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5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信的行为 [复制链接]

316#

现代社会不断地发展而我们却丢失了很多很多的精神品质,比如:信用。有道是诚信待人,可是生活在物欲横流世界的我们,很多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就散失了这种美德。渐渐地对自己的言论也就不管了,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确实是有点可悲的。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不守信用的人,在做好一件事会浪费很多时间,事情还会事倍功半。所以让我们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吧。
TOP
317#

像季羡林老先生说的,“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有的话不方便公开,你可以选择不说,但是要说出来必须要做到言必真实,这也是诚信的一种。想必很多人都有过那种自己的谎言而被自己亲口揭穿的尴尬,所以,诚信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不用记得自己说过什么。因为,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TOP
318#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1级文秘

姓名:杨晓妹

学号:11311020

时间:2012-5-18

电话号码:18288732856

      卷五                     

                信的行为      

所谓的“信”就是真实、诚信、真诚、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一个只有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从小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做一诚实守信的人。因为,诚信对一个人的成长很关键。上学时,关于诚信的有一篇课程,主要的内容是讲列宁去姑妈家玩时不小心把姑妈的打碎了,当她的姑妈问是谁打碎时没有人回答,当她最后问一遍时,列宁站出来说花瓶是他不小心打碎的,她并没有指责列宁的不是。可是她却告诉他你是一个十分诚实的孩子,这是值得高兴地一件事情。

故事虽小,却真实的方映出来诚信在孩子心目之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信的品质。诚信,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但是,有些时候,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我就读到一篇文章,里面讲述的是一对夫妇,他们有一双儿女,这两个儿女很孝顺,并且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毕业之后,他们各自在一家公司上班。不久,他们的目前打电话告诉他们,父亲生病住院,于是他们请假飞奔到医院,当他们看到父亲在病床上躺着,医生说现在最关键的是做手术,而且做了手术能否康复还不知道,可是这条信息不能让父亲知道,那样的话,父亲是不会做手术的,他们拿出自己多年来的积蓄,但是这些并不够,他们有四处借了钱。总算,筹集到了足够的钱,就开始了手术,手术那天,他们都在外面对待着手术进行得很成功,并且病人脱离了危险。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安慰并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成功了。

有时,生活中需要说一些谎言,但这些都不是违背道德,只是由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所以时一些善意的谎言有时也是很必要的。因此,信誉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说到诚信,是每一人都应该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每个人应该反思替别人办事尽心尽力了没有,在于别人交朋友的过程中是否讲信用。

在生活中遇到许多的事情,需要我们以诚信的心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如果你答应别人的事情你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不然就显得你不诚信。

生活中说话常常失信,行为常常违背正道,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去做,这样的人是小人,而生活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要区分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交朋友,什么样的人应该为之避,诚信是不说大话也不说空话。

我们今天用功就是要认真对待每一天,生活中有时会枯燥,但是每天都有每天的精彩。因此,我们每天生活都应该充满希望充满期待。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守信的好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诚信。更要发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TOP
319#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TOP
320#

诚信对一个人意义重大,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诚信是我们的通


行证,我们都喜欢和有诚信的人共事。诚信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诚信无小事。首先,我们要做到诚信待人。和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做到,不能花言巧语,应诚实待人。允诺别人的事就要一定做到,若是自己没应有的能力,就不能随便许诺,给别人希望却无法做到,这是不信的。诚信还应做到心行一致,说的话要与自己的行为统一。若每个人都能做到诚实守信,那社会将拥有更多的信任与理解,世界将变得更和谐温暖。

TOP
321#

“信”在我看来是两个人相处的基础,只有两个人相互信任才能长久和睦的相处下去。而什么才是真正的信呢?《说文》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国语·晋语》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是多么的看重信。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我个人就很讨厌别人欺骗我特别是答应了我的事情没有做到,这让我感觉很难受,所以我坚决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我认为最起码的诚信是做到了,答应他人的事只要我答应了,我都一定会全力以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讲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工作,学习,买卖东西等等无处不在的都是一个“信”字。卖东西的不能昧着良心胡乱抬价,卖质量差的东西,商场是最需要讲诚信的地方了。现在人们都习惯在网上购物,我们只能在网上看到实物的图片,我们只能相信卖家的人品和信用度。

