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4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信的定义 [复制链接]

436#

“信”的本义是讲信用、诚实不欺。儒家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主忠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将诚信当作为人的基本原则。同时,信也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仁的重要外在表现,儒家认为“敬事而信”是贤者应有的美德。儒家还认为,只有诚实守信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才会得到当政者的重用,所谓“信则人任焉”。
TOP
437#

“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在当代社会,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精神。
诚信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
当诚信原则同仁益相冲突时,就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诚信是仁义的必要条件。
TOP
438#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为人忠厚老实,勤勤恳恳,诚信待人,才是正确的。
TOP
439#

“信”即“真实、诚实、诚信”之意,《论语》中有一段话: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 有死,民无信不立。”主要意思就是为政要能得到老百姓信任,这个国家才能稳定富强,可见,古之圣贤就提出“兵足、食足、民信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同时,诚信是人们与外界交往所必需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代社会确保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精神。
TOP
440#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
TOP
441#

孔子推崇“信”,特别是“不言而信。”(《孔子家语·六本》)不言而信,是人生的最高修为、最高境界。信,是孔子的人生追求之一。“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孔子家语·儒行解》)《论语》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的志向和人生追求很朴实,他要实现老年人安居快乐,朋友互相信任,年轻人受到爱护和教育。孔子不仅视“信”为个人的终生追求,还以此影响弟子,教导弟子奉行之。
TOP
442#

诚信一直是很多人看中的品质,更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那么,信的定义是什么呢?信就是真实,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信就是不欺诈,不虚伪。不做违心事,堂堂正正做人!
TOP
443#

信的定义,估计很难说得清楚,简洁扼要的定义无法确切的给出。尽管古人在书目中有提及信的定义,但我觉得那些也只是针对“信”而提出的行为准则罢了。“信为真实”指的是要没有任何欺诈和虚假,我们做到了就是符合信的要求的,但是善意的谎言呢?它叙述的是不真实的,但是就排除在信的范畴之外了吗?如果,善意的谎言符合信的要求,但是其叙述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所以,信的定义很难定下,但是信的要求是适时而变的,符合道义,有助于美德的养成,也许在某个时间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信”的一种外在表现。
TOP
444#

       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信是一个十分有分量的字眼。“信”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信”是一诺千金;信是“一言九鼎“……可以说,在人与人的交往里,一个信字便是一切。信是信任,是坦诚无欺。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萍水相逢到莫逆之交,讲求的就是这么一个信。而从社会大环境来说,人与人之间讲信才能修睦,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团结。试想,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到处充斥着谎言与欺骗,猜忌与疑虑,那么,谁还会有安全感?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信任的存在使得我们在这个流变的世界里多了一分确定,而欺骗则打破了这份确定性,而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又如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呢?
       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回望历史,传统思想教育里对人的诚信是十分看重的。我们如今处在一个社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很多人为了钱、权而开始欺骗他人,越来越多的欺诈手段令当代人对社会充满了不安全感,社会的诚信危机越加严重。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及早的跟进关于青少年的诚信教育问题,人们能够提高自己对于自身诚信品质的要求。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承诺,千万不要为了利益而放弃对诚信的坚守。
TOP
445#

何为信?信为“真实”,信为“不欺诈,不虚伪”。“信”就是真实,是没有任何欺诈和虚伪的道理。诚信古往今来便是人们所追求、重视、推崇的道德规范,但又多少能做到这一准则呢?人处于社会之中,不可能没有欺骗,无论善恶,但从道德规范层面来讲,我们是要讲忠诚守信的。做人要真实,不欺骗,不隐瞒,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诚信这一美德我们还是要继续发扬传承的。
TOP
446#

老子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这段话与其说是讲信的定义,不如说是讲信的来源。他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怎样做到信。人如果能看到大志向,感受到长远的生命存在,就不会去追逐蝇头小利,不会失信于人了。这与西方现代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相似。即人如果能感受到永恒的生命流变,就会正确地处理现世的人生问题。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社会的人生状态,柏格森认为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因此人需要用法律和道德秩序来约束。从短暂的人生角度来看,我们做诚信的人,就会得到长远的信誉,这对我们现实的生活也是有益处的。而像老子说的,处在一种厚重的、踏实的心理状态下,我们不仅会变得“信”,更能“稳”而“进”了。
TOP
447#

信,诚实守信谓之信,言而有信谓之信,童叟无欺谓之信,浩然坦荡谓之信。新的定义十分广泛,生活中,我们真诚对待他人,一诺千金,不欺骗蒙蔽别人都可以称为信的行为。
TOP
448#

说到信,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将信认为是诚信、守信用。我认为信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当你处于信的主位,也就是你是信的这个事件的主导者,因为你的某些行为被别人所信任而触发了他人对你的信任,那么对你来说,信就是对自我内在的要求,要求自我意志的坚持,严于律己,始终如一;第二当我们处于信的客位,那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就是信任对方,设身处地站在客观现实地角度去相信他人。我们能够发现的是,信,存在着信的实在,这种实在就是一种真实,可以是事物的真实也可以是精神的真实。要我们去信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如:我信我手上的物品是个杯子,那么这个杯子就必须真实地在我面前呈现,而不是无;我信世界上神的存在,那么对我来说我信的是真实的神的存在或者说神的精神的渲染能力。
TOP
44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信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
        一方面“信”是五常之末。这说明,“信”是人们应当遵守的德行之一,但可能还不是最高的标准。譬如,在思孟五行说理论之中,肯定“仁义礼智圣”为五大常行,而信则未列入其中。这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应当讲求信用,但是要以“仁义礼智”为基础,否则就会沦为小人之信。因此,我们在许人以信之前,要以道义为前提。否则,许人以信又无法兑现,虽然可以找出道义作为理由,但毕竟不够圆满。
        另一方面,诚与信有所不同。“诚”是《中庸》中的最高德行,它是从“命”与“性”等天道层面而言的。“诚”的标准是天道,落实到人道可以体现为“信”,但却比“信”要求更高,必要时人可以弃信(不合理之信)以全仁义,但不可以弃 “诚”,因为这就会违背最高的标准——天道。
        所以,我们要讲“信”,更要讲“诚信”。
最后编辑湖大孙贵法 最后编辑于 2016-05-20 18:50:48
TOP
450#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我们要从小事做一个讲信用的人,把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沿传下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