,为信处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将寸步难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丧失为人的根本——诚信。古有商鞅立木为信,今有诚信兄弟舍财为信,无不说明诚信的价值非利所比,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信为本,切实做事,诚信为人,不可因小失大,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友谊,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