我们做人要言行一致,诚信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交到真心实意的朋友,而真正的朋友是能交心的人,我们能吐露心事分担痛苦。说了这么一大堆只是想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信的行为,而我们坚持信的行为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只要坚持信的行为,我们会有朋友,会有高额的信用度,会有所有人对你的友好,会有所有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坚持真正的信的行为。

TOP
32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级文秘

姓名:李洪艳

学号:11311018

时间:2012522

电话号码:15288233702

信的行为

信的行为,它详细的给我们细述了诚信待人、言必真实、真心实意、行与心应、言行一致、慎独,这都是信的行为。从小父母就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一个真诚,踏实的好孩子,诚信待人,言必真实,真心实意,行与心应,言行一致。

     无论在社会中还是生活中,我们必然会接触很多人,而且会结交一些好朋友,我们和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说到做到。曾又一次,我的好朋友约我去野炊,当时我很高兴的就答应了,可是等到那一天,那天是外婆的生日,爸爸妈妈都要去,因为很久没有见到外婆外公了,我也很想念他们,我就喜出望外的跟他们去了,朋友等了我一个小时,她很生气地走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好惭愧,我没有遵守诺言。学到这一节真的给我很大的感触。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可乎?”我每天总是再三反省自己:给别人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一个认真的人,我们答应给别人做事,一定要全心全意。我一直记得这件事,因为这件事深深烙在我的心底深处。爸爸妈妈是文盲,那时我还小,学一年级,因为我的岁数还差点,爸爸妈妈就去找我们村子里的一位老师,还给他带着一些东西去,当时他欣然接受了,可是等开学时,他给爸爸妈妈说:“人数已经够了,不要了。”爸爸妈妈很平静,什么都没有说。第二天又带着我去,竟然报了名,后来我才知道,那位老师根本没有去做这件事,我很愤怒,哎,有钱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小学老师吗。这位老师答应别人做的事他就没有尽心尽力去做,我们不能以貌取人,无论是有才华的人还是地位低的人,我们都要以真诚之心相待。

“夫轻诺必寡信,”必定很少有信用,多做容易的事,必定会遭遇许多困难,不要轻易对别人许下诺言,一旦你违背了诺言,别人会说你不守信用,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人生是一个转折点,我做的小事情,很容易,很顺利,但是我们也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可是我们也不能被困难打倒。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崎岖,蜿蜒和挫折,但我们也要挺身立起,迎刃而解。“言无常信,行无常负,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说话常常失信,行为常常违背正道,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情都去干,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小人了。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人很多,他们的目的是利益,为了利益,抢劫、杀人、放火,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真的很可耻。

有一种善良交真心实意,它不是伪装的,而是为善的心真真切切,有一位小女孩,她的母亲患白血病,这种病无法治愈,她看着她的母亲受病痛的折磨,一天天消瘦下去,很痛苦,她祈祷上帝保佑她的母亲,为了给她母亲减轻病痛的折磨,她每天捧着一朵玫瑰花在街上送给别人,然后带着甜甜的微笑离开,这位小女孩是那么天真、纯洁、可爱的,她的心是真心实意的,希望能用她的善心驱散她母亲的病痛。真诚的内心,无论是从外表还是眼神都能看得出来。冬冷夏凉,我们应该好好赡养父母,冬天给父母添加厚衣服棉被,嘘寒问暖,夏天给父母安装风扇,添加薄衣服,给他们祛热,这才叫诚意,作为孩子是必须做的。

言行一致,自己所说的话一定能够做得到的,然后才说,所说的话做不到,别人会轻视你,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首先要考虑清楚,然后再去做决定,言与行相符合,始终统一,这才是君子。

学习信的行为,我的收获很多,给自己提升了很大的进步,懂得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赞同,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中华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后人继承。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

TOP
32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文秘

学号:11311013

姓名:字世伟

时间:2012年5月10日

电话号码:18787155040

卷五  信

             信的行为

诚信待人是信的行为,和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我们每天总是再三反省自己;给人家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真正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奉承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就是说,从一般意义上,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轻易许诺,必定很少有信用;多做容易的事,必定会遭遇许多困难。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流传着无数感人的美德故事。他们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们恪守诚信,与人为善……今天,我们重温我们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在这丰富的道德资源中,汲取到中华民族腾飞的持久动力。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将踏出一路风光。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历来都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

TOP
32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级文秘

姓名:张校番

学号:11311007

时间:2012年5月29日

电话号码:15925165163

信的行为

读《论语》,重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感觉古代能称得上“君子”的那些人,胸襟应该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能保持这样境界的人,就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宽广开朗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可以容纳各种事情,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对人没有仇怨。

宋代的欧阳修是一个不计较个人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仇怨的">仇怨的ersonName>君子,他为朝廷推荐了吕公著、司马光、王安石等众多人才。而这三个人不但不是欧阳修的至交好友,反而都是与欧阳修有过前嫌甚至竭力反对他的人,如吕公著在庆历年间曾力攻欧阳修,诋毁他是范仲淹的同党,致使欧阳修被贬谪滁州。但欧阳修不念旧恶不计前嫌,照样推荐吕公著提升,表现出宽阔坦荡的胸怀。欧阳修的品行让后人明白了“人心贵乎光明净洁”,明白了心地光明襟怀坦白是高尚的思想品德,明白了坦荡的人必然是淡泊名利、正直善良、忠信老实的人。

宋代大学者程颐曾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这个“信”字,是儒家一直强调的为人品质。《论语》中有这样一则师生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段孔门师生的对话很有意思,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问“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在剩余的两项中再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又该舍弃什么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存在了。”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一个国家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去信”,因为诚信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石。

诚信,是人类最基础的美德之一。没有了诚信,别人就不会信任你。

如果人们没有了诚信,就不能说世界是和平的、安宁的;如果没有了诚信,这个世界会充满了欺骗与黑暗。所以我们一定要讲诚信。

如果你最好的朋友约你出去玩,你答应了,却又不去,害得你的朋友白等半天,你道个歉,以为可以就此了结了。其实不然,如果你还是不知悔改,那么,你的朋友就会离你而去的。又好像一个强大的公司,做生意却不讲诚信,那么,顾客就会越来越少的。反之,如果公司讲诚信,就会更加强大的。

当你出而反而的时候,别人会很生气,指责你不讲信用,如果你毫不在意,继续不讲信用,你就会受人鄙视,成为一个孤独的人。古人曰‘‘言必行,行必果’。‘‘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名言告诉我们,诚信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以为诚信算不了什么,其实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就像把纸撕破或者像把碗摔碎,即使修补得再好,也是恢复不了原样的。

我们学到的一篇作文叫信任,讲的是主人很信任顾客,顾客就忘不了这个地方了。只有你给了别人信任,别人才会掏出真心对待你。

诚信就像一个精灵,帮助你逃脱危险的深渊;诚信也像一个甘甜的果,使你感到苦涩已不在你的身边。总之,诚信会让你逃脱窘境。

所以说,诚信最重要,但只有你付出了诚信,别人才会给予你信任,让我们活在光明的世界里吧,这样才会感到幸福与快乐。

TOP
325#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格太卓玛

学号:11311005

时间:2012530

电话号码:18313723638

信的行为

“一诺千金,恪守诚信”;“人与人之间最高的信任,无过于言毕则实,行毕则实”。这都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有关诚信的格言,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诚实守信可能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你,让你才华出众,但一定会让你赢得大家对你的敬重。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瑰丽的鲜花。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因为它如同一根坚定的纽带,让我们建立起心灵的桥梁,彼此相连;商家与顾客之间,最重要的是诚实守信,

因为它就像一把火,燃起人们心中的真诚与依赖;家庭之间,最重要的也是诚实守信,因为它让大家和平相处,敞开心扉,诉说心声,把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不诚实守信的人,

将永远摆脱不了自私、贪婪、懒惰的枷锁,他们将会被这种枷锁紧锢,不能自拔,永远受到良心的谴责。是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擦亮了,在它面前坦诚相待,真诚面对,你将在镜子上看到无与伦比的自己。

   所以说敢于承诺,坦诚相待能让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企业,敢于负起自己的责任,它就会的到客户的追捧;同样,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也正是重承诺,敢担待责任,才会使我们的国家日渐繁荣、昌盛!  

        古人云:“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

,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是一个公民立足的基石。诚信,是一种品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

道义,是一种准则。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能创造财富。

       “一诺千金,以诚待人”作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在中国大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我们也应该将诚信提高到新的认知高度,净化社会风气。小康生活的定义不应该只是物质生

活的充盈,更应该是精神层面的升华!我们应该做到重承诺、讲诚信,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伟大胜利!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的人生活在世上,如同一颗漂浮在空中的尘埃。只有

以诚来做人处事,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 “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告诉了我们要洁身自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的屈原,启迪我们要勇于追求;“言必信,行必果”的曾子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千百年

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

中华。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有人说过,人生的花盆,知识是“沃土”,希望如“种子”,汗水是“耕耘”,但最重要

的是它的内质——诚信。成克杰就是打破了它,而永远开不了花,结不了果!大家手中都捧着

这花盆,不管风雨再狂再大,只要“坚持真我本色”,彩虹终会高挂天边。我认为“诚信”还

是“希望”的主根,是我们的未来赖以安身立命,汲取滋养的根。记住“根系有多大,树冠才

有多大”!

        诚信做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就是自己的诚信。在世上有什么东西会

比诚信更加重要的呢?人活在这个世上,最重要的只有一字“信”。用诚信待人,可以使自己

心情舒畅,也可以使别人感到快乐。

        曾几何时,生活中的许多人都站在街头望着灿烂的霓虹,追求心中完美的遐想:金钱、地

位、身份、美丽、健康……这些沉迷于幻想的人,被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所驱使,

疯狂地向前奔跑,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完全丢弃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诚实守信的

传统美德;辜负他人的一片真诚与爱心,而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虚伪欺诈地去追逐所谓的名

利,其最后结果,有的得到的是一副冰冷的手铐;有的得到的是众叛亲离;有的甚至走向了自

取灭亡之路……当他们停下来再回首时,友谊、亲情、信义……一切都成为泡影,财富上的富

足还是让他们在精神上变得一贫如洗!

         现代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抛开

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都不能以耻为荣!让我们以诚实守信为本,诚实做人,真诚待

人,以信任和被信任、永恒的友谊和一片诚心,构筑一个美好的诚信社会

TOP
326#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级文秘

姓名:李萍

学号:11311008

电话:15974808763

信的行为

记得孔子曾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这话我不同意。有时我想,会不会是弟子们编《论语》的时候记错了老师的话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先生若是在船上,是决计不会抛下那个装着诚信的背囊的。这我相信。 

中国本来有已然诺的传统,说不定比德国人还守信些。《战国策》里已不乏其例,何况还有尾生抱柱这样极端的例子。该足以让后辈自豪了吧!但是很奇怪,恰恰相反,后来的演变很出人意料。先是韩非子把诚信好好消解了一番;后来,好多权术家将开头孔子那句值得怀疑的话奉为圭臬。无怪康有为写了一本《新学伪经考》,说《论语》是后世无赖伪造的。这种转变在文学作品里也不乏其例。《三国演义》里鲁肃的诚信有目共睹,到头来落得毛宗岗一句批语:忠厚乃无用的别名。有点可悲。悲谁呢?鲁肃还是毛宗岗? 

大家应该都知道诚信为本的意思吧。诚信一向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俗话说得好人无信不立。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没了诚信,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孩子说谎,朋友违约,奸商四处游荡,到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每天都向愚人节一样,你还会相信谁呢?   

诚信是雨,洗涤着人们心灵的尘埃;诚信是雷,震撼着人们虚伪的灵魂。人生,因诚信而美丽

诚信,是诚实守信的缩写,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

         诚信,往小了说,是社会安定的前提。往大了说,它是民族兴亡的关键。 诚信,毫不夸张的说,是人类迈向新文明的动力。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崇尚"诚信"的文明源源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只其可”,延伸之意就是:“信,则知其可”。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淳厚。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诚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诚信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会消亡。

TOP
327#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馨

学号:11311015

时间:201264

电话号码:13658865167

做自尊自信的人

我们知道,自信是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而我同时认为,自信是建立在自尊之上的。自尊是快乐的,它是一种良好的,健康的心态。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难以让别人来尊重。正如孟子所说的: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当然,在我们自尊的同时,也应当学会尊重别人,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而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评论时,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面对别人的一点意见或建议,我们就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反而不会显出我们的自尊,只会让人认为我们情绪冲动。这种冲动的情绪是对我们自身有害的。当然,如果是面对别人的侮辱或者诽谤,我们则应该适当的予以回击。捍卫我们的自尊。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另外,我们看到他人的缺点时,应该学会善意的提醒,懂得尊重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

自尊的人能够全面地看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同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并针对缺点予以改正。所以自尊的人往往会拥有自信。

正如李白诗里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而自信的人恰恰能知道这点,所以经过总结,我们可以知道:

一个自信的人未必一定会成功,但是一个自卑或者自负的人必定会失败!自信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发扬自己的长处。而自卑或者自负的人,不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长处,就是骄傲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所以说,自卑与自信是一对孪生子,这两者都以自我为中心。就像是课本里的一个比喻:自卑与自负就像是一根潮湿的火柴,他们永远也无法燃起成功的火焰。常人往往容易陷入自卑或自负这两个自信的误区,所以我们要学会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原一平就是一个自信的人,我们知道他个子矮小相貌平平,在他开始卖保险的头半年里,他没有卖出一份,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自信,仍然微笑的面对生活。也正是他这种微笑,带领他走向了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走向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微笑和自信只是你走向成功的一种方式,但这又是不可或缺的方式。所以说:自信有助于成功。

童第周是一个成功的生物学家,他更是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在国外学习中。他之所以能取得那么优秀的成绩。与他的民族自信心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举止得体,更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不能像原一平一样自信的面对社会生活,也不能像童第周一样维护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尊自信的态度对待学习,与人相处。使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加和谐,快乐并且取得理想的成绩!

TOP
328#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雨婷

学号:11311019

时间:2012..
电话号码:15912468221

信的行为

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的确,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君不见,为了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君不见,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毒大米,劣质奶粉,黑心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骗术,以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人们无奈与无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诚实守信的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没有诚信的人间,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诚信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会更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多彩!

诚信犹如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以自己朴素而又整洁的面容,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

再次踏上征程的时候,携诚信上路吧,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信不可抛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夯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我们崇尚这样一种诚信:仰起希冀的脸庞,拍拍娇嫩的手,歪歪头,说:“相信你!”此时此刻,难道你的心底能不涌起一股激动的热潮?我们向往这样一种诚信;舒开紧蹙的眉,露出笑靥,快步走到朋友面前,说:“真诚地祝贺你!”此景此境,难道你的头脑没有闪烁过一片快乐的彩云?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世界。

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生命变得生气全无,友谊之花在凋谢,亲情之果在陨落;撩起人们面前的五彩面纱,露出的是“君子”们道貌岸然的脸,变了形的丑陋的脸。这样的世界,流淌着恶浊的血液,飘浮着腐朽的气息,太可怕了!

诚信的云翳被抛弃,再也映不出夕阳西下彩霞的绚烂。我向往真诚,渴望信任,希望旷野望天时,天蓝草碧,云白风清。

背好诚信的行囊,抓牢诚信的行囊,人生路上的步履才更平稳,足音才会更坚实!

天使用诚信作绷带,医好了飞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谎言会被揭穿,他的魔杖会失灵。诚信不可抛,它是法宝!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的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的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稳重踏实的演员总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的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有内涵。举着“金钱万能”的旗号东奔西走,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和丰富的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善始善终。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TOP
329#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雨婷

学号:11311019

时间:2012..
电话号码:15912468221

信的行为

我国流传着许多有关诚信的名言,如“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等。的确,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果失掉了别人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我们岂不是会成为人人避之的独行者?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商鞅立木取信,获得了百姓信任,从而推行了新法;臾骈不负信,赢得世人尊敬;季札挂剑了却徐国国君心愿,被传为千古佳话。

君不见,为了牟取暴利,商家们给猪肉注水,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君不见,屡见不鲜的假烟假酒,毒大米,劣质奶粉,黑心棉,摧残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面对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子,防不胜防的骗术,以假乱真的产品,在善良人们无奈与无助的背后,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诚实守信的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

没有诚信的人间,是一个苍凉而荒芜的世界。我们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收获的是友谊和尊重。这是一份无形的财富,这是一笔沉甸甸的无价之宝。把诚信作为根基,我们的生命之厦会更稳固,携诚信上路,我们的生命之旅会更加多彩!

诚信犹如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以自己朴素而又整洁的面容,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

再次踏上征程的时候,携诚信上路吧,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信不可抛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夯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我们崇尚这样一种诚信:仰起希冀的脸庞,拍拍娇嫩的手,歪歪头,说:“相信你!”此时此刻,难道你的心底能不涌起一股激动的热潮?我们向往这样一种诚信;舒开紧蹙的眉,露出笑靥,快步走到朋友面前,说:“真诚地祝贺你!”此景此境,难道你的头脑没有闪烁过一片快乐的彩云?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世界。

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生命变得生气全无,友谊之花在凋谢,亲情之果在陨落;撩起人们面前的五彩面纱,露出的是“君子”们道貌岸然的脸,变了形的丑陋的脸。这样的世界,流淌着恶浊的血液,飘浮着腐朽的气息,太可怕了!

诚信的云翳被抛弃,再也映不出夕阳西下彩霞的绚烂。我向往真诚,渴望信任,希望旷野望天时,天蓝草碧,云白风清。

背好诚信的行囊,抓牢诚信的行囊,人生路上的步履才更平稳,足音才会更坚实!

天使用诚信作绷带,医好了飞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谎言会被揭穿,他的魔杖会失灵。诚信不可抛,它是法宝!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的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的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稳重踏实的演员总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的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有内涵。举着“金钱万能”的旗号东奔西走,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和丰富的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善始善终。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TOP
330#

学院名称: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    别:文史系

专    业:文秘

年    级:2011级

姓    名:杨乾

学    号:11111016

时    间:2012年5月25日

电    话:13529423533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商人的诚信

中国古代早已有士、农、工、商所谓四民的划分。宋代以来,商业发展已是中国史上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明清时代尤其突出。商人由四民之末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阶层,使人急欲探究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商人阶层获取巨大成功的原因。本文试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大众之熏陶的角度,解释中国古代商人成功所凭借的诚信观的思想渊源。

一、韦伯对宗教的评论给予中国问题的启示

本文所谓的中国特殊的环境,是专指相对于马克斯·韦伯所言的西欧发展资本主义时期,宗教改革给人们思想上带来的新的冲击而言的。当然,中国与西方的发展不同,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远不是一两种观点所能解说清楚的,各家学者对此问题都有独特见解。本文从支配商人行为的价值观或是宗教信仰入手,探讨中国商人从自身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其诚信观的演变过程。鉴于明清之际正是中国商人阶层力量逐步发展壮大,直至打破传统四民秩序的特殊历史阶段,我们特意将眼光放在这一阶段展开探讨。

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一个引起世人瞩目的观点,即文化因素如思想,可以推动经济形态的改变。余英时在谈到韦伯《新教伦理》的特殊贡献时说,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除了经济本身的因素之外,还有一层文化的背景,即“新教伦理”或“入世苦行”。西方宗教改革中“加尔文派”的“入世苦行”特别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研究了新英格兰的情况,发现这种“入世苦行”精神的出现先于资本主义秩序的建立。富兰克林把“资本主义精神”概括为勤、俭、诚实和有信用等,韦伯认为此种精神先于资本主义出现,因此,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韦伯提出,思想意识会在历史的实际进程中产生推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启发我们:中国古代商人阶层的发展壮大,除了经济原因外,是不是同样可以在文化思想上找到某种解释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文从中国商人的诚信重诺这一点,研究传统文化对商人的影响作用。

二、中国近世商人阶层的出现及其特点

既然要从文化入手,不妨先来考察文化熏陶的对象——人。商人阶层在16世纪至18世纪中国明清时代的家世背景是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余英时在其所著《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提到清代到宋代以来商人社会功能变迁的观察:

“宋太祖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之业,方得赡家,一切与古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事益重。非父兄先营事业于前,子弟即无由读书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之风益甚。然而睦姻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为豪杰则洞悉天下之物情,故能为人所不为,不忍人所忍。是故为士者转益纤啬,为商者转敦古谊。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落帆楼文集》卷二十四)。”

这段引文颇能说明宋元以后商人地位的变化,具体说是读书人与商人之间发生了微妙的联系,读书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以及商人子弟复又读书博取功名已是常有的事情。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愈加重要,有才智的、习读诗书的人也转而从事商业活动。处于四民排序两端的士与商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这一现象最有利于我们观察商人经营活动的理念和价值观。无疑,知识分子(在古代就是那些熟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应该是最能体现文化熏陶的人群。虽然文化一词含义广泛,社会学者对此各有定义,但大致说来,可将其视为“成套的行为系统”,而文化的内核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这个定义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与克拉孔检视了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之后对文化的概括。中国文化的主流发端于孔孟的儒家学说,虽经千余年来的演进变化,其基本特点依旧根植于孔孟的经典著作。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必然在意识形态上加以引导,他们最终选择了儒家文化。严格来说,儒家思想不能与韦伯所考察的西方世界的宗教思想等量齐观,它没有专门的公共机构(教堂),没有明确的入教仪式。承认自己是儒家的一名信徒,虽不能说毫无意义,但总比不上信奉伊斯兰教或基督教那样要明确承担一定的义务。但是,切不可认为传统中国就没有影响国民意识的一套价值体系。这个任务恰恰是由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来完成的。就此一点来说,其功效之巨,抛却宗教信仰所规定的清规戒律不谈,与韦伯认为的“入世苦行”思想庶几仿佛。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儒家经典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阐述及其提出的各种主张,因为商人的诚信归根结底是人际关系的反映。儒家文化的指向是积极入世的,所以它把注意力放在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一直被称为“人伦”,包括父子、君臣、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五种类型。儒家思想具有内倾的性格,强调个人的尊严。内在力量主要表现在儒家的“求诸己”、“尽其在我”等精神上。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儒家强调个人自身的修炼,这种观点影响到对于自身之外事物尤其是对于其他个体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五伦关系的顺次安排恰是强调个体自身的一个反映。对于自身之外的其他人如何分别亲疏远近,这实在是一个内倾性格的文化难以处理的问题,然而又必须面对。也许没有比将血缘关系视作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和更方便的工具了。因此,“五伦”之首便是“父子”。至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于">于ersonName>君臣仅次于父子排在第二位,则应视作统治者改造儒家思想为我所用所必有的措施。事实上,曾有过父子与君臣之义发生矛盾时,何者更为重要的有趣讨论,结果仍是父子之义占了上风。顺着这样的思路,就不难理解家庭这个单位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它也是理解信任在人们中间发生作用的一把钥匙。

三、儒家伦理中“家庭观念”与商人“诚信”的内在联系

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特点具体是什么呢?我们的着眼点是放在家庭成员中各自的地位上。上文说到父子为五伦中第一伦,父辈对下一代的权威在家庭中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儒家早已把对父辈绝对服从的观念灌输给千万个传统的中国家庭。地位尊崇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对于自己的职责也决不含糊。他接受了儒家文化给他的绝对权威,也承担这个文化要求他的职责。也可以说,没有对自己职责的承当,不能完成任务,就不可能树立自身的权威,毕竟获得尊重是要别人心服的。那么,这个职责是什么?前面说过,儒文化是积极入世的文化,它不同于道家哲学的顺其自然或是无为而治,它强调个人应做出一番事业,甚至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从前的读书人要博取功名,学而优则仕,统治者的科举取仕政策恰好给修习儒家著作的人提供了一条建功立业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人口数量在明清之际已有极大的增长,而科举取仕的名额较前代并没有明显增长。同时,经商的巨大成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读书人渐渐发现不能对此现象无动于衷。后来,许多读书不成的知识分子便转而经商。商业活动毕竟不同于一般简单的手工劳动或是农业活动,至少需要识文断字。于是,读书人(或可说是知识分子)就不可能不与商贾发生必然的联系了。

以上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儒家文化与中国商人(明清之际)之间的关系。本来,儒文化是极具世俗性的,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是儒学宗师抑或是粗识文字的普通百姓,无不从中汲取精神上的养分。在商人这一群体中,颇有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或者与虽不从商但与商贾有特殊联系的知识分子保持密切的交往,史料中不乏这样的记载。

商人本人如果是儒家文化的接受者,他在家庭中便是家长,便要做出一番事业。他的做事哲学是来自于儒学的,他的行商原则也是这个文化的反映。当然,不可否认,也有人从事商业活动遵从另一种道德规范,但在明清时代的中国,可以说没有任何哪个文化力量比儒文化的影响更大,能给人们提供另一种精神凭借。

儒文化强调勤俭,其次便是诚信了,这些都在儒家伦理中占据中心位置。范仲淹以为“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司马光解释:“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至臻其道则一也。”致“诚”之道必须自“不妄语人”即“不欺”始,经过长久的修养,一个人才能达到“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有余地”的境界。“诚”与“不欺”上通“天之道”,这为此世的道德找到了宗教性的超越根据。儒家思想的长期宣说,把这些观念深深印刻在商人心中,所以商人对诚信二字的重视已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仅有诚信的思想源流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外界的因素同样在起作用,或者使人恪守自己的道德信仰,或者使人背离之。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对商人重视诚信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注意到,在封建的官僚机制维持统治的千余年中,政府这个系统早已变得极具腐朽性,中央以及地方的政府从来没有真正地把向商人阶层提供服务看作是应尽的义务。中国那时的工商业者从未有过的,而政府理应加以倡导建设的,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筹集资金的制度(除合伙经营、共有资产的继承、合营海运贸易以外的集资办法,而这几种集资办法都无法律保护,也不能及时得到司法调解和仲裁);二是能够促进资本由商业转向工业,保护资金合理流动的法律机构、财政机构和贸易机构(如银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经纪人、法律专家等);三是一种可以信赖的通货;四是在国家的内地举行的、能促进思想观念交流的大规模的集市。

士大夫官僚阶层的地位无疑是凌驾于商人阶层之上的,他们对于商人的盘剥与压榨是历史上实有的记载。这种社会背景自然干预和影响了商人阶层的行为。外界因素的这种不利影响,使商人的心理总被不安全的预期干扰着。他们不知道凌驾于自己头上的那个官僚机构会做出什么样不利于自己经营的举动,这导致了他们自身的行为调整。或许这种影响还不会马上使商人对诚信的遵守产生背离,但他们对于自己事业的前景已不乐观。毕竟,人是趋利避害的,超越自身利益的道德操守不会永久地具有生命力。外界环境给行为主体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摧毁了对于诚信的巩固和维持。这是文化的力量无法挽救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